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琳琅满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现在已是四月末,宋代的街道上,端午节的气氛已经渐渐浓郁了。时穿所居住的甜水巷,已经属于背巷了,就连这么偏僻的地方,小摊贩已经摆满了巷道,扑面而来的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对于华夏民族来说,端午节是个传统大节,前后要放整整五天假。从端一开始,实际上已经进入“端午”节日了,各种节日需用的物事,吃的、用的、玩的、祭神的……一样都不能少。
当然,焚香少不了,祭祀少不了,更少不得准备些团糉、蜀葵、桃柳枝、杏子、林禽、柰子、焚香或者香印等物品,所以端午节是喧闹的,是鼓声喧天,笑声不断的。
这是一个商品经济极端发达的时代,当时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财富在于大宋,这话的意思从另一方面理解,就是:这是个商品极端丰富的时代,以上所说的货品,街头巷尾随处可以买到。所以,不出门不知道,一出门才发现,街头人头涌涌,都是采购货物的人群。
端午节这天,为了图个喜庆吉祥,人们要在手臂上缠五色丝线,这个东西宋人叫做“百索”,也有手巧的人,把五色丝线结成纽子,那就是百索纽了——这大约是中国结的变种了吧。
擦肩而过的市井百姓个个手臂上五色斑斓,时穿顺手在路边小摊买了点百索,也给环娘与自己缠上,过节嘛,图个喜庆。
门插艾虎,臂缠“百索”,手持折扇,轻摇小鼓——这是宋代端午节的必须。甜水巷豆腐西施宅院过去,是巷头的顾宅,大约是顾小七要出嫁的原因,顾宅门头上早早挂出了艾虎——这是个追究精致的时代,小小艾虎做的非常可爱,环娘站在门下,咬着手指羡慕半晌。时穿在旁不以为然插话:“咱也买一个。”
“不好,这艾虎最好是自家编的,环娘以前在乡下学过编艾虎,哥哥买些艾草,环娘给你编。”
“你说的那可是乡下”,时穿笑着上前,抱起环娘说:“城里人生活节奏快,哪有闲工夫自己编艾虎,咱现在不差这几个小钱,你去旁边摊子上选几只艾虎。”
时穿说的旁边摊子,出售各类烘托节日气氛的小玩意儿——多是些制作精巧的小鼓和小扇子。做工极可爱的小鼓挂在扁担架上、或插在座上,形制不一,站在摊前已购买上小鼓的小孩啵隆啵隆地敲着,小鼓不过巴掌大,敲起来声音闷闷的,也有些鼓插了根棍子,加上两块小石子,就成了拨浪鼓。这拨浪鼓不用自己费力敲,很受小孩的欢迎,货摊边的小孩,八成拿的是这种小鼓,他们童真地摇着小拨浪鼓,摇出一片节日的喧闹。
环娘一到小摊边,便被摊上的小扇子吸引,小扇分为青黄赤白各色,或绣或画或缕金,扇面描绘出各种花样,环娘看得痴迷,摊贩望见环娘背后的时穿,衣着打扮并不普通,便竭力叫卖着:“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卖也,卖也,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卖也!”
摊贩刚刚吆喝完,环娘两眼出神的盯着摊子上的货品,还未做决定,一辆马车陡然停在旁边,马车上跳下来一个浑身绫罗绸缎的中年男子,粗鲁的挤开环娘,直着嗓子冲摊主嚷嚷:“那汉子,这柄小扇几多钱?”
环娘畏缩闪到一边,不等时穿招呼,她眼睛一亮,蹦蹦跳跳地又转向侧方的小食摊,摊子上摆满了各类端午节的特色小吃,有香糖果子,用菖蒲、生姜、杏子、梅子、李子、紫苏等,这些食品全都切成细丝,加盐晒干,又叫做“百草头”。
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因为古代中国,历代官府对盐征收重税,盐在古代是一种奢侈品,用盐浸泡的食物,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哈根达斯……当然,也有用蜜糖来渍果子的,而后需放在梅皮里做成酿梅,那更是别有风味了。
环娘站在摊前直咽吐沫,时穿抢上前一步,用肩膀轻轻一撞刚才那位绫罗绸缎男,将对方撞到了一边。被撞者眼睛一瞪,刚想发怒。立刻被环娘所注意的那个美食摊所吸引,转过身去问:“那汉子,百草头多少钱卖?扑买不,十文钱扑买如何?”
