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形势一片大好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六年,亦是明朝形势大好之年,各地捷报频传,官军连连大胜。
一月,山东登州围城战结束,山东叛乱平定,朱大典与高起潜立得大功。
西北方面,去年年底,三边总督洪承畴回陕,联合陕西巡抚练国事、巡按御史史金兰,进兵甘肃,对起义军设在铁角城一带的基地进行围剿。
铁角城是郝临庵、可天飞等长期经理的大本营,他们在此地“分地耕牧”,实力雄厚,且铁角城山高沟深,形势险要,想要拿下十分不易。
一月,洪承畴一面调集大军进剿,一面派出间谍“借招抚为名,前赴各贼营,授以密计,与以重赏,潜行反间,令其以反贼杀贼。”在压力威逼与利益的诱惑之下,一些农民军纷纷动摇,其中有如白广恩者,率众投降后,立即领着官军直奔起义军首领可天飞的营地何家老寨,可天飞何崇谓亦被官军所杀。
二月,新任延绥巡抚陈奇瑜派总兵王承恩围剿一座城、薛红旗部起义军。一座城被叛徒乔六郎所杀,薛红旗和一字王拓先灵也在骨都寺为明靖边兵备道戴君恩所杀。三月,曹文诏等部官军追剿郝临庵、独行狼部于陕西耀州锥子山,起义军败北,撤入凤凰山。监军道樊一蘅见山势险要,难以攻打,于是派间谍进入起义军中,引诱不稳定分子杀害郝临庵、独行狼,拿着他们的首级向官军投降。
至此,神一魁一脉的起义军,除黄友才部突出重围,窜入祁连山脉之中,其余各众全部被歼灭。共斩首起义军三万六千有余。
就在西北镇压农民军获得空前大胜后,山西镇压活动亦有进展。
五月时,山西贼王紫金梁王自用病故,明官军得到消息,又施反间之计,紫金梁手下各营本就各自为战,独立性很强,之后便隔阂更深,终四散而去。
六月,明廷集晋冀豫三省之兵于山西南部,与起义军爆发数次大战,皆获得大胜,斩敌万人,王嘉胤一脉起义军也灭亡在即。
可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一张张光鲜的奏报之后,是户部尚书陈渊每日每夜的呕心沥血。
年年用兵,明朝国库早已掏空,以往朝廷正税收上来的只有1461万两,可光军费开支就达1530余万两,还没算上行政开支,宗宗与皇家宫廷支出。入不敷出,这是任何人从账面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基本状况,在算账方面相当内行的崇祯帝对这种情况更是一清二楚。
在年初时,崇祯帝召陈渊进行平台对奏,询问财政情况,陈渊一面安抚皇帝,一面加紧督促各地商税的征收。
三月,商税总算从各地运到京城,总计白银825万两,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
800多万两白银,其中500多万两用于补缺军费,另三百多万两陈渊请奏用于西北和山东的战后重建。
崇祯应允,同时由于钱粮的及时到位,他一时高兴,大笔一挥,免了山东西北本年的加征与地赋。
另一面,在这年,南方批准的港口也正式开放,一时帆船竟渡,海商云集,南方经济商品大量出口,虽有重额商税,但阻止不了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这进一步刺激了南方粮田改经济田,导致粮价骤升,但也仅是一段时间而已。
在户部政策导引之下,许多商人出海采购米粮,南下东南亚地区,购买低价粮食,然后运回大明。
大量粮食商品充斥南方市场,又使粮价下降,为赚取更多的利润,商人们又把粮食运到更远的北方,平抑了北方粮价。
繁忙的广州港内,一片片帆船竞渡往来,码头边也整整齐齐排满了货船,那些满载货物的船里装着的不仅有船工的辛苦,还有码头工人的期望。
这里是西历1633年的广州,大明治下的一府,自新政开海以来,如广州这般的巨型商业城市纷纷崛起,不仅让国家税收猛增,也使不少靠海吃海的百姓生活滋润了起来。
永福布庄的小伙计张春是第一次跟着东家来广州,他们是扬州的一家从事布匹生意的商行,每个月都会从扬州贩丝绸棉布到广州,东家李士闲这次因为人手不够调他跟着,一来帮衬着运货,二来也有心想栽培栽培这小子。
货船迎着海风,抖擞风帆缓缓前进,尾随船队入了港,这时他们才真正进入了广州府,张春从船舱内探出小脑袋向外张望,只见海面之上大大小小横列着无数船只,船工叫喝,货积如山,远处陆地上高楼鳞次,人来人往,繁华无比,即使见惯扬州宽街长巷的他也竟一时迷了眼。
“张春,你可要好生看清楚了,待会咱们靠了岸,先到市舶司把商税交付完毕,然后再去码头选一仓库把货存起来,这些步骤你都要一一记牢,以后我还指望你能管事,到时你可别再来问我。”
听到东家如此说,张春顿觉责任重大,立马认真地点头称“是。”
在永福布庄靠岸后,掌柜果然是带着他先去了市舶司,然后便是岸边的码头仓库,张春一路紧紧跟着,察言观色,生怕漏掉一点地方。
就在他观望之时,一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东家,为何仓库的门前都挂的是大盛商行的牌子?”
