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新农具的开发(第三更)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新政一经颁布,北京城不少权贵老爷们也都炸了。
为啥?
因为正式颁布的新政,其中加了一条:
取消所有官员、勋贵、王侯和有功名之人的免税额,只要有田,就必须交税,交税额度按照新农政来施行。
不过,这要炸,也是在心里炸,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就说这考成法一颁布,整个朝廷现在为之一震。
一些大佬都知道皇帝这次整顿吏治要玩真格的了,新年第一个月就杀了这么大一批人,现在谁敢头铁?
各部院大佬们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有胆子敢跟皇帝耍心眼了。
论起手段,这谁比得过皇帝啊!
有人总结了皇帝这一年多做的事。
杀福王、秦王和代王,拿钱打仗,赈灾。
去陕西,刷民望,去草原,刷民望,打外交。
钱也有了,扩充军队,然后发动各种大案,干什么?
你以为真的只是为了杀那样贪官?
这是在刷威严!
某些人好不容易翻出的宗室案,本以为可以让狗皇帝痛苦一把,结果不但没有痛苦,现在宗室被一锅端,大量的钱和田被释放出来了。
据目前不完整统计,整个大明宗室的田,占了近亿亩!
这特么的哪是单独发起宗室案啊,这分明就是为了崇祯二年的新农政和新军政做铺垫啊!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已经在那位皇帝陛下的计划中了。
天知道他心里还有什么计划。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中国的传统节日。
又称春耕节,农事节。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在头抬头这一日,农业新政以邸报的形式下发出去,似乎也是一个不一样的兆头。
这一日,也是农学院正式成立的日子。
上午的时候,崇祯到农学院参观。
虽然落成了,但暂时还没有开始招生,不过宋应星已经有他的计划了。
农学院招生不需要功名,大明有2亿人,要找一批和他一样对自然农学感兴趣的,肯定是可以找到的。
就这一点,崇祯已经直接给各地州府下了命令,每个省有二十个生源指标。
但其实现在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农学院,还有一点更重要。
是什么呢?
新农具!
古代的生产力是有限的。
就说最基础的农具铲子,在宋代以前,就最前面一点点是金属的,其他的都是木头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宋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呢?
宋朝鼓励开荒,并且炼铁业非常发达,一年的炼铁两是15万吨,英国在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也才7万吨的炼铁。
就是这个时候,农具的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铁在农业中使用开始变得广泛。
而明朝呢?
穿越者崇祯继承了一个还不错的基本盘:明朝的炼铁量达到近60万吨,整个欧洲这个时代加起来,还不到明朝的一个零头。
当然,大明人也多哈。
什么叫地大物博?
这就叫地大物博。
那接下来农具还往哪个方向提神呢?
当然是提升质量。
参观完农学院后,冲着就带着宋应星到了工部。
到工部来做什么?
除了阅览新制造出来的100门火炮以外,当然是来看新农具的。
先说那100门火炮,宣府、大同各自安排了50门,又给御林卫配置了1000把燧发枪,火枪队是单独成立的。
而另外100门火炮还在赶工中,听说袁崇焕那边需要,而且还要1000支燧发枪。
这事崇祯是知道的,辽东传来消息,建奴在今年会有大动作。
对于国防的需求,崇祯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为了满足接下来的各种需求,去年一整年,工部扩招了5000人进来了。
今天重点不是火炮和火枪,而是新农具。
宋应星拿起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锹,磨得发亮,看起来非常锋利。
“陛下,这类农具是熟铁打成,用熔化的生铁淋在刃口,然后插入冷水中进行淬火,就成为既坚硬又强韧的农具。”
这技术就记录在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里。
“每件锄和铁锹重一斤,用生铁三钱,少了不坚硬,多了则太脆,容易折断。”
崇祯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种工艺叫“擦生”工艺,直到后世都在使用。
这简直是宋应星这种科技大牛给后世留下来的宝贝。
崇祯又叹了口气,心里道:明末诞生了最好的科学家,拥有全世界最广袤的土地和人口,还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生产技术也是这颗星球最高的。
可惜啊可惜!
