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凤阳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卫星地图上看,凤阳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虎踞中原,龙势浑厚,出现一个帝王也不令人意外。
当年朱元璋死的时候,同时从皇宫里抬出十三口棺椁,并且每一口棺椁后面都有皇家嫡系血脉哭丧,除了建文帝等少数人之外,谁也不知道朱元璋最后真正被埋在哪里。
根据正史记载,朱元璋是葬在南京明孝陵,但也有不少野史记载并非葬在此地,有人说其实朱元璋的棺椁在前夜就已经被建文帝朱允炆通过皇城地道运出,葬在了城西的朝天宫。
由于出殡当日抬出来了十三口棺椁,是以朱元璋地宫真正所在,一直被世人所揣测。
现在又冒出一伙人,说朱元璋真正的地宫是在他的老家凤阳县境内。
我询问刘娣,以她专业的考古人员的眼光来看,朱元璋最后有可能葬在凤阳吗?
刘娣思索了片刻,道:“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而且在理论依据上也站得住脚,当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不久,就在凤阳开始建造巨大的明皇宫,完全是帝王级别的皇城,比现在北京的故宫还要大一圈,而且还为父母兄嫂修了面积极大的皇陵,首先他这么一个清廉寡政的人,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修一座自己并不居住的皇城与父母皇陵,显然不合情理,根据记载,当时朱元璋是调集了一百多万劳工,修了十几年才修好,没准就是以修明皇城为借口,实则在此修建他死后的地宫陵墓,而且这里朱元璋还为他父母兄嫂修建了规模庞大的皇陵,几百年来,也有不少人推测朱元璋其实就是葬在这里。”
小威表示同意刘娣的看法,有时候小威这个五大三粗的榆木脑袋也能说出一点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便询问他的见解。
小威则是耸了耸肩,道:“小姑说的这些大道理我不懂,但我知道一点,所谓落叶归根,朱元璋是无产阶级贫农出身,这种传统的思想估计早就根深蒂固,并且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何况这凤阳又是他龙兴之地,古人又最信风水,没准那老头子觉得把自己埋在这里,能保佑大明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一想还真是这个理,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在南京大摆疑冢,然后悄悄的被运到三四百里外的凤阳老家来了。
其它倒是没什么,小威刚才说的风水二字却是引起我的注意,凤阳不仅仅是朱元璋的故乡,也是他的龙兴之地,在他看来凤阳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
我们三个人在酒店房间里讨论了一下午关于朱元璋地宫在哪里的各种情况,但决口不提将我们扯进来的那伙人。
这酒店房间是那伙人给订的,没准在房间里就有监视器、窃听器之类的特工设备,还是少说他们为妙。
到了傍晚,我们都饿了,便到下面的餐厅吃饭。
饭刚吃完,就看到阿阮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子的壮汉。阿阮依旧是酷酷的模样,短发,皮衣,很是干练。
她走到几米外就摘下墨镜,这时我才第一次看清楚她的整张脸,很精致,但皮肤不是很白,像是长时间风吹日晒一般,所以中午我见到她的第一感觉,就像部队里的女特种兵。
她很不客气的坐在了我身边,将墨镜放在餐桌上,道:“三位还有什么要求吗?尽管提。”
我道:“有。”
她道:“说。”
我看了一眼刘娣,然后道:“关于岳西……”
阿阮摆手打断了我的话,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岳西没事,她也是我们老板的座上宾,只求财,不伤人。”
说完,她拿出一张支票放在我的面前,道:“这是定金,算是请三位校尉出手的劳务费,事成之后,还有一份,明天早上7点,我会来接你们。”
阿阮又酷酷的离开了,丝毫不给我们询问的机会。
小威伸手从桌子上拿过支票,忽然咋呼一声,道:“刘阳,我眼没花吧,你看上面有多少个0。”
我伸头一看,心中也是一突,喃喃的道:“三……三百万?”
