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陇西李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非常感谢‘啊葛’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不过,沈光带人抓获了不少以各种方式败坏和抹黑王君临的人,这些人中有官差,有商人,有在当地素有民望的宿老。
三天之内,沈光抓获了一百七十四人,显然这些人是受人指示的,不用王君临吩咐,沈光便开始严刑逼供,然后通过这些人又挖出了二十多名身份地位颇高的人,这些人大半是金城郡的贵族和大地主,还有少部分却是金城郡州府和县衙中的下品官员和军中将官。
王君临让沈光将这些人的底细查过之后,发现这些人在金城都是颇有身份之人,不说威望地位,身边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护卫,而且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的爪牙的失踪,肯定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心虚之下,必然是提高警惕,将自己保护的更好,想要抓捕并不容易,毕竟沈光的人多是一些探子,高手并不是很多,而且一些人的身份是见不得光的。
就在王君临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人抓捕时,沈光终于打探到了一个好消息。
将那些败坏和抹黑王君临的人暗中抓起来之后,沈光便带人在金城郡全力寻找那些神秘失踪的地主贵族,终于让他们挖出一窝……地主和贵族。
挖出一窝地主贵族们并不容易,特别在这灾年光景,贵族地主们因为有多年积攒的粮食,所以成了香饽饽,一不小心便会被饿疯的流民群起攻多。更何况这次雪灾来临之后,某个势力庞大的黑手便开始暗中操控金城郡的贵族地主,帮助他们藏了起来。
再说,能够成为贵族和大地主的人,本身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精武英雄分子,心智和见识绝不会差到哪去,更绝不可能是愚笨之人。当然这些普通贵族和大地主比起真正的门阀世家和官员来说,心智、见识和势力还是差了不少。
总之,这些普通贵族和地主处于金字塔的中层,无论世道太不太平,聪明人总是比较容易出头的,所以乱世里的聪明人登高一呼,成了造反领袖,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取了江山,而在太平年景里,聪明人依靠才智也非常容易发家致富。
所谓“才智”,其中就包括见风使舵和察言观色,不但看人的脸色,也懂得看老天的脸色。当然也包括自保的能力。
从去岁隆冬开始,这些普通贵族地主们是最先瞧出气候不对劲的一群人,当然,有经验的老农也都看出来了,不同的是,农户对老天没办法,但地主有办法。
囤粮,转移粮食,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凡地主门户,不论任何年景,家里的粮食总不会缺少的,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农户,但有谁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地主?任何时候地主家里都不缺粮。
而到了灾年,自家庄户人心惶惶之时,有良心的地主不用等朝廷的赈济,他们会主动给农户发放赈粮,积德行善的同时,也给自己攒下人品和声望,哪怕是最没良心的地主,为了防止自家庄子的农户造他的反,也会迫不得已给农户减租免租,意思一下开个善棚之类的。
当道德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再恶劣的人终归也会露出善良的一面,不论情愿或不情愿。
当然,赈济农户的粮食只是小部分,地主家余粮真正的大头还是牢牢把控在地主手里,而且他们会在灾年即将到来前毫不犹豫地把粮食转移出去,山里挖个洞,地里挖个坑什么的,灾难面前,地主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和家人的肚子,留存大部分的粮食以待来年再起,像过冬的松鼠似的,在冰天雪地即将来临前,先把松子和坚果藏在树洞里,有多少藏多少。
总之一一句话,地主贵族们手中绝对有大批的粮食,而这也是王君临要找这群富户地主的最大原因。
……
……
沈光带着‘鬼眼’的数百探子找到这窝地主可谓是大不容易,当大规模的农户变成了难民,并且大批朝金城方向迁移逃难时,贵族地主们在某个势力庞大的黑手操控之下,早已跑了个精光不说,也将家里的粮食也藏得妥妥当当,难民队伍里某些心术不正的人结伴闯入地主家时,人家早已人去屋空,事实上除了非常点背的地主,这些心术不正之人真正抢到的粮食少得可怜。
一个聪明的群体,凡事料先是必备的素质,当然不会把满仓的粮食留在家里等人来抢。
粮食转移了,按照正常逻辑,地主们贵族们携带部分粮食进城献给官府避难,然后等灾后再出城回自己的宅子,收回自己的土地,顺便再将主家死去的一些无主土地巧取豪夺到手,以壮大自己,千百年来,历史上一直便是如此。然而,这一次雍州北方三郡受灾,绝大部分地主贵族们竟然没有进城避难,而是集体神秘失踪了。
“侯爷,在雍州能够能够暗中操控七上以上的地主贵族,并且影响整个民间舆论,恐怕只有一个势力能够做到这件事情。即使是王通以刺史之尊去做这件事情,也难以办到。”许敬宗眉头紧紧蹙起,肃然说道。
王君临眼睛一眯,想了一下,突然心中一动,说道:“敬宗莫非说的是陇西李氏。”
许敬宗点头道:“没错,正是陇西李氏。”
“敬宗所言陇西李氏莫非是唐国公李渊所在陇西李氏?”王君临目光闪动,想起了原本历史上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便是出自陇西李氏,但他记得李渊刚开始与陇西李氏本家关系并不是很好。
