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科学的魅力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般人大概是很难理解此时罗志强哪复杂的心情,他甚至开始有些恨自己老了,脑子真的不灵活了。
乃至于看着柳唯走进房间,将宁为乱丢在桌上的那些稿纸仔细的整理好,然后放进没有任何标准的文件袋,贴上封条,在放进带锁的文件包内都如同在梦游一般。
还是那句话, 普通人真的无法理解像罗志强这样的科学家,突然之间一直信仰的信念崩塌时那种感觉是怎样的。那大概是比天崩地裂、沧海桑田还让人震撼的感受。
不过脑子还是能思维的,但想的东西大概跟科学无关。
比如此时他觉得宁为身边这些人太过谨慎了
就刚刚宁为在稿纸上写的那些东西,就算现在马上公开,全世界能看懂并且能理解宁为那一连串想法的人大概率两只手都能数出来。而且即便看懂了又如何?
这些人中肯定起码有一半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大佬都不会认同宁为的理论,可能还会吵一架, 当然分成两派开始吵架也是可能的,接下来cern会很忙,费城实验室之前的对撞机已经关了, 目前能验证宁为想法的设备只有cern有,大家会想着法去证明宁为的想法有多荒谬
万一证明是真实的?
呵呵,那最少也十年后的事情了吧?
知道宁为的目标后,罗志强大概清楚这次试验需要的数据量有多大,而且他并不觉得这短短一个月正好能找到足以佐证这个理论的结果。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虽然lhc的确很给力,但并不能做到让精确对撞。现在的cern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量上的。
为什么lhc开始运行就是很长时间,因为只有无数次的碰撞,才能产生足够的数据让他没这些人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美丽邂逅。
即便一个月产生的数据也是天量的,但罗志强还是觉得不够。当然即便有更多的数据,处理又是问题。
等等
好像有三月
这一刻,罗志强突然心痒难耐,如果lhc近十年收集到的数据能全给宁为的话,那数据量肯定是够的, 说不定三月就能从中分析出足够多有用的东西, 万一宁为的理论是正确的
是的, 想到这个万一,罗志强便觉得灵魂都在震撼。
这绝对是不亚于牛顿开辟力学体系,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成就。物理将翻开新篇章, 地球的物理学将正式进入大一统时代,二十一世纪将是物理学的伟大时代,他们终于能窥探到宇宙的真理,了解到这个宇宙的运行机制
这就好像宇宙的琴弦中说的那样,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将小而轻的东西跟大而重的东西结合起来,前者比如各种粒子,属于量子力学的研究理论;后者则是宇宙学的研究范畴,研究的是恒星、星系、乃至宇宙,最具代表性的学说则是广义相对论。
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种种证据证明各自都是对的,但如果将广义相对论跟量子力学合并在一起就会发现这将带来天大的灾难。
但宇宙并不是这样的极端化,还存在小而重的东西,比如黑洞
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广义相对论跟量子力学这两种学说有一边是错的,甚至两边都是错的,要么就是还存在一個还没发现的理论能将两者相结合。
今天他再次了解到了果然有这么一个备选项,而且现阶段就有可能被验证。
罗志强得承认,作为一个学习并研究物理近三十年的老家伙,他真的抵抗不了这种诱惑。
是的, 这一刻,罗志强甚至升起了想办法将cern这些年积攒的数据全部偷出来,让宁为交给三月去分析,争取早日找到有价值成果的冲动。
真的,这种冲动跟两人的国籍没有任何关系,并不是从所谓的民族大义考虑,只是很纯粹的为了科学,这属于信仰。古人说朝闻道,夕可死矣。大概最能形容此时罗志强的心情。
所以他甚至觉得此刻宁为就应该把这些纯数学的理论成果公开,因为这样的话,罗志强敢肯定就在cern内部会有许多物理学家,无分国别、人种,都会希望cern能够向宁为共享这些年的所有数据,来验证这一理论是否能成立。虽然宁为的理论跟弦理论目前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用纯数学方法进行的推演。
但没办法,弦理论在目前世界的科技条件下基本上没可能用试验来证明,但宁为的理论却是有可能被证明的,这中间的区别可就太大了。
而且罗志强相信宁为的数学水平,推导过程不可能有明显错误。
唯一想不通的是,宁为为什么不将成功写成论文,如果这样的话,哪里需要十个亿来做试验?亚历克斯凭什么敢跑到这里来耀武扬威?他觉得cern应该在无数科学家的要求下,让艾德温乔治跪在宁为的面前,求他来分析这些数据才对。
谷溒
事实早已经证明的cernvm跟worldwide lhccomputing grid网格平台的计算效率完全比不上三月智能数据分析系统。众所周知,lhc虽然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探测系统,甚至精细到每个探测器都装备了上亿个探测单元,但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计算系统,会严重拖延科技的推进。
于是,当罗志强终于从震撼中,反应过来后,立刻忍不住冲宁为问道:“宁院士,您的研究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不考虑整理成论文发布出来呢?我相信这篇论文一旦发布,肯定会有很多人支持您的理论!”
