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纵横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傍晚的天津,乌云压顶,预示着一场暴风雪即将来临。
总督府,后堂的气氛也略显压抑。
李鸿章手拿一迭电报,声音冷峻:“你们的看法呢?”
众幕僚面面相觑,神色古怪。
上午,刘步蟾就发来电报,向中堂大人提出一份作战计划,当然,这是于成龙首先提议,徐用仪等人逐个补充,方案很完善,只是以刘步蟾的名义汇报,毕竟是李鸿章的爱将,外人不好直接插手。
与此同时,孙毓汶也发来信件,以老朋友的私人身份,大力赞同刘步蟾的思路,并从多方面论证,如果大功告成,一劳永逸解除倭人海战的威胁,浩瀚飘渺的黄海,将彻底掌握在北洋水师手里,成为中国舰队的内海。
计划很引人注目,前景也很乐观,不过,成功率有几成呢?
这才是李鸿章所关心的,白跑一趟不要紧,打胜了更是好事,求之不得,可倭人狡诈如狐,能按大家的预想上钩吗?
事关重大,幕僚们不敢轻易发言,李经方只有先打头阵:“父亲,孩儿觉得,此案并非出自刘步蟾,而是徐…中堂他们所为。”
张佩纶遭贬,灰溜溜的跑到南京隐居,杨士骧、杨士琦前去平壤,代表李鸿章协助徐用仪,原本人才济济的总督府,一下子人手紧缺,李鸿章无奈召回长子。
毕竟是父子关系,亲情浓于血。
李鸿章微一点头,于成龙的小伎俩,逃不过他的法眼,刘步蟾有几斤几两,他这个北洋大臣,再清楚不过。
李经方受到鼓舞,继续道:“我们本来就有出海计划,寻找倭舰主力,所以与徐。。。中堂并无冲突,问题是,徐中堂太自私,也太儿戏,把倭人的智商考虑得太低,孩子可以肯定,倭人是不会上当的。”
李鸿章扫了他一眼,再瞧瞧其他人:“有不同意见吗?”
众人飞快的对望,迟疑不决。
张佩纶走了,未来的北洋接班人,只剩下李经方一个选择,即使有异议,也很少当面驳斥,不给李经方面子,相当于断了自己的前程。
李鸿章心里亮堂得很,暗叹一声,随即点名:“玉山,谈谈你的看法,实事求是,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顾忌。”
周馥的资格老,在总督府威望极高,李经方想要接班,不得不尊重这一批元老。
周馥为人谨慎,思索了好一会才道:“伯行所言有理,但以我之见,徐中堂乃一君子,并无太多的恶意,孙中堂也想促成此事,大人不宜拒绝,反正与出海计划没有太大的冲突,不如给个面子,或许老天有眼,倭寇活该倒霉。”
果然是老沉之见,正合李鸿章的心意:“好,通知禹廷(丁汝昌),立即制定作战计划,近日开拨,强调一点,此事滋关国运,绝对保密,连朝廷也不能透露。”挥了挥手,笑道:“今天不管晚餐,大家自便。”
众幕僚也笑了起来,气氛为之一松,于式枚忽然:“中堂大人,那个荒川已来了两次,现在还在外堂等候,您是不是……”
李鸿章脸色一板,不假思索:“时机未到,不见。”
李经方学乖了,连忙拍了个马屁:“父亲英明,倭人欺软怕硬,战前气焰嚣张,吃了大亏,又跑来求和,呵呵,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除非他们立即撤出朝鲜。”
#######################
紫金城,御书房。
光绪目光阴沉:“洋人怎么说?”
翁同和满脸气愤:“倭人花言巧语,洋人的态度很暧mei,让定远号明日驶离平壤,快速返京,主持调和谈判,臣已向徐用仪发报,尽量拖延时间。”
光绪点点头,面色稍缓:“徐中堂的平壤一行,没有白去,由主和变为主战,而且主动请战,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老臣,朕相信他,一定能拖住洋人。”
翁同和也有同感,欢喜的说道:“徐中堂深明大义,以前只是受到他们的瞒骗,到前线实际一看,立即改弦易辙,明白了皇上的苦心,呵呵,老臣到以为,那个于成龙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前是两个阵营,水火不相融,徐用仪反戈一击,给了主和派一个沉重的打击,主战派恰好相反,气焰高涨,加上陆海连胜,主和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光绪亲政日短,满朝将军之中,亲自提拔的没几个,最满意是于成龙,只要提起老于的名字,情不自禁的称赞了好一会,这才转入正题:“倭人找了哪几个?”