“唐国公李渊?”许敬宗愣了一下,然后想了一下,才恍然道:“侯爷所言唐国公李渊是我大隋开国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后人,虽然算是陇西李氏,但其实却已经是陇西李氏的分支末流。据卑职所知,李渊与陇西李氏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我对陇西李氏的来历和势力不是很清楚,敬宗不妨先给我详细的说一说。”
(非常感谢‘啊葛’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不过,沈光带人抓获了不少以各种方式败坏和抹黑王君临的人,这些人中有官差,有商人,有在当地素有民望的宿老。
三天之内,沈光抓获了一百七十四人,显然这些人是受人指示的,不用王君临吩咐,沈光便开始严刑逼供,然后通过这些人又挖出了二十多名身份地位颇高的人,这些人大半是金城郡的贵族和大地主,还有少部分却是金城郡州府和县衙中的下品官员和军中将官。
王君临让沈光将这些人的底细查过之后,发现这些人在金城都是颇有身份之人,不说威望地位,身边都多多少少有一些护卫,而且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他们的爪牙的失踪,肯定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心虚之下,必然是提高警惕,将自己保护的更好,想要抓捕并不容易,毕竟沈光的人多是一些探子,高手并不是很多,而且一些人的身份是见不得光的。
就在王君临思考着如何将这些人抓捕时,沈光终于打探到了一个好消息。
将那些败坏和抹黑王君临的人暗中抓起来之后,沈光便带人在金城郡全力寻找那些神秘失踪的地主贵族,终于让他们挖出一窝……地主和贵族。
挖出一窝地主贵族们并不容易,特别在这灾年光景,贵族地主们因为有多年积攒的粮食,所以成了香饽饽,一不小心便会被饿疯的流民群起攻多。更何况这次雪灾来临之后,某个势力庞大的黑手便开始暗中操控金城郡的贵族地主,帮助他们藏了起来。
再说,能够成为贵族和大地主的人,本身就是这个社会上的精武英雄分子,心智和见识绝不会差到哪去,更绝不可能是愚笨之人。当然这些普通贵族和大地主比起真正的门阀世家和官员来说,心智、见识和势力还是差了不少。
总之,这些普通贵族和地主处于金字塔的中层,无论世道太不太平,聪明人总是比较容易出头的,所以乱世里的聪明人登高一呼,成了造反领袖,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能取了江山,而在太平年景里,聪明人依靠才智也非常容易发家致富。
所谓“才智”,其中就包括见风使舵和察言观色,不但看人的脸色,也懂得看老天的脸色。当然也包括自保的能力。
从去岁隆冬开始,这些普通贵族地主们是最先瞧出气候不对劲的一群人,当然,有经验的老农也都看出来了,不同的是,农户对老天没办法,但地主有办法。
囤粮,转移粮食,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凡地主门户,不论任何年景,家里的粮食总不会缺少的,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农户,但有谁听说过灾年饿死的地主?任何时候地主家里都不缺粮。
而到了灾年,自家庄户人心惶惶之时,有良心的地主不用等朝廷的赈济,他们会主动给农户发放赈粮,积德行善的同时,也给自己攒下人品和声望,哪怕是最没良心的地主,为了防止自家庄子的农户造他的反,也会迫不得已给农户减租免租,意思一下开个善棚之类的。
当道德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流,再恶劣的人终归也会露出善良的一面,不论情愿或不情愿。
当然,赈济农户的粮食只是小部分,地主家余粮真正的大头还是牢牢把控在地主手里,而且他们会在灾年即将到来前毫不犹豫地把粮食转移出去,山里挖个洞,地里挖个坑什么的,灾难面前,地主必须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和家人的肚子,留存大部分的粮食以待来年再起,像过冬的松鼠似的,在冰天雪地即将来临前,先把松子和坚果藏在树洞里,有多少藏多少。
总之一一句话,地主贵族们手中绝对有大批的粮食,而这也是王君临要找这群富户地主的最大原因。
……
……
沈光带着‘鬼眼’的数百探子找到这窝地主可谓是大不容易,当大规模的农户变成了难民,并且大批朝金城方向迁移逃难时,贵族地主们在某个势力庞大的黑手操控之下,早已跑了个精光不说,也将家里的粮食也藏得妥妥当当,难民队伍里某些心术不正的人结伴闯入地主家时,人家早已人去屋空,事实上除了非常点背的地主,这些心术不正之人真正抢到的粮食少得可怜。
一个聪明的群体,凡事料先是必备的素质,当然不会把满仓的粮食留在家里等人来抢。
粮食转移了,按照正常逻辑,地主们贵族们携带部分粮食进城献给官府避难,然后等灾后再出城回自己的宅子,收回自己的土地,顺便再将主家死去的一些无主土地巧取豪夺到手,以壮大自己,千百年来,历史上一直便是如此。然而,这一次雍州北方三郡受灾,绝大部分地主贵族们竟然没有进城避难,而是集体神秘失踪了。
“侯爷,在雍州能够能够暗中操控七上以上的地主贵族,并且影响整个民间舆论,恐怕只有一个势力能够做到这件事情。即使是王通以刺史之尊去做这件事情,也难以办到。”许敬宗眉头紧紧蹙起,肃然说道。
王君临眼睛一眯,想了一下,突然心中一动,说道:“敬宗莫非说的是陇西李氏。”
许敬宗点头道:“没错,正是陇西李氏。”
“敬宗所言陇西李氏莫非是唐国公李渊所在陇西李氏?”王君临目光闪动,想起了原本历史上大唐开国皇帝李渊便是出自陇西李氏,但他记得李渊刚开始与陇西李氏本家关系并不是很好。
“唐国公李渊?”许敬宗愣了一下,然后想了一下,才恍然道:“侯爷所言唐国公李渊是我大隋开国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后人,虽然算是陇西李氏,但其实却已经是陇西李氏的分支末流。据卑职所知,李渊与陇西李氏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王君临点了点头,说道:“我对陇西李氏的来历和势力不是很清楚,敬宗不妨先给我详细的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