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倒霉孩子(三更庆签约)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翌日,农庄内无缘无故多了一大车的书,全都是经史子集,还有一些杂书,这都是未洵与李尚慕一起在蓬莱搜罗的,蓬莱唯二的两家书斋,里面的书几乎全被买了下来,送到了农庄。
未洵豪迈的指着满屋子的书,一根手指如同指点江山一般到:“二弟,从今而后,你就安心读书,其他的事情,自有我们去做,无须担忧。”
未央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自己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科举科举!历代最重视的事情,真正的独木桥,一旦跨过去,就是鱼跃龙门,飞腾直上,在大宋这个不杀士大夫的年代,几乎就是有了免死金牌,你就算强抢民女,都不会有啥问题,当然,前提是你要给予足够的赔偿。
未央本来有志于科举入仕,这算是一条捷径,直通龙门的捷径。
所谓:山高我为峰,海深身化龙!
不过看到这一大车的书,堆满了一间房子,未央觉得自己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真的科举入仕了。
大宋的科举说实话还是比较开明的,没有什么八股文,但是也讲究个骈四俪六,没有下过苦功的人,没有基本功,连话语都不通顺,那是不可能中第的,而且省试的时候,以太学体为官方字体,若是没有使用太学体也没啥,不过会落个不好的印象。
未央的毛笔字嘛!呵呵!2118年还有几个人会这玩意?会的都在博物馆供着让人参观呢。
未央忽然想到著名的千古第一榜,嘉佑二年的那一场科举,堪称古往今来最牛逼的科举,没有之一,他就是第一,那一榜有名传千古的大才子,有青史留名的数位宰执,几乎可以说是中华千年来的精华所在,无以伦比。
今年是庆历二年,未央掰着手指算了算,那一榜还有十年才来,自己是赶不上了,所以不用对阵那些变态。
所以未央觉得,自己倒是可以试试,看看科举之路,到底是个什么样。
说干就干,以后的日子里,未央几乎除了如厕睡觉,连一日三餐都呆在书房里,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经史子集中的精华,每日上午练字,下午读书。
作为科研世家最顶尖的纨绔,未央智力超群,这是遗传的缘故,而且经过一场穿越,他的记忆力达到了变态的地步,一目十行不足以说明他记忆力之强悍,短短十日的功夫,几乎一屋子的书,便全部装在了他的脑子里,最恐怖的是,他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他的精神竟然越来越旺盛,如同得到了催化剂一般,不断的攀升,就算是数日不眠不休,也依旧精力充沛,当真是一件大好事,感情读书还能给自己加油?
不过读书读的好,不代表写字写得好,未洵考较他的时候,他总是对答如流,还能举一反三,加入自己的见解,但是一旦写字的时候,那就是不堪入目了,如同狗爬一般的字,气的未洵手直抖,这种字要是能中第,除非考官瞎了。
于是乎,未央接下来的日子,开始了惨绝人寰的书法练习,早晨练书法,上午练书法,下午还是练书法。
六月尾的时候,未央的书法依旧是那般不堪入目,未洵已经绝望了,他觉得自家兄弟虽然是旷世奇才,但是想要科举入仕,就这一笔字,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不过也未必,勤学苦练罢了。
未洵拿出了王羲之教子劲,联合了未家上下,全力督促未央练字,除此之外,未央连出门的机会都不给,一旦想出门,大嫂就泫然欲涕,小妹就抱着大腿嚎啕大哭。
这日子没法过了!未央悲愤的不能自已,想自己两世为人,两世都是天才中的天才,但是前世的习惯哪能那么容易改过来?还毛笔字?还繁体字?小爷连钢笔都没摸过几回的人,跟小儿习字有啥区别?不要过分好不好?
未央练字的当口,登州终于迎来的一位知州,蓬莱终于迎来了一位知县。
知州叫滕子京,知县叫贾章。
滕子京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没有人会不知道千古名篇《登岳阳楼》,此老今年五十三岁,与范仲淹乃是同科,更是至交好友,此时范仲淹还在西边跟西夏捉迷藏,此老身为范仲淹好友,与范仲淹一起在西夏御敌,但是被圣人一纸诏书便弄到了登州这个穷困潦倒的地方,至于原因,没有人知道。
至于贾章,这家伙今年才二十四岁,妥妥的青年才俊,他老子贾昌朝这会迁尚书礼部郎中,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羊国子监,妥妥的未来储相。
贾昌朝锐意进取,也是人杰中的人杰,也不知怎的,他看到赵祯竟然把前线的滕子京调回来,送到了登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心中便起了思量,直接把自己的儿子也弄了过去。
贾章起初是不乐意的,那鬼地方什么都没有,连个好点的青楼都少见,作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这与贬斥没有什么区别了。
“你懂什么?圣人是什么人,圣意难测,滕子京那种大才,竟然没有一丝风声的就扔到了登州,别人以为是贬斥,但是为父却以为,一定是登州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国舅爷还有几个将门弟子都在登州,这是为什么?现在又把滕子京送去,肯定不简单。
你此去的目的,便是搞清楚登州到底有什么情况,顺便与那几位搞好关系,不要摆你士人的架子,不然回来为父打死你。”
贾章被老父一顿威逼利诱,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了蓬莱,直接就住进了简陋的县衙,好几日都没有出门。
没出门不代表没有行动,没过几日,蓬莱的街面上边出现了两伙人,逢人便打听蓬莱最近的新鲜事。
作为热情好客的蓬莱人,没说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三言两语,就把风雅阁卖的一干二净。
至于其中种种内幕,蓬莱人就不知道了,只能绘声绘色的添加自己的臆想猜测,说的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唾沫四溅。
翌日,农庄内无缘无故多了一大车的书,全都是经史子集,还有一些杂书,这都是未洵与李尚慕一起在蓬莱搜罗的,蓬莱唯二的两家书斋,里面的书几乎全被买了下来,送到了农庄。
未洵豪迈的指着满屋子的书,一根手指如同指点江山一般到:“二弟,从今而后,你就安心读书,其他的事情,自有我们去做,无须担忧。”
未央倒吸了一口凉气,觉得自己以后没有好日子过了。
科举科举!历代最重视的事情,真正的独木桥,一旦跨过去,就是鱼跃龙门,飞腾直上,在大宋这个不杀士大夫的年代,几乎就是有了免死金牌,你就算强抢民女,都不会有啥问题,当然,前提是你要给予足够的赔偿。
未央本来有志于科举入仕,这算是一条捷径,直通龙门的捷径。
所谓:山高我为峰,海深身化龙!