翁同和苦笑道:“但凡主和派,基本上都拜访了,主要是礼亲王、张之万、李鸿章,具体情况,老臣不得而知,但某些人明显活跃起来。”
光绪一拍龙案,眼喷怒火:“胆大包天,白读了这些年圣贤书,一群卖国贼。”
翁同和迟疑片刻,小声道:“据说,小村寿太郎刚才去了颐和园,好像带了不少礼物。”
光绪脸色大变,腾的站起身来,翁同和忙道:“皇上,千万不可冲动,冷静冷观,目下我大清占优势,胜珠在握,倭人形势不妙,圣母皇太后不一定动心。”
光绪缓缓坐下,长舒一口气,喃喃道:“皇阿爸圣明,她老人家是支持我的,不会被倭人迷惑。”话虽如此,他还是忐忑不安,又站起身来:“我亲自去一趟,当面斥责小村寿太郎。”
翁同和劝道:“皇上息怒,无论太后怎么想,不会立即表态,老臣建议,您还是先打探李总管的口风。”
光绪怔了怔,满嘴的苦涩,他这个皇帝当得真窝囊,居然屈尊求一个太监总管。
############
平壤城外,杀倭军大营。
于成龙端坐高台,观察新兵的操练,身旁多了几个洋人,俄罗斯驻华公使喀希尼,及使馆的武官。
对于杀倭军,各国公使都很有兴趣,纷纷前来探查情报,兴趣最大的当属俄罗斯人,毕竟与中朝是邻居,东北亚任何一股军事力量,都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新军初建,缺枪少弹,也没有专业教官,精神风貌虽然不错,但相对于西洋军队,只能算业余兵,当然,于成龙也藏了私,出来操练的全是近几天报到的新丁。
看完整个过程,俄人表面赞不绝口,眼中却掩饰不住的轻蔑,于成龙满不在乎,笑道:“朝鲜是小国,没有野心,训练新兵只是为了保家卫国。”接着漫不经心的问道:“喀希尼先生,于某请教一个问题,俄罗斯的东方战略,应该侧重于陆地,还是海上?”
几个俄人立马警惕起来,喀希尼狡猾的笑道:“俄罗斯人爱好和平,不希望发生战争,希望与邻国友好相处。”
于成龙淡笑:“恕于某直言,贵国在东方地广人稀,不宜再扩张,否则必有后患,你们的出路在海洋,再庞大的领土,若没有通畅的出海口,也是草肚皮。”
俄罗斯人面色微变,略有恼怒,喀希尼哼道:“于将军有何高见?”
于成龙拔出马刀,在地上划出简陋的地图:“诸位先生,千岛群岛与日本列岛是一条铁链,你们的太平洋舰队很难自由进出,只要倭人愿意,随时可以封锁每个海峡,所以我感到困惑,当年为了南库页岛,将千岛群岛置换出去,实在是愚蠢的行为。”
此言一出,俄人更是怒火中烧,喀希尼不客气的点明:“于将军,您在挑拨我国与倭人的关系。”
于成龙耸了耸肩,很坦白的说道:“不是挑拨,而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先生们,不要小看倭人,他们现在实力弱小,却敢挑战我大清,一旦强盛起来,不仅是我大清的劲敌,也是俄罗斯的威胁,据说,英人正在与倭国暗中接触,有结盟的意图。”
大英帝国与日本结盟,目的世人皆知。
身为公使,喀希尼有一定的外交素质,很快冷静下来:“于将军,您的消息来源可靠吗?”
于成龙踩去地图,收起马刀:“平衡策略,属于英国佬的拿手好戏,欧洲、中亚大获成功,现在轮到东亚了,呵呵,尊敬的喀希尼先生,于某一向以为,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等待,而是行动,将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
喀希尼沉思半晌,脸色变幻不定,忽然露齿一笑:“您不仅是个英勇的将军,还是个高明的外交官,如果俄罗斯介入战争,你们可以轻松获胜,重新控制朝鲜。”
于成龙摇摇头:“不,喀希尼先生,您错了,没有俄罗斯,我大清照样将倭人赶下大海,贵国参战不是为了我国,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若是轻松夺取千岛群岛,甚至于北海道,俄罗斯将真正的走向太平洋,而且铲除了一个潜在的威胁。”(未完待续)
傍晚的天津,乌云压顶,预示着一场暴风雪即将来临。
总督府,后堂的气氛也略显压抑。
李鸿章手拿一迭电报,声音冷峻:“你们的看法呢?”
