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满清出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准格尔的突然进攻,搅动了天下风云。
长城沿线,烽火连天,金国北方陷入战火之中,关中男儿与蒙古人在长城上进行激烈的战斗。
金国在四川战败后,战兵已经只有十五万左右,而这些兵马又有五万放在汉中不能动,两万多人放在潼关一线也不能用,能够投入到对抗准格尔蒙古的人马大概只有八万人。
这就预示着金国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战胜准格尔蒙古。
金国在河西和长城一线陷入苦战,南明方面又顿兵上庸,收取青海南部,对金国落井下石,使得金国的局势越发被动,豪格只能再次亲征,前往嘉峪关御敌。
面对准格尔二十万大军带来的强大压力,以及南明的落井下石,豪格感到了极大的危机。
金国也不是一味的硬抗,在大军于长城抗击的同时,豪格也学起了刘邦,派人联络巴图尔珲,许以钱财,希望准格尔退兵。
此时,被金国给予希望的满清朝廷,已经在北京集结了八万大军,这几乎是大清所有的铁骑。
人马虽然集结完毕,可是多尔衮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明朝在淮河一线增加兵力,使得多尔衮不敢全力西进,而朝鲜方面,明军和朝鲜军队,发动反攻,将尼堪围在汉城,救是不救,多尔衮也举棋不定。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还有一件大事情,也让多尔衮十分不安。
阿济格被明军所杀之后,多尔衮就更加依靠多铎这个兄弟,本来这次西征准格尔,多尔衮已经准备让多铎挂帅,可是不想还未决定出兵,多铎却染上天花,一病不起。
北京紫荆城,多尔衮的府邸,多尔衮与代善对坐在大堂两边,大堂上方挂着一副地图,满达海的长子常阿岱站在地图前,指着地图说道:“摄政王,准格尔部聚集的区域,主要在阿尔泰山之南,天山之北的广大区域。”
说着,常阿岱用木杆画了一个圈,“准格尔部的聚集区域,又主要分为两片,一部在阿尔泰山南麓,乌伦古湖附近,这里牧草肥美,是巴图尔珲的本部所在,大概有十万帐,生活在此。另一部分在天山北麓的盆地内,大概也有五六万帐,此外就是散居各处的一些小部落,如同辉特等部,就散居在塔尔巴哈台山的牧场!”
常阿岱又将木杆指回乌伦古湖,“这次准格尔部南征,每帐出丁一人,青壮大多随着巴图尔珲南征,留下的人口有几十万,但是能战的蒙古人却不多,我大清猛扑过去,这几十万人口,还有百万牛羊,都将属于我们。”
为了对付准格尔,满清下了不少功夫,派遣了大量密探摸清漠西的情况,同时又重金收买了一些小部落的首领,使得满清对于准格尔的游牧之地,打探的一清二楚。
代善咳嗽了一下,他的身体也已经不太利索,本来说好了这次由多铎出征,可不想多铎却重病不起,最后还是只能他这把老骨头上阵,为大清乘风破浪。
代善听完,点了点头,“准格尔部主力已经与金国激战一月有余,再拖下去,恐怕金国便真的顶不住了。现在既然已经摸清了准格尔的牧场,本王认为可以行动了!”
多尔衮微微颔首,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是关键明朝方面的动作却让他有些不安,无法没有顾忌的西征。
“据徐州马光辉的禀报,南明在淮南屯军十五万,五大都督之一的戴之藩已经前往淮安坐镇,明军时常跃过淮河挑衅,使得南线压力大增!
此外尼堪现在被困汉城,谢迁纠集近三万人马,日夜围攻,使得本王暂时无法下定西进的决心。”
代善听了多尔衮的话,沉默了一会儿,明朝的举动确实令人担心。
“王彦那厮多半是知道了我大清将要西进,所以才故意搞这些动作,想要牵制我大清!”拿着木杆的常阿岱,见多尔衮犹豫,心中有些焦急。
代善年事以高,多铎身染重病,多尔衮的身体也不太行,满清老一辈,开始凋敝,而尼堪、常阿岱这样的少壮派,逐渐走上了满清的政治舞台。
年轻人火气大,有冲劲,攻击准格尔明显是壮大大清的大好时机,在他们看来怎么能因为明朝的牵制,便放弃呢?
