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沈姨娘的后盾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据沈姨娘说,她与沈家大伯重逢还是有些戏剧性的。
话说三年前王义宗带着沈姨娘前往随州闵州府任知州,闵州府是滇省的一个直隶州,离滇省首府凉州马车大约有七八个时辰的路程,说不上多富泽却也不穷困。
只是王义宗刚到闵州不久,就遇到了几年不遇的连日暴雨,也算是给了王义宗第一次考验。
王义宗本人在京都生在京都长,除了一些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没有实际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经验。
所幸王义宗在外放前,长宁伯王义诚给他找了能干的师爷并几个幕僚中,其中不泛懂水利、懂农事、懂救灾的人才,因此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过整个救灾过程中,闵州府在这场成灾的连续暴雨中的表现就显得相当出色,引起了上司的注意。
暴雨过后,滇省的巡抚大人自然要到下面各州巡视一番,当巡抚大人来到闵州的时候,作为闵州府的知州自然有亲自迎接并宴请。
也就是这次宴请,让沈姨娘与巡抚大人相遇了。
见面的细节,沈姨娘并没有多说,只说巡抚大人原来就是她当年投亲不得的大伯沈从学。
亲人相见自然是泪双流,开始的时候沈从学以为沈姨娘是王义宗的正室夫人,在替自家兄弟早逝唏嘘的同时,也替沈姨娘开怀。
却没想到沈姨娘只是王义宗的妾室,沈从学勃然大怒,与王义宗在书房关起门来谈了大约一个时辰,才见王义宗恭恭敬敬地送了沈从学出来。
沈从学盯着垂首守在书房外的沈姨娘看了半晌,才长叹了口气,甩袖离开。
王义宗看着沈从学离开是长舒了口气,沈姨娘看着沈从学离开眼里噙着泪却闪过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沈从学离开以后,王义宗先送沈姨娘回了后院,安抚了一番,又匆匆回了书房召了师爷和幕僚很是商量了一番。
此后的三年,王义宗对政事兢兢业业,对沈姨娘关心倍至,因此沈姨娘在闵州的三年的确过得极为悠闲自在,在闵州府沈姨娘得到的几乎就是知州夫人的待遇和尊重。
最重要的是,在沈姨娘生下王子玮以后,王义宗在沈从学面前立下誓言,回京以后一定将沈姨娘提成平妻,而此时沈从学因为当年滇省救灾有功已升任为滇省总督。
也许正因为王义宗的办事能力和对沈姨娘的爱重,慢慢化解了沈从学心里的气恼,王义宗在闵州的三年里年年考核得优,才能如此快速地回到京都。
只不知为何回到京都以后,王义宗似乎把沈从学这人抛在了脑后。
回京已经两个月了,沈姨娘也被拘在清幽轩整整抄了两个月佛经和女规,王义宗偶尔也会来清幽轩坐坐甚至过夜,却绝口不提平妻的事,这就让沈姨娘的危机感大涨。
提起平妻之事,沈姨娘的语气中就极自然地带上了火气和怨气。
开始听沈姨娘说起与沈从学亲人相认,王秀英自然很替沈姨娘开心,只是越听心越惊。
等到沈姨娘提到平妻,更让王秀英大吃一惊。
不过王秀英却也庆幸,这次沈姨娘还好能沉得住气,若是前世的沈姨娘早就已经嚷嚷合府尽知了。
说真的,王秀英对沈姨娘做不做得成平妻,没多大的期待。
平妻说起来好听,可是说到底依然不如正妻,也就比妾好那么一点,若是正妻不幸去世,平妻就有转正的机会的,而妾却是连转正的机会都没有的。
不过王秀英想到前世直到她死沈从学这个人都没有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因此首当其冲得多了解其人其事才行,说不定以后就是他们娘仨的后盾。
于是打断沈姨娘的喋喋不休问道:“姨娘的大伯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起自家大伯,沈姨娘的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
原来沈姨娘的大伯沈从学是大域顺历六年的状元郎,在翰林院和吏部、户部等衙门当了差不多七八年的差,十年前在夫人娘家的运作下谋得滇省凉州府知府这个缺。
经过十年汲汲营营,如今已是滇省总督,真正的一方大员。
弄清楚沈从学的身份,王秀英终于明白沈姨娘为何与前世如此大不相同,原来她是有了的坚强的后盾,同时也明白为何沈从学在得知逃姨娘身为妾室时勃然大怒的原因了。
沈家虽然家世不显,却也是书香人家,好好的女儿家却做了妾室,能怪沈从学发怒吗?
