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生活还在继续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前方有战事,百姓的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只是杏花村的小道观香火都旺盛了很多,七郎也陪周氏去过,凡有人求平安,摇出的都是上上签。
七郎怀疑,那签筒里全都是上上签。
清远道士还给信众发平安符,周氏珍而重之地藏在怀里。
把对孩儿的思念和牵挂,都寄托在平安符里。
男丁服兵役,田野间四处可见妇人劳作,如杜甫诗云健妇把锄犁。
村长大牛的儿子阿旺也服役去了,阿旺媳妇短短时日内憔悴沧桑了很多,颧骨都突了出来。
因七郎在府学里读书,是乡亲们眼中消息灵通的人,见七郎回村,阿旺媳妇也拦着他打听消息。
小全叔,官府那里有什么消息?有发战功榜吗?阿旺媳妇战战兢兢地问。
每一场战事结束,将领都会给战士请功,官府发布战功榜。
然而人们并不希望自家亲人在战功榜上。
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的战功尚且建立在将士的尸骨上,兵丁的战功就建立在自己的命上。
这战功榜,往往也是阵亡名录。
谁也不想领自家亲人的抚恤钱。
七郎笑着安慰:战事还未结束,没有战功榜呢!我听说朝廷派了五万大军去前线,大家都说,过不了两个月就能把敌人赶回老巢了。
阿旺媳妇连连念道:无量天尊,可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吧!战事快点结束,我也不指望他立什么功!
谁说不是呢?人人都是这么想的!
赵家、周家、天明村乡亲们收的辣椒,都挑好的晒干、磨辣椒粉,拉到三宝商行去卖。
受战事影响,往南诏、天竺、西北的商道都受到影响,但往京城和江南的商道还畅通,西南边陲的战事影响不到的地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
三宝商行的辣椒去年已经打出了名声,早有外地的商贾来订购,即使是批发价,赵家也带着乡亲们发了一笔财。
周小石对赵家人说:乡亲们卖新鲜辣椒、带籽干辣椒的都有,恐怕明年各处都有人种了。但我们商行打开了门面,外地人来收辣椒粉,还是认可我们的,这个买卖还能做。
就是把辣椒当成八角、干姜之类的调料来卖,而不是价比黄金的稀罕物了。
赵家人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独门生意做不了几年的。
能挣这两年的钱,都已经心满意足,并不会接受不了。
周小石又说:辣椒便宜,可以做饮食买卖了。先前七郎说开火锅店,我跟他商量过,火锅要准备一个个锅和小炭炉,门槛太高。七郎又出了个主意,先开一个麻辣烫摊子。
赵家人做过麻辣烫吃,知道周小石说的是什么。
就在我们杂货铺门口,支一个摊子。烧一口大锅,煮高汤烫青菜菇笋肉片蘸蒜蓉酱、辣椒酱。我们家的辣椒酱味道好,多半会受欢迎的。
三郎和他媳妇搬到杂货铺住,做腐乳也在城里。跟乡亲们收豆腐的事交给六郎。
周小石条理分明地建议。
赵老汉听得连连点头,这样成本小,即使麻辣烫的买卖做不起来,亏损也有限。
这一次征兵的事,让赵老汉切实地发现自己老了。
儿子们一个个长满了羽翼,要独自飞翔了。那么,他也该试着放手了。
赵老汉环视着几个儿子,说道:我和你们娘也商量过了,做买卖的事我们不懂,就听你舅舅安排。你们兄弟互相扶持,也别计较谁挣得多,谁挣得少;谁的活计重,谁的活计轻。
仍然按照从前的,各家挣的钱,交六成给我,四成自己收着。交到家里的钱,爹娘也不会用到哪里去,除了孩子们读书、嫁娶的花销,仍然是给你们买地、买铺子置办家业。等将来我不在了,你们分家,就平分家里的家业。
周氏也说:大郎、二郎、六郎在家里,地里的活不轻。三郎夫妻做买卖辛苦,七郎更是常拿钱回来。我们还在,就不让你们分得清清楚楚,你们服不服气?
挣钱最多的七郎没意见,他已经不在乎钱了;
赵三郎夫妻没意见,做买卖再辛苦,比地里刨食轻省多了;
赵大郎和赵二郎没意见,他们种粮食来钱最难,其他人挣的钱还得分给他们;
赵六郎他没意见。自从赵五郎从军,他就一直处于恍惚之中。
他跟赵五郎年纪最相近,两人自小打闹长大的,又睡到一个屋子里,感情也最好。
五郎一句六郎胆小爱哭,自己从军走了。
赵六郎得以一个人睡一张床了,却怎么也睡不着,偷偷哭了好多天。
事情定下来,赵三郎和林氏就带着小儿子赵礼搬到城里,在杂货行门口支起了麻辣烫摊子。
小赵棋仍然留在天明村,由周氏带着。
每日早晚,赵三郎抽出时间自己赶着驴车送七郎上学,连租牛车的钱都省了。
府学里的同窗陆陆续续知道赵全的哥哥开了个吃食摊子,一开始抱着同窗之谊来光顾,吃过第一次之后真香!