众幕僚面面相觑,神色古怪。
上午,刘步蟾就发来电报,向中堂大人提出一份作战计划,当然,这是于成龙首先提议,徐用仪等人逐个补充,方案很完善,只是以刘步蟾的名义汇报,毕竟是李鸿章的爱将,外人不好直接插手。
与此同时,孙毓汶也发来信件,以老朋友的私人身份,大力赞同刘步蟾的思路,并从多方面论证,如果大功告成,一劳永逸解除倭人海战的威胁,浩瀚飘渺的黄海,将彻底掌握在北洋水师手里,成为中国舰队的内海。
计划很引人注目,前景也很乐观,不过,成功率有几成呢?
这才是李鸿章所关心的,白跑一趟不要紧,打胜了更是好事,求之不得,可倭人狡诈如狐,能按大家的预想上钩吗?
事关重大,幕僚们不敢轻易发言,李经方只有先打头阵:“父亲,孩儿觉得,此案并非出自刘步蟾,而是徐…中堂他们所为。”
张佩纶遭贬,灰溜溜的跑到南京隐居,杨士骧、杨士琦前去平壤,代表李鸿章协助徐用仪,原本人才济济的总督府,一下子人手紧缺,李鸿章无奈召回长子。
毕竟是父子关系,亲情浓于血。
李鸿章微一点头,于成龙的小伎俩,逃不过他的法眼,刘步蟾有几斤几两,他这个北洋大臣,再清楚不过。
李经方受到鼓舞,继续道:“我们本来就有出海计划,寻找倭舰主力,所以与徐。。。中堂并无冲突,问题是,徐中堂太自私,也太儿戏,把倭人的智商考虑得太低,孩子可以肯定,倭人是不会上当的。”
李鸿章扫了他一眼,再瞧瞧其他人:“有不同意见吗?”
众人飞快的对望,迟疑不决。
张佩纶走了,未来的北洋接班人,只剩下李经方一个选择,即使有异议,也很少当面驳斥,不给李经方面子,相当于断了自己的前程。
李鸿章心里亮堂得很,暗叹一声,随即点名:“玉山,谈谈你的看法,实事求是,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顾忌。”
周馥的资格老,在总督府威望极高,李经方想要接班,不得不尊重这一批元老。
周馥为人谨慎,思索了好一会才道:“伯行所言有理,但以我之见,徐中堂乃一君子,并无太多的恶意,孙中堂也想促成此事,大人不宜拒绝,反正与出海计划没有太大的冲突,不如给个面子,或许老天有眼,倭寇活该倒霉。”
果然是老沉之见,正合李鸿章的心意:“好,通知禹廷(丁汝昌),立即制定作战计划,近日开拨,强调一点,此事滋关国运,绝对保密,连朝廷也不能透露。”挥了挥手,笑道:“今天不管晚餐,大家自便。”
众幕僚也笑了起来,气氛为之一松,于式枚忽然:“中堂大人,那个荒川已来了两次,现在还在外堂等候,您是不是……”
李鸿章脸色一板,不假思索:“时机未到,不见。”
李经方学乖了,连忙拍了个马屁:“父亲英明,倭人欺软怕硬,战前气焰嚣张,吃了大亏,又跑来求和,呵呵,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除非他们立即撤出朝鲜。”
#######################
紫金城,御书房。
光绪目光阴沉:“洋人怎么说?”
翁同和满脸气愤:“倭人花言巧语,洋人的态度很暧mei,让定远号明日驶离平壤,快速返京,主持调和谈判,臣已向徐用仪发报,尽量拖延时间。”
光绪点点头,面色稍缓:“徐中堂的平壤一行,没有白去,由主和变为主战,而且主动请战,不愧是忠心报国的老臣,朕相信他,一定能拖住洋人。”
翁同和也有同感,欢喜的说道:“徐中堂深明大义,以前只是受到他们的瞒骗,到前线实际一看,立即改弦易辙,明白了皇上的苦心,呵呵,老臣到以为,那个于成龙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前是两个阵营,水火不相融,徐用仪反戈一击,给了主和派一个沉重的打击,主战派恰好相反,气焰高涨,加上陆海连胜,主和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光绪亲政日短,满朝将军之中,亲自提拔的没几个,最满意是于成龙,只要提起老于的名字,情不自禁的称赞了好一会,这才转入正题:“倭人找了哪几个?”
