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网络升温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在遥远的未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影响作用力已经逐渐融为一体,特别是伴随着脸书、推特、**等多样社交网络的出现,独立个体构成的网络世界对于现实的影响力节节攀升。贝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灵活运用社交网络而赢得竞选的总统。
但是在2003年的当下,网络的兴起始终还是在前期发展阶段,就连博客的使用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巅峰。这使得哈维尔博客推出的活动标新立异,立刻吸引了所有网友的视线——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他们也可以像专业影评人一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赢得关注、取得认同,这对于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广大普通观众来说,无异于石破天惊。
于是,整个网络都因为“上帝之城”而爆发了,哈维尔每一天都在精心挑选着网友评论,每天发布两到三篇,将整个互动宣传浩浩荡荡地进行了下去。
来自芝加哥的莎拉表示,“在一个无聊而低落的晚上,路过地标院线的时候,我被我的朋友们拉进了影院,想要随便找一部电影打发时间,我们随机选择了‘上帝之城’。必须承认的是,我很高兴我们做出了这个选择,因为当电影开始之后,我整个晚上完全忽略了我的朋友,彻彻底底被这部电影震撼了!
我认为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强大、动人、原始、真实,甚至在某些部分是有趣的。当电影结束时,我是带着微笑离开的,这是一部罕见的伟大电影,尤其是在最近战争呼声越演越烈的情况下,电影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电影的结尾没有任何冲突和戏剧,仅仅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却引发了我久久都无法平息的思考。
十分满分,我给予十分。如果你有机会的话,请一定要观看。”
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用户账号为地狱小丑的网友如此评论到,“毋庸置疑,‘上帝之城’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过去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从新闻媒体上看到了无数关于这部作品的好评,在我看来,这些赞扬依旧不足以表达这部电影的精彩和出色。
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和角色赋予了整部电影一种奇幻的色彩,那种专属于里约热内卢的缤纷色彩,却隐隐躲藏在巴西那灿烂阳光的阴影之下,那是一片平均生命短于三十岁、毒/贩子是上帝的区域。
电影没有绝对的主角,上帝之城才是,但是生活在这座上帝之城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如此真实、如此精彩、如此极端、如此鲜明,更加难得的是,一群年轻而陌生的演员们却赋予了这些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导演讲述电影的方式十分老练,洋溢着个人风格,同时也风趣幽默,最重要的是,血腥般的震撼。在观看电影时,总是会联想到昆汀-塔伦蒂诺,一些聪明的时间跳跃、静止时刻,还有一些睿智而俏皮的电影细节,让人想起‘低俗小说’或者‘好家伙’,但却又充斥着导演独特的风格和品味。
整体而言,‘上帝之城’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值得推荐给每一个人。满分,十分!”
新泽西的网友凯蒂猫问好给出了七分的评价,“这部电影对于暴力的描写不动声色却深入骨髓,彷佛没有看到任何血腥的画面,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遗憾的是,整部电影都缺少角色的成长和情感的注入,彷佛所有角色都游离在电影之外,让电影缺少一个真实的灵魂——也许这就是导演的目的,强调暴力对这片城市所带来的影响。
观影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我开始不在乎那些情感的描写了,因为电影里有好几个强有力的场景让我感觉到了无力和愤怒,甚至是情绪脱离了控制,但这更加让我感到羞耻——因为如果电影赋予更多情绪的话,这部电影将会更加具有影响力,也更加出色。”
达拉斯的网友苏克斯则是尖叫的咆哮着,“棒!棒!棒!这绝对是好莱坞过去三年时间里最出色的作品,没有之一,整部电影都在咆哮着真实的残酷,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训。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暴力最冷酷的一部电影,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美妙最动人的一部电影。”
盐湖城的网友大写的亨利打出了零分的糟糕评价,“我根本看不懂这部电影,甚至才看了不到一般,我就开始觉得无聊了,几乎想要睡觉。除了最主要的几个角色之外,其他角色根本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我甚至无法认清楚谁是谁。而电影里随机插入的短片更是破坏了整个节奏,让人分心,我根本没有办法投入。更糟糕的是,我觉得被电影里的暴力侵犯了,那些暴力画面是完全不合适的,更不要说它以一种令人作呕的方式抹黑了巴西的形象。真是一部糟糕透顶的电影,我为自己观看了这部电影感到羞耻。”
纽约的网友比尔的评分是三分,虽然没有落到谷底的零分,但他详细的评论却成为了负面评论之中的典型代表。
“我不在乎这是不是一个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这就是我看过电影之中最浪费时间的、最无情的、最卑劣的一部作品。作为一部外语电影,也许它勉强可以打败被严重过誉的‘天使爱美丽’和‘对她说’,仅仅只是因为它凌厉的剪辑风格。而那些把这部电影拿来和‘好家伙’相提并论的评论都是令人作呕的。
这部电影没有任何个性,没有任何人性,甚至是一点点同情都没有,在长达两个小时又十分钟的观影过程中,我们只是看到了残忍无情的杀戮,一遍又一遍又一遍,彷佛在巴西除了杀戮之外就什么都不剩下了。虽然这很可怕,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它需要更多的内核。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什么?