“哈——”时穿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这厮是个大宋的逛街男,见到卖东西的,从不怕挤挤撞撞。如此说来,这厮刚才撞环娘,那也是习惯使然,原本无心啊。
这可是个宋代土生土长的男人,时穿记得宋代文人的笔记小说中,隐约将宋代男人的脾性暴露无遗——在这个时代,最喜欢逛街的可不是女人,大宋朝的男人更喜欢街头闲逛。且文人士子把这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富贵态”。
一般来说,端午节前,大宋各个城市就会有许多“鼓扇百索市”以供市民们选购节日商品。就拿海州来说,专门卖扇子卖百索的地方在东市,东市之外的小摊贩,卖的都是哄孩子的粗劣玩意——在大宋,铺子里卖货物的,这是坐商,质量都稍高点,毕竟卖了伪劣货,得担心别人找上门来,不是吗?
但大宋是个温情社会,宗亲社会,大宋朝官府也特地给平民百姓留点节日经济的余韵,让平民百姓也能从节日里挣点小钱,这种钱,大约算是宋代的“灰色收入”吧——宋代摆小摊的是行商,不纳税。因为走街串巷,他们卖的东西就不能保证质量了,所以只有在销售手法上翻新,扑买就是其中之一。
刚才的逛街男再度挤开环娘,手里拿着几枚铜板开始与摊主扑买——也就是各自将铜板掷在地上,比比看谁掷的铜板字面朝上(或者阴面朝上)的多,以此论输赢。
旁边的环娘对赌博不感兴趣,摊主与逛街男面红耳赤的喊着“纯”、“卢”,她咬着手指在那里核计买什么。来自乡下的环娘,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花样的小吃。而海州城又是天下六大茶市之一,富豪多,享受那就更是丰富多彩了。所以环娘被琳琅满目的食品耀花了眼,她思索许久,伸手捏一捏腰包——那里装的是这几天她收的门包钱。
呀,想吃的食物太多,只恨钱少。
“哥哥,你说,若让你只选一样,只选一样东西吃,你会选什么?”赌博的呼喊声中,犹豫片刻,环娘决定征求哥哥的意见。
“我吗,当然是选粽子了,端午节,吃粽子才是第一。”
过端午节必备的招牌食品是粽子,宋代粽子其实被称为“糉子”,也叫做“角黍”。现代包粽子多用苇叶或竹叶,而宋代的粽子却是用菰叶来包的。菰叶里包着黏米,也要加入枣子,这和现在的粽子差不多,也有再加松子、栗子、胡桃、姜桂、麝香之类的,花样非常多。
ps:特别感谢天竺猫、雪玄123、nnpostcard、金明池等好友们!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们!
现在已是四月末,宋代的街道上,端午节的气氛已经渐渐浓郁了。时穿所居住的甜水巷,已经属于背巷了,就连这么偏僻的地方,小摊贩已经摆满了巷道,扑面而来的节日气氛十分浓郁。
对于华夏民族来说,端午节是个传统大节,前后要放整整五天假。从端一开始,实际上已经进入“端午”节日了,各种节日需用的物事,吃的、用的、玩的、祭神的……一样都不能少。
当然,焚香少不了,祭祀少不了,更少不得准备些团糉、蜀葵、桃柳枝、杏子、林禽、柰子、焚香或者香印等物品,所以端午节是喧闹的,是鼓声喧天,笑声不断的。
这是一个商品经济极端发达的时代,当时世界百分之七十的财富在于大宋,这话的意思从另一方面理解,就是:这是个商品极端丰富的时代,以上所说的货品,街头巷尾随处可以买到。所以,不出门不知道,一出门才发现,街头人头涌涌,都是采购货物的人群。
端午节这天,为了图个喜庆吉祥,人们要在手臂上缠五色丝线,这个东西宋人叫做“百索”,也有手巧的人,把五色丝线结成纽子,那就是百索纽了——这大约是中国结的变种了吧。
擦肩而过的市井百姓个个手臂上五色斑斓,时穿顺手在路边小摊买了点百索,也给环娘与自己缠上,过节嘛,图个喜庆。
门插艾虎,臂缠“百索”,手持折扇,轻摇小鼓——这是宋代端午节的必须。甜水巷豆腐西施宅院过去,是巷头的顾宅,大约是顾小七要出嫁的原因,顾宅门头上早早挂出了艾虎——这是个追究精致的时代,小小艾虎做的非常可爱,环娘站在门下,咬着手指羡慕半晌。时穿在旁不以为然插话:“咱也买一个。”
“不好,这艾虎最好是自家编的,环娘以前在乡下学过编艾虎,哥哥买些艾草,环娘给你编。”
“你说的那可是乡下”,时穿笑着上前,抱起环娘说:“城里人生活节奏快,哪有闲工夫自己编艾虎,咱现在不差这几个小钱,你去旁边摊子上选几只艾虎。”
时穿说的旁边摊子,出售各类烘托节日气氛的小玩意儿——多是些制作精巧的小鼓和小扇子。做工极可爱的小鼓挂在扁担架上、或插在座上,形制不一,站在摊前已购买上小鼓的小孩啵隆啵隆地敲着,小鼓不过巴掌大,敲起来声音闷闷的,也有些鼓插了根棍子,加上两块小石子,就成了拨浪鼓。这拨浪鼓不用自己费力敲,很受小孩的欢迎,货摊边的小孩,八成拿的是这种小鼓,他们童真地摇着小拨浪鼓,摇出一片节日的喧闹。
环娘一到小摊边,便被摊上的小扇子吸引,小扇分为青黄赤白各色,或绣或画或缕金,扇面描绘出各种花样,环娘看得痴迷,摊贩望见环娘背后的时穿,衣着打扮并不普通,便竭力叫卖着:“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卖也,卖也,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卖也!”
