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剿灭正统会(上)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谋妻入局:总裁深夜来、尸姐、金钢进化、暗夜超神、尸灯鬼话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由于此事干系重大,董宇他们一群人就留在了水师大营。这是必要的保密措施,不用郑和解释,董宇就能理解。
吴小七他们被安排下去休息,董宇就留在大帐,陪着郑和一起等候消息,顺便和郑大帅交流交流感情。
和郑和聊天,除了自己商会一路上的见闻或者说遭遇,就只能向郑和请教太祖当年创业时的那些名臣大将的丰功伟绩了。
虽说现在朱棣已经做了皇帝,但是关于靖难战役中有争议的地方太多,这个话题有点敏感,还是挑那些大家都知道,但是又都不太清楚的话题,这些话题郑和肯定比他知道的清楚,又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场,没有任何敏感性,大可作为一种见闻来说。
果然说起常遇春、说起徐达,郑和当即两眼放光、滔滔不绝起来,常遇春当年号称常胜将军,徐达是三军统帅,所经历的经典战役数不胜数,如同说演义小说一般,从大战元军,推翻元朝的暴政统治,到讨伐陈友谅、张士诚,郑和说的口沫横飞,董宇听得津津有味。 难得有这么好的听众,郑和也愿意在这个年轻人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这一老一少两人谈得相当投机,其实此时郑和并不老,也就三四十岁的年纪,只是在董宇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老成持重倒也并不为过。史书记载,郑和初次下西洋时,年仅三十四岁,如今也就才刚过三十五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只是长期跟随在燕王,现在的皇帝朱棣身边,接触的王公大臣众多,再加上此时身为舰队总指挥官,大权在握,难免有些颐指气使的尊贵之气。
只是谈到常遇春被封为开明王的时候,董宇特地问了下常遇春的后代,结果郑和的回答让董宇彻底呆掉,常遇春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常林,还是一名文人,常遇春早年亡故后,常林继承了爵位,此人一向是以吟诗作对为乐,从不参与政事,朱棣继皇帝位之后,还对其进行了赏赐。
常茂呢?即便没有那个横勇无敌的雌雄眼,也应该有这个人呀?怎么说着说着给说没了?记得后世的小说中的重要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呀,就像《隋唐演义》中的秦琼,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呀,怎么常茂没了?
是蝴蝶效应?还是自己来到的不是自己知道的那段历史?还是历史上真的没有常茂这么个人?董宇彻底糊涂了。
大帐中当然不止这两个人,副使王景宏和一位少监也在旁边作陪,再加上通事以及一名指挥使,这些人偶尔而插话,作为补充,省得郑和自己一个人说话显得单调。董宇是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科,尤其是其中更有许多生动的战例,这些都是书上学不到的,这些事情发生的年头并不久,从这些内部人员嘴里说出来,可信度极高。所以他一直都是竖着耳朵倾听,只是偶尔插句嘴,让讲解能持续下去,尤其是从那些战例描述中自觉受益匪浅。
大明水师官兵果然实力强悍,他们这边说着话的时候,那边已经找到了刺客供出的三处正统会据点。
在那处最大的据点前,带队毕千户一声令下,大明官兵们呼啦一下就把这片宅院包围了。命人喊话之后,有一名腰围白色手巾、头裹土黄色缠头布的当地人打开木质院门,一看外面围满了拿刀动枪的兵将,扭头就想回去,毕千户又岂能让他如意,手一挥,身后的大明水师官军如狼似虎般地扑上前去,擒下此人,撞开半掩的大门,人潮汹涌而入。
外面的动静惊动了宅子的主人,立刻有数十人手持各种武器喊叫着冲到院子里。郑和带出的这些兵将都是朝廷从各地抽取的精锐,既然要走出国门,就不想让那些番邦蛮夷小瞧了。那些经过短期训练的正统会会众那里是他们的对手,片刻之间就全体解决。
一番搜查之后,并没有找到那名正统会的总头目,倒是俘虏的人中有几人看样子不像是柯枝国人,原因就是这些人不仅肤色比柯枝国人浅上一些,穿着也太整齐了,面容相貌也更像华人。
这些都不是毕千户这个层次能了解的,布置下人马控制住这处宅院之后,毕千户马上带队押解着这些俘虏回大营交令。
经过仔细甄别之后,三处据点,共抓捕人犯一百五十三人,其中疑似华人二十九名。
郑和命令把这些疑似华人的带到帅帐问话,结果人带来之后,马上响起了几声惊呼,有人认出了其中一人!
被认出的是牛景先,曾于建文朝时官任御史,建文帝近臣,京城被破时,随建文帝一同失踪,曾有人言,他同建文一起化妆出逃,没想到这次能再此将他抓获!