电影的真实人性在哪里?不管你们是否相信,就连一个连环杀手都比这部电影显得更加温情。女性角色在这部电影里几乎被无视了,而角色的个性更是被完全抹杀,我们甚至没有办法发现一个完整的角色,就好像是一部一点都不恐怖的恐怖电影一般,血腥而无聊,空洞而乏力。
对于那些不断称赞这部电影的人,我只想说,你可以尝试租赁录像带来看,然后不断按下暂停,计算一下电影里没有死人的最长镜头到底有多久?我相信绝对不会超过四分钟。‘上帝之城’根本没有说明为什么巴西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也根本没有说明为什么那个贫民窟会如此绝望。
如果你想要看一部两个小时又十分钟的音乐录影带,那么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把它当做一部电影,这对电影是一种侮辱。说真的。”
哈维尔博客几乎每天都会更新网友的评论,可是比起网友的影评来说,在这些影评之下的争论才是真正精彩的部分。从此时就可以看出日后社交网络的特性:人们隐藏在电脑背后,就宛若带上了一个面具一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肆无忌惮地做真实的自己,毫不保留地将所有负面情绪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
也许,这些网友的观点不够专业,甚至是对电影都没有太多了解的门外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本身就是电影市场的构成部分,他们的意见对“上帝之城”来说没有作用,却可以唤起其他网友或赞成或反对的意见,继而让讨论进一步升温。
仅仅在短短的一周时间之内,哈维尔刊登了十七篇网友评论,其中赞扬占据十篇,批评占据四篇,中立则占据三篇。但有趣的是,这十七篇来自网友的观点却为哈维尔的博客地阿莱了近九十万的浏览,这也是哈维尔开创博客以来的新高;更夸张的是,十七篇评论之下引发了超过三万条留言讨论——虽然其中涵盖许多都是相同用户的重复讨论,但依旧可以称得上是骇人听闻。
这引发了整个传播学、新闻学业界的震动!
克洛伊-摩尔(chole-moore)就是其中一员,她人生第一次发现,网络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
在网络之上,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思想、言论、观点都会涌现出来,有的荒谬可笑,有的发人深思,有的唤醒共鸣……彷佛这就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发言的平台,仅仅在一台电脑面前,就可以连接整个世界。
几乎每一天,克洛伊都会登陆哈维尔的博客,浏览今天的更新,以及昨天的留言回复,然后再加入其中的讨论。这让克洛伊乐此不疲,每一天停留在电脑面前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看着成千上万的人都加入了这场讨论,纷纷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克洛伊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不撰写一篇评论呢?”
