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4 祸水东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安城南一处田庄中,窦尚简与族中几名子弟聚在堂中,看着诸管事家人伏案摆筹计算,并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
如此过了好一会儿,一名中年人手捧账簿上前呈送,窦尚简接过账簿匆匆一览,脸色顿时一沉,语调忿忿道:“曲江集事,京邑各家都有所得,怎么我家却亏空这么多?”
“此前收储麻货,虽然物贱,但却量大。这一部分财耗全无所收……”
听到家人的回答,窦尚简脸色又是一黑,此前他自作聪明派人烧掉武攸宜的储麻,却不想被人借用事端,闹出更大的乱子出来,使得整个西京城都覆上一层阴霾。
到最后各家为了应付兴祝之事,各捐丝麻,虽然各有损失,但他们窦家却损失加倍。那是因为他此前应许武攸宜,要将这一批麻货私捐给武攸宜,结果全都进了官仓,但武攸宜那里却打发不过去。
窦尚简又是做贼心虚,不敢在这件事情上与武攸宜过多纠缠,只能咬紧牙关认下这笔数,往官仓中输入多少丝麻,又比照时价,足额支付给武攸宜等量的财货。
损失到此还未止,虽然哄抢武攸宜隆庆坊园业的贼徒还没有抓获,但是武攸宜包括西京一些时流,都把怀疑的目光放在了他们几户关中大宗的身上。
毕竟那些入城的贼徒们一个个人马精壮,绝不是寻常能够组织起来。
而他们这些关中大族一个个底蕴深厚,是绝对有能量拉出这样一支队伍的,而且今次将武攸宜逐出西京,他们这些大族在背后也是出力很大,诸多疑点都难自明,也让这些包括窦家在内的大族们一个个有苦难言。
然后就是武攸宜临走之前仍然死性不改,再次勒索敲诈,窦家又是首当其冲,付出了一笔重财,才算是将这个瘟神彻底送走。
“七叔,我真是有些不明白,今次逼走建安王,我家使力不少,而且也已经侥幸做成。建安王即便眼下不知,返回神都后自然有人细告,算是彻底的得罪,为什么还要由其予取予求?”
一名窦氏子弟一脸疑惑道。
窦尚简闻言后叹息一声,一脸阴郁道:“势不及人,就该是这幅样子。逐走建安王,是当下必须要做的,若让他再留西京,我家直祸当前。至于由其勒索,也只是为了场面上让人无可挑剔,争取更大的转圜余地。”
“我家自非寻常门户,不是常罪能够加害。反之,即便无罪,未必就能免祸。当中的曲隐,说不清楚,只能由你们各自咂摸体会。”
讲到这里,窦尚简忧色转浓,继续说道:“这一次神都之所以将建安王罢免入罪,你们以为是此前各种纷扰与群家施力所致?那就看得太浅了。如果真是这个缘故,朝廷为什么不直派南省刑司调查贼徒入京劫掠的罪事,反要降制让远在涪陵的魏元忠入继留守?
查不清楚的,建安王是什么人,岂能瞒过世道明识者?他于西京种种劣迹,哪一种不能激生民变?凭留守府区区几千徒卒,能镇压得住整个秦川?关中之所以还能稳定不乱,靠的就是各家襄佐、才能镇住群情。现在既然生乱,罪不在那些入城贼徒,而在于我西京各家!”
一众窦氏子弟们听到窦尚简这么说,不免各自变色,并有人惊声道:“若真如此,我家还要随众强逐建安王,不是罪上加罪?这件事又哪能瞒得过圣皇陛下,我家不是加倍的危险?”
“刑律不能及众,人多势众。魏元忠今次前来西京,就是为的审辨众情众势,各家凡有离群、不在势中者,才是真正的危险。逐走建安王乃是西京群情所向,非我一家独愿,我家如果不这么做,便是离群。”
见堂上子弟们仍是一副似明非明的神情,窦尚简不免又是一声叹息:“你们这些儿郎,荣养于庭,厚教于室,怎么一个个反而不能敏于时势、遇事无谋?跟河东王比起来,实在是大大的不如!”
“河东王遇事不乱,擅作隐忍,遭遇刺杀后却不声张宣扬,而是远在武氏离京之际才公告于众。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听到这个问题,窦家子弟们各作沉思状,却没人给出一个回答。
窦尚简一脸失望道:“就算不能深悉于隐,难道不能明见于事?如今西京群徒趋在河东王邸前待教,人人不敢等闲,他是凭此险事沽取时望!人聚则势大,挟众则权重,如今的西京城里,还有谁敢小觑少王?他有什么教令,谁敢违背?你们啊,较之河东王真是渊底、山巅的差距!”