翁同和苦笑道:“但凡主和派,基本上都拜访了,主要是礼亲王、张之万、李鸿章,具体情况,老臣不得而知,但某些人明显活跃起来。”
光绪一拍龙案,眼喷怒火:“胆大包天,白读了这些年圣贤书,一群卖国贼。”
翁同和迟疑片刻,小声道:“据说,小村寿太郎刚才去了颐和园,好像带了不少礼物。”
光绪脸色大变,腾的站起身来,翁同和忙道:“皇上,千万不可冲动,冷静冷观,目下我大清占优势,胜珠在握,倭人形势不妙,圣母皇太后不一定动心。”
光绪缓缓坐下,长舒一口气,喃喃道:“皇阿爸圣明,她老人家是支持我的,不会被倭人迷惑。”话虽如此,他还是忐忑不安,又站起身来:“我亲自去一趟,当面斥责小村寿太郎。”
翁同和劝道:“皇上息怒,无论太后怎么想,不会立即表态,老臣建议,您还是先打探李总管的口风。”
光绪怔了怔,满嘴的苦涩,他这个皇帝当得真窝囊,居然屈尊求一个太监总管。
############
平壤城外,杀倭军大营。
于成龙端坐高台,观察新兵的操练,身旁多了几个洋人,俄罗斯驻华公使喀希尼,及使馆的武官。
对于杀倭军,各国公使都很有兴趣,纷纷前来探查情报,兴趣最大的当属俄罗斯人,毕竟与中朝是邻居,东北亚任何一股军事力量,都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新军初建,缺枪少弹,也没有专业教官,精神风貌虽然不错,但相对于西洋军队,只能算业余兵,当然,于成龙也藏了私,出来操练的全是近几天报到的新丁。
看完整个过程,俄人表面赞不绝口,眼中却掩饰不住的轻蔑,于成龙满不在乎,笑道:“朝鲜是小国,没有野心,训练新兵只是为了保家卫国。”接着漫不经心的问道:“喀希尼先生,于某请教一个问题,俄罗斯的东方战略,应该侧重于陆地,还是海上?”
几个俄人立马警惕起来,喀希尼狡猾的笑道:“俄罗斯人爱好和平,不希望发生战争,希望与邻国友好相处。”
于成龙淡笑:“恕于某直言,贵国在东方地广人稀,不宜再扩张,否则必有后患,你们的出路在海洋,再庞大的领土,若没有通畅的出海口,也是草肚皮。”
俄罗斯人面色微变,略有恼怒,喀希尼哼道:“于将军有何高见?”
于成龙拔出马刀,在地上划出简陋的地图:“诸位先生,千岛群岛与日本列岛是一条铁链,你们的太平洋舰队很难自由进出,只要倭人愿意,随时可以封锁每个海峡,所以我感到困惑,当年为了南库页岛,将千岛群岛置换出去,实在是愚蠢的行为。”
此言一出,俄人更是怒火中烧,喀希尼不客气的点明:“于将军,您在挑拨我国与倭人的关系。”
于成龙耸了耸肩,很坦白的说道:“不是挑拨,而是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先生们,不要小看倭人,他们现在实力弱小,却敢挑战我大清,一旦强盛起来,不仅是我大清的劲敌,也是俄罗斯的威胁,据说,英人正在与倭国暗中接触,有结盟的意图。”
大英帝国与日本结盟,目的世人皆知。
身为公使,喀希尼有一定的外交素质,很快冷静下来:“于将军,您的消息来源可靠吗?”
于成龙踩去地图,收起马刀:“平衡策略,属于英国佬的拿手好戏,欧洲、中亚大获成功,现在轮到东亚了,呵呵,尊敬的喀希尼先生,于某一向以为,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等待,而是行动,将威胁扼杀在萌芽之中。”
喀希尼沉思半晌,脸色变幻不定,忽然露齿一笑:“您不仅是个英勇的将军,还是个高明的外交官,如果俄罗斯介入战争,你们可以轻松获胜,重新控制朝鲜。”
于成龙摇摇头:“不,喀希尼先生,您错了,没有俄罗斯,我大清照样将倭人赶下大海,贵国参战不是为了我国,而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若是轻松夺取千岛群岛,甚至于北海道,俄罗斯将真正的走向太平洋,而且铲除了一个潜在的威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