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驱虎吞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朕绝不允许还有国中之国的存在!”
李世民霸气毕露。
“陛下大赞,大唐确实不能容许有国中之中的存在,但臣还是认为眼下不宜对岭南大举用兵!”
“为何?”皇帝皱起眉头,不解的望向秦琅。
“陛下,打仗最忌讳的就是两线做战啊,如今朝廷正准备用兵漠北,此时如何能在岭南再起干戈呢?”一个北方草原,一个五岭之南,这种仗可不好打。
“朕从没有把岭南那些土酋放在眼里,之前只是抽不出手来而已!朕已经给过他们很多次机会了,甚至就算入籍征税,也只让他们纳半税,可这些人却还做着割据称王的白日梦,朕岂能容许?”李世民的眼里,岭南那种地方是蛮荒之地,也是落后之地,岭南的俚獠土兵,更是对朝廷没什么威胁。
只要朝廷发兵,肯定能一战平定他们。
这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隋朝时,朝廷就多次派兵与西南和岭南的那些俚人、獠人叛军交战,每次都打的他们落水流水,甚至隋朝时还曾派兵远征林邑国,直接攻破了林邑王都而还。
对中原王朝来说,南方真正有威胁的从来不是他们的军队,而那边的气候和瘴气。
“朕知道你家大郎的乳母是冯盎儿媳妇,可你也不应当替他们说话!”皇帝指责秦琅。
“臣绝不敢因私废公,冼氏虽是冯家妇,但也只是我儿的乳母,臣岂敢因此左右国策?臣所言,只是实事求事为国而谋。”
“那你的理由?两线做战不是理由,朝廷根本不怕两线做战。”李世民很霸气的道。
大唐的北方现在已经没有了迫切的威胁,攻守已经易势,所以大唐最精锐的百战府兵,现在确实有能力抽出身来分兵南下,对于岭南的这些土王来说,大唐府兵南下,那真是降维打击。
不过秦琅有他的考虑。
“陛下,臣反对直接出兵岭南,还是担心此举太过简单粗暴,容易激发整个岭南俚獠的不安之心,甚至被有心人利用后容易引发岭南大叛乱啊。”
“再者,岭南自武德四年开始陆续归顺朝廷后,虽也屡有叛乱战事,可毕竟总体来说,也仅限于岭南这一小块地方,朝廷这几年在岭南也并不是毫无作为,起码对于桂州、广州、交州这三处的控制已经略见成效了。”
“所以臣认为,对于岭南,还是应当分而化之,以柔制刚。”
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加以南岭阻隔,其内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也是向来复杂的。
当年隋攻灭陈朝,当冼冯两家做主的冼老夫人选择了率岭南归附隋朝,让岭南避免了一场战乱。
隋朝几十年,对于岭南的经营也还是比较有效的,如广州和桂林这两个要点,还有交趾,都加强了影响,这几处都是岭南的核心。
从秦汉起,中原王朝就一直以这几个核心来控制岭南。
桂林是中原进入岭南的门户,有灵渠从湘江过岭南入漓江,再顺江直抵广州。而广州也是沿海大港,是中原从海路抵达岭南的要港,也是通往交州的重要港口,这还是历来的贸易商港。
至于交州,不仅是大港,也是控制广南之地的核心。
不过在隋末之时,朝廷势力失去中原支持,岭南各方汉俚势力纷纷趁机而起,割据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半独立王国。
唐朝在击败了萧铣后,迅速平定了江南,然后趁势进入岭南,武德四年冬,各方势力见大势所趋,纷纷降唐,到武德五年夏七月,整个岭南基本上就完成了统一。
因为岭南的形势复杂,所以各方归附以后,朝廷其实是基本承认岭南各方势力地盘的,给赐予总管和刺史等职。