听了这话,宁为羞涩的笑了笑,谦虚的答道:“别啊,罗教授,千万别这么说。毕竟不管是量子物理还是宇宙学,我研究的时日都还尚短,而且目前这些成果也可能只是我异想天开。物理学是崇尚验证的科学,我这也是希望能先有足够的证据再考虑要不要发论文。不然贻笑大方多不好意思。”
罗志强立刻反驳道:“不不不,宁院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即便在物理层面,纯理论性的文章也是有市场的。超弦理论还认为宇宙应该有十个空间维度跟一个时间维度呢,我们怎么验证?卡鲁扎特莱茵理论还认为卷曲的维度在普朗克长度呢,同样也有市场!科学假象首先要提出,经过大家一起论证,才有可能快速发展。真理越辩越明啊!”
宁为点了点头,答道:“罗教授,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会仔细考虑的。如果这次试验不能拿到足够的数据来验证我的理论,我会考虑将这一套理论证明过程适度公开。你刚才也看到了,这个工程量还是很大的。现在不如努力工作,找到更多的证据。而且你不觉得全世界研究弦论的物理学家也并没有多少吗?”
“所以如果我们找到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个理论,想来就能让更多的科学家来研究这个理论。大家一起为找到尺短空间而努力。这才是我的目标。不瞒你说,另一边我们智能研究中心属于自己的高能物理实验室也还在加快建设中,另一边我们自己的cepc计划也在正常推进中。这些还都需要时间。”
“等这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当然是要公布理论的,这样就能吸引那些志同道合又有能力的人来到华夏,跟我们一起为推进这项研究而努力。如果那个时候证明了我的理论是正确的,在配上三月的计算能力,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罗教授,我们需要的可不止是理论,更需要的是相应的技术。”
“如果我的理论是对的,也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在宇宙中超光速传递信息的手段。如果我们研究出合适的保护性材料,让信息能无损的进出尺短空间,同时找到两个不同空间坐标转换的方法,跟跨越空间的能量跟方法,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将拥有能够横跨整个宇宙的铁路网格。”
“即便不想那么遥远,我们这一代人起码能搭建出横跨太阳系的铁路线。罗教授,想想看吧,到那个时候,通过尺短空间的运输网络,我们将能将任何物资运送到太阳系内任何地外天体。第四次星际远航科技革命就此开启,我们将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进入星际时代所以,别急,真的别急,罗教授。”
虽然宁为口里说得别急,但这番话却真的很容易能让一位科学家上头。
从尺短空间到第四次科技革命再到星际时代,一切转换的那么自然。更让某位虔诚的科学信徒脑海中接近疯狂的想法开始滋生,然后蔓延。
只是罗志强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冲着宁为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宁院士,我相信你的判断,放心吧,我会让所有人都全力配合你的工作的。期待这次试验,我们能创造奇迹。”
“哈哈,非常感谢你,罗教授,我们一起努力吧。”
这一天罗志强都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古人说男人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以前罗志强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快五十了,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贡献,大概就像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差不多,都是上千人署名的论文,按照名字字母先后顺序排序那种。
