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苏联小透明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只要过了边境就是卡门卡了”
大伊万靠在车头指着远处半遮半掩在白桦林里的建筑,“或者说,只要过了边境我们又回到了事实上的俄罗斯。”
“俄罗斯四大飞地之一的德左?”
石泉盘坐在车顶笑着问道,此时他们地处乌克兰的南部边境,只要再往前不到一公里就将穿过边境线,但这边境线之后却并非摩尔多瓦。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你该称呼它的全称,大伊万装模作样的纠正道。
“不管叫什么,说说这里的情况吧。”
石泉疲惫的整了个懒腰,从托木斯克赶到别尔哥罗德,从别尔哥罗德过境乌克兰后又在曾经卖他们舰炮的那位军火商的帮助下从北往南横穿乌克兰,这一路上的旅途绝对算不上舒适。
以至于昨天下午他们抵达这里之后并没有急着过境,反而就在紧挨着边境线的一座树莓种植园里临时租用了块空地扎营准备好好休息两天再说。
看了眼正在树莓园里付费采摘新鲜水果的娜莎等人,大伊万这才继续说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介绍?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
“一块儿打酱油的小地方能有多复杂?”正在洗车的咸鱼忍不住说道。
“这个小国家被苏联吞并了两次,一次在一战结束之后,一次在二战结束之后。但不管哪一次,摩尔多瓦都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小透明。”
大伊万回忆着摩尔多瓦的历史,等石泉从车顶爬下来继续说道,“在二战后第二次并入苏联之后,苏联往这里派遣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帮忙发展基础建设,那个时期几乎是摩尔多瓦最繁荣的几十年。”
“这我倒是知道。”
何天雷也加入了话题,“好像当时同样在接受苏联援助的华夏还把摩尔多瓦当作了学习榜样大力发展机械化农业。”
“确实如此”
大伊万点点头,“当时的摩尔多瓦算得上是苏联对外援助的一个名片,虽然很多人都没听过摩尔多瓦这个地名,但很多国家接受的援助都是以这里作为模版的。”
“之后呢?”石泉好奇的问道,“我是说苏联解体之后。”
“苏联解体之后摩尔多瓦也进行公投宣布了独立,但是和乌克兰一样,没有了苏联提供的低价原材料,他们的生活变得非常拮据。而且因为有过一次脱离苏联对罗马尼亚投怀送抱的黑历史,第二次加入苏联之后,当时对这里进行的援助全都集中在德涅斯特河东岸。”
大伊万幸灾乐祸的指着边境线的另一边,“这种影响直到今天都还存在,东岸,也就是你说的德左,因为大部分都是苏联时代遗民过来的斯拉夫人,他们一直都想加入俄联邦,哪怕两者之间根本没有边境接壤,甚至中间还隔着乌克兰。而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摩尔多瓦却一直都想融入欧洲。”
“摩尔多瓦就没有出兵收复你们说的那个德左吗?”何天雷难以理解。
“收复不了”
石泉摇摇头,“据我所知,整个摩尔多瓦的电力有90%来自德左,这块狭长的地带虽然不如德涅斯特河右岸地势平坦,但生活水平相对来说却要好得多。另一方面,摩尔多瓦虽然地处欧洲,但他们的GDP就算放在非洲排名都要倒数。”
“确实如此”
咸鱼也跟着说道,“别忘了还有第14集团军。”
“咸鱼说的没错,还有第14集团军”
大伊万赞同道,“苏联曾经在这里驻扎的第14集团军,在当时来说是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一支部队,苏联解体后这支集团军不但成为了内战中德左的主要力量来源之一,而且保护他们留下的军火库还成了俄罗斯在这里长期驻兵的借口。”
“但实际上那座军火库里面连个弹壳都没留下。”
石泉一唱一和的说道,“《战争之王》那部电影里的情节在第14集团军的军火库就曾经真实发生过,这支部队在苏联解体后成建制的‘被报废’了大量的武器。
这些武器几乎以废铁价卖给了当时的军火商随后被销往世界各地。哦,对了,这次送我们过来的那位乌克兰军火商伯罗申克就是靠这个军火库发家致富的。”
“那个葡萄藤农产品公司?”