回到房间,刘娣都是沉默寡言,我知道是因为她生母岳西的事儿,她现在心情肯定很不好。
于是我拉着小威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让刘娣自己一个人静一静。
一晚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揣测对方是什么人,到了深夜11点多,忽然接到了九姐的电话,询问我现在情况怎么样,需不需帮忙。
我正好借机询问一下阿阮老板的身份。
结果九姐的话出乎了我的预料。
九姐说对方的具体来历她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南方沿海一带势力很大,做的也不是正经生意,捞偏门的行当,比杨家的以前的势力还大许多,据说还有海外势力的影子。
至于对方叫什么,九姐不知道,只在上海一个地下拍卖行见过几次一个二十多岁的短发女子阿阮,至于阿阮背后的大老板,九姐也一次没见过。
我一听对方这么神秘,心中便又起了好奇之心,便又多询问几句关于阿阮的情况。
九姐说:“阿阮应该是那个大人物的嫡系亲信,我在拍卖行见过几次,出手豪绰,看中的标品不论花多少钱都要拿下,昨天你问了此事,我便找路子打听了一下,今天还真打听出一点儿来,对方好像这次不只是找了你们三位摸金校尉,而是夹了一个大喇嘛。”
我心中一愣,道:“还有别的土夫子参与此事?”
九姐道:“嗯,南派倒斗的他们也接触过,岭南的秦八爷最近去了凤阳那边,估计与此事脱不了关系,刘校尉我要提醒你一句,对方应该只求财,但你们还是要小心,尤其是要提防秦八爷等土夫子,他们在地宫里为了冥器,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我对九姐说了声谢谢,挂上了电话,心想这个神秘大人物到底要干什么,单单我们三个人就出手三百万,还有九姐口中的秦八爷,估计也是价格不菲请来的。
钱我不看重,我现在怀疑,估计对方手中根本就没有岳西,不然也不会开出这么大额的支票。
第二天天色刚亮,我们三人起来了,到了酒店外面,连早餐都没有来得及吃,就被阿阮开着那辆钢铁巨兽载着离开。
在车上,我对她道:“阿阮妹子,都到了这个时候,是不是该对我们撂几句实话了?我们糊里糊涂的被你们牵着鼻子走来到这里,现在两眼一抹黑,如果是倒斗那就抱歉啦,我们的装备都没有带在身上。”
阿阮一边开车,一边头也不回的伸出左手的大拇指,向着后面指了指,道:“后面有三个背包,你们看看还缺少什么。”
坐在后面的小威从座位后面果然拖出来三个迷彩色军包,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摸金校尉的专业设备,飞虎爪、绳索、攀岩挂钩。
阿阮道:“老板知道三位校尉工具都没有带在身上,早已经置办妥当,包括摸金校尉分金定穴的罗盘,指北针,克制粽子的黑狗血、墨斗、黑驴蹄子,只等摸金校尉出手了。”
车子一路向南,很快出了城,刘娣曾经来过凤阳一次,立刻皱眉道:“我们这是要去明皇陵?难道你们以为,朱元璋这种帝王级别的人物,会与他的父母兄嫂葬在明皇陵?”
阿阮笑道:“不愧是考古界的高材生,见识果然高人一等,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朱元璋地宫到底在哪里,所以才要请摸金校尉出手定穴。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是在这附近。”
明皇陵就在市区南十几里,车子很快就到了,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遗迹,平日里来此观光的游客不少,但现在这才早上7点多,倒是没见到什么观光客。
既然上了这条船,不帮阿阮背后的老板找到朱元璋地宫,多半是无法善了。在这段十几里的路上,我向刘娣询问了一下关于明皇陵的一些细节。
刘娣曾经来过一次明皇陵,是以实习生的身份跟随大学老师过来考察,她对这里还是比较了解。
根据刘娣所言,明皇陵是朱元璋修的。
洪武2年,朱元璋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为父母修陵。
洪武8年,朱元璋罢建中都,以中都余材修建自己父母之陵,前后用了4年时间,直到洪武12年才竣工收尾,在此期间,朱元璋3次前来谒陵。
当时这还不叫皇陵,最初是称为英陵,后才改为皇陵。
刘娣说的这些,我昨晚在网上都大致都预览了一遍,并无多大出入。
便问道:“刘娣,有没有关于明皇陵的野史?小道消息也行。”
刘娣想了想,道:“如果关于野史故事的话,那就是皇陵二字是朱棣登基后所改,传说明朝几代帝王都对凤阳明皇陵进行修缮,似乎很重视这座皇陵。”
开车的阿阮忽然道:“这不是传说,是确有其事。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四次下令秘密修缮凤阳皇陵,并且四次前来谒陵。其后的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世宗朱厚熜等皇帝,都多次对这座皇陵秘密修缮,并且前来谒陵。一直到嘉靖三十三年最后一次修缮之后,就没有什么动静了。”
我们三个人都是一愣。
刘娣道:“这在史书中并无记载,多半都是民间传言。”
从卫星地图上看,凤阳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虎踞中原,龙势浑厚,出现一个帝王也不令人意外。
当年朱元璋死的时候,同时从皇宫里抬出十三口棺椁,并且每一口棺椁后面都有皇家嫡系血脉哭丧,除了建文帝等少数人之外,谁也不知道朱元璋最后真正被埋在哪里。
根据正史记载,朱元璋是葬在南京明孝陵,但也有不少野史记载并非葬在此地,有人说其实朱元璋的棺椁在前夜就已经被建文帝朱允炆通过皇城地道运出,葬在了城西的朝天宫。
由于出殡当日抬出来了十三口棺椁,是以朱元璋地宫真正所在,一直被世人所揣测。
现在又冒出一伙人,说朱元璋真正的地宫是在他的老家凤阳县境内。
我询问刘娣,以她专业的考古人员的眼光来看,朱元璋最后有可能葬在凤阳吗?