新闻也上过几次,但大都属于一闪而过那种。即便是出现在燕北大学的新闻里,浏览量也寥寥无几。事实上全国上下知道他的人也不多。
唯一让罗志强自豪的是,他在cern这些年,还是培养了不少挺有出息的学生,他的好几个学生都已经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佼佼者。当然,也仅限于华夏国内。
本来吧,罗志强觉得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年轻时也曾经希望自己这辈子能有大建树,能成为新时代的爱因斯坦,但真正深入研究这一行之后才发现这个时代物理学突破所需要的条件他已经不具备了。他花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去攀登前人已经搭好的梯子,成为这个层面的专家,但是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只能依赖于全球合作。
说白了,最基础的科研工作其实已经不太需要天赋,从繁复的数据中找到不一样的东西,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但如果想要将现有的理论推进一步,跳出桎梏,那就需要天赋了。
生化环材为什么是天坑专业?全世界都在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为什么真正扎根生物的学生们却发出劝人学生物天打雷劈的自嘲?还不是因为现在这些方向的进步,完全依赖于无数重复的实验?一旦陷进去,这辈子几乎就只能跟各种试管跟仪器打交道,很多时候想出成绩甚至要靠运气。
所以在四十岁时,罗志强已经降低了要求,他只希望这辈子能看到物理学在他们这代人手上有新的突破,也算是没白活了。然后他便提出申请来到了cern,开始在这里带研究生,也的确见证了一些突破,但距离正儿八经的理论突破,还是有些远的。
即便是上帝粒子被发现,也是在标准模型指导下的发现。然而标准模型本身是否正确,学术界依然没有定论。
直到今天,被宁为洗脑。
人是一种奇怪而矛盾的动物,比如高知者其实是很难被洗脑,但一旦洗脑成功,又能被洗得远比一般人更为彻底。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捍卫所信奉的真理。
但这一过程中内心有多纠结,可想而知。
当然,宁为是真没想到他只是随手将自己思路过程跟罗志强演示了一遍,这位同僚脑子里就会冒出如此多的想法。这大概只能说人的经历不一样,宁为在学术这条路上几乎没用过任何挫折,更从没有过自我否定,自然便无法体会到普通科研者在听到这种推导理论时所受到的冲击。
他只是单纯的希望能跟人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尤其是在刚被质疑,心情不太美丽的时候。找个自己人分享理论,然后一起骂刚刚那个美国人是傻逼就完事儿了!
至于其他有的没的,宁为根本没想那么多。更想不到他讲一下纯理论的东西,竟然能撩拨得人家想干大事情。当然,这可不是宁为的魅力,而是科学的魅力。
一般人大概是很难理解此时罗志强哪复杂的心情,他甚至开始有些恨自己老了,脑子真的不灵活了。
乃至于看着柳唯走进房间,将宁为乱丢在桌上的那些稿纸仔细的整理好,然后放进没有任何标准的文件袋,贴上封条,在放进带锁的文件包内都如同在梦游一般。
还是那句话, 普通人真的无法理解像罗志强这样的科学家,突然之间一直信仰的信念崩塌时那种感觉是怎样的。那大概是比天崩地裂、沧海桑田还让人震撼的感受。
不过脑子还是能思维的,但想的东西大概跟科学无关。
比如此时他觉得宁为身边这些人太过谨慎了
就刚刚宁为在稿纸上写的那些东西,就算现在马上公开,全世界能看懂并且能理解宁为那一连串想法的人大概率两只手都能数出来。而且即便看懂了又如何?
这些人中肯定起码有一半甚至百分之八、九十的大佬都不会认同宁为的理论,可能还会吵一架, 当然分成两派开始吵架也是可能的,接下来cern会很忙,费城实验室之前的对撞机已经关了, 目前能验证宁为想法的设备只有cern有,大家会想着法去证明宁为的想法有多荒谬
万一证明是真实的?
呵呵,那最少也十年后的事情了吧?
