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解脱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荣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第二天,朱厚熜开始了全面反击,明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廷杖之一就此拉开序幕。
除了年纪太大的、官太高的、体质太差一打就死的,当天在左顺门闹事的大臣全部被脱光了裤子,猛打了一顿屁股。此次打屁股可谓盛况空前,人数总计一百四十余人,虽然事先已经经过甄别,但仍有十六个人被打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一命呜呼,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二,怎一个惨字了得。
但最惨的还不是这十几位兄弟,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另外几位仁兄却还要活受罪。比如杨慎先生,他作为反面典型,和其他六个带头者被打了一顿回笼棍。
棍子倒还在其次,问题在于行刑的时间,距离第一次打屁股仅仅十天之后,杨头目等人就挨了第二顿,这种杠上开花的打法,想来着实让人胆寒。
毕竟是年轻人,身体素质过硬,第二次廷杖后,杨慎竟然还是活了下来,不过,由于他在这次行动中表现过于突出,给朱厚熜留下了过分深刻的印象,皇帝陛下还给他追加了一个补充待遇——流放。
杨慎的流放地是云南永昌,这里地广人稀,尚未开化,实在不是适合居住之地,给他安排这么个地方,说明皇帝陛下对他是厌恶到了极点。
从高干子弟到闹事头目、流放重犯,几乎是一夜之间,杨慎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目前唯一要做的是收拾包袱,准备上路。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杨慎却没什么福气,两次廷杖没有打死他,皇帝没有杀掉他,但天下实在不缺想杀他的人,在他远行的路上,有一帮人早就设好了埋伏,准备让他彻底解脱。
但这帮人并非皇帝的锦衣卫,也不是张璁的手下,实际上,他们和杨慎并不认识,也没有仇怨,之所以磨刀霍霍设下圈套,只是为了报复另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杨慎他爹杨廷和,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当年他做过的一件事情,给自己的儿子惹来了杀身之祸。
杨廷和虽然有着种种缺点,却仍是一个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人,他在主持朝政的时候,有一天和户部算账,尚书告诉他今年亏了本(财政赤字),这样下去会有大麻烦,当年也没有什么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但杨廷和先生就是有水平,苦思冥想之下,他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办法。
增加赋税是不可行的,要把老百姓逼急了,无数个朱重八就会涌现出来,过一把造反的瘾,这个玩笑是不能开的。
既然开源不行,就只能节流了,杨廷和动用了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招数——裁员。应该说,杨廷和先生精简机构的工作做得相当不错,很快他就裁掉了很多多余机构和多余人员,并将这些人张榜公布,以示公正,国家就此节省了大量资源,但这也为他惹来了麻烦。
参考消息
一代才女黄娥
在中国历史上,夫妻俱有才名的,汉代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宋代有赵明诚和李清照,元代有赵孟和管道升,而到了明代,则首推杨慎和黄娥。杨慎自不必提,乃明代第一才子。黄娥则是工部尚书黄珂之女,精通文史,能诗擅赋,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女。杨廷和和黄珂同朝为官,私交很好,便结成了亲家。婚后,杨慎和黄娥十分恩爱,夫妻间多有诗词唱和。但好景不长,五年后,杨慎被流放云南,黄娥却始终不离不弃,她守在四川家中,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等待丈夫归来。这一等就是三十年,直到杨慎去世,都没能再见上一面。
要知道,那年头想在朝廷里面混个差事实在是不容易的,很快,他的这一举动就得到了一句著名的评语——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
虽然他得罪了很多人,但毕竟他还是朝廷的首辅,很多人只敢私下骂骂,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由于杨廷和实在过于生猛,他退休之后人们也不敢找他麻烦,可杨慎不同,他刚得罪了皇帝,半路上黑了他估计也没人管,政治影响也不大,此所谓不杀白不杀,杀了也白杀。
此时杨慎身负重伤,行动不利,连马都不能骑,但朝廷官员不管这些,要他立刻上路,没办法,这位仁兄只能坐在马车里让人拉着走。
看来杨先生是活到头了,他得罪了皇帝和权臣,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在前方,有一帮亡命之徒正等着他,而他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一路趴着(没办法)去迎接阎王爷的召唤。
但这次似乎连阎王爷都觉得自己庙小,容不下这位天下第一才子,最终也没敢收他,因为杨先生实在是太聪明了。
自打他上路的那天起,他的车夫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因为这位雇主实在太过奇怪,总是发出奇怪的指令,走走停停,而且完全没有章法,有时走得好好的却非要停下休息,有时候却快马加鞭一刻不停。
直到顺利到达了云南,杨慎才向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要不是我,大家早就一起完蛋了!
要知道杨先生被打的是屁股,而不是脑袋,他的意识还是十分清醒的,早就料到有人要找他麻烦,路上虽然一直趴着,脑子里却一刻也没消停过。他派出自己的仆人探路,时刻通报消息,并凭借着良好的算术功底,根据对方的位置与自己的距离,以及对方的行进方向变化来计算(确实相当复杂)自己的行进速度和日程安排。
就这样,杀手们严防死守,东西南北绕了个遍,却是望穿秋水君不来,让杨慎溜了过去。
虽说如此,顺利到达云南的杨慎毕竟也还是犯人,接下来等待着他的将是孤独与折磨。
但这位仁兄实在太有本事了,人家流放痛苦不堪,他却是如鱼得水,杨先生一无权二无钱,刚去没多久,就和当地官员建立了深厚友谊(难以理解),开始称兄道弟,人家不但不管他,甚至还公然违反命令,允许他回四川老家探亲。其搞关系的能力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安下了家,开始吟诗作对,埋头著书,闲来无事还经常出去旅游,日子倒还过得不错,但在他心中的那个疑团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当年父亲为什么要主动退让,致仕(退休)回家呢?