咸鱼诧异的问道,他们从哈尔科夫赶过来的这一路上,充当车队向导的是一辆满载鲜榨果汁的冷鲜货柜车。车身上紫色的“葡萄藤农产品公司”的字样以及那串娇艳欲滴被镰刀环绕的葡萄串图案异常醒目。
但就是这么个听起来满是乡土气息的名字却比任何通行证都好使,这一路上别说警察盘问,就连当着警车的面在路边违章停车都没人愿意上去贴一张罚单。
“就是他那个公司”
大伊万咂咂嘴,“别看他明面上做着农产品和糖果生意,但伯罗申克曾经可是东欧最知名的几个军火商之一,你在非洲能看到的每10支苏联产的AK步枪至少有两支都是他运过去的。”
“可惜没能拉他进俱乐部”
娜莎走过来满脸遗憾的说道,她也是前几天和安德烈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并非她爸爸没有把那位伯罗申克拉进俱乐部,而是人家实在是看不上俱乐部的含金量。
“过去的历史就不用再提了”
石泉浑不在意的转移了话题,“现在的德左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想并入俄联邦却没有得到国际承认的国家,但对于我们来说却非常方便。
那里至今还驻扎着大概500名左右的俄军士兵,瓦列莉亚女士已经帮我们打好了招呼,未来几天只要我们不越过德涅斯特河进入右岸,我们的在卡门卡的活动将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
“所以我们什么时候过境?”艾琳娜也拎着自己的收获走了回来,她采回来的是一篮子红彤彤的草莓。
“先不急,娜莎,找到那座葡萄酒庄大概的位置了吗?”石泉从篮子里捏起一颗草莓塞进嘴里,酸甜可口带着一丝冰凉,这可比超市里卖的要好吃太多了。
“除了明确知道它就在卡门卡之外没有任何线索”
娜莎提起这个就头疼,“托尔男爵留下的只言片语里大多都是在描述那里的环境有多好,葡萄酒有多好喝,沙俄当时的贵族有多喜欢,但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也许我们可以去德涅斯特河的对岸找找线索。”
艾琳娜突发奇想,“根据我查到的资料,这个国家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当地的葡萄酒酿造非常有历史,连英国的超长待机王都曾经长期采购这里生产的葡萄酒。”
“继续说下去”
石泉不动声色的看向地图视野里距离自己不到20公里的那枚金色箭头,他虽然知道具体位置,但也总不能直接赶过去。
“既然托尔男爵如此推崇那座葡萄酒庄的产品,而且还用它招待沙俄贵族,那么我想当地的图书馆或者档案馆之类的地方也许就有相关的记载也说不定。”
艾琳娜越说思路越清晰,“而且从我查到的资料来看,摩尔多瓦的很多葡萄酒都出口到了华夏,如果我们伪装成来自华夏的葡萄酒采购商,也许当地的葡萄酒庄愿意为了潜在的生意介绍下当地的葡萄酒历史。”
“确实可以试试。”
石泉暗自点头,思索片刻后做出了决定,“等吃过早饭我们就过境,伊万,你们在左岸的图书馆或者档案馆里找找线索,雷子,你们俩冒充一把咱华夏来的采购商,去当地的葡萄酒庄或者种植园逛逛。咸鱼和阿萨克留下来看守营地,我和艾琳娜去右岸找找。”
“听你的安排”
大伊万乐得偷懒,摩尔多瓦这地方别看经济不行,但治安倒是还不错,至少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虽然大部分都用罗马尼亚语,但俄语同样好用,甚至在左岸还曾经一度要废除罗马尼亚语。
可以说,这里和乌克兰那几块想要换个东家的州没什么区别,都是苏联当年故意埋下来的钉子。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苏联还是英国,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用过早餐,那辆陪着他们横穿乌克兰的冷鲜车将众人顺利的送出了边境。真正进入名义上勉强还属于摩尔多瓦的德左,苏联时代遗留的基础建设依旧随处可见,坑坑洼洼的道路两侧遍布葡萄种植园和各种葡萄酒酿造厂。
而且听娜莎在无线电里介绍,在当地葡萄酒还有另一个名字——摩尔多瓦茶。从这奇葩名字就知道,虽然这里的人一心想加入俄联邦,但葡萄酒却远比俄罗斯人标志性的伏特加更受欢迎。但即便如此,这里的葡萄酒文化也和石泉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直白的说,当地人对葡萄酒的态度远没有电影里的那么讲究,别的不说,单看路边那些自备玻璃杯购买散装葡萄酒的百姓就让他想起了华夏国内某个用塑料袋打散啤酒喝的城市。
在车队众人惊奇的左顾右盼之下,车队缓缓开进了被德涅斯特河环绕的卡门卡。
“只要过了边境就是卡门卡了”
大伊万靠在车头指着远处半遮半掩在白桦林里的建筑,“或者说,只要过了边境我们又回到了事实上的俄罗斯。”
“俄罗斯四大飞地之一的德左?”