克洛伊说做就做。
坐在电脑前,克洛伊原本以为这一切会十分困难,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的学生,她擅长的是电影,而不是写作——上学期的编剧课她差一点就要被当了。可是真正把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脑海里的思绪却如同泉涌,这种感觉十分陌生,但也十分美妙。
第一次,克洛伊意识到,她正在试图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全世界,这种感觉……很微妙。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在遥远的未来,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网络与现实世界的相互影响作用力已经逐渐融为一体,特别是伴随着脸书、推特、**等多样社交网络的出现,独立个体构成的网络世界对于现实的影响力节节攀升。贝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也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灵活运用社交网络而赢得竞选的总统。
但是在2003年的当下,网络的兴起始终还是在前期发展阶段,就连博客的使用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巅峰。这使得哈维尔博客推出的活动标新立异,立刻吸引了所有网友的视线——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他们也可以像专业影评人一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赢得关注、取得认同,这对于一直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广大普通观众来说,无异于石破天惊。
于是,整个网络都因为“上帝之城”而爆发了,哈维尔每一天都在精心挑选着网友评论,每天发布两到三篇,将整个互动宣传浩浩荡荡地进行了下去。
来自芝加哥的莎拉表示,“在一个无聊而低落的晚上,路过地标院线的时候,我被我的朋友们拉进了影院,想要随便找一部电影打发时间,我们随机选择了‘上帝之城’。必须承认的是,我很高兴我们做出了这个选择,因为当电影开始之后,我整个晚上完全忽略了我的朋友,彻彻底底被这部电影震撼了!
我认为这是一部出色的电影,强大、动人、原始、真实,甚至在某些部分是有趣的。当电影结束时,我是带着微笑离开的,这是一部罕见的伟大电影,尤其是在最近战争呼声越演越烈的情况下,电影能够给予我们一些启示——电影的结尾没有任何冲突和戏剧,仅仅是生活的一个片段,却引发了我久久都无法平息的思考。
十分满分,我给予十分。如果你有机会的话,请一定要观看。”
位于明尼阿波利斯的用户账号为地狱小丑的网友如此评论到,“毋庸置疑,‘上帝之城’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过去这一段时间我们已经从新闻媒体上看到了无数关于这部作品的好评,在我看来,这些赞扬依旧不足以表达这部电影的精彩和出色。
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故事和角色赋予了整部电影一种奇幻的色彩,那种专属于里约热内卢的缤纷色彩,却隐隐躲藏在巴西那灿烂阳光的阴影之下,那是一片平均生命短于三十岁、毒/贩子是上帝的区域。
电影没有绝对的主角,上帝之城才是,但是生活在这座上帝之城里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如此真实、如此精彩、如此极端、如此鲜明,更加难得的是,一群年轻而陌生的演员们却赋予了这些角色鲜活的生命力。
导演讲述电影的方式十分老练,洋溢着个人风格,同时也风趣幽默,最重要的是,血腥般的震撼。在观看电影时,总是会联想到昆汀-塔伦蒂诺,一些聪明的时间跳跃、静止时刻,还有一些睿智而俏皮的电影细节,让人想起‘低俗小说’或者‘好家伙’,但却又充斥着导演独特的风格和品味。
整体而言,‘上帝之城’是一部难得的佳作,值得推荐给每一个人。满分,十分!”
新泽西的网友凯蒂猫问好给出了七分的评价,“这部电影对于暴力的描写不动声色却深入骨髓,彷佛没有看到任何血腥的画面,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遗憾的是,整部电影都缺少角色的成长和情感的注入,彷佛所有角色都游离在电影之外,让电影缺少一个真实的灵魂——也许这就是导演的目的,强调暴力对这片城市所带来的影响。
观影到了一定阶段之后,我开始不在乎那些情感的描写了,因为电影里有好几个强有力的场景让我感觉到了无力和愤怒,甚至是情绪脱离了控制,但这更加让我感到羞耻——因为如果电影赋予更多情绪的话,这部电影将会更加具有影响力,也更加出色。”
达拉斯的网友苏克斯则是尖叫的咆哮着,“棒!棒!棒!这绝对是好莱坞过去三年时间里最出色的作品,没有之一,整部电影都在咆哮着真实的残酷,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训。这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暴力最冷酷的一部电影,同时也是有史以来最美妙最动人的一部电影。”
盐湖城的网友大写的亨利打出了零分的糟糕评价,“我根本看不懂这部电影,甚至才看了不到一般,我就开始觉得无聊了,几乎想要睡觉。除了最主要的几个角色之外,其他角色根本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我甚至无法认清楚谁是谁。而电影里随机插入的短片更是破坏了整个节奏,让人分心,我根本没有办法投入。更糟糕的是,我觉得被电影里的暴力侵犯了,那些暴力画面是完全不合适的,更不要说它以一种令人作呕的方式抹黑了巴西的形象。真是一部糟糕透顶的电影,我为自己观看了这部电影感到羞耻。”
纽约的网友比尔的评分是三分,虽然没有落到谷底的零分,但他详细的评论却成为了负面评论之中的典型代表。
“我不在乎这是不是一个基于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这就是我看过电影之中最浪费时间的、最无情的、最卑劣的一部作品。作为一部外语电影,也许它勉强可以打败被严重过誉的‘天使爱美丽’和‘对她说’,仅仅只是因为它凌厉的剪辑风格。而那些把这部电影拿来和‘好家伙’相提并论的评论都是令人作呕的。
这部电影没有任何个性,没有任何人性,甚至是一点点同情都没有,在长达两个小时又十分钟的观影过程中,我们只是看到了残忍无情的杀戮,一遍又一遍又一遍,彷佛在巴西除了杀戮之外就什么都不剩下了。虽然这很可怕,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它需要更多的内核。这部电影的目的是什么?