以当时的朝廷势力,如果坚持斗争下去,绝不会输得这么快、这么惨,作为官场浮沉数十年,老谋深算的内阁首辅,他必定清楚这一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
杨慎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他实在无法明了其中的缘由。
直到五年后,他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在四川新都老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这位历经三朝的风云人物终于得到了安息。
杨慎是幸运的,他及时得到了消息,并参加了父亲的葬礼,在父亲的灵柩入土为安、就此终结的那一刻,杨慎终于理解了父亲离去时那镇定从容的笑容。
从年轻的编修官到老练的内阁首辅,从刘瑾、江彬再到张璁,他的一生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数十年的你争我夺、起起落落,这一切也该到头了。
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荣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想来你已经厌倦了吧!杨慎站在父亲的墓碑前,仰望着天空,他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留下一声叹息,杨慎飘然离去,解开了这个疑团,他已然了无牵挂。
他回到了自己的流放地,此后三十余年,他游历于四川和云南之间,专心著书,研习学问,写就多本著作流传后世。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的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杨廷和的一生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评价,因为另外两位仁兄的名声比他要大得多,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与他同一时代,但刚出生不久。
已经去世的人就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而尚未出场的那位叫做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
能够位居这两位仁兄之上,可见杨慎之厉害。其实,读书读到这个份儿上,杨慎先生也有些迫不得已,毕竟他待的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除了每天用心学习,天天向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干。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优哉游哉地过了几十年,也算平安无事,但他想不到的是,死亡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
因为在朝廷里,还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
朱厚熜平定了风波,为自己的父母争得了名分,但这位聪明过头的皇帝,似乎并不是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并不打算放过杨氏父子这对冤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原谅了杨廷和,因为一次谈话。
数年之后,频发天灾,粮食歉收,他十分担心,便问了内阁学士李时一个问题:
“以往的余粮可以支撑下去吗?”
李时胸有成竹地回答:
“可以,太仓还有很多储粮。这都是陛下英明所致啊!”
朱厚熜不明白,他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李时。
李时不敢怠慢,立刻笑着回禀:
“陛下忘了,当年登基之时,您曾经下过诏书裁减机构,分流人员,这些粮食才能省下来救急啊!”
朱厚熜愣住了,他知道这道诏书,但他更明白,当年拟定下达命令的人并不是他。
“你错了,”朱厚熜十分肃穆地回答道,“这是杨先生的功劳,不是我的。”
可皇帝终究是不能认错的,这是个面子问题。于是,在死后一年,杨廷和被正式恢复名誉,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朱厚熜理解了杨廷和,却始终没有释怀和他捣乱的杨慎。所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当他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会问大臣们一个问题:
“杨慎现在哪里,在干什么,过得如何?”
朱厚熜问这个问题,自然不是要改善杨慎的待遇,如果他知道此刻杨先生的生活状态,只怕早就跳起来派人去斩草除根了。
幸好杨慎的人缘相当不错,没等皇帝问起,大臣们都会摆出一副苦瓜脸,倾诉杨慎的悲惨遭遇,说他十分后悔,每日以泪洗面。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才会高兴地点点头,满意而去,但过段时间他就会重新发问,屡试不爽,真可谓恨比海深。
但杨慎终究还是得到了善终,他活了七十二岁,比他爹还多活了一岁,嘉靖三十八年才安然去世,著作等身,名扬天下。
但比他的著作和他本人更为出名的,还是他那首让人耳熟能详的词,这才是他一生感悟与智慧之所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你争我夺,不过如此!
嘉靖的心得
我相信,杨慎先生已经大彻大悟了,但嘉靖先生还远远没有到达这个层次,很明显,他的思想尚不够先进。
他曾经很天真地认为,做皇帝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就如同一头雄狮,只要大吼一声,所有动物都将对它俯首帖耳。当他的指令被驳回,他的命令无人听从,他的制度无人执行时,他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能够信任的只有他自己。
参考消息
毛宗岗与《三国演义》
毛宗岗是清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效仿金圣叹删减《水浒传》的做法,对原本《三国演义》做了一次大手术,在情节、回目、诗文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变动。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就是他的杰作。不过,毛宗岗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著作权意识:首先是杨慎的《临江仙》,被他拿去做了开篇词,却不给杨慎署名;其次是名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他自己写的,但也不署名。这种做法产生了误导,为了表达对偶像金圣叹的敬意,他居然还把自己的修改本署名为金圣叹,实在是低调到了极点。
嘉靖的木偶
于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胜利者嘉靖得到了唯一的启示:只有权谋和暴力,才能征服所有的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要充分地利用身边的人,但又不能让任何人独揽大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就是他的智慧哲学。
参考消息《明伦大典》
左顺门事件后,嘉靖为了引导舆论,命礼部尚书席书牵头,编纂《大礼集议》。书中正取张璁等五人,附取熊浃等六人,外加楚王、枣阳王,共计十三位议礼派的奏疏,将其编辑成了上、下两卷。书修成之后,很多议礼派得到了升迁,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和不满。很快上林苑监丞何渊等人就上书,抱怨自己之前所上的奏疏被人扣押了,强烈要求重新修订《大礼集议》。于是嘉靖再次组织人马,对这套书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并亲自作序,赐名《明伦大典》,随后刊行天下,议礼派功臣也都得到了表彰和奖励。
所以,他需要的大臣不是助手,也不是秘书,而是木偶——可以供他操纵的木偶。
在驱逐了杨廷和之后,他已经找到了第一个合适的木偶——张璁。
张璁大概不能算是个坏人,当然了,也不是好人,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自卑的小人物,他前半生历经坎坷,学习成绩差,也不会拍上司马屁,好不容易借着大礼议红了一把,还差点儿被人活活打死,算是倒霉到了家。
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杨廷和走了,杨慎也走了,本以为可以就此扬眉吐气的张璁却惊奇地发现,自己虽然是胜利者,却不是获益者。
考虑到张璁同志的重大贡献,他本来应该进入内阁,实现多年前的梦想,可此时张先生才发现,他这条咸鱼虽然翻了身,却很难跳进龙门。
这里介绍一下,要想进入内阁,一般有三个条件:首先,这人应该进过翰林院,当过庶吉士,这是基本条件,相当于学历资本。其次,必须由朝中大臣会推,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推荐,当然了,自己推荐自己是不行的。最后,内阁列出名单,由皇帝拍板同意,这就算入阁了。
我们把张璁同志的简历对比一下以上条件,就会发现他实在是不够格。
学历就不用说了,他连翰林院的门卫都没干过,而要想让大臣们会推他,那就是痴人说梦,光是骂他的奏折就能把他活埋,对于这位仁兄,真可谓是全朝共讨之,群臣共诛之。
于是张璁先生只剩下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皇帝同意。
可光是老板同意是不够的,群众基础太差,没人推举,你总不好意思毛遂自荐吧。
事情到这里就算僵住了,但张璁先生还是有指望的,因为皇帝陛下的手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可以让他顺利入阁,这就是中旨。
所谓中旨,就是皇帝不经过内阁讨论推举,直接下令任免人员或是颁布法令,可谓是一条捷径。但奇怪的是,一般情况下,皇帝很少使用中旨提拔大臣,而其中原因可谓让人大跌眼镜——皇帝愿意给,大臣不愿要。
明代的官员确实有几把硬骨头,对于直接由皇帝任命的官员,他们是极其鄙视的,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有着广泛支持率的同志,才会得到他们的拥护,靠皇帝下旨升官的人,他们的统一评价是——不要脸。
考虑到面子问题,很多人宁可不升官,也不愿意走中旨这条路。
但你要以为张璁先生是碍于面子,才不靠中旨升官,那你就错了。张璁先生出身低微,且一直以来强烈要求进步,有没有脸都难说,至于要不要脸,那实在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
之所以不用中旨,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怪只能怪张璁先生的名声太差了,皇帝还没有任命,内阁大臣和各部言官就已经放出话来,只要中旨一下,就立刻使用封驳权,把旨意退回去!