甚至因为当时岭南有八大割据势力,所以朝廷在岭南设立了九个总管府,这九个总管府正是以当时八大势力加上广州府而设。
朝廷直接控制广州,而其余八个总管府皆是那些地方割据势力。
如李袭志授桂州总管,丘和授交州总管,李俊南授德州总管,李光度授南尹州总管,陈智略授康州总管,杨世略授循州总管,宁长真授钦州总管,冯盎授高州总管,冯士翙冈州刺史、邓文进东衡州刺史、宁道明南越州刺史等。
这八大总管里,李袭志和丘和原本也都是隋朝的岭南地方官员,比如李袭志原是桂林的始安郡丞,丘和是交趾郡太守。
他们本就是中原朝廷的势力,隋末时率领军民自守,唐一统江南后,便立即上表归附。
而宁长真、冯盎、陈智略则代表的是岭南势力最强的汉人豪强势力,这些人的家族几乎是在魏晋时从北方南迁来的,比如冯家就是北燕国君后裔,南下归附南朝后,被安置到岭南镇守。
他们世代与俚族首领冼家通婚,借助冼氏在俚人中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势力,历经南朝多个朝代,势力越来越强,形成了岭南强大的一方势力,就算是隋朝时,冯家也没有受到影响。
当年冯盎也曾入朝为官,还隋杨广征过高句丽,担任过大将军之职,隋乱后,回到岭南招兵买马,割据称雄。
陈智略是岭南第一个奉旨归附唐朝的豪强,隋末时,他就曾募集一万子弟兵北上加入杨广的骁果军,侍卫皇帝。
后来宇文化及江都弑杀杨广后率骁勇果军北上西归,陈智略率子弟跟随,后在与瓦岗交战时败于秦琼,因此率部归附瓦岗,李密败投唐后,陈智略也因此降唐。
不久后,李渊派陈智略率部返回岭南家乡,做为唐入岭南的先遣军。
而杨世略是潮州豪族,隋朝时就是潮州总管的部将。
当然,除了这几位大总管外,如谈殿等俚帅也有不少。
岭南之地,虽然从秦朝开始入岭南,设郡县,但实际控制不强。秦军入岭南后不久,秦始皇崩,岭南由秦将赵佗趁机割据自立,到汉朝时被攻灭并入中原,但依然不是正式州县,没有税赋。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岭南之地,原来都是百越各族控制,到了隋唐时,称这些土人为俚人或僚人,他们人数众多,势力复杂。汉人一代又一代的南迁过去,但数量上始终只是少数。
不过借着中原的支撑,倒也在岭南立足了脚根,甚至形成了许多百年数百年的汉人豪族大户。
总的来说,岭南形势十分复杂,数量最多的族群是俚僚土人,而地位最高的却是汉人豪强大户们,再又掺杂着中原朝廷控制的一些地区,于是就形成这么一个岭南现状了。
李世民先前废总管府,又并都督府,结果就是岭南现在又打成了一锅粥,这些豪强各自混战,却又有默契的趁机侵占或驱赶朝廷的势力。
李世民也是没有了办法,才说出要派兵去干他们的话,靠普通手段,真的是行不通了。
整个岭南地区,到现在为止,大唐还没有设立过一个折冲府。
不过朝廷继承了隋朝时在岭南的势力,还是直接统辖着广府、交府和桂府的。
“陛下,岭南的丘和、李袭志等都是中原人,也是前朝时就驻于岭南之官,他们是心向朝廷的,这些人可以信任倚重,可称之为自己人,因为他们根在中原,与其它岭南土酋不一样。”
“冯盎、陈智略、陈龙树、宁长真这些人则是岭南汉人豪酋的代表,这些人其实离不开中原朝廷,所以这些人可以利用。”
冯盎这些人是岭南汉人代表,想维持住地位,控制辖下那数量众多的俚僚部落,肯定得借中原王朝的势,甚至需要中原王朝授封的官职爵位这些,才能去管理那些蛮子们。
这么一分析,那么朝廷真正要先对付的就只剩下那些蛮子们了,这些俚僚大多被汉人豪酋们逼退到了山区里居住,以垌寨为组织,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和联盟,他们与汉人豪酋们的关系是分分和和,经常因为土地或者是贡税等开战。
