信息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阅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信息时代,声讯和光影将逐渐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吗?在引发阅读革新的同时,它是否必将带来另一面,即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伤害?
也许卡尔维诺是第一个看到这种伤害的学者。在他的名著未来千年备忘录中就一针见血提到了这个问题。他用了一个很刺眼的词汇:文字瘟疫。
不过卡尔维诺还是很客观地剖析,这种瘟疫的来源,并不仅仅是因为科技和物质进步。他说,除了声讯光影等后工业文明的直接影响外,还应该“归咎于这个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官僚体系的一元化、大众媒体的垄断和学校撒播平庸文化的方式。”
一、什么样的写作导致了什么样的阅读?
对大多数当代作家而言,他们的写作方式始终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或者始终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我不认为这两者全无是处,但关键是,当写作只剩下这两者的时候,文学就到了末途。
以现代作家张爱玲为反例。她的反对者说,抗战正如火如荼,可她却一直在写那些挺“小资”的市民小说;而她的拥趸者却说,表现在天空底下的另一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文学。
用张爱玲曾经嫁过汉奸胡兰成的经历,或者以没有表现主流生活的写作来诋毁这个有独特个性的女作家是很无聊的,也是很不公正的。至少,她的作品描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原貌,完全不是私人化的写作,这对于现在很多纯粹私人化写作的当代作家(不管她是美女、少年作家还是具有先锋意义的才华横溢的天才)来说,这已经是可望不可及了。
无可否认,很多私人化写作的作品成了名著,如尤利西斯和喧哗和躁动。先不说这种情况只是凤毛麟角,因为从另一方面来说,喧哗和躁动其实是反映了美国在南北战争后某个庄园主家族的历史,是有其典型的现实意义的。所以说,它还不能称作是私人化的作品。作为一种方式,私人化的写作是可以的,但如果作品本身只是表现私人的东西,那它们就会淹没在随意的阅读当中。
再来谈谈商业化写作。现在,各种晚报,早报很多,杂志刊物更是不计其数,它们都是追求发行量为第一目的的。如果为以阅读质量为前提,那么它通常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这样的例子可以说见多不怪了。其次,电视和电影作为声讯和光影时代的代表,它们也为商业化写作助了一臂之力。只要想想艺术片的收视率或上座率就会明白,这时代是不需要经典的东西的。
所以在谴责时尚阅读,流行阅读,速食阅读而没有经典阅读的同时,请先考虑我们这个时代有没有经典写作了。
二、网络文学给了经典阅读以最后一击?
大众媒体的发展严重伤害了经典阅读,但还不是致命的。
说网络文学已经占据传统阅读的半壁江山,那是痴人说梦而已。但不争的事实是,它确实给经典阅读带来了最后一击,因为它强烈而有效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俄罗斯作家挈诃夫有个著名的小说,两个人打赌,其中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你呆在书房里十年不出来,我会输给你十万卢布。同意。结果是他成了大学问家,在很快就要拿到那十万卢布的时候,他竟然放弃,先出来了。他说,有了知识,我还要那十万卢布干什么呢?
今天再来谈这种事的话,那就是笑话了。信息时代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在高速上网的电脑前,你比前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事情。
在评判网络文学的各种观点中,我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它是一面旗帜,刚刚树立起来,各色各样的风在吹着,它最终的方向在哪里,且慢下结论。因为就目前而言,它跟传统文学的关系是暧昧的,一面竭力想打倒它,一面又要不停地跟它妥协。
网络文学注定将在夹缝中前进,它要埋葬的是传统的经典阅读吗?
三、政治和意识形态对传统阅读的影响?
网络开始于二十世纪末。它是科技进步,文明发展的产物。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政治生活的急遽变化。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同时也是最血腥的世纪。请看以下资料:
1)大小130场战争,总死亡人数为1。2亿。技术和物质明显进步,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直接导致核文明的出现。
2)一战产生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列宁和日本的军国主义。
3)二战诞生苏联和中国,同时也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摆脱君主专制和殖民主义的统治。
4)二战结束后到九十年代初,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成为世界政治生活的主流。
5)苏联在九十年代解体。共产主义成为泡影。中国继续推行实行改革。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6)二十世纪最后十年表明,世界政治生活的主干变成:从对抗走向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而压制对手的发展,从对抗走向如何避免有可能灭绝人类的战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它更趋向于现实。对个人而言,以往温情脉脉或者信誓旦旦的理想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考虑。这很难说不是进步。
当作家们审视新生活时,他们发现了什么?当人们阅读的时候,他们又发现了什么?国家是个巨大的机器,它的历史转动是必然的,巨变之下总是很难一下子适应的。因此,大家都试着去适应,于是就有了跟以往不一样的写作,不一样的阅读。
四、学校撒播的是什么样的文化,而它又是怎样影响阅读的?
不仅是大学,就是小学和中学,也一起在堕落。知识教给孩子们的是:不要认同;而现实却总是无声地命令:认同了吧。
教育是神圣的。但上帝更神圣,它也会变,更何况教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女艳如玉。”这是古代人早就得出的结论,它没有在批判中毁灭,反而在批判中前进。但是,当一个连教育体系都陷入浮躁的时代,你还能期待我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阅读呢?
卡尔维诺倒在美国的演讲台上,台下都是些是莘莘学子。是啊,当学子也不能够进行经典阅读的时候,我们这个时代,还会有经典阅读吗?
五、文字的瘟疫?
私人化和商业化的写作,时尚阅读,流行阅读,速食阅读的流行,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群体语言的重复交流,同胞们,文字的瘟疫就要来临了
2004/5/13
信息时代,声讯和光影将逐渐取代传统的阅读方式吗?在引发阅读革新的同时,它是否必将带来另一面,即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伤害?
