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韩信归来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生于无,无生有,有归无;无形之道生有形之器,万物生于无有。气聚为象,气凝为人,气聚成形,散则成风、化气、无影。气生精,精生神……”一鸿白影俏立在山崖之上,玉手中拿着一部《易经》在细细品味,一张素颜不食人间烟火,宛如九天玄女降尘凡,此女正是淳于婉儿。
经过两个月时间,淳于婉儿以超然的智慧和能力,调集了所剩三千龙牙精锐,吸引陈仓一带的大漠铁骑,以八卦车阵、乱石阵、火牛阵、地坑阵等连破铁骑军团,使得在驻扎袭击陈仓一带的一万重骑和散骑遭到了重创,只剩下四千多人逃亡凤阁岭一带边界,不敢再踏入陈仓凤翔地域,随后淳于婉儿派出一万精兵驻扎陈仓关,阻隔这支铁骑和章邯的军队汇合,重新掌控陈仓的控制权。
凤武关和汉明关也都固若金汤,各聚集了五万人马,由灌婴、陈郗二人为驻守大将军,统领两军,做好镇守汉中门户的重任。
随着杀伐气息的加重,玄女自觉有伤道根,无法再达到宁静致远、心如止水的境界,闲来无事,特别拿着《易经》细读,融于大道之中。
天地人一气,人为小天地,天人合一!
淳于婉儿此刻衣袂翩飞,飘逸如仙,立于山崖上,默念着:“万物生于无有。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事万物……”
她念着念着,心灵冥一,融入道境,不断有淡淡的雾气从她身上洒出,这是人思维念头与自然交泰融合而产生的灵气,传说道家人物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后,可吞云吐雾,有各种神通,虽只是神话传说,但道家玄秘博大精深,本就是飘渺之念,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故而世人常庸人,数百年无仙者出现。
而真正修道炼气之士,几乎都深在深山洞府,山中无甲子,从不过问俗世,免得被俗世红尘气息感染,念头驳杂不纯,使道根收到阻扰,功亏一篑。
淳于婉儿自幼只修[道],未修[术],身体只是平凡女子的体质,心境却是世间女子无人能及,被称为三才女之首,并非偶然。
这时几个武将身影走上山崖端,抬头望见王后似乎被一股白雾包裹着,如梦如幻,仿若神仙人物,心升敬意,诸将恭身道:“启禀王后,刚收到虞子期将军的传鹰密函,汉王已经抵达了蜀地边界,目前正往西南大蜀关进入,经甘洛邑、汉源邑、峨眉山、乐山邑,七日后便可抵达蜀都,如果途中无耽搁,二十日便能回到汉中。”
所来的将领正是曹参、夏侯婴、樊哙、陈平、灌婴、陈郗、王陵、袁英、张云等军中重要人物,得知汉王平安归来,都面带着喜悦。
淳于婉儿身子一颤,手中的《易经》竟落在了地上,被风吹落了山崖,在悬崖半空飞舞着,大道无形,大音稀声,大爱无疆,不管玄术如何神秘,这一刻与丈夫的消息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宁愿破了道心,也要依偎在夫君的身边。
“好,大军驻守原地,挑选两千精兵,随我赶赴巴蜀栈道,迎接汉王——”淳于婉儿清冷的素颜终于在这一刻绽放,就因为汉王的一个消息,把这玄天之女又从道境中拉回俗尘中来。
曹参、夏侯婴等人听到淳于王后要亲自前往蜀道迎接汉王,纷纷附和,自动请缨跟随,万里逃亡,终于回来了。
………
韩信坐着舟伐沿着汉水一路南下,在长江镀上船艘,渡过巫山三峡,跋山涉水,回返彭城。
这次兵败之后,将韩信深深磨炼一番,已经少去往昔的锋芒毕露,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看上去不再是意气勃发,清傲凌人的架势,而是变得韬光养晦起来。
这个时候的韩信才最可怕,脱去了青年的傲慢和不冷静,沉淀下来,就好比随风摇摆的稻草都是没有果实的,真正低头稳重的稻草都是沉甸甸的果实。
嚣张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把喜怒哀乐隐藏起来,出其不意,等待最强的一击!