多尔衮看了常阿岱一眼,知道他的想法,但作为大清的掌舵人,他必须考虑全面。
“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不管南明意图如何,十五万大军屯在淮河一线却是事实,我们如果不警惕,牵制就可能变成真的进攻。万一明朝从淮河、南阳同时出兵,而我大清全无准备,极有可能将我们赶到黄河之北,所以不得不防!”
代善老臣谋国,行事比较稳重,他微微颔首,显然比较赞同多尔衮的顾虑,可是西征之事却也不能拖,不能被明朝束缚手脚,影响大清的国策。
代善沉吟了下一下,“蒙古人平时为牧民,战时则为兵,与我满人一样,几乎全民皆兵。如果要征讨,自然不易,可是现在巴图尔珲带走了绝大多数青壮,本王估计留在牧场的青壮不会超过三万人,这就是我大清的天赐良机。我们八万精骑,大可留下两万人在北京,防备南明的进攻,六万大军直扑准格尔,应该没有问题。”
说着代善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至于朝鲜方面也不用太过担心,朝鲜军队的战力,本王知晓,尼堪有一万精兵,凭借汉城而守,坚持半年都没问题,待我大军灭了准格尔,再回过头来,轻而易举就能将朝鲜这个跳梁小丑,再次赶入大海!”
代善数次征讨过朝鲜,每次都是势如破竹,没有一次是例外。
在他看来,朝鲜十万人,也未必是一万清军的对手,尼堪在朝鲜两年时间,如果几个月就被朝鲜人赶出汉城,那他这个郡王也就不要当了。
多尔滚点了点头,有两万骑兵监视南明,明军要是敢跨过淮河,这支骑兵足以承担切断明军粮道,拖延明军的进攻的任务。
至于朝鲜方面,多尔衮到是还有些担心,明将谢迁也算是有名之辈,尼堪在汉城能不能坚守一段时间。
常阿岱见多尔衮还在犹豫,随即说道:“摄政王,再拖延下去,金国可能就认输了,到时候豪格给准格尔送上财货,求准格尔撤兵,我大清就丧失天赐良机了!”
(建立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另外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10000打赏,吴东临的500打赏,明天多半要约会,过两天加更!)
准格尔的突然进攻,搅动了天下风云。
长城沿线,烽火连天,金国北方陷入战火之中,关中男儿与蒙古人在长城上进行激烈的战斗。
金国在四川战败后,战兵已经只有十五万左右,而这些兵马又有五万放在汉中不能动,两万多人放在潼关一线也不能用,能够投入到对抗准格尔蒙古的人马大概只有八万人。
这就预示着金国仅仅凭借自身的力量,很难战胜准格尔蒙古。
金国在河西和长城一线陷入苦战,南明方面又顿兵上庸,收取青海南部,对金国落井下石,使得金国的局势越发被动,豪格只能再次亲征,前往嘉峪关御敌。
面对准格尔二十万大军带来的强大压力,以及南明的落井下石,豪格感到了极大的危机。
金国也不是一味的硬抗,在大军于长城抗击的同时,豪格也学起了刘邦,派人联络巴图尔珲,许以钱财,希望准格尔退兵。
此时,被金国给予希望的满清朝廷,已经在北京集结了八万大军,这几乎是大清所有的铁骑。
人马虽然集结完毕,可是多尔衮同样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明朝在淮河一线增加兵力,使得多尔衮不敢全力西进,而朝鲜方面,明军和朝鲜军队,发动反攻,将尼堪围在汉城,救是不救,多尔衮也举棋不定。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还有一件大事情,也让多尔衮十分不安。
阿济格被明军所杀之后,多尔衮就更加依靠多铎这个兄弟,本来这次西征准格尔,多尔衮已经准备让多铎挂帅,可是不想还未决定出兵,多铎却染上天花,一病不起。
北京紫荆城,多尔衮的府邸,多尔衮与代善对坐在大堂两边,大堂上方挂着一副地图,满达海的长子常阿岱站在地图前,指着地图说道:“摄政王,准格尔部聚集的区域,主要在阿尔泰山之南,天山之北的广大区域。”
说着,常阿岱用木杆画了一个圈,“准格尔部的聚集区域,又主要分为两片,一部在阿尔泰山南麓,乌伦古湖附近,这里牧草肥美,是巴图尔珲的本部所在,大概有十万帐,生活在此。另一部分在天山北麓的盆地内,大概也有五六万帐,此外就是散居各处的一些小部落,如同辉特等部,就散居在塔尔巴哈台山的牧场!”