打痛了就臣服,好了伤疤又忘记了痛继续敲响战鼓吹响牛角号来干。
也经常会被汉人豪酋们利用,成为这些豪酋们利益争夺战中的炮灰。
“陛下,派人加封冯盎之官,让冯盎出兵打俚人叛军首领谈殿,先让他们狗咬狗,然后朝廷顺势向广州、桂林、交州调派府兵,设置军府。”
秦琅的想法还是先不要跟所有岭南人为敌,不要把他们都划入叛军,而是分化拉拢,以夷制夷。
让亲唐的冯盎出来跟叛唐的谈殿去打,同时呢,朝廷向岭南自己的直辖区直派兵马,加强实力。
“原岭南九总管府改设的都督府以及后设的诸都督府,只保留广州、交州和桂州三府,交州大都督府改设为安南大都护府,广州都督府升格为广州大都督府。”
其余的都督府全都废除,并对岭南现在的几十个大小一不的州,进行一轮并撤。
趁机把先前叛唐和暗里反唐的那些势力,直接撸去官职爵位,不带他们玩了,让冯盎、陈龙树、宁纯、陈智略他们去打,然后把丘和、李袭志这些前朝的岭南官员们,召回朝中,另派可靠又能打的将领过去接任。
“臣建议可以将岭南道拆分为广东、广西、广南三道,分别以广州、桂州、交州为首府。”
桂林是中原入岭南的桥头堡,这个必须得握在自己人手里,虽然李袭志也是向着朝廷的,毕竟是前朝人,所以还是需要一个更可靠更能打的过去镇守。
交趾则是北部湾一带的核心,丘和也忠心,可已经老了,还是得派个年轻力壮的过去。
广州的重要性更不用说了,是岭南东部的核心,所以要提升为大都督府。
以三个核心,将岭南拆分为三道,既是要加强控制,区划小利于管控,也是岭南之地,这三处本来地理上也是有分隔的,比如两广之间的云开大山,虽不算高,可绵延五百余里,确实是阻止了东西间的交通的。
而广西和交趾在此时连陆路都不通,基本上都是依靠海路航线的,以前宁氏家族就一直掌握着这条航线。
控制桂林桥头堡,然后顺江下广州,再由海路抵交州,把这条线路控制住了,则朝廷也就控制住岭南了。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岭南向来与中原有隔阂,所以更不应当让他们继续为一个整体,必须得拆分它,才有利于中原分而治之,并加强实际统领。
皇帝沉吟不语,细细思量。
皇帝想的是犁庭扫穴般的征讨,武力镇之。
可秦琅说这样做未必有什么好效果,岭南复杂的形势摆在那的,与其想着一役解决,倒不如老实一点的先把自己的基本盘广桂交三府加强,至于其它地方,可以驱虎吞狼。
让亲唐的冯盎这些汉酋先出兵把谈殿这些俚帅们给干趴再说,毕竟这些俚人对中原朝廷可没什么亲近忠诚之心。
等虎狼相争,两败俱伤之时,朝廷再出手也不迟,到时朝廷给冯盎等征召入朝,或是来个对调,又或是取消他们的土兵,他们能反对吗?
敢反对,那时朝廷就搞他。
冯盎等刚跟俚人们打完,这时要反,俚人不会跟随他们,甚至朝廷还可以招安那些俚帅,利用他们再来打冯盎他们。
如果冯盎不敢反,那朝廷一步一步推行新政,合并州县,派遣官吏,部署军府,裁撤土兵,清查人口,入籍征税········
这就是温水煮青蛙,冯盎等只会越来越没能力反叛朝廷,直到他们再无能力,被朝廷肢解。
“你说的这么好,朕都想让你前去岭南了。”李世民笑呵呵的道。
秦琅一怔,这不坑爹吗。
他可不太想去岭南,这个时代的岭南那真是野蛮落后的代名词,也是朝廷贬官们的贬谪流放之地啊。
对中原官员们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被贬为岭南长流人,终生不得再回中原了。
皇帝看秦琅那紧张的样,哈哈一笑。
“朕随便说说而已,不用担心,你刚在塞北立下大功,朕怎么可能将你赶去岭南那瘴疠之地呢。”
“你给朕举荐几个合适的人选!”