经过了两个月在汉中的考察,让韩信又了实质的改变,境界也提升了不少,过去的失败荣辱都不重要了,放不下昨天,就不能把握今日,更不能赢得明朝!
韩信站在长江岸边,看着惊涛拍岸,心胸开阔,一扫往日的郁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注定有着兵神韩信的一席之地。
他开始几日在汉川走访的时候,还怀着要打探敌军虚实的想法,查探汉军的兵防布置,已经各城邑的情况和汉地的民风新政,但走访一些城邑和山村后,就逐渐被震撼到。
首先是汉律新政,废除了奴隶制,废除了秦王朝一切律法,重新颁布了汉律,既不完全依靠法家思想,也不完全倚重儒家思想,法政仁政有效地结合起来,兴农耕,开荒田,修水利造福百姓,各种官爵和封赏激励制度,和创建学院、选拔人才的先河,让韩信这个清高的青年彻底佩服了一回。
这龙天羽怎么想到的?这些政策简直大大超出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政策,比之管仲、吴起、商鞅等变法还要有改革性,并且很容易被贵族和百姓接受,因为律法宣扬平等和爵位双面性,哪些收到保护,哪些收到征服打击都详细地解释,团结了绝大多数人,孤立了极少数的旧贵族,使新政得以顺利展开。
在汉川走了一个月,发现好多城邑和村落的汉人民智渐开,路不拾遗,门不闭户,勤劳诚恳,乡村的孩童不在是整日放牛割草,一半的时间在学堂读书识字,学习[兴汉学院]印发下来的课本,不同年龄段的孩童学的侧重点不同。
韩信也层临摹抄了几个册子,小学的知识并不太多,关于简单的运算法、部分诗经选集、前人的典故思想品德和简单的律法等,从小就提升孩童的品质和忠君报国的思想,灌输能投效国家感到光荣的思维。
俗话说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龙天羽很重视对孩童的教育,当然不会在这时就提出什么法制社会,人人平等,民主理论,他只是挑选一些适合汉朝廷统治,能安邦定国的办法,让大汉朝崛起,称霸四方,至于民主社会,他明白,不是几十年就能实现的,至少经过上百年甚至千年的历练沉淀,天下人的思想都能上升个无数台阶后,才能实现,这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事了。
所有的这些事,令韩信开阔了视野,彻底折服了龙天羽的手段和气概,甚至让他有了归附之心,光凭这些治国的理论,十个项羽也无法能及他,但是韩信仍是楚将,自觉得还是回彭城一次比较好,如果霸王仍重用自己,自己当然不会反叛,对不起他知遇之恩,如果不重用自己,就正好另谋出路了。
韩信一身破旧的蓑衣,浑身邋遢,走在通往繁华的彭城管道上,雄伟的彭城矗立在前方数里处,过往的行人和商贾络绎不绝,此时的彭城俨然是中原第一大都。
临近彭城,韩信放慢了脚步,也不心急,不知这次回到彭城如何向霸王解释这次兵败,先后两次败给了汉王,尽管自己现在丝毫不在乎,但是不知楚军营中那些将领会不会冷嘲热讽,西征前,在楚营就没少受到排挤。
正好过道上有个驿站,驿站旁有一间小酒馆,供行人酒水,韩信走过去,正想讨杯清水解渴,店家一见他浑身邋遢肮脏,顿时板起脸大骂咧咧赶走了他。
韩信苦笑,楚人势利,与汉中淳朴的汉人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光凭风气和民智,汉国已处在不败之地,中原诸侯王谁又是汉王的对手呢?