事情搞成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会推不可能,中旨没指望,无奈之下,张璁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虽说在朝中已经是人见人厌,处于彻底的狗不理状态,但张璁相信,他总能找到一个支持自己的人。经过逐个排查,他最终证实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那个可以帮助他入阁的人就是杨一清。
杨一清可以算是张璁的忠实拥护者,当初他听说张璁议礼的时候,正躺在床上睡午觉,也没太在意这事儿,只是让人把张璁的奏章读给他听,结果听到一半,他就打消了瞌睡,精神抖擞地跳下了床,说出了一句可怕的断言:
“即使圣人再生,也驳不倒张璁了!”
虽然这话有点儿夸张,但事实证明杨一清是对的,之后他成为了张璁的忠实支持者,为议礼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到了入阁的关键时刻,张璁又一次想起了这位大人物,希望他出山再拉兄弟一把。
杨一清答应了,对于这位久经考验的官场老手来说,重新入阁玩玩政治倒也不失为退休前的一件乐事。
怀着这种意愿,杨一清进入了内阁,再次投入了政治的漩涡。
事情果然如张璁等人预料,嘉靖皇帝一下中旨,弹劾的奏章就如排山倒海般压了过来,朝中骂声一片。
但群众再激动,也抵不上领导的一句话,在杨一清的安排下,皇帝的旨意顺利得到了执行,张璁终于实现了当年萧半仙的预言,顺利入阁成了大学士。
张璁终于心满意足了,他对杨一清先生自然是感恩戴德,而杨一清也十分欣慰。二十年前,张永帮了他,并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二十年后,他给了张璁同样的待遇,使这个小人物达成了最终的梦想。
但是杨一清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非但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反而使他的半生荣誉功名毁于一旦。
张璁的诡计
公正地讲,在大礼议纷争的那些日子里,张璁还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他挺身而出,为孤立无助的少年天子说话,对抗权倾天下的杨廷和。应该说,这是一个勇敢的行为,虽说他是出于投机的目的,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让人认自己的父母,有错吗?
可是当他终于出人头地,成为朝中大官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消息
云南第一人
科举始于隋代,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元朝末年,云南才正式施行了科举制度。在云南历史上,一共出了一千多名进士,这其中,杨一清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他七岁能文,十岁被破格选入翰林院读书,十四岁乡试中解元,十八岁高中进士,二十一岁做了中书舍人,二十二岁就被邀请到翰林院讲经,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此后,他历经四朝,三起三落,先后三次总制三边,两次入阁,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做到宰相级别的云南人。
变化的起因来源于张璁本人,这位老兄自打飞黄腾达之后,就患上了一种疾病。
更麻烦的是,他得的不是简单的发烧感冒,而是一种治不好的绝症。事实上,这种病直到今天都没法医,它的名字叫心理变态。
而在张璁先生身上,具体临床表现为偏执、自私、多疑、看谁都不顺眼、见谁踩谁等。
说来不幸,张先生之所以染上这个毛病,都是被人骂出来的。
自从他出道以来,就不断地被人骂,先被礼部的人欺负,连工作都不给安排,议礼之后他得到的骂声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没有骂过他的人可谓是稀有动物,奏章上的口水就能把他淹死。
张先生青年时代本来就有心理阴影,中年时又被无数人乱脚踩踏,在极度的压力和恐惧之下,他的心理终于被彻底扭曲。
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饶恕。这就是张璁的座右铭。
于是张先生就此开始了他的斗争生涯,但凡是不服他的、不听他的、不伺候他的,他统统给予了相同的待遇——恶整。不是让你穿小鞋,就是找机会罢你的官,不把你搞得半死不活决不罢休。
今天斗,明天斗,终于斗成了万人仇。无数官员表面上啥也不说,背后提到张璁这个名字,无不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甚至有人把他的画像挂在家里,回家就对着画骂一顿,且每日必骂,风雨无阻。
可笑的是,张学士一点儿也没有自知之明,上班途中还经常主动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自我感觉实在是相当的好。
张璁先生的奋斗史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怎么傻起来的。
欺负下级也就罢了,随着病情的恶化,他又瞄准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目标——杨一清。
杨一清其实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平时也不怎么和张璁计较,但张璁是个说他胖就开始喘的人,越来越觉得杨一清碍事(杨一清是首辅),为了能够为所欲为,他决定铤而走险,弹劾自己的领导。
于是在嘉靖八年(1529),张璁突然发动了进攻,张先生果然不同凡响,一出手就是大阵仗,派出手下的所有主力言官上奏弹劾杨一清,而在奏章里,张璁还额外送给杨一清一个十分响亮的外号——奸人。
张璁之所以敢这么干,是经过周密计划的,皇帝和自己关系好,朝中又有自己的一帮死党,杨一清虽是老干部,但初来乍到,根基不牢,要除掉他应该不成问题。
这个打算本来应该是没错的,如无意外,皇帝一定会偏向他的忠实支持者张璁先生,但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惊喜。
很快,杨一清就得知自己被人告了,却毫不吃惊,这套把戏他见得多了,闭着眼睛也知道是谁干的,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大举反击,只是上了封奏折为自己辩护,顺便骂了几句张璁,然后郑重地提出辞职。
张璁很意外,在他看来,杨一清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自掘坟墓。这是因为杨一清向皇上私下推荐,他才得以顺利入阁的,而且据他所知,此人与嘉靖皇帝的关系一般,远远不如自己,提出主动辞职也威胁不了任何人。
莫非杨一清已经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事情就这么完了?