知道宁为的目标后,罗志强大概清楚这次试验需要的数据量有多大,而且他并不觉得这短短一个月正好能找到足以佐证这个理论的结果。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虽然lhc的确很给力,但并不能做到让精确对撞。现在的cern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量上的。
为什么lhc开始运行就是很长时间,因为只有无数次的碰撞,才能产生足够的数据让他没这些人去寻找他们所需要的美丽邂逅。
即便一个月产生的数据也是天量的,但罗志强还是觉得不够。当然即便有更多的数据,处理又是问题。
等等
好像有三月
这一刻,罗志强突然心痒难耐,如果lhc近十年收集到的数据能全给宁为的话,那数据量肯定是够的, 说不定三月就能从中分析出足够多有用的东西, 万一宁为的理论是正确的
是的, 想到这个万一,罗志强便觉得灵魂都在震撼。
这绝对是不亚于牛顿开辟力学体系,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的成就。物理将翻开新篇章, 地球的物理学将正式进入大一统时代,二十一世纪将是物理学的伟大时代,他们终于能窥探到宇宙的真理,了解到这个宇宙的运行机制
这就好像宇宙的琴弦中说的那样,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将小而轻的东西跟大而重的东西结合起来,前者比如各种粒子,属于量子力学的研究理论;后者则是宇宙学的研究范畴,研究的是恒星、星系、乃至宇宙,最具代表性的学说则是广义相对论。
两者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种种证据证明各自都是对的,但如果将广义相对论跟量子力学合并在一起就会发现这将带来天大的灾难。
但宇宙并不是这样的极端化,还存在小而重的东西,比如黑洞
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广义相对论跟量子力学这两种学说有一边是错的,甚至两边都是错的,要么就是还存在一個还没发现的理论能将两者相结合。
今天他再次了解到了果然有这么一个备选项,而且现阶段就有可能被验证。
罗志强得承认,作为一个学习并研究物理近三十年的老家伙,他真的抵抗不了这种诱惑。
是的, 这一刻,罗志强甚至升起了想办法将cern这些年积攒的数据全部偷出来,让宁为交给三月去分析,争取早日找到有价值成果的冲动。
真的,这种冲动跟两人的国籍没有任何关系,并不是从所谓的民族大义考虑,只是很纯粹的为了科学,这属于信仰。古人说朝闻道,夕可死矣。大概最能形容此时罗志强的心情。
所以他甚至觉得此刻宁为就应该把这些纯数学的理论成果公开,因为这样的话,罗志强敢肯定就在cern内部会有许多物理学家,无分国别、人种,都会希望cern能够向宁为共享这些年的所有数据,来验证这一理论是否能成立。虽然宁为的理论跟弦理论目前的情况差不多,都是用纯数学方法进行的推演。
但没办法,弦理论在目前世界的科技条件下基本上没可能用试验来证明,但宁为的理论却是有可能被证明的,这中间的区别可就太大了。
而且罗志强相信宁为的数学水平,推导过程不可能有明显错误。
唯一想不通的是,宁为为什么不将成功写成论文,如果这样的话,哪里需要十个亿来做试验?亚历克斯凭什么敢跑到这里来耀武扬威?他觉得cern应该在无数科学家的要求下,让艾德温乔治跪在宁为的面前,求他来分析这些数据才对。
谷溒
事实早已经证明的cernvm跟worldwide lhccomputing grid网格平台的计算效率完全比不上三月智能数据分析系统。众所周知,lhc虽然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探测系统,甚至精细到每个探测器都装备了上亿个探测单元,但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计算系统,会严重拖延科技的推进。
于是,当罗志强终于从震撼中,反应过来后,立刻忍不住冲宁为问道:“宁院士,您的研究已经很完整了,为什么不考虑整理成论文发布出来呢?我相信这篇论文一旦发布,肯定会有很多人支持您的理论!”
听了这话,宁为羞涩的笑了笑,谦虚的答道:“别啊,罗教授,千万别这么说。毕竟不管是量子物理还是宇宙学,我研究的时日都还尚短,而且目前这些成果也可能只是我异想天开。物理学是崇尚验证的科学,我这也是希望能先有足够的证据再考虑要不要发论文。不然贻笑大方多不好意思。”
罗志强立刻反驳道:“不不不,宁院士,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即便在物理层面,纯理论性的文章也是有市场的。超弦理论还认为宇宙应该有十个空间维度跟一个时间维度呢,我们怎么验证?卡鲁扎特莱茵理论还认为卷曲的维度在普朗克长度呢,同样也有市场!科学假象首先要提出,经过大家一起论证,才有可能快速发展。真理越辩越明啊!”
宁为点了点头,答道:“罗教授,你说的很有道理。我会仔细考虑的。如果这次试验不能拿到足够的数据来验证我的理论,我会考虑将这一套理论证明过程适度公开。你刚才也看到了,这个工程量还是很大的。现在不如努力工作,找到更多的证据。而且你不觉得全世界研究弦论的物理学家也并没有多少吗?”