正当他在酒馆边感慨,却听见酒桌上有酒客嘀咕:“你们听说没有,咱们楚国大将军韩信率军三十多万人,被汉军打得大败,继而被伏投降了汉军,现在还做了汉国的前将军,准备要征讨三秦之地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咱楚国都已经下发通牒公文,擒拿韩信九族,只是这韩信是个孤儿,家族人早都死绝了,没抓住一个,咱们楚国王后下发诏令,与韩信有干系的人都要一律收押。”
“韩信是谁啊?”另一桌的酒客问道。
“韩信啊,淮阴人,一个有名无实的黄毛小子,两次带军挂帅,都被打得打败,这种人汉军也敢要,看来汉王也不过如此!”
酒客议论纷纷,但对于酒桌不远的韩信而言,却是晴天霹雳,侥是他现在变得荣辱不惊,却没想到回到彭城,会听到这个惊人消息。
“霸王要致我于死地,好无情啊!”韩信心中一刺,不敢吱声,急忙走开,幸亏他一身落魄,像是个乞丐一般,没有人认出他来,否则立即找来杀人之祸。
“怎么办,要不要证实一下,也许是个谣传!”韩信有些不相信霸王会如此对他,他哪知道,早在他带兵攻打汉明关的时候,陈平就已经派了不少儒生说客间谍等在楚国后方不断散播谣言,又赶上韩信兵败,下落不明久未归楚,陈平出击更高,直接派人传言汉王封了韩信将军一职,不久要对章邯等三秦之地用兵了。
霸王闭关炼刀,久不上朝,也不关心朝政,所有奏折由王后叶绯暄批奏,引起范增的不满,导致楚朝政分成了三派,中立派、范增派和王后派,听到传言盛传,楚王后信以为真,便下发了公文,以反叛罪缉拿韩信九族。
韩信全然不知,仍不死心地来到彭城门口,见城池前守卫森严,门旁的公栏上贴着官印檄文,檄文前堆挤着不少行人,他挤凑上去一看檄文,顿时如坠冰窖,浑身冰冷,彻底对楚国大失所望。
“有生于无,无生有,有归无;无形之道生有形之器,万物生于无有。气聚为象,气凝为人,气聚成形,散则成风、化气、无影。气生精,精生神……”一鸿白影俏立在山崖之上,玉手中拿着一部《易经》在细细品味,一张素颜不食人间烟火,宛如九天玄女降尘凡,此女正是淳于婉儿。
经过两个月时间,淳于婉儿以超然的智慧和能力,调集了所剩三千龙牙精锐,吸引陈仓一带的大漠铁骑,以八卦车阵、乱石阵、火牛阵、地坑阵等连破铁骑军团,使得在驻扎袭击陈仓一带的一万重骑和散骑遭到了重创,只剩下四千多人逃亡凤阁岭一带边界,不敢再踏入陈仓凤翔地域,随后淳于婉儿派出一万精兵驻扎陈仓关,阻隔这支铁骑和章邯的军队汇合,重新掌控陈仓的控制权。
凤武关和汉明关也都固若金汤,各聚集了五万人马,由灌婴、陈郗二人为驻守大将军,统领两军,做好镇守汉中门户的重任。
随着杀伐气息的加重,玄女自觉有伤道根,无法再达到宁静致远、心如止水的境界,闲来无事,特别拿着《易经》细读,融于大道之中。
天地人一气,人为小天地,天人合一!