这些穿着府学生服饰的郎君们呼朋引伴的来杂货街吃麻辣烫,在城里引起了一股风潮,没吃过的都好奇地来尝试
吃过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赵氏麻辣烫就这样打开了门面。
大胖子郭彤坐在小摊旁的板凳上,端着小盆吃得满头大汗,擦着辣出来的眼泪说:这东西好!等战事结束,我买多多的辣椒酱带回去给我爹娘。
赵全,你给我留多点!
七郎正帮忙招呼客人,豪气地说:好嘞!你喜欢吃我送你一坛!
郭彤笑着应了。
这些日子因战事和七郎同命相怜,两人常常抱在一起哭,倒哭出了同窗之谊,收朋友一坛辣椒酱也不算什么。
顾芳儿端了一大壶菊花茶来,倒给客人们,笑道:这是我去年采的菊花,清热降火。你们吃了热辣辣的东西,喝一碗菊花茶降一降火。
这菊花茶是不收钱的,客人们都很高兴。
熟客们常见顾芳儿在杂货铺帮忙,年长些的笑着打趣:周掌柜,好事将近啊!
周小石笑道:年底成亲,日子定了请大伙儿喝喜酒。
这一次征兵,让周小石猛然发现,生和死可以如此接近,一辈子说过去就过去了。
在生死大事面前,还有什么执念放不下的呢?
张老太太和周氏再次和他提亲事,他就应了。
秋收一过,村子里要办喜事的就赶着办了,尤其今年卖辣椒,许多人家都有了钱,可以热热闹闹的办起来。
但也有的人家,和赵老汉、周氏一样,捧着银钱抹眼泪。
钱是有了,可人上了战场啊!若不是征兵,他家五郎也该成亲了!
前方有战事,百姓的日子还是一样要过。
只是杏花村的小道观香火都旺盛了很多,七郎也陪周氏去过,凡有人求平安,摇出的都是上上签。
七郎怀疑,那签筒里全都是上上签。
清远道士还给信众发平安符,周氏珍而重之地藏在怀里。
把对孩儿的思念和牵挂,都寄托在平安符里。
男丁服兵役,田野间四处可见妇人劳作,如杜甫诗云健妇把锄犁。
村长大牛的儿子阿旺也服役去了,阿旺媳妇短短时日内憔悴沧桑了很多,颧骨都突了出来。
因七郎在府学里读书,是乡亲们眼中消息灵通的人,见七郎回村,阿旺媳妇也拦着他打听消息。
小全叔,官府那里有什么消息?有发战功榜吗?阿旺媳妇战战兢兢地问。
每一场战事结束,将领都会给战士请功,官府发布战功榜。
然而人们并不希望自家亲人在战功榜上。
一将功成万骨枯,将军的战功尚且建立在将士的尸骨上,兵丁的战功就建立在自己的命上。
这战功榜,往往也是阵亡名录。
谁也不想领自家亲人的抚恤钱。
七郎笑着安慰:战事还未结束,没有战功榜呢!我听说朝廷派了五万大军去前线,大家都说,过不了两个月就能把敌人赶回老巢了。
阿旺媳妇连连念道:无量天尊,可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吧!战事快点结束,我也不指望他立什么功!
谁说不是呢?人人都是这么想的!