“朕绝不允许还有国中之国的存在!”
李世民霸气毕露。
“陛下大赞,大唐确实不能容许有国中之中的存在,但臣还是认为眼下不宜对岭南大举用兵!”
“为何?”皇帝皱起眉头,不解的望向秦琅。
“陛下,打仗最忌讳的就是两线做战啊,如今朝廷正准备用兵漠北,此时如何能在岭南再起干戈呢?”一个北方草原,一个五岭之南,这种仗可不好打。
“朕从没有把岭南那些土酋放在眼里,之前只是抽不出手来而已!朕已经给过他们很多次机会了,甚至就算入籍征税,也只让他们纳半税,可这些人却还做着割据称王的白日梦,朕岂能容许?”李世民的眼里,岭南那种地方是蛮荒之地,也是落后之地,岭南的俚獠土兵,更是对朝廷没什么威胁。
只要朝廷发兵,肯定能一战平定他们。
这也是有历史依据的,隋朝时,朝廷就多次派兵与西南和岭南的那些俚人、獠人叛军交战,每次都打的他们落水流水,甚至隋朝时还曾派兵远征林邑国,直接攻破了林邑王都而还。
对中原王朝来说,南方真正有威胁的从来不是他们的军队,而那边的气候和瘴气。
“朕知道你家大郎的乳母是冯盎儿媳妇,可你也不应当替他们说话!”皇帝指责秦琅。
“臣绝不敢因私废公,冼氏虽是冯家妇,但也只是我儿的乳母,臣岂敢因此左右国策?臣所言,只是实事求事为国而谋。”
“那你的理由?两线做战不是理由,朝廷根本不怕两线做战。”李世民很霸气的道。
大唐的北方现在已经没有了迫切的威胁,攻守已经易势,所以大唐最精锐的百战府兵,现在确实有能力抽出身来分兵南下,对于岭南的这些土王来说,大唐府兵南下,那真是降维打击。
不过秦琅有他的考虑。
“陛下,臣反对直接出兵岭南,还是担心此举太过简单粗暴,容易激发整个岭南俚獠的不安之心,甚至被有心人利用后容易引发岭南大叛乱啊。”
“再者,岭南自武德四年开始陆续归顺朝廷后,虽也屡有叛乱战事,可毕竟总体来说,也仅限于岭南这一小块地方,朝廷这几年在岭南也并不是毫无作为,起码对于桂州、广州、交州这三处的控制已经略见成效了。”
“所以臣认为,对于岭南,还是应当分而化之,以柔制刚。”
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加以南岭阻隔,其内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也是向来复杂的。
当年隋攻灭陈朝,当冼冯两家做主的冼老夫人选择了率岭南归附隋朝,让岭南避免了一场战乱。
隋朝几十年,对于岭南的经营也还是比较有效的,如广州和桂林这两个要点,还有交趾,都加强了影响,这几处都是岭南的核心。
从秦汉起,中原王朝就一直以这几个核心来控制岭南。
桂林是中原进入岭南的门户,有灵渠从湘江过岭南入漓江,再顺江直抵广州。而广州也是沿海大港,是中原从海路抵达岭南的要港,也是通往交州的重要港口,这还是历来的贸易商港。
至于交州,不仅是大港,也是控制广南之地的核心。
不过在隋末之时,朝廷势力失去中原支持,岭南各方汉俚势力纷纷趁机而起,割据一方,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半独立王国。
唐朝在击败了萧铣后,迅速平定了江南,然后趁势进入岭南,武德四年冬,各方势力见大势所趋,纷纷降唐,到武德五年夏七月,整个岭南基本上就完成了统一。
因为岭南的形势复杂,所以各方归附以后,朝廷其实是基本承认岭南各方势力地盘的,给赐予总管和刺史等职。
甚至因为当时岭南有八大割据势力,所以朝廷在岭南设立了九个总管府,这九个总管府正是以当时八大势力加上广州府而设。
朝廷直接控制广州,而其余八个总管府皆是那些地方割据势力。