不过看到这一大车的书,堆满了一间房子,未央觉得自己可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真的科举入仕了。
大宋的科举说实话还是比较开明的,没有什么八股文,但是也讲究个骈四俪六,没有下过苦功的人,没有基本功,连话语都不通顺,那是不可能中第的,而且省试的时候,以太学体为官方字体,若是没有使用太学体也没啥,不过会落个不好的印象。
未央的毛笔字嘛!呵呵!2118年还有几个人会这玩意?会的都在博物馆供着让人参观呢。
未央忽然想到著名的千古第一榜,嘉佑二年的那一场科举,堪称古往今来最牛逼的科举,没有之一,他就是第一,那一榜有名传千古的大才子,有青史留名的数位宰执,几乎可以说是中华千年来的精华所在,无以伦比。
今年是庆历二年,未央掰着手指算了算,那一榜还有十年才来,自己是赶不上了,所以不用对阵那些变态。
所以未央觉得,自己倒是可以试试,看看科举之路,到底是个什么样。
说干就干,以后的日子里,未央几乎除了如厕睡觉,连一日三餐都呆在书房里,如饥似渴的吸收着经史子集中的精华,每日上午练字,下午读书。
作为科研世家最顶尖的纨绔,未央智力超群,这是遗传的缘故,而且经过一场穿越,他的记忆力达到了变态的地步,一目十行不足以说明他记忆力之强悍,短短十日的功夫,几乎一屋子的书,便全部装在了他的脑子里,最恐怖的是,他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他的精神竟然越来越旺盛,如同得到了催化剂一般,不断的攀升,就算是数日不眠不休,也依旧精力充沛,当真是一件大好事,感情读书还能给自己加油?
不过读书读的好,不代表写字写得好,未洵考较他的时候,他总是对答如流,还能举一反三,加入自己的见解,但是一旦写字的时候,那就是不堪入目了,如同狗爬一般的字,气的未洵手直抖,这种字要是能中第,除非考官瞎了。
于是乎,未央接下来的日子,开始了惨绝人寰的书法练习,早晨练书法,上午练书法,下午还是练书法。
六月尾的时候,未央的书法依旧是那般不堪入目,未洵已经绝望了,他觉得自家兄弟虽然是旷世奇才,但是想要科举入仕,就这一笔字,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不过也未必,勤学苦练罢了。
未洵拿出了王羲之教子劲,联合了未家上下,全力督促未央练字,除此之外,未央连出门的机会都不给,一旦想出门,大嫂就泫然欲涕,小妹就抱着大腿嚎啕大哭。
这日子没法过了!未央悲愤的不能自已,想自己两世为人,两世都是天才中的天才,但是前世的习惯哪能那么容易改过来?还毛笔字?还繁体字?小爷连钢笔都没摸过几回的人,跟小儿习字有啥区别?不要过分好不好?
未央练字的当口,登州终于迎来的一位知州,蓬莱终于迎来了一位知县。
知州叫滕子京,知县叫贾章。
滕子京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没有人会不知道千古名篇《登岳阳楼》,此老今年五十三岁,与范仲淹乃是同科,更是至交好友,此时范仲淹还在西边跟西夏捉迷藏,此老身为范仲淹好友,与范仲淹一起在西夏御敌,但是被圣人一纸诏书便弄到了登州这个穷困潦倒的地方,至于原因,没有人知道。
至于贾章,这家伙今年才二十四岁,妥妥的青年才俊,他老子贾昌朝这会迁尚书礼部郎中,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兼羊国子监,妥妥的未来储相。
贾昌朝锐意进取,也是人杰中的人杰,也不知怎的,他看到赵祯竟然把前线的滕子京调回来,送到了登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心中便起了思量,直接把自己的儿子也弄了过去。
贾章起初是不乐意的,那鬼地方什么都没有,连个好点的青楼都少见,作为年轻一代的佼佼者,这与贬斥没有什么区别了。
“你懂什么?圣人是什么人,圣意难测,滕子京那种大才,竟然没有一丝风声的就扔到了登州,别人以为是贬斥,但是为父却以为,一定是登州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国舅爷还有几个将门弟子都在登州,这是为什么?现在又把滕子京送去,肯定不简单。
你此去的目的,便是搞清楚登州到底有什么情况,顺便与那几位搞好关系,不要摆你士人的架子,不然回来为父打死你。”
贾章被老父一顿威逼利诱,心不甘情不愿的来到了蓬莱,直接就住进了简陋的县衙,好几日都没有出门。
没出门不代表没有行动,没过几日,蓬莱的街面上边出现了两伙人,逢人便打听蓬莱最近的新鲜事。
作为热情好客的蓬莱人,没说的,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三言两语,就把风雅阁卖的一干二净。
至于其中种种内幕,蓬莱人就不知道了,只能绘声绘色的添加自己的臆想猜测,说的那叫一个五花八门,唾沫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