石泉盘坐在车顶笑着问道,此时他们地处乌克兰的南部边境,只要再往前不到一公里就将穿过边境线,但这边境线之后却并非摩尔多瓦。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你该称呼它的全称,大伊万装模作样的纠正道。
“不管叫什么,说说这里的情况吧。”
石泉疲惫的整了个懒腰,从托木斯克赶到别尔哥罗德,从别尔哥罗德过境乌克兰后又在曾经卖他们舰炮的那位军火商的帮助下从北往南横穿乌克兰,这一路上的旅途绝对算不上舒适。
以至于昨天下午他们抵达这里之后并没有急着过境,反而就在紧挨着边境线的一座树莓种植园里临时租用了块空地扎营准备好好休息两天再说。
看了眼正在树莓园里付费采摘新鲜水果的娜莎等人,大伊万这才继续说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介绍?这里的情况比较复杂。”
“一块儿打酱油的小地方能有多复杂?”正在洗车的咸鱼忍不住说道。
“这个小国家被苏联吞并了两次,一次在一战结束之后,一次在二战结束之后。但不管哪一次,摩尔多瓦都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小透明。”
大伊万回忆着摩尔多瓦的历史,等石泉从车顶爬下来继续说道,“在二战后第二次并入苏联之后,苏联往这里派遣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帮忙发展基础建设,那个时期几乎是摩尔多瓦最繁荣的几十年。”
“这我倒是知道。”
何天雷也加入了话题,“好像当时同样在接受苏联援助的华夏还把摩尔多瓦当作了学习榜样大力发展机械化农业。”
“确实如此”
大伊万点点头,“当时的摩尔多瓦算得上是苏联对外援助的一个名片,虽然很多人都没听过摩尔多瓦这个地名,但很多国家接受的援助都是以这里作为模版的。”
“之后呢?”石泉好奇的问道,“我是说苏联解体之后。”
“苏联解体之后摩尔多瓦也进行公投宣布了独立,但是和乌克兰一样,没有了苏联提供的低价原材料,他们的生活变得非常拮据。而且因为有过一次脱离苏联对罗马尼亚投怀送抱的黑历史,第二次加入苏联之后,当时对这里进行的援助全都集中在德涅斯特河东岸。”
大伊万幸灾乐祸的指着边境线的另一边,“这种影响直到今天都还存在,东岸,也就是你说的德左,因为大部分都是苏联时代遗民过来的斯拉夫人,他们一直都想加入俄联邦,哪怕两者之间根本没有边境接壤,甚至中间还隔着乌克兰。而德涅斯特河右岸的摩尔多瓦却一直都想融入欧洲。”
“摩尔多瓦就没有出兵收复你们说的那个德左吗?”何天雷难以理解。
“收复不了”
石泉摇摇头,“据我所知,整个摩尔多瓦的电力有90%来自德左,这块狭长的地带虽然不如德涅斯特河右岸地势平坦,但生活水平相对来说却要好得多。另一方面,摩尔多瓦虽然地处欧洲,但他们的GDP就算放在非洲排名都要倒数。”
“确实如此”
咸鱼也跟着说道,“别忘了还有第14集团军。”
“咸鱼说的没错,还有第14集团军”
大伊万赞同道,“苏联曾经在这里驻扎的第14集团军,在当时来说是机械化程度非常高的一支部队,苏联解体后这支集团军不但成为了内战中德左的主要力量来源之一,而且保护他们留下的军火库还成了俄罗斯在这里长期驻兵的借口。”
“但实际上那座军火库里面连个弹壳都没留下。”
石泉一唱一和的说道,“《战争之王》那部电影里的情节在第14集团军的军火库就曾经真实发生过,这支部队在苏联解体后成建制的‘被报废’了大量的武器。
这些武器几乎以废铁价卖给了当时的军火商随后被销往世界各地。哦,对了,这次送我们过来的那位乌克兰军火商伯罗申克就是靠这个军火库发家致富的。”
“那个葡萄藤农产品公司?”