“大盛商行?”李士闲转头一望,还真如此,家家仓库都是大盛商行的产业。
“想不到他们竟发展至此了!”李士闲不由感叹道。
大盛商行,是最近在商界广为人知的传奇,仅仅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其赚取的利润不下千万,惊艳各大商户。
在新政伊始,海口刚开之时,海运需求急剧上升,商人们到处求购海船,他们就发现,南方一地的各大造船厂都归了一户门下,那便是大盛商行。
在大家都忙于从事瓷器,丝绸生意之时,大盛商行却又涉足了粮食生意。果然没过多久,南方各地改粮种桑棉,导致粮价回升,大盛商行在早期粮食生意中又大赚了一笔。
众商人们疑惑不已,为何大盛商行好像总是能预测未来似的,每次出手都能满载而归?
如果有人能知道大盛商行背后的东家,他们便会了解其中的奥秘。
大盛商行背后的东家名盛广泉。
没错,便就是陈渊的老丈人了。
原来,在陈渊入京为官,主持新政之后,他常常在家书中谈及他的新政措施,以及可能会带来的效果,恰在机缘巧合之下,这些内容都被盛广泉知晓了,商人的敏锐性使盛广泉觉得此间有利可图,于是携巨资南下投资,接连买下各个造船工厂,又在第二波新政后,将造船厂利润全都投向了粮食生意中,接二连三地,顺着陈渊的思路,利润自然是滚滚而来。
各位书友,走过路过,评论再过呗!如若喜欢本书,不妨在给个5星好评,举手之劳,亦是对作者君的巨大支持,谢谢!
(本章完)
崇祯六年,亦是明朝形势大好之年,各地捷报频传,官军连连大胜。
一月,山东登州围城战结束,山东叛乱平定,朱大典与高起潜立得大功。
西北方面,去年年底,三边总督洪承畴回陕,联合陕西巡抚练国事、巡按御史史金兰,进兵甘肃,对起义军设在铁角城一带的基地进行围剿。
铁角城是郝临庵、可天飞等长期经理的大本营,他们在此地“分地耕牧”,实力雄厚,且铁角城山高沟深,形势险要,想要拿下十分不易。
一月,洪承畴一面调集大军进剿,一面派出间谍“借招抚为名,前赴各贼营,授以密计,与以重赏,潜行反间,令其以反贼杀贼。”在压力威逼与利益的诱惑之下,一些农民军纷纷动摇,其中有如白广恩者,率众投降后,立即领着官军直奔起义军首领可天飞的营地何家老寨,可天飞何崇谓亦被官军所杀。
二月,新任延绥巡抚陈奇瑜派总兵王承恩围剿一座城、薛红旗部起义军。一座城被叛徒乔六郎所杀,薛红旗和一字王拓先灵也在骨都寺为明靖边兵备道戴君恩所杀。三月,曹文诏等部官军追剿郝临庵、独行狼部于陕西耀州锥子山,起义军败北,撤入凤凰山。监军道樊一蘅见山势险要,难以攻打,于是派间谍进入起义军中,引诱不稳定分子杀害郝临庵、独行狼,拿着他们的首级向官军投降。
至此,神一魁一脉的起义军,除黄友才部突出重围,窜入祁连山脉之中,其余各众全部被歼灭。共斩首起义军三万六千有余。
就在西北镇压农民军获得空前大胜后,山西镇压活动亦有进展。
五月时,山西贼王紫金梁王自用病故,明官军得到消息,又施反间之计,紫金梁手下各营本就各自为战,独立性很强,之后便隔阂更深,终四散而去。
六月,明廷集晋冀豫三省之兵于山西南部,与起义军爆发数次大战,皆获得大胜,斩敌万人,王嘉胤一脉起义军也灭亡在即。
可谁也不知道,就在这一张张光鲜的奏报之后,是户部尚书陈渊每日每夜的呕心沥血。
年年用兵,明朝国库早已掏空,以往朝廷正税收上来的只有1461万两,可光军费开支就达1530余万两,还没算上行政开支,宗宗与皇家宫廷支出。入不敷出,这是任何人从账面上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基本状况,在算账方面相当内行的崇祯帝对这种情况更是一清二楚。
在年初时,崇祯帝召陈渊进行平台对奏,询问财政情况,陈渊一面安抚皇帝,一面加紧督促各地商税的征收。
三月,商税总算从各地运到京城,总计白银825万两,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