存在着如此天真的想法,充分说明张璁同志还没有开窍儿,要知道,杨一清先生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一直在朝廷混,迄今为止已经干了五十七年,他的工龄和张璁的年龄差不多。如果翻开杨先生那份厚重的档案,数一数他曾经干掉过的敌人名单(如刘瑾、杨廷和等),然后再掂下自己的斤两,相信张璁会作出更加理智的判断。
不久之后,结果出来了,皇帝陛下非但没有同意杨一清的辞呈,反而严厉斥责了张璁等人,要他们搞好自我批评。
这下子张璁纳闷了,杨一清和嘉靖确实没有什么渊源,为何会如此维护他呢?
这实在不能怪张璁,因为他不知道的事情确实太多。
十多年前,当朱厚熜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湖北安陆当土财主的时候,他的父亲兴献王曾反复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若朝中有三个人在,必定国家兴旺、万民无忧!”
朱厚熜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也记住了这三个人的名字: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
在朱厚熜看来,杨一清就是他的偶像,张璁不过是个跟班,跟班想跟偶像斗,只能说是不自量力。
于是在朱厚熜反复恳求下,杨老干部勉为其难地收回了辞职信,表示打死不退休,愿意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
张璁彻底没辙了,但他没有想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官员已经忍了很久了,他们大都吃过张璁的亏,要不是因为此人正当红,估计早就去跟他玩命了,现在复仇的机会总算到了。
很快又是一顿乱拳相交,口水横飞,张璁顶不住了,朱厚熜也不想让他继续顶了,便作出了一个让张璁伤心欲绝的决定——辞退。
而张璁也着实让皇帝大吃了一惊,他听到消息后没有软磨硬泡,也没痛哭流涕,却采取了一个意外的举动——拔腿就跑。
张璁先生似乎失礼了,无论如何,也不用跑得这么快吧。
跑得快?再不快跑就被人给打死了!
事实上,张璁兄对自己的处境是有着清醒认识的,虽说那帮人现在看上去服服帖帖,一旦自己翻了船,他们必定会毫不犹豫地踏上一脚,再吐上口唾沫。
于是他和桂萼连行李都没怎么收拾,就连夜逃了出去,速度之快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当张璁逃出京城的那一刻,他几乎已经完全绝望,经历了如此多的风波挫折,才坐到了今天的位置,在这个狼狈的深夜,他将失去所有的一切。
似乎太快了点儿吧!
可能上天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它并未抛弃张璁,这一次它不过是和张先生开了个小玩笑,不久之后张璁将拿回属于他的一切,他的辉煌仍将继续下去,直到他遇见那个宿命中真正的敌人。
事实证明,张璁是一个很有效率的人,他八月份跑出去,可还不到一个月,他就跑了回来。当然,是皇帝陛下把他叫回来的。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竟然只是因为张璁的一个同党上书骂了杨一清。其实骂就骂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在那年头,上到皇帝,下到县官,没挨过骂的人扳着指头也能数出来,官员们的抗击打能力普遍很强,所以杨一清也并不在乎。
但问题在于,皇帝在乎。
他赶走张璁其实只是一时气愤,对于这位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仁兄,他还是很有感情的,并不想赶尽杀绝。冷静下来后,他决定收回自己的决定,让张璁继续去当他的内阁大臣。
张璁就此官复原职,而与此同时,杨一清却又一次提出了退休申请。
斗了几十年,实在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就此结束吧。
但这只是杨一清的个人愿望,与张璁无关。经历了这次打击,他的心理疾病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对于杨一清,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其实,皇帝不想让他的这位偶像走,也不打算批准他的辞呈,但这一次,张璁却用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赶走了杨一清。
当许多言官顺风倒攻击杨一清,要求把他削职为民的时候,张璁却作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为杨一清求情。
张先生求情的经典语句如下:
“陛下请看在杨一清曾立有大功的份儿上,对他宽大处理吧!”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杨一清被张璁理所当然地定了罪,而和削职为民比起来,光荣退休实在是天恩浩荡,坦白从宽了。
于是杨一清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回到了家中,准备安度晚年。
但这一次他没有如愿。
在老家,杨一清先生还没来得及学会养鸟、打太极,就得到了一道残酷的命令——削去官职,收回赏赐,等待处理。
杨先生的罪名是贪污受贿,具体说来是收了不该收的钱,一个死人的钱——张永。
据说在张永死后,杨一清收了张永家二百两黄金——不是白收的,无功不受禄,他给张永写了一篇墓志铭。
杨一清和张永是老朋友了,按说收点儿钱也算不了啥,但在张璁看来,这是一种变相受贿(反贪意识很强),就纠集手下狠狠地告了一状。
杨一清确实收了二百两,但不是黄金,而是白银,以他的身份和书法,这个数目并不过分,但在政治斗争中,方式手段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
杨一清终于崩溃了,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风雨雨,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却得到了这样一个下场。他发出了最后的哀叹,就此撒手而去:
“拼搏一生,却为小人所害!”
其实,这样的感叹并没有什么意义,每一个参加这场残酷游戏的人,最终都将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一种解脱。
张璁高兴了,他竟然斗倒了杨一清!胜利来得如此迅速、如此容易,再也没有人敢触碰他的权威!