电影的真实人性在哪里?不管你们是否相信,就连一个连环杀手都比这部电影显得更加温情。女性角色在这部电影里几乎被无视了,而角色的个性更是被完全抹杀,我们甚至没有办法发现一个完整的角色,就好像是一部一点都不恐怖的恐怖电影一般,血腥而无聊,空洞而乏力。
对于那些不断称赞这部电影的人,我只想说,你可以尝试租赁录像带来看,然后不断按下暂停,计算一下电影里没有死人的最长镜头到底有多久?我相信绝对不会超过四分钟。‘上帝之城’根本没有说明为什么巴西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也根本没有说明为什么那个贫民窟会如此绝望。
如果你想要看一部两个小时又十分钟的音乐录影带,那么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把它当做一部电影,这对电影是一种侮辱。说真的。”
哈维尔博客几乎每天都会更新网友的评论,可是比起网友的影评来说,在这些影评之下的争论才是真正精彩的部分。从此时就可以看出日后社交网络的特性:人们隐藏在电脑背后,就宛若带上了一个面具一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肆无忌惮地做真实的自己,毫不保留地将所有负面情绪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
也许,这些网友的观点不够专业,甚至是对电影都没有太多了解的门外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本身就是电影市场的构成部分,他们的意见对“上帝之城”来说没有作用,却可以唤起其他网友或赞成或反对的意见,继而让讨论进一步升温。
仅仅在短短的一周时间之内,哈维尔刊登了十七篇网友评论,其中赞扬占据十篇,批评占据四篇,中立则占据三篇。但有趣的是,这十七篇来自网友的观点却为哈维尔的博客地阿莱了近九十万的浏览,这也是哈维尔开创博客以来的新高;更夸张的是,十七篇评论之下引发了超过三万条留言讨论——虽然其中涵盖许多都是相同用户的重复讨论,但依旧可以称得上是骇人听闻。
这引发了整个传播学、新闻学业界的震动!
克洛伊-摩尔(chole-moore)就是其中一员,她人生第一次发现,网络是一件如此有趣的事。
在网络之上,世界各地五花八门的思想、言论、观点都会涌现出来,有的荒谬可笑,有的发人深思,有的唤醒共鸣……彷佛这就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公平发言的平台,仅仅在一台电脑面前,就可以连接整个世界。
几乎每一天,克洛伊都会登陆哈维尔的博客,浏览今天的更新,以及昨天的留言回复,然后再加入其中的讨论。这让克洛伊乐此不疲,每一天停留在电脑面前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直到有一天,看着成千上万的人都加入了这场讨论,纷纷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克洛伊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为什么我不撰写一篇评论呢?”
克洛伊说做就做。
坐在电脑前,克洛伊原本以为这一切会十分困难,作为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的学生,她擅长的是电影,而不是写作——上学期的编剧课她差一点就要被当了。可是真正把双手放在键盘上时,脑海里的思绪却如同泉涌,这种感觉十分陌生,但也十分美妙。
第一次,克洛伊意识到,她正在试图将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全世界,这种感觉……很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