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雪夜归人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赫克托的“诱拐”最终宣告失败,但这个世界级的拳击教练显然不会放弃折腾苏颉的机会。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一次提高了苏颉的训练量,美其名曰:在三个月时间内让他得到最大显得的提高。
天啊!我只是在体验生活的,苏颉想。赫克托可没想到这么多,只是单纯的认为,你落在我手上,我怎么弄都可以。
又是一场不为人知的折磨,过程令人心惊胆战。
不知不觉来到了12月,世界仿佛一下子从夏天走进了冬天。大雪纷飞,犹如狂欢节的银色纸屑,洒满天穹,铺天盖地。凛冽的寒风驱赶着采购圣诞物品的商店顾客,从温暖的室内走出,行色匆匆的奔回各自的公寓住所。
他们脚下是松软的雪片,散落在布鲁克林地区的冻土表面,被踩成了一片片灰白的雪浆。
苏颉正坐在出租车里,出租车驶回布鲁克林51区的自家住所。经历了几个月的疯狂训练,他看起来越发精干,双目中不自觉的带着一种锐利的神采,让那名印度裔的出租车司机有些惶恐不安。
“嗨,伙计,就快到了。”他小心翼翼的说,生怕触怒车后座上的乘客。透过后视镜,他瞥到了那双锐利如刀的眼睛,想要移开视线,却仿佛被吸铁吸引了似得,无法动弹。
“知道了,谢谢。”苏颉回答。语气虽然和蔼,但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
看着车窗上的雨刷不停的律动,就像一种欢迎的舞蹈,让苏颉不经意的沉浸进去。那名印度裔司机到底说了什么?他可能一点也不知道,能够回答,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铲雪车铲开了前方道路的积雪,为回家开辟了一条通道。出租车老老实实的跟在那辆重型机车的身后,战战兢兢,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
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出租车整整开了3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当司机战战兢兢的喊出“到了”这个词语的时候,内心的紧张与恐惧几乎达到一顶点。
他看着苏颉打开车门,跨下汽车,缓缓的踱着步子走到前方。此刻他身侧的车窗是打开的,凛冽的冷风倒灌,犹如一把把刀子,刮着他的脸。那样滋味绝不好受。
“是的,他要干什么?不会是要掏出手枪吧!”印度人胆小怕事的基因这一刻占据了性格的上风,当他瞧着苏颉将手伸入口袋的时候,整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准备投向,并奉上一天的车资。
要知道51区并非什么人来人往的地方,特别是这个大雪纷飞的白天,人们都躲在内室,蜷缩在温暖的壁炉边上,听着故事或唱着歌,很少有在大街上晃荡的浪子;即便是那些常年在街上流浪的不良少年也会在圣诞节前夜选择一个温暖的桥洞度过这美妙的一天。
印度人想到了最近在布鲁克林发生的几起抢劫出租车司机的案件,罪犯会先让司机将车开到一个偏僻地段,再掏出手枪要求他们交出财务。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从不杀人。
很好,印度人将手塞进了口袋里,准备在见到那黑乎乎枪口的同时,掏出钱包来保住自己的性命。如果钱包里的钱还不够,他不介意交出自己的项链和戒指,即便那两件东西有着特殊的意义。
“多少钱?”
“什么?”