只是这里的问题来了,既然沈从学是沈姨娘的亲大伯,为何离开京城二年身在老家的亲弟弟却一无所知?
还没等王秀英开口询问,沈姨娘仿佛专门替王秀英释疑一般絮叨起来。
沈家历代书香门第,祖上也曾经有过荣光,只是到了沈姨娘曾祖父和祖父这两辈都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沈家就有些凋零破落了。
等到沈从学高中状元,沈家其实已经是空壳子。
沈姨娘的祖父祖母去世得早,沈从学长兄如父自然也希望弟弟也与他一样走科举之路,偏偏沈姨娘的父亲却止步于秀才再无建树。
兄弟俩为此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兄长希望接了弟弟进京继续进学,已经成年的弟弟却嫌兄长管得太宽,于是原本同根同源的兄弟俩在一次争吵之后分道扬镳。
这也就是为什么沈姨娘进京投亲无门的原因,在老家苦熬日子的沈姨娘一家,压根就不知道沈从学早已经外放滇省。
可是沈姨娘一家因为断了联系不知道沈从学外放去了滇省,为何英雄救美的王义宗也会不知道呢?
沈从学是大域顺历六年的状元郎,又在翰林院当了六年的差,说起来王义宗与沈从学同在翰林院共事,不可能不知道沈从学其人其名,可是为何八年前沈姨娘进京投奔,却投奔无门呢?
王秀英觉得实在太奇怪了!
就算王义宗不知道当年沈姨娘要投奔的那个住址就是沈从学的家,可是他既然带着沈姨娘去投亲,难道不知道沈姨娘要投奔的亲戚名讳?
“当年若不是被那些个混混给吓得糊里糊涂,只告诉你爹投亲的地址,却没说你伯外祖父的名字……”沈姨娘幽幽地叹了口气。
虽然瞬间补上了王秀英还没来得及打开的脑洞,但是王秀英依然表示很疑惑,不过暂且就按沈姨娘说的去理解吧。
为此王秀英也不得不叹了口气。
据沈姨娘说,她与沈家大伯重逢还是有些戏剧性的。
话说三年前王义宗带着沈姨娘前往随州闵州府任知州,闵州府是滇省的一个直隶州,离滇省首府凉州马车大约有七八个时辰的路程,说不上多富泽却也不穷困。
只是王义宗刚到闵州不久,就遇到了几年不遇的连日暴雨,也算是给了王义宗第一次考验。
王义宗本人在京都生在京都长,除了一些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没有实际处理这种突发事件的经验。
所幸王义宗在外放前,长宁伯王义诚给他找了能干的师爷并几个幕僚中,其中不泛懂水利、懂农事、懂救灾的人才,因此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过整个救灾过程中,闵州府在这场成灾的连续暴雨中的表现就显得相当出色,引起了上司的注意。
暴雨过后,滇省的巡抚大人自然要到下面各州巡视一番,当巡抚大人来到闵州的时候,作为闵州府的知州自然有亲自迎接并宴请。
也就是这次宴请,让沈姨娘与巡抚大人相遇了。
见面的细节,沈姨娘并没有多说,只说巡抚大人原来就是她当年投亲不得的大伯沈从学。
亲人相见自然是泪双流,开始的时候沈从学以为沈姨娘是王义宗的正室夫人,在替自家兄弟早逝唏嘘的同时,也替沈姨娘开怀。
却没想到沈姨娘只是王义宗的妾室,沈从学勃然大怒,与王义宗在书房关起门来谈了大约一个时辰,才见王义宗恭恭敬敬地送了沈从学出来。
沈从学盯着垂首守在书房外的沈姨娘看了半晌,才长叹了口气,甩袖离开。
王义宗看着沈从学离开是长舒了口气,沈姨娘看着沈从学离开眼里噙着泪却闪过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沈从学离开以后,王义宗先送沈姨娘回了后院,安抚了一番,又匆匆回了书房召了师爷和幕僚很是商量了一番。
此后的三年,王义宗对政事兢兢业业,对沈姨娘关心倍至,因此沈姨娘在闵州的三年的确过得极为悠闲自在,在闵州府沈姨娘得到的几乎就是知州夫人的待遇和尊重。