淳于婉儿此刻衣袂翩飞,飘逸如仙,立于山崖上,默念着:“万物生于无有。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事万物……”
她念着念着,心灵冥一,融入道境,不断有淡淡的雾气从她身上洒出,这是人思维念头与自然交泰融合而产生的灵气,传说道家人物炼神返虚、炼虚合道后,可吞云吐雾,有各种神通,虽只是神话传说,但道家玄秘博大精深,本就是飘渺之念,非凡夫俗子所能理解,故而世人常庸人,数百年无仙者出现。
而真正修道炼气之士,几乎都深在深山洞府,山中无甲子,从不过问俗世,免得被俗世红尘气息感染,念头驳杂不纯,使道根收到阻扰,功亏一篑。
淳于婉儿自幼只修[道],未修[术],身体只是平凡女子的体质,心境却是世间女子无人能及,被称为三才女之首,并非偶然。
这时几个武将身影走上山崖端,抬头望见王后似乎被一股白雾包裹着,如梦如幻,仿若神仙人物,心升敬意,诸将恭身道:“启禀王后,刚收到虞子期将军的传鹰密函,汉王已经抵达了蜀地边界,目前正往西南大蜀关进入,经甘洛邑、汉源邑、峨眉山、乐山邑,七日后便可抵达蜀都,如果途中无耽搁,二十日便能回到汉中。”
所来的将领正是曹参、夏侯婴、樊哙、陈平、灌婴、陈郗、王陵、袁英、张云等军中重要人物,得知汉王平安归来,都面带着喜悦。
淳于婉儿身子一颤,手中的《易经》竟落在了地上,被风吹落了山崖,在悬崖半空飞舞着,大道无形,大音稀声,大爱无疆,不管玄术如何神秘,这一刻与丈夫的消息比起来,都显得微不足道了,宁愿破了道心,也要依偎在夫君的身边。
“好,大军驻守原地,挑选两千精兵,随我赶赴巴蜀栈道,迎接汉王——”淳于婉儿清冷的素颜终于在这一刻绽放,就因为汉王的一个消息,把这玄天之女又从道境中拉回俗尘中来。
曹参、夏侯婴等人听到淳于王后要亲自前往蜀道迎接汉王,纷纷附和,自动请缨跟随,万里逃亡,终于回来了。
………
韩信坐着舟伐沿着汉水一路南下,在长江镀上船艘,渡过巫山三峡,跋山涉水,回返彭城。
这次兵败之后,将韩信深深磨炼一番,已经少去往昔的锋芒毕露,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不少变化,看上去不再是意气勃发,清傲凌人的架势,而是变得韬光养晦起来。
这个时候的韩信才最可怕,脱去了青年的傲慢和不冷静,沉淀下来,就好比随风摇摆的稻草都是没有果实的,真正低头稳重的稻草都是沉甸甸的果实。
嚣张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把喜怒哀乐隐藏起来,出其不意,等待最强的一击!
经过了两个月在汉中的考察,让韩信又了实质的改变,境界也提升了不少,过去的失败荣辱都不重要了,放不下昨天,就不能把握今日,更不能赢得明朝!
韩信站在长江岸边,看着惊涛拍岸,心胸开阔,一扫往日的郁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注定有着兵神韩信的一席之地。
他开始几日在汉川走访的时候,还怀着要打探敌军虚实的想法,查探汉军的兵防布置,已经各城邑的情况和汉地的民风新政,但走访一些城邑和山村后,就逐渐被震撼到。
首先是汉律新政,废除了奴隶制,废除了秦王朝一切律法,重新颁布了汉律,既不完全依靠法家思想,也不完全倚重儒家思想,法政仁政有效地结合起来,兴农耕,开荒田,修水利造福百姓,各种官爵和封赏激励制度,和创建学院、选拔人才的先河,让韩信这个清高的青年彻底佩服了一回。
这龙天羽怎么想到的?这些政策简直大大超出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政策,比之管仲、吴起、商鞅等变法还要有改革性,并且很容易被贵族和百姓接受,因为律法宣扬平等和爵位双面性,哪些收到保护,哪些收到征服打击都详细地解释,团结了绝大多数人,孤立了极少数的旧贵族,使新政得以顺利展开。