常阿岱又将木杆指回乌伦古湖,“这次准格尔部南征,每帐出丁一人,青壮大多随着巴图尔珲南征,留下的人口有几十万,但是能战的蒙古人却不多,我大清猛扑过去,这几十万人口,还有百万牛羊,都将属于我们。”
为了对付准格尔,满清下了不少功夫,派遣了大量密探摸清漠西的情况,同时又重金收买了一些小部落的首领,使得满清对于准格尔的游牧之地,打探的一清二楚。
代善咳嗽了一下,他的身体也已经不太利索,本来说好了这次由多铎出征,可不想多铎却重病不起,最后还是只能他这把老骨头上阵,为大清乘风破浪。
代善听完,点了点头,“准格尔部主力已经与金国激战一月有余,再拖下去,恐怕金国便真的顶不住了。现在既然已经摸清了准格尔的牧场,本王认为可以行动了!”
多尔衮微微颔首,也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可是关键明朝方面的动作却让他有些不安,无法没有顾忌的西征。
“据徐州马光辉的禀报,南明在淮南屯军十五万,五大都督之一的戴之藩已经前往淮安坐镇,明军时常跃过淮河挑衅,使得南线压力大增!
此外尼堪现在被困汉城,谢迁纠集近三万人马,日夜围攻,使得本王暂时无法下定西进的决心。”
代善听了多尔衮的话,沉默了一会儿,明朝的举动确实令人担心。
“王彦那厮多半是知道了我大清将要西进,所以才故意搞这些动作,想要牵制我大清!”拿着木杆的常阿岱,见多尔衮犹豫,心中有些焦急。
代善年事以高,多铎身染重病,多尔衮的身体也不太行,满清老一辈,开始凋敝,而尼堪、常阿岱这样的少壮派,逐渐走上了满清的政治舞台。
年轻人火气大,有冲劲,攻击准格尔明显是壮大大清的大好时机,在他们看来怎么能因为明朝的牵制,便放弃呢?
多尔衮看了常阿岱一眼,知道他的想法,但作为大清的掌舵人,他必须考虑全面。
“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不管南明意图如何,十五万大军屯在淮河一线却是事实,我们如果不警惕,牵制就可能变成真的进攻。万一明朝从淮河、南阳同时出兵,而我大清全无准备,极有可能将我们赶到黄河之北,所以不得不防!”
代善老臣谋国,行事比较稳重,他微微颔首,显然比较赞同多尔衮的顾虑,可是西征之事却也不能拖,不能被明朝束缚手脚,影响大清的国策。
代善沉吟了下一下,“蒙古人平时为牧民,战时则为兵,与我满人一样,几乎全民皆兵。如果要征讨,自然不易,可是现在巴图尔珲带走了绝大多数青壮,本王估计留在牧场的青壮不会超过三万人,这就是我大清的天赐良机。我们八万精骑,大可留下两万人在北京,防备南明的进攻,六万大军直扑准格尔,应该没有问题。”
说着代善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至于朝鲜方面也不用太过担心,朝鲜军队的战力,本王知晓,尼堪有一万精兵,凭借汉城而守,坚持半年都没问题,待我大军灭了准格尔,再回过头来,轻而易举就能将朝鲜这个跳梁小丑,再次赶入大海!”
代善数次征讨过朝鲜,每次都是势如破竹,没有一次是例外。
在他看来,朝鲜十万人,也未必是一万清军的对手,尼堪在朝鲜两年时间,如果几个月就被朝鲜人赶出汉城,那他这个郡王也就不要当了。
多尔滚点了点头,有两万骑兵监视南明,明军要是敢跨过淮河,这支骑兵足以承担切断明军粮道,拖延明军的进攻的任务。
至于朝鲜方面,多尔衮到是还有些担心,明将谢迁也算是有名之辈,尼堪在汉城能不能坚守一段时间。
常阿岱见多尔衮还在犹豫,随即说道:“摄政王,再拖延下去,金国可能就认输了,到时候豪格给准格尔送上财货,求准格尔撤兵,我大清就丧失天赐良机了!”
(建立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另外感谢滋野三郎末裔的10000打赏,吴东临的500打赏,明天多半要约会,过两天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