摊贩刚刚吆喝完,环娘两眼出神的盯着摊子上的货品,还未做决定,一辆马车陡然停在旁边,马车上跳下来一个浑身绫罗绸缎的中年男子,粗鲁的挤开环娘,直着嗓子冲摊主嚷嚷:“那汉子,这柄小扇几多钱?”
环娘畏缩闪到一边,不等时穿招呼,她眼睛一亮,蹦蹦跳跳地又转向侧方的小食摊,摊子上摆满了各类端午节的特色小吃,有香糖果子,用菖蒲、生姜、杏子、梅子、李子、紫苏等,这些食品全都切成细丝,加盐晒干,又叫做“百草头”。
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因为古代中国,历代官府对盐征收重税,盐在古代是一种奢侈品,用盐浸泡的食物,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哈根达斯……当然,也有用蜜糖来渍果子的,而后需放在梅皮里做成酿梅,那更是别有风味了。
环娘站在摊前直咽吐沫,时穿抢上前一步,用肩膀轻轻一撞刚才那位绫罗绸缎男,将对方撞到了一边。被撞者眼睛一瞪,刚想发怒。立刻被环娘所注意的那个美食摊所吸引,转过身去问:“那汉子,百草头多少钱卖?扑买不,十文钱扑买如何?”
“哈——”时穿忍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这厮是个大宋的逛街男,见到卖东西的,从不怕挤挤撞撞。如此说来,这厮刚才撞环娘,那也是习惯使然,原本无心啊。
这可是个宋代土生土长的男人,时穿记得宋代文人的笔记小说中,隐约将宋代男人的脾性暴露无遗——在这个时代,最喜欢逛街的可不是女人,大宋朝的男人更喜欢街头闲逛。且文人士子把这种生活方式当作一种“富贵态”。
一般来说,端午节前,大宋各个城市就会有许多“鼓扇百索市”以供市民们选购节日商品。就拿海州来说,专门卖扇子卖百索的地方在东市,东市之外的小摊贩,卖的都是哄孩子的粗劣玩意——在大宋,铺子里卖货物的,这是坐商,质量都稍高点,毕竟卖了伪劣货,得担心别人找上门来,不是吗?
但大宋是个温情社会,宗亲社会,大宋朝官府也特地给平民百姓留点节日经济的余韵,让平民百姓也能从节日里挣点小钱,这种钱,大约算是宋代的“灰色收入”吧——宋代摆小摊的是行商,不纳税。因为走街串巷,他们卖的东西就不能保证质量了,所以只有在销售手法上翻新,扑买就是其中之一。
刚才的逛街男再度挤开环娘,手里拿着几枚铜板开始与摊主扑买——也就是各自将铜板掷在地上,比比看谁掷的铜板字面朝上(或者阴面朝上)的多,以此论输赢。
旁边的环娘对赌博不感兴趣,摊主与逛街男面红耳赤的喊着“纯”、“卢”,她咬着手指在那里核计买什么。来自乡下的环娘,第一次见到这么多花样的小吃。而海州城又是天下六大茶市之一,富豪多,享受那就更是丰富多彩了。所以环娘被琳琅满目的食品耀花了眼,她思索许久,伸手捏一捏腰包——那里装的是这几天她收的门包钱。
呀,想吃的食物太多,只恨钱少。
“哥哥,你说,若让你只选一样,只选一样东西吃,你会选什么?”赌博的呼喊声中,犹豫片刻,环娘决定征求哥哥的意见。
“我吗,当然是选粽子了,端午节,吃粽子才是第一。”
过端午节必备的招牌食品是粽子,宋代粽子其实被称为“糉子”,也叫做“角黍”。现代包粽子多用苇叶或竹叶,而宋代的粽子却是用菰叶来包的。菰叶里包着黏米,也要加入枣子,这和现在的粽子差不多,也有再加松子、栗子、胡桃、姜桂、麝香之类的,花样非常多。
ps:特别感谢天竺猫、雪玄123、nnpostcard、金明池等好友们!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