像正史上,宋应星这种人才因为会考落选,就这么埋没了。
这更加能说明,教育的改革也一定要全力推行下去,2亿人中,应该还有很多像宋应星这样的人才。
周围还摆放着不少农具,都是新品,或者说以前就制作出来了,但是因为朝廷不重视,没有推广下去。
“陛下,请跟臣到这边来。”
众人走到前面,宋应星手中拿了两把铁锹,其中一把就是他刚才说的。
他先用以前的铁锹铲了一下泥土,挖了一堆土出来。
随后,他又用新的铁锹铲了一下,这一次明显就能看得出他更加省力一些。
这种新式的铁锹更加轻便,更加锋利,更加有韧性。
这是制造工艺的提升。
崇祯接过来,道:“好!宋爱卿真乃朕的良臣也,这种铁锹可以让人更加省力气。”
宋应星接着道:“陛下,用这种方法来铸造铁犁,耕田的速度可以提升一倍不止。”
崇祯大喜,对徐光启道:“北京制造局再招募5000人,专门为农务院设立一个支援的点,这新的农具,都从这里面生产出来,朕要批量流水线生产,以供应全国。”
“遵旨!”
“所有的新农具都可以分期支付,由甲里的农政指挥中心来执行这件事。”
现在,崇祯就是打算将农业当做一场仗来打的。
甲里的农政指挥中心就是前哨部队,这些都是装备。
这大明有8亿亩耕地,要真的全部运作起来了,以后要发展商业,还不是轻而易举,以后要打仗,还缺粮草?
而且,农具的诞生,还能拉动炼铁这个产业链,以及铁矿开发。
这些在背后,都可以以国企的名义,来做商业化运作,为未来的工业时代打基础。
周围还有许多新农具。
新政一经颁布,北京城不少权贵老爷们也都炸了。
为啥?
因为正式颁布的新政,其中加了一条:
取消所有官员、勋贵、王侯和有功名之人的免税额,只要有田,就必须交税,交税额度按照新农政来施行。
不过,这要炸,也是在心里炸,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
就说这考成法一颁布,整个朝廷现在为之一震。
一些大佬都知道皇帝这次整顿吏治要玩真格的了,新年第一个月就杀了这么大一批人,现在谁敢头铁?
各部院大佬们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有胆子敢跟皇帝耍心眼了。
论起手段,这谁比得过皇帝啊!
有人总结了皇帝这一年多做的事。
杀福王、秦王和代王,拿钱打仗,赈灾。
去陕西,刷民望,去草原,刷民望,打外交。
钱也有了,扩充军队,然后发动各种大案,干什么?
你以为真的只是为了杀那样贪官?
这是在刷威严!
某些人好不容易翻出的宗室案,本以为可以让狗皇帝痛苦一把,结果不但没有痛苦,现在宗室被一锅端,大量的钱和田被释放出来了。
据目前不完整统计,整个大明宗室的田,占了近亿亩!
这特么的哪是单独发起宗室案啊,这分明就是为了崇祯二年的新农政和新军政做铺垫啊!
也就是说,这一切都已经在那位皇帝陛下的计划中了。
天知道他心里还有什么计划。
二月初二,是龙抬头,中国的传统节日。
又称春耕节,农事节。
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在头抬头这一日,农业新政以邸报的形式下发出去,似乎也是一个不一样的兆头。
这一日,也是农学院正式成立的日子。
上午的时候,崇祯到农学院参观。
虽然落成了,但暂时还没有开始招生,不过宋应星已经有他的计划了。
农学院招生不需要功名,大明有2亿人,要找一批和他一样对自然农学感兴趣的,肯定是可以找到的。
就这一点,崇祯已经直接给各地州府下了命令,每个省有二十个生源指标。
但其实现在最重要的还不仅仅是农学院,还有一点更重要。
是什么呢?