刘娣思索了片刻,道:“这种说法并不是没有,而且在理论依据上也站得住脚,当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不久,就在凤阳开始建造巨大的明皇宫,完全是帝王级别的皇城,比现在北京的故宫还要大一圈,而且还为父母兄嫂修了面积极大的皇陵,首先他这么一个清廉寡政的人,花费如此大的人力物力修一座自己并不居住的皇城与父母皇陵,显然不合情理,根据记载,当时朱元璋是调集了一百多万劳工,修了十几年才修好,没准就是以修明皇城为借口,实则在此修建他死后的地宫陵墓,而且这里朱元璋还为他父母兄嫂修建了规模庞大的皇陵,几百年来,也有不少人推测朱元璋其实就是葬在这里。”
小威表示同意刘娣的看法,有时候小威这个五大三粗的榆木脑袋也能说出一点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便询问他的见解。
小威则是耸了耸肩,道:“小姑说的这些大道理我不懂,但我知道一点,所谓落叶归根,朱元璋是无产阶级贫农出身,这种传统的思想估计早就根深蒂固,并且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何况这凤阳又是他龙兴之地,古人又最信风水,没准那老头子觉得把自己埋在这里,能保佑大明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我一想还真是这个理,以朱元璋多疑的性格,在南京大摆疑冢,然后悄悄的被运到三四百里外的凤阳老家来了。
其它倒是没什么,小威刚才说的风水二字却是引起我的注意,凤阳不仅仅是朱元璋的故乡,也是他的龙兴之地,在他看来凤阳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
我们三个人在酒店房间里讨论了一下午关于朱元璋地宫在哪里的各种情况,但决口不提将我们扯进来的那伙人。
这酒店房间是那伙人给订的,没准在房间里就有监视器、窃听器之类的特工设备,还是少说他们为妙。
到了傍晚,我们都饿了,便到下面的餐厅吃饭。
饭刚吃完,就看到阿阮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一个一米八几的大高个子的壮汉。阿阮依旧是酷酷的模样,短发,皮衣,很是干练。
她走到几米外就摘下墨镜,这时我才第一次看清楚她的整张脸,很精致,但皮肤不是很白,像是长时间风吹日晒一般,所以中午我见到她的第一感觉,就像部队里的女特种兵。
她很不客气的坐在了我身边,将墨镜放在餐桌上,道:“三位还有什么要求吗?尽管提。”
我道:“有。”
她道:“说。”
我看了一眼刘娣,然后道:“关于岳西……”
阿阮摆手打断了我的话,道:“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岳西没事,她也是我们老板的座上宾,只求财,不伤人。”
说完,她拿出一张支票放在我的面前,道:“这是定金,算是请三位校尉出手的劳务费,事成之后,还有一份,明天早上7点,我会来接你们。”
阿阮又酷酷的离开了,丝毫不给我们询问的机会。
小威伸手从桌子上拿过支票,忽然咋呼一声,道:“刘阳,我眼没花吧,你看上面有多少个0。”
我伸头一看,心中也是一突,喃喃的道:“三……三百万?”