此人既然能同建文一同远遁海外,就可知其人对建文的忠心,郑和倒是没有为难他,而是让人带下去好生看管,将来带回朝廷交给皇帝发落,当然他要想再次逃走,那也是万万不能。
剩下的几十人想来也都是随同建文远逃的属下,当然要严加审讯。这次能一举擒获建文手下重臣,其功非小,帅帐众人想起回京之后皇帝的嘉奖,一个个喜笑颜开,就连郑和也不例外,白净坚毅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色。
此事董宇居功至伟,算得上立下了奇功一件,郑大帅对他大加赞赏了一番之后,随后安排的庆功宴也邀请董宇参加。有机会赴军中盛宴,董宇又岂会拒绝,当下带着自己的贴身保镖吴小七、董旺财欣然赴宴。
吴小七还好说,收敛起他那一身的匪气,倒也算得上是挺周正的一个人。旺财就不好说了,那将近两米的个头,注定他走到哪里都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这还不算,那张堪比京剧里殷纣王的脸谱,不说晚上,就是白天都能把七岁以下的小孩吓哭。
董宇带着这样两个人走进宴会厅,想不引人瞩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家首先看到进来的三人中有个大个子,再一看中间首位的是董宇,有不少熟识的开始打招呼,董宇也是一一抱拳还礼,笑语盎然,然后有人开始审视董宇的这两个跟班,扫视了吴小七一眼直接略过,这人虽有几分英武之气,但是宝船队里这种英武之人还会少吗,比他气势强的多了去了。
接着看到后面的旺财,一看这身量,先赞一声,好一条魁梧大汉!接着再一看这张脸,嘶---,看到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激灵灵打个冷战,一股凉气从脖颈子直通到脚后跟,三国时的恶来典韦也没有他难看吧?这不是活鬼投胎是什么?下一刻人们看向董宇的目光就开始带上了几分敬畏,连这种面相的人都能收做手下,这董会长看样子也不是常人呀。
所有看到旺财的人下一步都躲避着他的眼光,刻意的不去看他,这要是和他对视一眼,晚上被噩梦惊醒的可能性是无限大的!为了自家的身心健康,所有人都本能的忽视了旺财的存在,这倒让跟着自家会长来混饭吃的俩人彻底无拘无束了,没人招呼,自己招呼,反正这二位也不知道什么宴会礼仪之类的,找了个靠角落的桌子坐下来,直接动手开吃。(未完待续)
由于此事干系重大,董宇他们一群人就留在了水师大营。这是必要的保密措施,不用郑和解释,董宇就能理解。
吴小七他们被安排下去休息,董宇就留在大帐,陪着郑和一起等候消息,顺便和郑大帅交流交流感情。
和郑和聊天,除了自己商会一路上的见闻或者说遭遇,就只能向郑和请教太祖当年创业时的那些名臣大将的丰功伟绩了。
虽说现在朱棣已经做了皇帝,但是关于靖难战役中有争议的地方太多,这个话题有点敏感,还是挑那些大家都知道,但是又都不太清楚的话题,这些话题郑和肯定比他知道的清楚,又不涉及任何政治立场,没有任何敏感性,大可作为一种见闻来说。
果然说起常遇春、说起徐达,郑和当即两眼放光、滔滔不绝起来,常遇春当年号称常胜将军,徐达是三军统帅,所经历的经典战役数不胜数,如同说演义小说一般,从大战元军,推翻元朝的暴政统治,到讨伐陈友谅、张士诚,郑和说的口沫横飞,董宇听得津津有味。 难得有这么好的听众,郑和也愿意在这个年轻人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这一老一少两人谈得相当投机,其实此时郑和并不老,也就三四十岁的年纪,只是在董宇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老成持重倒也并不为过。史书记载,郑和初次下西洋时,年仅三十四岁,如今也就才刚过三十五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只是长期跟随在燕王,现在的皇帝朱棣身边,接触的王公大臣众多,再加上此时身为舰队总指挥官,大权在握,难免有些颐指气使的尊贵之气。
只是谈到常遇春被封为开明王的时候,董宇特地问了下常遇春的后代,结果郑和的回答让董宇彻底呆掉,常遇春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常林,还是一名文人,常遇春早年亡故后,常林继承了爵位,此人一向是以吟诗作对为乐,从不参与政事,朱棣继皇帝位之后,还对其进行了赏赐。
常茂呢?即便没有那个横勇无敌的雌雄眼,也应该有这个人呀?怎么说着说着给说没了?记得后世的小说中的重要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呀,就像《隋唐演义》中的秦琼,历史上真有这个人呀,怎么常茂没了?