“所以如果我们找到更多的证据来支持这个理论,想来就能让更多的科学家来研究这个理论。大家一起为找到尺短空间而努力。这才是我的目标。不瞒你说,另一边我们智能研究中心属于自己的高能物理实验室也还在加快建设中,另一边我们自己的cepc计划也在正常推进中。这些还都需要时间。”
“等这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当然是要公布理论的,这样就能吸引那些志同道合又有能力的人来到华夏,跟我们一起为推进这项研究而努力。如果那个时候证明了我的理论是正确的,在配上三月的计算能力,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罗教授,我们需要的可不止是理论,更需要的是相应的技术。”
“如果我的理论是对的,也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在宇宙中超光速传递信息的手段。如果我们研究出合适的保护性材料,让信息能无损的进出尺短空间,同时找到两个不同空间坐标转换的方法,跟跨越空间的能量跟方法,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将拥有能够横跨整个宇宙的铁路网格。”
“即便不想那么遥远,我们这一代人起码能搭建出横跨太阳系的铁路线。罗教授,想想看吧,到那个时候,通过尺短空间的运输网络,我们将能将任何物资运送到太阳系内任何地外天体。第四次星际远航科技革命就此开启,我们将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进入星际时代所以,别急,真的别急,罗教授。”
虽然宁为口里说得别急,但这番话却真的很容易能让一位科学家上头。
从尺短空间到第四次科技革命再到星际时代,一切转换的那么自然。更让某位虔诚的科学信徒脑海中接近疯狂的想法开始滋生,然后蔓延。
只是罗志强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冲着宁为认真的点了点头,说道:“宁院士,我相信你的判断,放心吧,我会让所有人都全力配合你的工作的。期待这次试验,我们能创造奇迹。”
“哈哈,非常感谢你,罗教授,我们一起努力吧。”
这一天罗志强都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古人说男人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以前罗志强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快五十了,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贡献,大概就像最近几年发表的论文差不多,都是上千人署名的论文,按照名字字母先后顺序排序那种。
新闻也上过几次,但大都属于一闪而过那种。即便是出现在燕北大学的新闻里,浏览量也寥寥无几。事实上全国上下知道他的人也不多。
唯一让罗志强自豪的是,他在cern这些年,还是培养了不少挺有出息的学生,他的好几个学生都已经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佼佼者。当然,也仅限于华夏国内。
本来吧,罗志强觉得他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年轻时也曾经希望自己这辈子能有大建树,能成为新时代的爱因斯坦,但真正深入研究这一行之后才发现这个时代物理学突破所需要的条件他已经不具备了。他花费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去攀登前人已经搭好的梯子,成为这个层面的专家,但是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只能依赖于全球合作。
说白了,最基础的科研工作其实已经不太需要天赋,从繁复的数据中找到不一样的东西,更多的依赖于经验。但如果想要将现有的理论推进一步,跳出桎梏,那就需要天赋了。
生化环材为什么是天坑专业?全世界都在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为什么真正扎根生物的学生们却发出劝人学生物天打雷劈的自嘲?还不是因为现在这些方向的进步,完全依赖于无数重复的实验?一旦陷进去,这辈子几乎就只能跟各种试管跟仪器打交道,很多时候想出成绩甚至要靠运气。
所以在四十岁时,罗志强已经降低了要求,他只希望这辈子能看到物理学在他们这代人手上有新的突破,也算是没白活了。然后他便提出申请来到了cern,开始在这里带研究生,也的确见证了一些突破,但距离正儿八经的理论突破,还是有些远的。
即便是上帝粒子被发现,也是在标准模型指导下的发现。然而标准模型本身是否正确,学术界依然没有定论。
直到今天,被宁为洗脑。
人是一种奇怪而矛盾的动物,比如高知者其实是很难被洗脑,但一旦洗脑成功,又能被洗得远比一般人更为彻底。甚至不惜用生命来捍卫所信奉的真理。
但这一过程中内心有多纠结,可想而知。
当然,宁为是真没想到他只是随手将自己思路过程跟罗志强演示了一遍,这位同僚脑子里就会冒出如此多的想法。这大概只能说人的经历不一样,宁为在学术这条路上几乎没用过任何挫折,更从没有过自我否定,自然便无法体会到普通科研者在听到这种推导理论时所受到的冲击。
他只是单纯的希望能跟人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尤其是在刚被质疑,心情不太美丽的时候。找个自己人分享理论,然后一起骂刚刚那个美国人是傻逼就完事儿了!
至于其他有的没的,宁为根本没想那么多。更想不到他讲一下纯理论的东西,竟然能撩拨得人家想干大事情。当然,这可不是宁为的魅力,而是科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