800多万两白银,其中500多万两用于补缺军费,另三百多万两陈渊请奏用于西北和山东的战后重建。
崇祯应允,同时由于钱粮的及时到位,他一时高兴,大笔一挥,免了山东西北本年的加征与地赋。
另一面,在这年,南方批准的港口也正式开放,一时帆船竟渡,海商云集,南方经济商品大量出口,虽有重额商税,但阻止不了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这进一步刺激了南方粮田改经济田,导致粮价骤升,但也仅是一段时间而已。
在户部政策导引之下,许多商人出海采购米粮,南下东南亚地区,购买低价粮食,然后运回大明。
大量粮食商品充斥南方市场,又使粮价下降,为赚取更多的利润,商人们又把粮食运到更远的北方,平抑了北方粮价。
繁忙的广州港内,一片片帆船竞渡往来,码头边也整整齐齐排满了货船,那些满载货物的船里装着的不仅有船工的辛苦,还有码头工人的期望。
这里是西历1633年的广州,大明治下的一府,自新政开海以来,如广州这般的巨型商业城市纷纷崛起,不仅让国家税收猛增,也使不少靠海吃海的百姓生活滋润了起来。
永福布庄的小伙计张春是第一次跟着东家来广州,他们是扬州的一家从事布匹生意的商行,每个月都会从扬州贩丝绸棉布到广州,东家李士闲这次因为人手不够调他跟着,一来帮衬着运货,二来也有心想栽培栽培这小子。
货船迎着海风,抖擞风帆缓缓前进,尾随船队入了港,这时他们才真正进入了广州府,张春从船舱内探出小脑袋向外张望,只见海面之上大大小小横列着无数船只,船工叫喝,货积如山,远处陆地上高楼鳞次,人来人往,繁华无比,即使见惯扬州宽街长巷的他也竟一时迷了眼。
“张春,你可要好生看清楚了,待会咱们靠了岸,先到市舶司把商税交付完毕,然后再去码头选一仓库把货存起来,这些步骤你都要一一记牢,以后我还指望你能管事,到时你可别再来问我。”
听到东家如此说,张春顿觉责任重大,立马认真地点头称“是。”
在永福布庄靠岸后,掌柜果然是带着他先去了市舶司,然后便是岸边的码头仓库,张春一路紧紧跟着,察言观色,生怕漏掉一点地方。
就在他观望之时,一处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
“东家,为何仓库的门前都挂的是大盛商行的牌子?”
“大盛商行?”李士闲转头一望,还真如此,家家仓库都是大盛商行的产业。
“想不到他们竟发展至此了!”李士闲不由感叹道。
大盛商行,是最近在商界广为人知的传奇,仅仅成立了一年多的时间,但其赚取的利润不下千万,惊艳各大商户。
在新政伊始,海口刚开之时,海运需求急剧上升,商人们到处求购海船,他们就发现,南方一地的各大造船厂都归了一户门下,那便是大盛商行。
在大家都忙于从事瓷器,丝绸生意之时,大盛商行却又涉足了粮食生意。果然没过多久,南方各地改粮种桑棉,导致粮价回升,大盛商行在早期粮食生意中又大赚了一笔。
众商人们疑惑不已,为何大盛商行好像总是能预测未来似的,每次出手都能满载而归?
如果有人能知道大盛商行背后的东家,他们便会了解其中的奥秘。
大盛商行背后的东家名盛广泉。
没错,便就是陈渊的老丈人了。
原来,在陈渊入京为官,主持新政之后,他常常在家书中谈及他的新政措施,以及可能会带来的效果,恰在机缘巧合之下,这些内容都被盛广泉知晓了,商人的敏锐性使盛广泉觉得此间有利可图,于是携巨资南下投资,接连买下各个造船工厂,又在第二波新政后,将造船厂利润全都投向了粮食生意中,接二连三地,顺着陈渊的思路,利润自然是滚滚而来。
各位书友,走过路过,评论再过呗!如若喜欢本书,不妨在给个5星好评,举手之劳,亦是对作者君的巨大支持,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