是蝴蝶效应?还是自己来到的不是自己知道的那段历史?还是历史上真的没有常茂这么个人?董宇彻底糊涂了。
大帐中当然不止这两个人,副使王景宏和一位少监也在旁边作陪,再加上通事以及一名指挥使,这些人偶尔而插话,作为补充,省得郑和自己一个人说话显得单调。董宇是犹如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科,尤其是其中更有许多生动的战例,这些都是书上学不到的,这些事情发生的年头并不久,从这些内部人员嘴里说出来,可信度极高。所以他一直都是竖着耳朵倾听,只是偶尔插句嘴,让讲解能持续下去,尤其是从那些战例描述中自觉受益匪浅。
大明水师官兵果然实力强悍,他们这边说着话的时候,那边已经找到了刺客供出的三处正统会据点。
在那处最大的据点前,带队毕千户一声令下,大明官兵们呼啦一下就把这片宅院包围了。命人喊话之后,有一名腰围白色手巾、头裹土黄色缠头布的当地人打开木质院门,一看外面围满了拿刀动枪的兵将,扭头就想回去,毕千户又岂能让他如意,手一挥,身后的大明水师官军如狼似虎般地扑上前去,擒下此人,撞开半掩的大门,人潮汹涌而入。
外面的动静惊动了宅子的主人,立刻有数十人手持各种武器喊叫着冲到院子里。郑和带出的这些兵将都是朝廷从各地抽取的精锐,既然要走出国门,就不想让那些番邦蛮夷小瞧了。那些经过短期训练的正统会会众那里是他们的对手,片刻之间就全体解决。
一番搜查之后,并没有找到那名正统会的总头目,倒是俘虏的人中有几人看样子不像是柯枝国人,原因就是这些人不仅肤色比柯枝国人浅上一些,穿着也太整齐了,面容相貌也更像华人。
这些都不是毕千户这个层次能了解的,布置下人马控制住这处宅院之后,毕千户马上带队押解着这些俘虏回大营交令。
经过仔细甄别之后,三处据点,共抓捕人犯一百五十三人,其中疑似华人二十九名。
郑和命令把这些疑似华人的带到帅帐问话,结果人带来之后,马上响起了几声惊呼,有人认出了其中一人!
被认出的是牛景先,曾于建文朝时官任御史,建文帝近臣,京城被破时,随建文帝一同失踪,曾有人言,他同建文一起化妆出逃,没想到这次能再此将他抓获!
此人既然能同建文一同远遁海外,就可知其人对建文的忠心,郑和倒是没有为难他,而是让人带下去好生看管,将来带回朝廷交给皇帝发落,当然他要想再次逃走,那也是万万不能。
剩下的几十人想来也都是随同建文远逃的属下,当然要严加审讯。这次能一举擒获建文手下重臣,其功非小,帅帐众人想起回京之后皇帝的嘉奖,一个个喜笑颜开,就连郑和也不例外,白净坚毅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色。
此事董宇居功至伟,算得上立下了奇功一件,郑大帅对他大加赞赏了一番之后,随后安排的庆功宴也邀请董宇参加。有机会赴军中盛宴,董宇又岂会拒绝,当下带着自己的贴身保镖吴小七、董旺财欣然赴宴。
吴小七还好说,收敛起他那一身的匪气,倒也算得上是挺周正的一个人。旺财就不好说了,那将近两米的个头,注定他走到哪里都是鹤立鸡群一般的存在,这还不算,那张堪比京剧里殷纣王的脸谱,不说晚上,就是白天都能把七岁以下的小孩吓哭。
董宇带着这样两个人走进宴会厅,想不引人瞩目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家首先看到进来的三人中有个大个子,再一看中间首位的是董宇,有不少熟识的开始打招呼,董宇也是一一抱拳还礼,笑语盎然,然后有人开始审视董宇的这两个跟班,扫视了吴小七一眼直接略过,这人虽有几分英武之气,但是宝船队里这种英武之人还会少吗,比他气势强的多了去了。
接着看到后面的旺财,一看这身量,先赞一声,好一条魁梧大汉!接着再一看这张脸,嘶---,看到的人无不倒吸一口凉气,激灵灵打个冷战,一股凉气从脖颈子直通到脚后跟,三国时的恶来典韦也没有他难看吧?这不是活鬼投胎是什么?下一刻人们看向董宇的目光就开始带上了几分敬畏,连这种面相的人都能收做手下,这董会长看样子也不是常人呀。
所有看到旺财的人下一步都躲避着他的眼光,刻意的不去看他,这要是和他对视一眼,晚上被噩梦惊醒的可能性是无限大的!为了自家的身心健康,所有人都本能的忽视了旺财的存在,这倒让跟着自家会长来混饭吃的俩人彻底无拘无束了,没人招呼,自己招呼,反正这二位也不知道什么宴会礼仪之类的,找了个靠角落的桌子坐下来,直接动手开吃。(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