赵家、周家、天明村乡亲们收的辣椒,都挑好的晒干、磨辣椒粉,拉到三宝商行去卖。
受战事影响,往南诏、天竺、西北的商道都受到影响,但往京城和江南的商道还畅通,西南边陲的战事影响不到的地方,还是一片歌舞升平。
三宝商行的辣椒去年已经打出了名声,早有外地的商贾来订购,即使是批发价,赵家也带着乡亲们发了一笔财。
周小石对赵家人说:乡亲们卖新鲜辣椒、带籽干辣椒的都有,恐怕明年各处都有人种了。但我们商行打开了门面,外地人来收辣椒粉,还是认可我们的,这个买卖还能做。
就是把辣椒当成八角、干姜之类的调料来卖,而不是价比黄金的稀罕物了。
赵家人早就做好心理准备,独门生意做不了几年的。
能挣这两年的钱,都已经心满意足,并不会接受不了。
周小石又说:辣椒便宜,可以做饮食买卖了。先前七郎说开火锅店,我跟他商量过,火锅要准备一个个锅和小炭炉,门槛太高。七郎又出了个主意,先开一个麻辣烫摊子。
赵家人做过麻辣烫吃,知道周小石说的是什么。
就在我们杂货铺门口,支一个摊子。烧一口大锅,煮高汤烫青菜菇笋肉片蘸蒜蓉酱、辣椒酱。我们家的辣椒酱味道好,多半会受欢迎的。
三郎和他媳妇搬到杂货铺住,做腐乳也在城里。跟乡亲们收豆腐的事交给六郎。
周小石条理分明地建议。
赵老汉听得连连点头,这样成本小,即使麻辣烫的买卖做不起来,亏损也有限。
这一次征兵的事,让赵老汉切实地发现自己老了。
儿子们一个个长满了羽翼,要独自飞翔了。那么,他也该试着放手了。
赵老汉环视着几个儿子,说道:我和你们娘也商量过了,做买卖的事我们不懂,就听你舅舅安排。你们兄弟互相扶持,也别计较谁挣得多,谁挣得少;谁的活计重,谁的活计轻。
仍然按照从前的,各家挣的钱,交六成给我,四成自己收着。交到家里的钱,爹娘也不会用到哪里去,除了孩子们读书、嫁娶的花销,仍然是给你们买地、买铺子置办家业。等将来我不在了,你们分家,就平分家里的家业。
周氏也说:大郎、二郎、六郎在家里,地里的活不轻。三郎夫妻做买卖辛苦,七郎更是常拿钱回来。我们还在,就不让你们分得清清楚楚,你们服不服气?
挣钱最多的七郎没意见,他已经不在乎钱了;
赵三郎夫妻没意见,做买卖再辛苦,比地里刨食轻省多了;
赵大郎和赵二郎没意见,他们种粮食来钱最难,其他人挣的钱还得分给他们;
赵六郎他没意见。自从赵五郎从军,他就一直处于恍惚之中。
他跟赵五郎年纪最相近,两人自小打闹长大的,又睡到一个屋子里,感情也最好。
五郎一句六郎胆小爱哭,自己从军走了。
赵六郎得以一个人睡一张床了,却怎么也睡不着,偷偷哭了好多天。
事情定下来,赵三郎和林氏就带着小儿子赵礼搬到城里,在杂货行门口支起了麻辣烫摊子。
小赵棋仍然留在天明村,由周氏带着。
每日早晚,赵三郎抽出时间自己赶着驴车送七郎上学,连租牛车的钱都省了。
府学里的同窗陆陆续续知道赵全的哥哥开了个吃食摊子,一开始抱着同窗之谊来光顾,吃过第一次之后真香!
这些穿着府学生服饰的郎君们呼朋引伴的来杂货街吃麻辣烫,在城里引起了一股风潮,没吃过的都好奇地来尝试
吃过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赵氏麻辣烫就这样打开了门面。
大胖子郭彤坐在小摊旁的板凳上,端着小盆吃得满头大汗,擦着辣出来的眼泪说:这东西好!等战事结束,我买多多的辣椒酱带回去给我爹娘。
赵全,你给我留多点!
七郎正帮忙招呼客人,豪气地说:好嘞!你喜欢吃我送你一坛!
郭彤笑着应了。
这些日子因战事和七郎同命相怜,两人常常抱在一起哭,倒哭出了同窗之谊,收朋友一坛辣椒酱也不算什么。
顾芳儿端了一大壶菊花茶来,倒给客人们,笑道:这是我去年采的菊花,清热降火。你们吃了热辣辣的东西,喝一碗菊花茶降一降火。
这菊花茶是不收钱的,客人们都很高兴。
熟客们常见顾芳儿在杂货铺帮忙,年长些的笑着打趣:周掌柜,好事将近啊!
周小石笑道:年底成亲,日子定了请大伙儿喝喜酒。
这一次征兵,让周小石猛然发现,生和死可以如此接近,一辈子说过去就过去了。
在生死大事面前,还有什么执念放不下的呢?
张老太太和周氏再次和他提亲事,他就应了。
秋收一过,村子里要办喜事的就赶着办了,尤其今年卖辣椒,许多人家都有了钱,可以热热闹闹的办起来。
但也有的人家,和赵老汉、周氏一样,捧着银钱抹眼泪。
钱是有了,可人上了战场啊!若不是征兵,他家五郎也该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