咸鱼诧异的问道,他们从哈尔科夫赶过来的这一路上,充当车队向导的是一辆满载鲜榨果汁的冷鲜货柜车。车身上紫色的“葡萄藤农产品公司”的字样以及那串娇艳欲滴被镰刀环绕的葡萄串图案异常醒目。
但就是这么个听起来满是乡土气息的名字却比任何通行证都好使,这一路上别说警察盘问,就连当着警车的面在路边违章停车都没人愿意上去贴一张罚单。
“就是他那个公司”
大伊万咂咂嘴,“别看他明面上做着农产品和糖果生意,但伯罗申克曾经可是东欧最知名的几个军火商之一,你在非洲能看到的每10支苏联产的AK步枪至少有两支都是他运过去的。”
“可惜没能拉他进俱乐部”
娜莎走过来满脸遗憾的说道,她也是前几天和安德烈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并非她爸爸没有把那位伯罗申克拉进俱乐部,而是人家实在是看不上俱乐部的含金量。
“过去的历史就不用再提了”
石泉浑不在意的转移了话题,“现在的德左已经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一个国家,一个想并入俄联邦却没有得到国际承认的国家,但对于我们来说却非常方便。
那里至今还驻扎着大概500名左右的俄军士兵,瓦列莉亚女士已经帮我们打好了招呼,未来几天只要我们不越过德涅斯特河进入右岸,我们的在卡门卡的活动将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
“所以我们什么时候过境?”艾琳娜也拎着自己的收获走了回来,她采回来的是一篮子红彤彤的草莓。
“先不急,娜莎,找到那座葡萄酒庄大概的位置了吗?”石泉从篮子里捏起一颗草莓塞进嘴里,酸甜可口带着一丝冰凉,这可比超市里卖的要好吃太多了。
“除了明确知道它就在卡门卡之外没有任何线索”
娜莎提起这个就头疼,“托尔男爵留下的只言片语里大多都是在描述那里的环境有多好,葡萄酒有多好喝,沙俄当时的贵族有多喜欢,但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也许我们可以去德涅斯特河的对岸找找线索。”
艾琳娜突发奇想,“根据我查到的资料,这个国家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而且当地的葡萄酒酿造非常有历史,连英国的超长待机王都曾经长期采购这里生产的葡萄酒。”
“继续说下去”
石泉不动声色的看向地图视野里距离自己不到20公里的那枚金色箭头,他虽然知道具体位置,但也总不能直接赶过去。
“既然托尔男爵如此推崇那座葡萄酒庄的产品,而且还用它招待沙俄贵族,那么我想当地的图书馆或者档案馆之类的地方也许就有相关的记载也说不定。”
艾琳娜越说思路越清晰,“而且从我查到的资料来看,摩尔多瓦的很多葡萄酒都出口到了华夏,如果我们伪装成来自华夏的葡萄酒采购商,也许当地的葡萄酒庄愿意为了潜在的生意介绍下当地的葡萄酒历史。”
“确实可以试试。”
石泉暗自点头,思索片刻后做出了决定,“等吃过早饭我们就过境,伊万,你们在左岸的图书馆或者档案馆里找找线索,雷子,你们俩冒充一把咱华夏来的采购商,去当地的葡萄酒庄或者种植园逛逛。咸鱼和阿萨克留下来看守营地,我和艾琳娜去右岸找找。”
“听你的安排”
大伊万乐得偷懒,摩尔多瓦这地方别看经济不行,但治安倒是还不错,至少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而且最重要的是,这里虽然大部分都用罗马尼亚语,但俄语同样好用,甚至在左岸还曾经一度要废除罗马尼亚语。
可以说,这里和乌克兰那几块想要换个东家的州没什么区别,都是苏联当年故意埋下来的钉子。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苏联还是英国,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用过早餐,那辆陪着他们横穿乌克兰的冷鲜车将众人顺利的送出了边境。真正进入名义上勉强还属于摩尔多瓦的德左,苏联时代遗留的基础建设依旧随处可见,坑坑洼洼的道路两侧遍布葡萄种植园和各种葡萄酒酿造厂。
而且听娜莎在无线电里介绍,在当地葡萄酒还有另一个名字——摩尔多瓦茶。从这奇葩名字就知道,虽然这里的人一心想加入俄联邦,但葡萄酒却远比俄罗斯人标志性的伏特加更受欢迎。但即便如此,这里的葡萄酒文化也和石泉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直白的说,当地人对葡萄酒的态度远没有电影里的那么讲究,别的不说,单看路边那些自备玻璃杯购买散装葡萄酒的百姓就让他想起了华夏国内某个用塑料袋打散啤酒喝的城市。
在车队众人惊奇的左顾右盼之下,车队缓缓开进了被德涅斯特河环绕的卡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