也许卡尔维诺是第一个看到这种伤害的学者。在他的名著未来千年备忘录中就一针见血提到了这个问题。他用了一个很刺眼的词汇:文字瘟疫。
不过卡尔维诺还是很客观地剖析,这种瘟疫的来源,并不仅仅是因为科技和物质进步。他说,除了声讯光影等后工业文明的直接影响外,还应该“归咎于这个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官僚体系的一元化、大众媒体的垄断和学校撒播平庸文化的方式。”
一、什么样的写作导致了什么样的阅读?
对大多数当代作家而言,他们的写作方式始终是一种个人的行为,或者始终就是一种商业行为。我不认为这两者全无是处,但关键是,当写作只剩下这两者的时候,文学就到了末途。
以现代作家张爱玲为反例。她的反对者说,抗战正如火如荼,可她却一直在写那些挺“小资”的市民小说;而她的拥趸者却说,表现在天空底下的另一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文学。
用张爱玲曾经嫁过汉奸胡兰成的经历,或者以没有表现主流生活的写作来诋毁这个有独特个性的女作家是很无聊的,也是很不公正的。至少,她的作品描绘了一部分人的生活原貌,完全不是私人化的写作,这对于现在很多纯粹私人化写作的当代作家(不管她是美女、少年作家还是具有先锋意义的才华横溢的天才)来说,这已经是可望不可及了。
无可否认,很多私人化写作的作品成了名著,如尤利西斯和喧哗和躁动。先不说这种情况只是凤毛麟角,因为从另一方面来说,喧哗和躁动其实是反映了美国在南北战争后某个庄园主家族的历史,是有其典型的现实意义的。所以说,它还不能称作是私人化的作品。作为一种方式,私人化的写作是可以的,但如果作品本身只是表现私人的东西,那它们就会淹没在随意的阅读当中。
再来谈谈商业化写作。现在,各种晚报,早报很多,杂志刊物更是不计其数,它们都是追求发行量为第一目的的。如果为以阅读质量为前提,那么它通常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这样的例子可以说见多不怪了。其次,电视和电影作为声讯和光影时代的代表,它们也为商业化写作助了一臂之力。只要想想艺术片的收视率或上座率就会明白,这时代是不需要经典的东西的。
所以在谴责时尚阅读,流行阅读,速食阅读而没有经典阅读的同时,请先考虑我们这个时代有没有经典写作了。
二、网络文学给了经典阅读以最后一击?
大众媒体的发展严重伤害了经典阅读,但还不是致命的。
说网络文学已经占据传统阅读的半壁江山,那是痴人说梦而已。但不争的事实是,它确实给经典阅读带来了最后一击,因为它强烈而有效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
俄罗斯作家挈诃夫有个著名的小说,两个人打赌,其中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你呆在书房里十年不出来,我会输给你十万卢布。同意。结果是他成了大学问家,在很快就要拿到那十万卢布的时候,他竟然放弃,先出来了。他说,有了知识,我还要那十万卢布干什么呢?
今天再来谈这种事的话,那就是笑话了。信息时代已经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接受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在高速上网的电脑前,你比前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事情。
在评判网络文学的各种观点中,我更倾向于这样的观点:它是一面旗帜,刚刚树立起来,各色各样的风在吹着,它最终的方向在哪里,且慢下结论。因为就目前而言,它跟传统文学的关系是暧昧的,一面竭力想打倒它,一面又要不停地跟它妥协。
网络文学注定将在夹缝中前进,它要埋葬的是传统的经典阅读吗?
三、政治和意识形态对传统阅读的影响?
网络开始于二十世纪末。它是科技进步,文明发展的产物。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政治生活的急遽变化。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同时也是最血腥的世纪。请看以下资料:
1)大小130场战争,总死亡人数为1。2亿。技术和物质明显进步,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直接导致核文明的出现。
2)一战产生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列宁和日本的军国主义。
3)二战诞生苏联和中国,同时也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摆脱君主专制和殖民主义的统治。
4)二战结束后到九十年代初,两个超级大国的斗争成为世界政治生活的主流。
5)苏联在九十年代解体。共产主义成为泡影。中国继续推行实行改革。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6)二十世纪最后十年表明,世界政治生活的主干变成:从对抗走向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而压制对手的发展,从对抗走向如何避免有可能灭绝人类的战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它更趋向于现实。对个人而言,以往温情脉脉或者信誓旦旦的理想破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考虑。这很难说不是进步。
当作家们审视新生活时,他们发现了什么?当人们阅读的时候,他们又发现了什么?国家是个巨大的机器,它的历史转动是必然的,巨变之下总是很难一下子适应的。因此,大家都试着去适应,于是就有了跟以往不一样的写作,不一样的阅读。
四、学校撒播的是什么样的文化,而它又是怎样影响阅读的?
不仅是大学,就是小学和中学,也一起在堕落。知识教给孩子们的是:不要认同;而现实却总是无声地命令:认同了吧。
教育是神圣的。但上帝更神圣,它也会变,更何况教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美女艳如玉。”这是古代人早就得出的结论,它没有在批判中毁灭,反而在批判中前进。但是,当一个连教育体系都陷入浮躁的时代,你还能期待我们会有一个什么样的阅读呢?
卡尔维诺倒在美国的演讲台上,台下都是些是莘莘学子。是啊,当学子也不能够进行经典阅读的时候,我们这个时代,还会有经典阅读吗?
五、文字的瘟疫?
私人化和商业化的写作,时尚阅读,流行阅读,速食阅读的流行,私人话语的无序展示,群体语言的重复交流,同胞们,文字的瘟疫就要来临了
2004/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