窦家子弟们脑子或许不大灵光,但也是有自尊心的,听到长辈如此踩低他们,心中自然有些不忿:说得再多,河东王能有此声势,还不是因为你自作聪明的行刺未遂!
当然,这样的念头,他们是不敢直接讲出来,只敢默然腹诽。然后又有人发问道:“眼下朝廷已经专派令史前来调查行刺河东王事,我家要不要稍作防范?”
听到这个问题,窦尚简脸色变得不是很好看,在这件事情上,他的确是有些冒失了。开始只以为河东王一个失势宗属,唯凭巧诈之能混日子,即便是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事情的发展却不是他的预期,日前神都家众传讯来,女皇于朝堂言及此事大发雷霆,并派遣薛仁贵从子薛季昶专查此事,反应之激烈较之建安王武攸宜被群众声讨还要更加严重,一副绝不善罢甘休的架势。
西京城被贼徒入侵,朝廷派驻的留守被群众声讨,如此大事、反而不如一个李氏旧王被刺杀未遂更得女皇的关注。
这当中的缘由,窦尚简在思忖许久之后也略有所得。正如他自己所言,朝廷不直查寇乱西京之事,那是因为牵涉的范围实在太广,查浅了不会有什么收获,查深了则群情更加惊恐。
反倒是一个少王被刺杀,所针对的目标要小得多,即便是严查此事,也不会引起大的骚乱惊恐。
如果说西京群情纠集,像是一张坚韧的牛皮,很难用大锤击破,那么行刺少王这件事就是破局的锥子,先刺出一个口子,然后再借机扩大,将西京这些人家分化瓦解。
了解到这些之后,窦尚简也是心情复杂,一方面后悔行刺少王这件事做得太轻率,失于考虑。另一方面,则就是更加肯定自己的看法,河东王实在是太妖异,其人长久留在时局中绝对是一个祸害!
心里虽然有了这样的认知,窦尚简也不敢向人述说。眼下唯一庆幸就是,行刺河东王这件事与谋者少,想要顺藤摸瓜的追查出来很困难。而且,他对此也有了一些布置。
说话间,又有门仆入前走告道:“七公,园外有名李阳者请见。”
听到这话后,便有窦家子冷笑道:“高氏子就高氏子,改换了名字难道就能让人不知根脚?好歹也是一个名门之后,却隐姓埋名、背弃祖宗,还与一群卑下力卒混在一起,真是可笑!”
“不见,告诉他,日后若还敢擅闯庭门骚扰贵人,直接乱棍打出!”
窦尚简一脸的不耐烦,摆手说道。
同为关陇勋贵群体一员,这些年世道局势又变幻莫测,窦尚简也见多故旧失势落难。这个高家子如果以本宗姓名来见,窦尚简倒也不会如此高傲的将人拒之门外,哪怕只是做给那些旧好门户看,少不了礼请入府,能帮的帮上一把。
不过正如自家子弟所言,这个高家子自甘堕落,不值得可怜。其人乃是故衣社一名头目,因为此前窦家在故衣社那里收买许多麻货却没有付款,几次登门来讨要,让人烦不胜烦。
虽然嘴上说不可计较浮财得失,尽量满足武攸宜的索求,但近来家财锐消,也让窦尚简心疼不已,已经不打算再支付货款了。
“你们也不要只顾闲坐笑人,要以这个高氏子为诫,不可做出有辱门格的事情。他既然自甘流庶,那也就无怪故人以庶人之礼待他。”
讲到这里,窦尚简又说道:“让你们散步的消息,散出没有?”
几名窦家子闻言后便点点头,表示已经依令去做了。
朝廷要以追查刺杀少王之事作为突破点,在西京撕开一个口子,窦尚简便决定攀引旧事来混淆视听,将这口黑锅盖在高家头上。
一则高家失势年久,有冤难诉,二则若以此追查下去,少不了要将故雍王李贤旧事翻引出来让人热议,这对河东王兄弟也是一个伤害。
还有就是通过这个高家子,让朝廷的目光指向那个庶民的故衣社,说不定还有可能将武攸宜家财被劫之事扣在那些贱卒头上。这样等到魏元忠到来就有事情做了,他们窦家、包括西京各家也能松一口气。
对于自己这一策略,窦尚简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因为事涉少王被刺杀的案情,为了避嫌,他也不好大肆宣扬,只能先让流言在坊间发酵,等到火候到了,自然可以进行后续。
“七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十三公家中主母大娘子暴毙……”
长安城南一处田庄中,窦尚简与族中几名子弟聚在堂中,看着诸管事家人伏案摆筹计算,并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
如此过了好一会儿,一名中年人手捧账簿上前呈送,窦尚简接过账簿匆匆一览,脸色顿时一沉,语调忿忿道:“曲江集事,京邑各家都有所得,怎么我家却亏空这么多?”