最重要的是,在沈姨娘生下王子玮以后,王义宗在沈从学面前立下誓言,回京以后一定将沈姨娘提成平妻,而此时沈从学因为当年滇省救灾有功已升任为滇省总督。
也许正因为王义宗的办事能力和对沈姨娘的爱重,慢慢化解了沈从学心里的气恼,王义宗在闵州的三年里年年考核得优,才能如此快速地回到京都。
只不知为何回到京都以后,王义宗似乎把沈从学这人抛在了脑后。
回京已经两个月了,沈姨娘也被拘在清幽轩整整抄了两个月佛经和女规,王义宗偶尔也会来清幽轩坐坐甚至过夜,却绝口不提平妻的事,这就让沈姨娘的危机感大涨。
提起平妻之事,沈姨娘的语气中就极自然地带上了火气和怨气。
开始听沈姨娘说起与沈从学亲人相认,王秀英自然很替沈姨娘开心,只是越听心越惊。
等到沈姨娘提到平妻,更让王秀英大吃一惊。
不过王秀英却也庆幸,这次沈姨娘还好能沉得住气,若是前世的沈姨娘早就已经嚷嚷合府尽知了。
说真的,王秀英对沈姨娘做不做得成平妻,没多大的期待。
平妻说起来好听,可是说到底依然不如正妻,也就比妾好那么一点,若是正妻不幸去世,平妻就有转正的机会的,而妾却是连转正的机会都没有的。
不过王秀英想到前世直到她死沈从学这个人都没有出现在她的生活中,因此首当其冲得多了解其人其事才行,说不定以后就是他们娘仨的后盾。
于是打断沈姨娘的喋喋不休问道:“姨娘的大伯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起自家大伯,沈姨娘的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
原来沈姨娘的大伯沈从学是大域顺历六年的状元郎,在翰林院和吏部、户部等衙门当了差不多七八年的差,十年前在夫人娘家的运作下谋得滇省凉州府知府这个缺。
经过十年汲汲营营,如今已是滇省总督,真正的一方大员。
弄清楚沈从学的身份,王秀英终于明白沈姨娘为何与前世如此大不相同,原来她是有了的坚强的后盾,同时也明白为何沈从学在得知逃姨娘身为妾室时勃然大怒的原因了。
沈家虽然家世不显,却也是书香人家,好好的女儿家却做了妾室,能怪沈从学发怒吗?
只是这里的问题来了,既然沈从学是沈姨娘的亲大伯,为何离开京城二年身在老家的亲弟弟却一无所知?
还没等王秀英开口询问,沈姨娘仿佛专门替王秀英释疑一般絮叨起来。
沈家历代书香门第,祖上也曾经有过荣光,只是到了沈姨娘曾祖父和祖父这两辈都没有什么出色的人才,沈家就有些凋零破落了。
等到沈从学高中状元,沈家其实已经是空壳子。
沈姨娘的祖父祖母去世得早,沈从学长兄如父自然也希望弟弟也与他一样走科举之路,偏偏沈姨娘的父亲却止步于秀才再无建树。
兄弟俩为此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兄长希望接了弟弟进京继续进学,已经成年的弟弟却嫌兄长管得太宽,于是原本同根同源的兄弟俩在一次争吵之后分道扬镳。
这也就是为什么沈姨娘进京投亲无门的原因,在老家苦熬日子的沈姨娘一家,压根就不知道沈从学早已经外放滇省。
可是沈姨娘一家因为断了联系不知道沈从学外放去了滇省,为何英雄救美的王义宗也会不知道呢?
沈从学是大域顺历六年的状元郎,又在翰林院当了六年的差,说起来王义宗与沈从学同在翰林院共事,不可能不知道沈从学其人其名,可是为何八年前沈姨娘进京投奔,却投奔无门呢?
王秀英觉得实在太奇怪了!
就算王义宗不知道当年沈姨娘要投奔的那个住址就是沈从学的家,可是他既然带着沈姨娘去投亲,难道不知道沈姨娘要投奔的亲戚名讳?
“当年若不是被那些个混混给吓得糊里糊涂,只告诉你爹投亲的地址,却没说你伯外祖父的名字……”沈姨娘幽幽地叹了口气。
虽然瞬间补上了王秀英还没来得及打开的脑洞,但是王秀英依然表示很疑惑,不过暂且就按沈姨娘说的去理解吧。
为此王秀英也不得不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