张璁得意地大笑着,在他看来,前途已是一片光明。
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好运已经走到了终点,一个敌人已出现在他的面前。
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荣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第二天,朱厚熜开始了全面反击,明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廷杖之一就此拉开序幕。
除了年纪太大的、官太高的、体质太差一打就死的,当天在左顺门闹事的大臣全部被脱光了裤子,猛打了一顿屁股。此次打屁股可谓盛况空前,人数总计一百四十余人,虽然事先已经经过甄别,但仍有十六个人被打成重伤,经抢救无效一命呜呼,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二,怎一个惨字了得。
但最惨的还不是这十几位兄弟,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另外几位仁兄却还要活受罪。比如杨慎先生,他作为反面典型,和其他六个带头者被打了一顿回笼棍。
棍子倒还在其次,问题在于行刑的时间,距离第一次打屁股仅仅十天之后,杨头目等人就挨了第二顿,这种杠上开花的打法,想来着实让人胆寒。
毕竟是年轻人,身体素质过硬,第二次廷杖后,杨慎竟然还是活了下来,不过,由于他在这次行动中表现过于突出,给朱厚熜留下了过分深刻的印象,皇帝陛下还给他追加了一个补充待遇——流放。
杨慎的流放地是云南永昌,这里地广人稀,尚未开化,实在不是适合居住之地,给他安排这么个地方,说明皇帝陛下对他是厌恶到了极点。
从高干子弟到闹事头目、流放重犯,几乎是一夜之间,杨慎的命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目前唯一要做的是收拾包袱,准备上路。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杨慎却没什么福气,两次廷杖没有打死他,皇帝没有杀掉他,但天下实在不缺想杀他的人,在他远行的路上,有一帮人早就设好了埋伏,准备让他彻底解脱。
但这帮人并非皇帝的锦衣卫,也不是张璁的手下,实际上,他们和杨慎并不认识,也没有仇怨,之所以磨刀霍霍设下圈套,只是为了报复另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杨慎他爹杨廷和,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当年他做过的一件事情,给自己的儿子惹来了杀身之祸。
杨廷和虽然有着种种缺点,却仍是一个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人,他在主持朝政的时候,有一天和户部算账,尚书告诉他今年亏了本(财政赤字),这样下去会有大麻烦,当年也没有什么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但杨廷和先生就是有水平,苦思冥想之下,他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办法。
增加赋税是不可行的,要把老百姓逼急了,无数个朱重八就会涌现出来,过一把造反的瘾,这个玩笑是不能开的。
既然开源不行,就只能节流了,杨廷和动用了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招数——裁员。应该说,杨廷和先生精简机构的工作做得相当不错,很快他就裁掉了很多多余机构和多余人员,并将这些人张榜公布,以示公正,国家就此节省了大量资源,但这也为他惹来了麻烦。
参考消息
一代才女黄娥
在中国历史上,夫妻俱有才名的,汉代有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宋代有赵明诚和李清照,元代有赵孟和管道升,而到了明代,则首推杨慎和黄娥。杨慎自不必提,乃明代第一才子。黄娥则是工部尚书黄珂之女,精通文史,能诗擅赋,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女。杨廷和和黄珂同朝为官,私交很好,便结成了亲家。婚后,杨慎和黄娥十分恩爱,夫妻间多有诗词唱和。但好景不长,五年后,杨慎被流放云南,黄娥却始终不离不弃,她守在四川家中,一面操持家务,一面等待丈夫归来。这一等就是三十年,直到杨慎去世,都没能再见上一面。
要知道,那年头想在朝廷里面混个差事实在是不容易的,很快,他的这一举动就得到了一句著名的评语——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
虽然他得罪了很多人,但毕竟他还是朝廷的首辅,很多人只敢私下骂骂,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由于杨廷和实在过于生猛,他退休之后人们也不敢找他麻烦,可杨慎不同,他刚得罪了皇帝,半路上黑了他估计也没人管,政治影响也不大,此所谓不杀白不杀,杀了也白杀。
此时杨慎身负重伤,行动不利,连马都不能骑,但朝廷官员不管这些,要他立刻上路,没办法,这位仁兄只能坐在马车里让人拉着走。
看来杨先生是活到头了,他得罪了皇帝和权臣,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在前方,有一帮亡命之徒正等着他,而他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一路趴着(没办法)去迎接阎王爷的召唤。
但这次似乎连阎王爷都觉得自己庙小,容不下这位天下第一才子,最终也没敢收他,因为杨先生实在是太聪明了。
自打他上路的那天起,他的车夫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因为这位雇主实在太过奇怪,总是发出奇怪的指令,走走停停,而且完全没有章法,有时走得好好的却非要停下休息,有时候却快马加鞭一刻不停。
直到顺利到达了云南,杨慎才向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要不是我,大家早就一起完蛋了!
要知道杨先生被打的是屁股,而不是脑袋,他的意识还是十分清醒的,早就料到有人要找他麻烦,路上虽然一直趴着,脑子里却一刻也没消停过。他派出自己的仆人探路,时刻通报消息,并凭借着良好的算术功底,根据对方的位置与自己的距离,以及对方的行进方向变化来计算(确实相当复杂)自己的行进速度和日程安排。
就这样,杀手们严防死守,东西南北绕了个遍,却是望穿秋水君不来,让杨慎溜了过去。
虽说如此,顺利到达云南的杨慎毕竟也还是犯人,接下来等待着他的将是孤独与折磨。
但这位仁兄实在太有本事了,人家流放痛苦不堪,他却是如鱼得水,杨先生一无权二无钱,刚去没多久,就和当地官员建立了深厚友谊(难以理解),开始称兄道弟,人家不但不管他,甚至还公然违反命令,允许他回四川老家探亲。其搞关系的能力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安下了家,开始吟诗作对,埋头著书,闲来无事还经常出去旅游,日子倒还过得不错,但在他心中的那个疑团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当年父亲为什么要主动退让,致仕(退休)回家呢?