“此前收储麻货,虽然物贱,但却量大。这一部分财耗全无所收……”
听到家人的回答,窦尚简脸色又是一黑,此前他自作聪明派人烧掉武攸宜的储麻,却不想被人借用事端,闹出更大的乱子出来,使得整个西京城都覆上一层阴霾。
到最后各家为了应付兴祝之事,各捐丝麻,虽然各有损失,但他们窦家却损失加倍。那是因为他此前应许武攸宜,要将这一批麻货私捐给武攸宜,结果全都进了官仓,但武攸宜那里却打发不过去。
窦尚简又是做贼心虚,不敢在这件事情上与武攸宜过多纠缠,只能咬紧牙关认下这笔数,往官仓中输入多少丝麻,又比照时价,足额支付给武攸宜等量的财货。
损失到此还未止,虽然哄抢武攸宜隆庆坊园业的贼徒还没有抓获,但是武攸宜包括西京一些时流,都把怀疑的目光放在了他们几户关中大宗的身上。
毕竟那些入城的贼徒们一个个人马精壮,绝不是寻常能够组织起来。
而他们这些关中大族一个个底蕴深厚,是绝对有能量拉出这样一支队伍的,而且今次将武攸宜逐出西京,他们这些大族在背后也是出力很大,诸多疑点都难自明,也让这些包括窦家在内的大族们一个个有苦难言。
然后就是武攸宜临走之前仍然死性不改,再次勒索敲诈,窦家又是首当其冲,付出了一笔重财,才算是将这个瘟神彻底送走。
“七叔,我真是有些不明白,今次逼走建安王,我家使力不少,而且也已经侥幸做成。建安王即便眼下不知,返回神都后自然有人细告,算是彻底的得罪,为什么还要由其予取予求?”
一名窦氏子弟一脸疑惑道。
窦尚简闻言后叹息一声,一脸阴郁道:“势不及人,就该是这幅样子。逐走建安王,是当下必须要做的,若让他再留西京,我家直祸当前。至于由其勒索,也只是为了场面上让人无可挑剔,争取更大的转圜余地。”
“我家自非寻常门户,不是常罪能够加害。反之,即便无罪,未必就能免祸。当中的曲隐,说不清楚,只能由你们各自咂摸体会。”
讲到这里,窦尚简忧色转浓,继续说道:“这一次神都之所以将建安王罢免入罪,你们以为是此前各种纷扰与群家施力所致?那就看得太浅了。如果真是这个缘故,朝廷为什么不直派南省刑司调查贼徒入京劫掠的罪事,反要降制让远在涪陵的魏元忠入继留守?
查不清楚的,建安王是什么人,岂能瞒过世道明识者?他于西京种种劣迹,哪一种不能激生民变?凭留守府区区几千徒卒,能镇压得住整个秦川?关中之所以还能稳定不乱,靠的就是各家襄佐、才能镇住群情。现在既然生乱,罪不在那些入城贼徒,而在于我西京各家!”
一众窦氏子弟们听到窦尚简这么说,不免各自变色,并有人惊声道:“若真如此,我家还要随众强逐建安王,不是罪上加罪?这件事又哪能瞒得过圣皇陛下,我家不是加倍的危险?”
“刑律不能及众,人多势众。魏元忠今次前来西京,就是为的审辨众情众势,各家凡有离群、不在势中者,才是真正的危险。逐走建安王乃是西京群情所向,非我一家独愿,我家如果不这么做,便是离群。”
见堂上子弟们仍是一副似明非明的神情,窦尚简不免又是一声叹息:“你们这些儿郎,荣养于庭,厚教于室,怎么一个个反而不能敏于时势、遇事无谋?跟河东王比起来,实在是大大的不如!”
“河东王遇事不乱,擅作隐忍,遭遇刺杀后却不声张宣扬,而是远在武氏离京之际才公告于众。你们可知,这是为何?”
听到这个问题,窦家子弟们各作沉思状,却没人给出一个回答。
窦尚简一脸失望道:“就算不能深悉于隐,难道不能明见于事?如今西京群徒趋在河东王邸前待教,人人不敢等闲,他是凭此险事沽取时望!人聚则势大,挟众则权重,如今的西京城里,还有谁敢小觑少王?他有什么教令,谁敢违背?你们啊,较之河东王真是渊底、山巅的差距!”