如李袭志授桂州总管,丘和授交州总管,李俊南授德州总管,李光度授南尹州总管,陈智略授康州总管,杨世略授循州总管,宁长真授钦州总管,冯盎授高州总管,冯士翙冈州刺史、邓文进东衡州刺史、宁道明南越州刺史等。
这八大总管里,李袭志和丘和原本也都是隋朝的岭南地方官员,比如李袭志原是桂林的始安郡丞,丘和是交趾郡太守。
他们本就是中原朝廷的势力,隋末时率领军民自守,唐一统江南后,便立即上表归附。
而宁长真、冯盎、陈智略则代表的是岭南势力最强的汉人豪强势力,这些人的家族几乎是在魏晋时从北方南迁来的,比如冯家就是北燕国君后裔,南下归附南朝后,被安置到岭南镇守。
他们世代与俚族首领冼家通婚,借助冼氏在俚人中的影响力,迅速扩张势力,历经南朝多个朝代,势力越来越强,形成了岭南强大的一方势力,就算是隋朝时,冯家也没有受到影响。
当年冯盎也曾入朝为官,还隋杨广征过高句丽,担任过大将军之职,隋乱后,回到岭南招兵买马,割据称雄。
陈智略是岭南第一个奉旨归附唐朝的豪强,隋末时,他就曾募集一万子弟兵北上加入杨广的骁果军,侍卫皇帝。
后来宇文化及江都弑杀杨广后率骁勇果军北上西归,陈智略率子弟跟随,后在与瓦岗交战时败于秦琼,因此率部归附瓦岗,李密败投唐后,陈智略也因此降唐。
不久后,李渊派陈智略率部返回岭南家乡,做为唐入岭南的先遣军。
而杨世略是潮州豪族,隋朝时就是潮州总管的部将。
当然,除了这几位大总管外,如谈殿等俚帅也有不少。
岭南之地,虽然从秦朝开始入岭南,设郡县,但实际控制不强。秦军入岭南后不久,秦始皇崩,岭南由秦将赵佗趁机割据自立,到汉朝时被攻灭并入中原,但依然不是正式州县,没有税赋。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岭南之地,原来都是百越各族控制,到了隋唐时,称这些土人为俚人或僚人,他们人数众多,势力复杂。汉人一代又一代的南迁过去,但数量上始终只是少数。
不过借着中原的支撑,倒也在岭南立足了脚根,甚至形成了许多百年数百年的汉人豪族大户。
总的来说,岭南形势十分复杂,数量最多的族群是俚僚土人,而地位最高的却是汉人豪强大户们,再又掺杂着中原朝廷控制的一些地区,于是就形成这么一个岭南现状了。
李世民先前废总管府,又并都督府,结果就是岭南现在又打成了一锅粥,这些豪强各自混战,却又有默契的趁机侵占或驱赶朝廷的势力。
李世民也是没有了办法,才说出要派兵去干他们的话,靠普通手段,真的是行不通了。
整个岭南地区,到现在为止,大唐还没有设立过一个折冲府。
不过朝廷继承了隋朝时在岭南的势力,还是直接统辖着广府、交府和桂府的。
“陛下,岭南的丘和、李袭志等都是中原人,也是前朝时就驻于岭南之官,他们是心向朝廷的,这些人可以信任倚重,可称之为自己人,因为他们根在中原,与其它岭南土酋不一样。”
“冯盎、陈智略、陈龙树、宁长真这些人则是岭南汉人豪酋的代表,这些人其实离不开中原朝廷,所以这些人可以利用。”
冯盎这些人是岭南汉人代表,想维持住地位,控制辖下那数量众多的俚僚部落,肯定得借中原王朝的势,甚至需要中原王朝授封的官职爵位这些,才能去管理那些蛮子们。
这么一分析,那么朝廷真正要先对付的就只剩下那些蛮子们了,这些俚僚大多被汉人豪酋们逼退到了山区里居住,以垌寨为组织,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和联盟,他们与汉人豪酋们的关系是分分和和,经常因为土地或者是贡税等开战。
打痛了就臣服,好了伤疤又忘记了痛继续敲响战鼓吹响牛角号来干。