以当时的朝廷势力,如果坚持斗争下去,绝不会输得这么快、这么惨,作为官场浮沉数十年,老谋深算的内阁首辅,他必定清楚这一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
杨慎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他实在无法明了其中的缘由。
直到五年后,他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在四川新都老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这位历经三朝的风云人物终于得到了安息。
杨慎是幸运的,他及时得到了消息,并参加了父亲的葬礼,在父亲的灵柩入土为安、就此终结的那一刻,杨慎终于理解了父亲离去时那镇定从容的笑容。
从年轻的编修官到老练的内阁首辅,从刘瑾、江彬再到张璁,他的一生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数十年的你争我夺、起起落落,这一切也该到头了。
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荣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想来你已经厌倦了吧!杨慎站在父亲的墓碑前,仰望着天空,他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留下一声叹息,杨慎飘然离去,解开了这个疑团,他已然了无牵挂。
他回到了自己的流放地,此后三十余年,他游历于四川和云南之间,专心著书,研习学问,写就多本著作流传后世。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的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杨廷和的一生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评价,因为另外两位仁兄的名声比他要大得多,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与他同一时代,但刚出生不久。
已经去世的人就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而尚未出场的那位叫做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
能够位居这两位仁兄之上,可见杨慎之厉害。其实,读书读到这个份儿上,杨慎先生也有些迫不得已,毕竟他待的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除了每天用心学习,天天向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干。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优哉游哉地过了几十年,也算平安无事,但他想不到的是,死亡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
因为在朝廷里,还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
朱厚熜平定了风波,为自己的父母争得了名分,但这位聪明过头的皇帝,似乎并不是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并不打算放过杨氏父子这对冤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原谅了杨廷和,因为一次谈话。
数年之后,频发天灾,粮食歉收,他十分担心,便问了内阁学士李时一个问题:
“以往的余粮可以支撑下去吗?”
李时胸有成竹地回答:
“可以,太仓还有很多储粮。这都是陛下英明所致啊!”
朱厚熜不明白,他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李时。
李时不敢怠慢,立刻笑着回禀:
“陛下忘了,当年登基之时,您曾经下过诏书裁减机构,分流人员,这些粮食才能省下来救急啊!”
朱厚熜愣住了,他知道这道诏书,但他更明白,当年拟定下达命令的人并不是他。
“你错了,”朱厚熜十分肃穆地回答道,“这是杨先生的功劳,不是我的。”
可皇帝终究是不能认错的,这是个面子问题。于是,在死后一年,杨廷和被正式恢复名誉,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朱厚熜理解了杨廷和,却始终没有释怀和他捣乱的杨慎。所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当他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会问大臣们一个问题:
“杨慎现在哪里,在干什么,过得如何?”
朱厚熜问这个问题,自然不是要改善杨慎的待遇,如果他知道此刻杨先生的生活状态,只怕早就跳起来派人去斩草除根了。
幸好杨慎的人缘相当不错,没等皇帝问起,大臣们都会摆出一副苦瓜脸,倾诉杨慎的悲惨遭遇,说他十分后悔,每日以泪洗面。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才会高兴地点点头,满意而去,但过段时间他就会重新发问,屡试不爽,真可谓恨比海深。
但杨慎终究还是得到了善终,他活了七十二岁,比他爹还多活了一岁,嘉靖三十八年才安然去世,著作等身,名扬天下。
但比他的著作和他本人更为出名的,还是他那首让人耳熟能详的词,这才是他一生感悟与智慧之所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你争我夺,不过如此!
嘉靖的心得
我相信,杨慎先生已经大彻大悟了,但嘉靖先生还远远没有到达这个层次,很明显,他的思想尚不够先进。
他曾经很天真地认为,做皇帝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就如同一头雄狮,只要大吼一声,所有动物都将对它俯首帖耳。当他的指令被驳回,他的命令无人听从,他的制度无人执行时,他才发现: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能够信任的只有他自己。
参考消息
毛宗岗与《三国演义》
毛宗岗是清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他效仿金圣叹删减《水浒传》的做法,对原本《三国演义》做了一次大手术,在情节、回目、诗文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变动。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版本,就是他的杰作。不过,毛宗岗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没有太多的著作权意识:首先是杨慎的《临江仙》,被他拿去做了开篇词,却不给杨慎署名;其次是名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他自己写的,但也不署名。这种做法产生了误导,为了表达对偶像金圣叹的敬意,他居然还把自己的修改本署名为金圣叹,实在是低调到了极点。
嘉靖的木偶
于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胜利者嘉靖得到了唯一的启示:只有权谋和暴力,才能征服所有的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要充分地利用身边的人,但又不能让任何人独揽大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就是他的智慧哲学。
参考消息《明伦大典》
左顺门事件后,嘉靖为了引导舆论,命礼部尚书席书牵头,编纂《大礼集议》。书中正取张璁等五人,附取熊浃等六人,外加楚王、枣阳王,共计十三位议礼派的奏疏,将其编辑成了上、下两卷。书修成之后,很多议礼派得到了升迁,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和不满。很快上林苑监丞何渊等人就上书,抱怨自己之前所上的奏疏被人扣押了,强烈要求重新修订《大礼集议》。于是嘉靖再次组织人马,对这套书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并亲自作序,赐名《明伦大典》,随后刊行天下,议礼派功臣也都得到了表彰和奖励。
所以,他需要的大臣不是助手,也不是秘书,而是木偶——可以供他操纵的木偶。
在驱逐了杨廷和之后,他已经找到了第一个合适的木偶——张璁。
张璁大概不能算是个坏人,当然了,也不是好人,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自卑的小人物,他前半生历经坎坷,学习成绩差,也不会拍上司马屁,好不容易借着大礼议红了一把,还差点儿被人活活打死,算是倒霉到了家。
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杨廷和走了,杨慎也走了,本以为可以就此扬眉吐气的张璁却惊奇地发现,自己虽然是胜利者,却不是获益者。
考虑到张璁同志的重大贡献,他本来应该进入内阁,实现多年前的梦想,可此时张先生才发现,他这条咸鱼虽然翻了身,却很难跳进龙门。
这里介绍一下,要想进入内阁,一般有三个条件:首先,这人应该进过翰林院,当过庶吉士,这是基本条件,相当于学历资本。其次,必须由朝中大臣会推,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推荐,当然了,自己推荐自己是不行的。最后,内阁列出名单,由皇帝拍板同意,这就算入阁了。
我们把张璁同志的简历对比一下以上条件,就会发现他实在是不够格。
学历就不用说了,他连翰林院的门卫都没干过,而要想让大臣们会推他,那就是痴人说梦,光是骂他的奏折就能把他活埋,对于这位仁兄,真可谓是全朝共讨之,群臣共诛之。
于是张璁先生只剩下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皇帝同意。
可光是老板同意是不够的,群众基础太差,没人推举,你总不好意思毛遂自荐吧。
事情到这里就算僵住了,但张璁先生还是有指望的,因为皇帝陛下的手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可以让他顺利入阁,这就是中旨。
所谓中旨,就是皇帝不经过内阁讨论推举,直接下令任免人员或是颁布法令,可谓是一条捷径。但奇怪的是,一般情况下,皇帝很少使用中旨提拔大臣,而其中原因可谓让人大跌眼镜——皇帝愿意给,大臣不愿要。
明代的官员确实有几把硬骨头,对于直接由皇帝任命的官员,他们是极其鄙视的,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有着广泛支持率的同志,才会得到他们的拥护,靠皇帝下旨升官的人,他们的统一评价是——不要脸。
考虑到面子问题,很多人宁可不升官,也不愿意走中旨这条路。
但你要以为张璁先生是碍于面子,才不靠中旨升官,那你就错了。张璁先生出身低微,且一直以来强烈要求进步,有没有脸都难说,至于要不要脸,那实在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
之所以不用中旨,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怪只能怪张璁先生的名声太差了,皇帝还没有任命,内阁大臣和各部言官就已经放出话来,只要中旨一下,就立刻使用封驳权,把旨意退回去!