新农具!
古代的生产力是有限的。
就说最基础的农具铲子,在宋代以前,就最前面一点点是金属的,其他的都是木头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在宋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呢?
宋朝鼓励开荒,并且炼铁业非常发达,一年的炼铁两是15万吨,英国在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不久,也才7万吨的炼铁。
就是这个时候,农具的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铁在农业中使用开始变得广泛。
而明朝呢?
穿越者崇祯继承了一个还不错的基本盘:明朝的炼铁量达到近60万吨,整个欧洲这个时代加起来,还不到明朝的一个零头。
当然,大明人也多哈。
什么叫地大物博?
这就叫地大物博。
那接下来农具还往哪个方向提神呢?
当然是提升质量。
参观完农学院后,冲着就带着宋应星到了工部。
到工部来做什么?
除了阅览新制造出来的100门火炮以外,当然是来看新农具的。
先说那100门火炮,宣府、大同各自安排了50门,又给御林卫配置了1000把燧发枪,火枪队是单独成立的。
而另外100门火炮还在赶工中,听说袁崇焕那边需要,而且还要1000支燧发枪。
这事崇祯是知道的,辽东传来消息,建奴在今年会有大动作。
对于国防的需求,崇祯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为了满足接下来的各种需求,去年一整年,工部扩招了5000人进来了。
今天重点不是火炮和火枪,而是新农具。
宋应星拿起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锹,磨得发亮,看起来非常锋利。
“陛下,这类农具是熟铁打成,用熔化的生铁淋在刃口,然后插入冷水中进行淬火,就成为既坚硬又强韧的农具。”
这技术就记录在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里。
“每件锄和铁锹重一斤,用生铁三钱,少了不坚硬,多了则太脆,容易折断。”
崇祯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种工艺叫“擦生”工艺,直到后世都在使用。
这简直是宋应星这种科技大牛给后世留下来的宝贝。
崇祯又叹了口气,心里道:明末诞生了最好的科学家,拥有全世界最广袤的土地和人口,还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生产技术也是这颗星球最高的。
可惜啊可惜!
像正史上,宋应星这种人才因为会考落选,就这么埋没了。
这更加能说明,教育的改革也一定要全力推行下去,2亿人中,应该还有很多像宋应星这样的人才。
周围还摆放着不少农具,都是新品,或者说以前就制作出来了,但是因为朝廷不重视,没有推广下去。
“陛下,请跟臣到这边来。”
众人走到前面,宋应星手中拿了两把铁锹,其中一把就是他刚才说的。
他先用以前的铁锹铲了一下泥土,挖了一堆土出来。
随后,他又用新的铁锹铲了一下,这一次明显就能看得出他更加省力一些。
这种新式的铁锹更加轻便,更加锋利,更加有韧性。
这是制造工艺的提升。
崇祯接过来,道:“好!宋爱卿真乃朕的良臣也,这种铁锹可以让人更加省力气。”
宋应星接着道:“陛下,用这种方法来铸造铁犁,耕田的速度可以提升一倍不止。”
崇祯大喜,对徐光启道:“北京制造局再招募5000人,专门为农务院设立一个支援的点,这新的农具,都从这里面生产出来,朕要批量流水线生产,以供应全国。”
“遵旨!”
“所有的新农具都可以分期支付,由甲里的农政指挥中心来执行这件事。”
现在,崇祯就是打算将农业当做一场仗来打的。
甲里的农政指挥中心就是前哨部队,这些都是装备。
这大明有8亿亩耕地,要真的全部运作起来了,以后要发展商业,还不是轻而易举,以后要打仗,还缺粮草?
而且,农具的诞生,还能拉动炼铁这个产业链,以及铁矿开发。
这些在背后,都可以以国企的名义,来做商业化运作,为未来的工业时代打基础。
周围还有许多新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