也经常会被汉人豪酋们利用,成为这些豪酋们利益争夺战中的炮灰。
“陛下,派人加封冯盎之官,让冯盎出兵打俚人叛军首领谈殿,先让他们狗咬狗,然后朝廷顺势向广州、桂林、交州调派府兵,设置军府。”
秦琅的想法还是先不要跟所有岭南人为敌,不要把他们都划入叛军,而是分化拉拢,以夷制夷。
让亲唐的冯盎出来跟叛唐的谈殿去打,同时呢,朝廷向岭南自己的直辖区直派兵马,加强实力。
“原岭南九总管府改设的都督府以及后设的诸都督府,只保留广州、交州和桂州三府,交州大都督府改设为安南大都护府,广州都督府升格为广州大都督府。”
其余的都督府全都废除,并对岭南现在的几十个大小一不的州,进行一轮并撤。
趁机把先前叛唐和暗里反唐的那些势力,直接撸去官职爵位,不带他们玩了,让冯盎、陈龙树、宁纯、陈智略他们去打,然后把丘和、李袭志这些前朝的岭南官员们,召回朝中,另派可靠又能打的将领过去接任。
“臣建议可以将岭南道拆分为广东、广西、广南三道,分别以广州、桂州、交州为首府。”
桂林是中原入岭南的桥头堡,这个必须得握在自己人手里,虽然李袭志也是向着朝廷的,毕竟是前朝人,所以还是需要一个更可靠更能打的过去镇守。
交趾则是北部湾一带的核心,丘和也忠心,可已经老了,还是得派个年轻力壮的过去。
广州的重要性更不用说了,是岭南东部的核心,所以要提升为大都督府。
以三个核心,将岭南拆分为三道,既是要加强控制,区划小利于管控,也是岭南之地,这三处本来地理上也是有分隔的,比如两广之间的云开大山,虽不算高,可绵延五百余里,确实是阻止了东西间的交通的。
而广西和交趾在此时连陆路都不通,基本上都是依靠海路航线的,以前宁氏家族就一直掌握着这条航线。
控制桂林桥头堡,然后顺江下广州,再由海路抵交州,把这条线路控制住了,则朝廷也就控制住岭南了。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岭南向来与中原有隔阂,所以更不应当让他们继续为一个整体,必须得拆分它,才有利于中原分而治之,并加强实际统领。
皇帝沉吟不语,细细思量。
皇帝想的是犁庭扫穴般的征讨,武力镇之。
可秦琅说这样做未必有什么好效果,岭南复杂的形势摆在那的,与其想着一役解决,倒不如老实一点的先把自己的基本盘广桂交三府加强,至于其它地方,可以驱虎吞狼。
让亲唐的冯盎这些汉酋先出兵把谈殿这些俚帅们给干趴再说,毕竟这些俚人对中原朝廷可没什么亲近忠诚之心。
等虎狼相争,两败俱伤之时,朝廷再出手也不迟,到时朝廷给冯盎等征召入朝,或是来个对调,又或是取消他们的土兵,他们能反对吗?
敢反对,那时朝廷就搞他。
冯盎等刚跟俚人们打完,这时要反,俚人不会跟随他们,甚至朝廷还可以招安那些俚帅,利用他们再来打冯盎他们。
如果冯盎不敢反,那朝廷一步一步推行新政,合并州县,派遣官吏,部署军府,裁撤土兵,清查人口,入籍征税········
这就是温水煮青蛙,冯盎等只会越来越没能力反叛朝廷,直到他们再无能力,被朝廷肢解。
“你说的这么好,朕都想让你前去岭南了。”李世民笑呵呵的道。
秦琅一怔,这不坑爹吗。
他可不太想去岭南,这个时代的岭南那真是野蛮落后的代名词,也是朝廷贬官们的贬谪流放之地啊。
对中原官员们来说,最大的痛苦,就是被贬为岭南长流人,终生不得再回中原了。
皇帝看秦琅那紧张的样,哈哈一笑。
“朕随便说说而已,不用担心,你刚在塞北立下大功,朕怎么可能将你赶去岭南那瘴疠之地呢。”
“你给朕举荐几个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