在汉川走了一个月,发现好多城邑和村落的汉人民智渐开,路不拾遗,门不闭户,勤劳诚恳,乡村的孩童不在是整日放牛割草,一半的时间在学堂读书识字,学习[兴汉学院]印发下来的课本,不同年龄段的孩童学的侧重点不同。
韩信也层临摹抄了几个册子,小学的知识并不太多,关于简单的运算法、部分诗经选集、前人的典故思想品德和简单的律法等,从小就提升孩童的品质和忠君报国的思想,灌输能投效国家感到光荣的思维。
俗话说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龙天羽很重视对孩童的教育,当然不会在这时就提出什么法制社会,人人平等,民主理论,他只是挑选一些适合汉朝廷统治,能安邦定国的办法,让大汉朝崛起,称霸四方,至于民主社会,他明白,不是几十年就能实现的,至少经过上百年甚至千年的历练沉淀,天下人的思想都能上升个无数台阶后,才能实现,这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事了。
所有的这些事,令韩信开阔了视野,彻底折服了龙天羽的手段和气概,甚至让他有了归附之心,光凭这些治国的理论,十个项羽也无法能及他,但是韩信仍是楚将,自觉得还是回彭城一次比较好,如果霸王仍重用自己,自己当然不会反叛,对不起他知遇之恩,如果不重用自己,就正好另谋出路了。
韩信一身破旧的蓑衣,浑身邋遢,走在通往繁华的彭城管道上,雄伟的彭城矗立在前方数里处,过往的行人和商贾络绎不绝,此时的彭城俨然是中原第一大都。
临近彭城,韩信放慢了脚步,也不心急,不知这次回到彭城如何向霸王解释这次兵败,先后两次败给了汉王,尽管自己现在丝毫不在乎,但是不知楚军营中那些将领会不会冷嘲热讽,西征前,在楚营就没少受到排挤。
正好过道上有个驿站,驿站旁有一间小酒馆,供行人酒水,韩信走过去,正想讨杯清水解渴,店家一见他浑身邋遢肮脏,顿时板起脸大骂咧咧赶走了他。
韩信苦笑,楚人势利,与汉中淳朴的汉人比起来,简直天壤之别,光凭风气和民智,汉国已处在不败之地,中原诸侯王谁又是汉王的对手呢?
正当他在酒馆边感慨,却听见酒桌上有酒客嘀咕:“你们听说没有,咱们楚国大将军韩信率军三十多万人,被汉军打得大败,继而被伏投降了汉军,现在还做了汉国的前将军,准备要征讨三秦之地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咱楚国都已经下发通牒公文,擒拿韩信九族,只是这韩信是个孤儿,家族人早都死绝了,没抓住一个,咱们楚国王后下发诏令,与韩信有干系的人都要一律收押。”
“韩信是谁啊?”另一桌的酒客问道。
“韩信啊,淮阴人,一个有名无实的黄毛小子,两次带军挂帅,都被打得打败,这种人汉军也敢要,看来汉王也不过如此!”
酒客议论纷纷,但对于酒桌不远的韩信而言,却是晴天霹雳,侥是他现在变得荣辱不惊,却没想到回到彭城,会听到这个惊人消息。
“霸王要致我于死地,好无情啊!”韩信心中一刺,不敢吱声,急忙走开,幸亏他一身落魄,像是个乞丐一般,没有人认出他来,否则立即找来杀人之祸。
“怎么办,要不要证实一下,也许是个谣传!”韩信有些不相信霸王会如此对他,他哪知道,早在他带兵攻打汉明关的时候,陈平就已经派了不少儒生说客间谍等在楚国后方不断散播谣言,又赶上韩信兵败,下落不明久未归楚,陈平出击更高,直接派人传言汉王封了韩信将军一职,不久要对章邯等三秦之地用兵了。
霸王闭关炼刀,久不上朝,也不关心朝政,所有奏折由王后叶绯暄批奏,引起范增的不满,导致楚朝政分成了三派,中立派、范增派和王后派,听到传言盛传,楚王后信以为真,便下发了公文,以反叛罪缉拿韩信九族。
韩信全然不知,仍不死心地来到彭城门口,见城池前守卫森严,门旁的公栏上贴着官印檄文,檄文前堆挤着不少行人,他挤凑上去一看檄文,顿时如坠冰窖,浑身冰冷,彻底对楚国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