窦家子弟们脑子或许不大灵光,但也是有自尊心的,听到长辈如此踩低他们,心中自然有些不忿:说得再多,河东王能有此声势,还不是因为你自作聪明的行刺未遂!
当然,这样的念头,他们是不敢直接讲出来,只敢默然腹诽。然后又有人发问道:“眼下朝廷已经专派令史前来调查行刺河东王事,我家要不要稍作防范?”
听到这个问题,窦尚简脸色变得不是很好看,在这件事情上,他的确是有些冒失了。开始只以为河东王一个失势宗属,唯凭巧诈之能混日子,即便是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可事情的发展却不是他的预期,日前神都家众传讯来,女皇于朝堂言及此事大发雷霆,并派遣薛仁贵从子薛季昶专查此事,反应之激烈较之建安王武攸宜被群众声讨还要更加严重,一副绝不善罢甘休的架势。
西京城被贼徒入侵,朝廷派驻的留守被群众声讨,如此大事、反而不如一个李氏旧王被刺杀未遂更得女皇的关注。
这当中的缘由,窦尚简在思忖许久之后也略有所得。正如他自己所言,朝廷不直查寇乱西京之事,那是因为牵涉的范围实在太广,查浅了不会有什么收获,查深了则群情更加惊恐。
反倒是一个少王被刺杀,所针对的目标要小得多,即便是严查此事,也不会引起大的骚乱惊恐。
如果说西京群情纠集,像是一张坚韧的牛皮,很难用大锤击破,那么行刺少王这件事就是破局的锥子,先刺出一个口子,然后再借机扩大,将西京这些人家分化瓦解。
了解到这些之后,窦尚简也是心情复杂,一方面后悔行刺少王这件事做得太轻率,失于考虑。另一方面,则就是更加肯定自己的看法,河东王实在是太妖异,其人长久留在时局中绝对是一个祸害!
心里虽然有了这样的认知,窦尚简也不敢向人述说。眼下唯一庆幸就是,行刺河东王这件事与谋者少,想要顺藤摸瓜的追查出来很困难。而且,他对此也有了一些布置。
说话间,又有门仆入前走告道:“七公,园外有名李阳者请见。”
听到这话后,便有窦家子冷笑道:“高氏子就高氏子,改换了名字难道就能让人不知根脚?好歹也是一个名门之后,却隐姓埋名、背弃祖宗,还与一群卑下力卒混在一起,真是可笑!”
“不见,告诉他,日后若还敢擅闯庭门骚扰贵人,直接乱棍打出!”
窦尚简一脸的不耐烦,摆手说道。
同为关陇勋贵群体一员,这些年世道局势又变幻莫测,窦尚简也见多故旧失势落难。这个高家子如果以本宗姓名来见,窦尚简倒也不会如此高傲的将人拒之门外,哪怕只是做给那些旧好门户看,少不了礼请入府,能帮的帮上一把。
不过正如自家子弟所言,这个高家子自甘堕落,不值得可怜。其人乃是故衣社一名头目,因为此前窦家在故衣社那里收买许多麻货却没有付款,几次登门来讨要,让人烦不胜烦。
虽然嘴上说不可计较浮财得失,尽量满足武攸宜的索求,但近来家财锐消,也让窦尚简心疼不已,已经不打算再支付货款了。
“你们也不要只顾闲坐笑人,要以这个高氏子为诫,不可做出有辱门格的事情。他既然自甘流庶,那也就无怪故人以庶人之礼待他。”
讲到这里,窦尚简又说道:“让你们散步的消息,散出没有?”
几名窦家子闻言后便点点头,表示已经依令去做了。
朝廷要以追查刺杀少王之事作为突破点,在西京撕开一个口子,窦尚简便决定攀引旧事来混淆视听,将这口黑锅盖在高家头上。
一则高家失势年久,有冤难诉,二则若以此追查下去,少不了要将故雍王李贤旧事翻引出来让人热议,这对河东王兄弟也是一个伤害。
还有就是通过这个高家子,让朝廷的目光指向那个庶民的故衣社,说不定还有可能将武攸宜家财被劫之事扣在那些贱卒头上。这样等到魏元忠到来就有事情做了,他们窦家、包括西京各家也能松一口气。
对于自己这一策略,窦尚简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因为事涉少王被刺杀的案情,为了避嫌,他也不好大肆宣扬,只能先让流言在坊间发酵,等到火候到了,自然可以进行后续。
“七公,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十三公家中主母大娘子暴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