回到房间,刘娣都是沉默寡言,我知道是因为她生母岳西的事儿,她现在心情肯定很不好。
于是我拉着小威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让刘娣自己一个人静一静。
一晚上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揣测对方是什么人,到了深夜11点多,忽然接到了九姐的电话,询问我现在情况怎么样,需不需帮忙。
我正好借机询问一下阿阮老板的身份。
结果九姐的话出乎了我的预料。
九姐说对方的具体来历她也不是很清楚,但在南方沿海一带势力很大,做的也不是正经生意,捞偏门的行当,比杨家的以前的势力还大许多,据说还有海外势力的影子。
至于对方叫什么,九姐不知道,只在上海一个地下拍卖行见过几次一个二十多岁的短发女子阿阮,至于阿阮背后的大老板,九姐也一次没见过。
我一听对方这么神秘,心中便又起了好奇之心,便又多询问几句关于阿阮的情况。
九姐说:“阿阮应该是那个大人物的嫡系亲信,我在拍卖行见过几次,出手豪绰,看中的标品不论花多少钱都要拿下,昨天你问了此事,我便找路子打听了一下,今天还真打听出一点儿来,对方好像这次不只是找了你们三位摸金校尉,而是夹了一个大喇嘛。”
我心中一愣,道:“还有别的土夫子参与此事?”
九姐道:“嗯,南派倒斗的他们也接触过,岭南的秦八爷最近去了凤阳那边,估计与此事脱不了关系,刘校尉我要提醒你一句,对方应该只求财,但你们还是要小心,尤其是要提防秦八爷等土夫子,他们在地宫里为了冥器,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我对九姐说了声谢谢,挂上了电话,心想这个神秘大人物到底要干什么,单单我们三个人就出手三百万,还有九姐口中的秦八爷,估计也是价格不菲请来的。
钱我不看重,我现在怀疑,估计对方手中根本就没有岳西,不然也不会开出这么大额的支票。
第二天天色刚亮,我们三人起来了,到了酒店外面,连早餐都没有来得及吃,就被阿阮开着那辆钢铁巨兽载着离开。
在车上,我对她道:“阿阮妹子,都到了这个时候,是不是该对我们撂几句实话了?我们糊里糊涂的被你们牵着鼻子走来到这里,现在两眼一抹黑,如果是倒斗那就抱歉啦,我们的装备都没有带在身上。”
阿阮一边开车,一边头也不回的伸出左手的大拇指,向着后面指了指,道:“后面有三个背包,你们看看还缺少什么。”
坐在后面的小威从座位后面果然拖出来三个迷彩色军包,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摸金校尉的专业设备,飞虎爪、绳索、攀岩挂钩。
阿阮道:“老板知道三位校尉工具都没有带在身上,早已经置办妥当,包括摸金校尉分金定穴的罗盘,指北针,克制粽子的黑狗血、墨斗、黑驴蹄子,只等摸金校尉出手了。”
车子一路向南,很快出了城,刘娣曾经来过凤阳一次,立刻皱眉道:“我们这是要去明皇陵?难道你们以为,朱元璋这种帝王级别的人物,会与他的父母兄嫂葬在明皇陵?”
阿阮笑道:“不愧是考古界的高材生,见识果然高人一等,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朱元璋地宫到底在哪里,所以才要请摸金校尉出手定穴。但可以肯定的是,绝对是在这附近。”
明皇陵就在市区南十几里,车子很快就到了,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遗迹,平日里来此观光的游客不少,但现在这才早上7点多,倒是没见到什么观光客。
既然上了这条船,不帮阿阮背后的老板找到朱元璋地宫,多半是无法善了。在这段十几里的路上,我向刘娣询问了一下关于明皇陵的一些细节。
刘娣曾经来过一次明皇陵,是以实习生的身份跟随大学老师过来考察,她对这里还是比较了解。
根据刘娣所言,明皇陵是朱元璋修的。
洪武2年,朱元璋下诏在家乡兴建中都城,同时诏谕为父母修陵。
洪武8年,朱元璋罢建中都,以中都余材修建自己父母之陵,前后用了4年时间,直到洪武12年才竣工收尾,在此期间,朱元璋3次前来谒陵。
当时这还不叫皇陵,最初是称为英陵,后才改为皇陵。
刘娣说的这些,我昨晚在网上都大致都预览了一遍,并无多大出入。
便问道:“刘娣,有没有关于明皇陵的野史?小道消息也行。”
刘娣想了想,道:“如果关于野史故事的话,那就是皇陵二字是朱棣登基后所改,传说明朝几代帝王都对凤阳明皇陵进行修缮,似乎很重视这座皇陵。”
开车的阿阮忽然道:“这不是传说,是确有其事。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四次下令秘密修缮凤阳皇陵,并且四次前来谒陵。其后的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世宗朱厚熜等皇帝,都多次对这座皇陵秘密修缮,并且前来谒陵。一直到嘉靖三十三年最后一次修缮之后,就没有什么动静了。”
我们三个人都是一愣。
刘娣道:“这在史书中并无记载,多半都是民间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