事情搞成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会推不可能,中旨没指望,无奈之下,张璁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虽说在朝中已经是人见人厌,处于彻底的狗不理状态,但张璁相信,他总能找到一个支持自己的人。经过逐个排查,他最终证实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那个可以帮助他入阁的人就是杨一清。
杨一清可以算是张璁的忠实拥护者,当初他听说张璁议礼的时候,正躺在床上睡午觉,也没太在意这事儿,只是让人把张璁的奏章读给他听,结果听到一半,他就打消了瞌睡,精神抖擞地跳下了床,说出了一句可怕的断言:
“即使圣人再生,也驳不倒张璁了!”
虽然这话有点儿夸张,但事实证明杨一清是对的,之后他成为了张璁的忠实支持者,为议礼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到了入阁的关键时刻,张璁又一次想起了这位大人物,希望他出山再拉兄弟一把。
杨一清答应了,对于这位久经考验的官场老手来说,重新入阁玩玩政治倒也不失为退休前的一件乐事。
怀着这种意愿,杨一清进入了内阁,再次投入了政治的漩涡。
事情果然如张璁等人预料,嘉靖皇帝一下中旨,弹劾的奏章就如排山倒海般压了过来,朝中骂声一片。
但群众再激动,也抵不上领导的一句话,在杨一清的安排下,皇帝的旨意顺利得到了执行,张璁终于实现了当年萧半仙的预言,顺利入阁成了大学士。
张璁终于心满意足了,他对杨一清先生自然是感恩戴德,而杨一清也十分欣慰。二十年前,张永帮了他,并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二十年后,他给了张璁同样的待遇,使这个小人物达成了最终的梦想。
但是杨一清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非但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反而使他的半生荣誉功名毁于一旦。
张璁的诡计
公正地讲,在大礼议纷争的那些日子里,张璁还是一个值得肯定的人,他挺身而出,为孤立无助的少年天子说话,对抗权倾天下的杨廷和。应该说,这是一个勇敢的行为,虽说他是出于投机的目的,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做错什么。
让人认自己的父母,有错吗?
可是当他终于出人头地,成为朝中大官的时候,事情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考消息
云南第一人
科举始于隋代,但由于各种原因,直到元朝末年,云南才正式施行了科举制度。在云南历史上,一共出了一千多名进士,这其中,杨一清无疑是杰出的代表。他七岁能文,十岁被破格选入翰林院读书,十四岁乡试中解元,十八岁高中进士,二十一岁做了中书舍人,二十二岁就被邀请到翰林院讲经,是不折不扣的天才。此后,他历经四朝,三起三落,先后三次总制三边,两次入阁,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做到宰相级别的云南人。
变化的起因来源于张璁本人,这位老兄自打飞黄腾达之后,就患上了一种疾病。
更麻烦的是,他得的不是简单的发烧感冒,而是一种治不好的绝症。事实上,这种病直到今天都没法医,它的名字叫心理变态。
而在张璁先生身上,具体临床表现为偏执、自私、多疑、看谁都不顺眼、见谁踩谁等。
说来不幸,张先生之所以染上这个毛病,都是被人骂出来的。
自从他出道以来,就不断地被人骂,先被礼部的人欺负,连工作都不给安排,议礼之后他得到的骂声更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没有骂过他的人可谓是稀有动物,奏章上的口水就能把他淹死。
张先生青年时代本来就有心理阴影,中年时又被无数人乱脚踩踏,在极度的压力和恐惧之下,他的心理终于被彻底扭曲。
一个也不放过,一个也不饶恕。这就是张璁的座右铭。
于是张先生就此开始了他的斗争生涯,但凡是不服他的、不听他的、不伺候他的,他统统给予了相同的待遇——恶整。不是让你穿小鞋,就是找机会罢你的官,不把你搞得半死不活决不罢休。
今天斗,明天斗,终于斗成了万人仇。无数官员表面上啥也不说,背后提到张璁这个名字,无不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甚至有人把他的画像挂在家里,回家就对着画骂一顿,且每日必骂,风雨无阻。
可笑的是,张学士一点儿也没有自知之明,上班途中还经常主动热情地和同事们打招呼,自我感觉实在是相当的好。
张璁先生的奋斗史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是怎么傻起来的。
欺负下级也就罢了,随着病情的恶化,他又瞄准了一个更为强大的目标——杨一清。
杨一清其实是个很好说话的人,平时也不怎么和张璁计较,但张璁是个说他胖就开始喘的人,越来越觉得杨一清碍事(杨一清是首辅),为了能够为所欲为,他决定铤而走险,弹劾自己的领导。
于是在嘉靖八年(1529),张璁突然发动了进攻,张先生果然不同凡响,一出手就是大阵仗,派出手下的所有主力言官上奏弹劾杨一清,而在奏章里,张璁还额外送给杨一清一个十分响亮的外号——奸人。
张璁之所以敢这么干,是经过周密计划的,皇帝和自己关系好,朝中又有自己的一帮死党,杨一清虽是老干部,但初来乍到,根基不牢,要除掉他应该不成问题。
这个打算本来应该是没错的,如无意外,皇帝一定会偏向他的忠实支持者张璁先生,但人生似乎总是充满了惊喜。
很快,杨一清就得知自己被人告了,却毫不吃惊,这套把戏他见得多了,闭着眼睛也知道是谁干的,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大举反击,只是上了封奏折为自己辩护,顺便骂了几句张璁,然后郑重地提出辞职。
张璁很意外,在他看来,杨一清的这一举动无异于自掘坟墓。这是因为杨一清向皇上私下推荐,他才得以顺利入阁的,而且据他所知,此人与嘉靖皇帝的关系一般,远远不如自己,提出主动辞职也威胁不了任何人。
莫非杨一清已经看破红尘,大彻大悟?事情就这么完了?
存在着如此天真的想法,充分说明张璁同志还没有开窍儿,要知道,杨一清先生成化八年(1472)中进士,一直在朝廷混,迄今为止已经干了五十七年,他的工龄和张璁的年龄差不多。如果翻开杨先生那份厚重的档案,数一数他曾经干掉过的敌人名单(如刘瑾、杨廷和等),然后再掂下自己的斤两,相信张璁会作出更加理智的判断。
不久之后,结果出来了,皇帝陛下非但没有同意杨一清的辞呈,反而严厉斥责了张璁等人,要他们搞好自我批评。
这下子张璁纳闷了,杨一清和嘉靖确实没有什么渊源,为何会如此维护他呢?
这实在不能怪张璁,因为他不知道的事情确实太多。
十多年前,当朱厚熜还是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湖北安陆当土财主的时候,他的父亲兴献王曾反复对他说过这样一句话:
“若朝中有三个人在,必定国家兴旺、万民无忧!”
朱厚熜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也记住了这三个人的名字: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
在朱厚熜看来,杨一清就是他的偶像,张璁不过是个跟班,跟班想跟偶像斗,只能说是不自量力。
于是在朱厚熜反复恳求下,杨老干部勉为其难地收回了辞职信,表示打死不退休,愿意继续为国家发光发热。
张璁彻底没辙了,但他没有想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
官员已经忍了很久了,他们大都吃过张璁的亏,要不是因为此人正当红,估计早就去跟他玩命了,现在复仇的机会总算到了。
很快又是一顿乱拳相交,口水横飞,张璁顶不住了,朱厚熜也不想让他继续顶了,便作出了一个让张璁伤心欲绝的决定——辞退。
而张璁也着实让皇帝大吃了一惊,他听到消息后没有软磨硬泡,也没痛哭流涕,却采取了一个意外的举动——拔腿就跑。
张璁先生似乎失礼了,无论如何,也不用跑得这么快吧。
跑得快?再不快跑就被人给打死了!
事实上,张璁兄对自己的处境是有着清醒认识的,虽说那帮人现在看上去服服帖帖,一旦自己翻了船,他们必定会毫不犹豫地踏上一脚,再吐上口唾沫。
于是他和桂萼连行李都没怎么收拾,就连夜逃了出去,速度之快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当张璁逃出京城的那一刻,他几乎已经完全绝望,经历了如此多的风波挫折,才坐到了今天的位置,在这个狼狈的深夜,他将失去所有的一切。
似乎太快了点儿吧!
可能上天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它并未抛弃张璁,这一次它不过是和张先生开了个小玩笑,不久之后张璁将拿回属于他的一切,他的辉煌仍将继续下去,直到他遇见那个宿命中真正的敌人。
事实证明,张璁是一个很有效率的人,他八月份跑出去,可还不到一个月,他就跑了回来。当然,是皇帝陛下把他叫回来的。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竟然只是因为张璁的一个同党上书骂了杨一清。其实骂就骂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在那年头,上到皇帝,下到县官,没挨过骂的人扳着指头也能数出来,官员们的抗击打能力普遍很强,所以杨一清也并不在乎。
但问题在于,皇帝在乎。
他赶走张璁其实只是一时气愤,对于这位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仁兄,他还是很有感情的,并不想赶尽杀绝。冷静下来后,他决定收回自己的决定,让张璁继续去当他的内阁大臣。
张璁就此官复原职,而与此同时,杨一清却又一次提出了退休申请。
斗了几十年,实在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就此结束吧。
但这只是杨一清的个人愿望,与张璁无关。经历了这次打击,他的心理疾病已经发展到了极为严重的程度,对于杨一清,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其实,皇帝不想让他的这位偶像走,也不打算批准他的辞呈,但这一次,张璁却用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赶走了杨一清。
当许多言官顺风倒攻击杨一清,要求把他削职为民的时候,张璁却作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为杨一清求情。
张先生求情的经典语句如下:
“陛下请看在杨一清曾立有大功的份儿上,对他宽大处理吧!”
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杨一清被张璁理所当然地定了罪,而和削职为民比起来,光荣退休实在是天恩浩荡,坦白从宽了。
于是杨一清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回到了家中,准备安度晚年。
但这一次他没有如愿。
在老家,杨一清先生还没来得及学会养鸟、打太极,就得到了一道残酷的命令——削去官职,收回赏赐,等待处理。
杨先生的罪名是贪污受贿,具体说来是收了不该收的钱,一个死人的钱——张永。
据说在张永死后,杨一清收了张永家二百两黄金——不是白收的,无功不受禄,他给张永写了一篇墓志铭。
杨一清和张永是老朋友了,按说收点儿钱也算不了啥,但在张璁看来,这是一种变相受贿(反贪意识很强),就纠集手下狠狠地告了一状。
杨一清确实收了二百两,但不是黄金,而是白银,以他的身份和书法,这个数目并不过分,但在政治斗争中,方式手段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
杨一清终于崩溃了,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风雨雨,在人生的最后关头,却得到了这样一个下场。他发出了最后的哀叹,就此撒手而去:
“拼搏一生,却为小人所害!”
其实,这样的感叹并没有什么意义,每一个参加这场残酷游戏的人,最终都将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一种解脱。
张璁高兴了,他竟然斗倒了杨一清!胜利来得如此迅速、如此容易,再也没有人敢触碰他的权威!
张璁得意地大笑着,在他看来,前途已是一片光明。
但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好运已经走到了终点,一个敌人已出现在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