“我问多少钱。”
苏颉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可不知道司机心中的想法,只是立于车外让他浑身颤抖,不得不催促着司机加快交易进度。
印度人回过神来,看了一眼里程表,上面显示的是七十二美元。这可不是一个美好的数字。七十二!多么的刺眼的数字,仿佛源自于圣经,印度人记不太清,除了有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老婆,他与上帝的关系仅限于口头花花。
“七十美元。”他果断更改了数字,并且摆出一副讨好的模样。
“才七十美元?”苏颉不理的掏出钱包。要知道这可是纽约,现在可是圣诞前夜,而且天空还下着雪。大多数出租车在这一天都不营业,即便营业的也会要求大量小费。如同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要的车资是七十美元,他们会果断叫价二百美元,没人会觉得这个价格贵了,毕竟这是圣诞节。事实上最开始他们谈妥的车资也是二百美元,但没想到达到目的地之后,司机竟然良心发现了。
苏颉显然没有意识到经过拳击训练,自己褪去了书生气,增添了一种彪悍的匪气。他真的只当印度人良心发现——这世界哪有那么多好人。
愉快的交付了车资,还没等苏颉表示感谢,印度人直接踩上了油门。只听“呼”的一声,车轮转动,卷起了地下的积雪,溅到了苏颉的裤脚。他赶紧低头查看,当他重新抬头的时候,那辆出租车已经跑到了公路的尽头。
“天啊!居然开的这么快!”苏颉抱怨了一声。要知道十二月的积雪可不是什么干净的东西,天知道上面多少病菌。
“我会投诉你的!”苏颉对着车尾大喊了一声,这当然只是发泄。投诉?他甚至没能记下对方的车牌号。真是糟糕透顶的一天。
距离别墅还有几百米,迈着沉重的步伐,苏颉艰难的在雪地里跋涉。雪花落在他的肩膀,并未在第一时间被提问融化,他浑身哆嗦,感觉自己的体温已和空气的温度融为一体,甚至每一分血液都被冻成了冰柱。
“该死的印度人!”他又抱怨了一句。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拍摄一部讽刺印度出租车司机的电影。一定要将其塑造成小丑的形象,哪怕背上种族歧视的罪名也在所不可惜。
好吧,说到电影。今晨的《纽约时报》再次开始了正对《百万宝贝》的叫嚣,理由是学会了使用facebook的希拉里在个人主页上上传了一副因为练习拳击而脚底磨出水泡的照样。对于这些身骄肉贵的好莱坞明星来说,别说是几个恐怖狰狞的水泡,即便是破掉一点皮也是大事情。
当然,希拉里本人只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嘲讽了苏颉两句,而《纽约时报》却认为这是《百万宝贝》剧组分崩离析的开始。
“看看吧,苏颉的固执会让他付出代价的,没人愿意再上他的电影。他对演员的虐待已经是尽人皆知的新闻了。可怜的希拉里,她可是奥斯卡影后,却被送入了集中营。看看那些狰狞的小东西,让人忍不住想要找根细针挑破它们。希拉里,一定很疼吧!”
《纽约时报》的报道确实影响了一些希拉里的粉丝,他们集体发声,要求女神退出剧组。其中更有佼佼者向苏颉发出了死亡威胁:是的,听说苏是纽约人。我们不保证他能活着走出洛杉矶。
从这个角度来讲,苏颉能够回到纽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他必须时刻担心窗口钻进的燃烧弹和空中掠过的轰炸机——哈哈,一个玩笑而已,摩根是这样说的。
老头甚至鼓动希拉里在facebook上噤声,聪明的女演员显然明白摩根的打算——这是一个免费的宣传,不是吗?弄的加里-马歇尔还打电话来询问是不是他们这边弄出来的炒作。
苏颉狠狠的摇了摇头,抖落攀附在发丝表面的积雪,同时也将这些复杂的想法抛出脑外。他只想安全的回到家,脱了衣服躺在浴缸里。如果能在晚餐的时候享受到凯特的手艺那就更好了。
不知道为什么,下飞机后他开始拨打凯特的手机,却一直没人接。不过是凯特,安妮的手机也没能接通,甚至一向保持开机状态的杰拉德也少见的关机了。
“难道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了?”他只能这样解释。
终于走到别墅门口,苏颉并未见从窗户有透出任何灯火,他猜测家里一定没人。
“看来麦高芙也和她父亲去过圣诞节了。”苏颉自言自语,这不难猜测,虽然上次父女的见面以不快收场,但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丝毫进步,听麦高芙的口气,她似乎已经原谅了自己的父亲。
这很好不是吗?父女没有隔夜的愁。
推开院门,走进院子,脚踩在积雪的草坪上,双重柔软。感谢草坪设计师,他听从了那个“推销员”的建议,原则了耐寒品种,虽然价格昂贵,但至少不用担心过冬问题。看看其他别墅的院子,苏颉打赌积雪之下定然是光秃秃的冻土。
还有那颗立在院子里的苹果树,只剩下颇具艺术效果枝干。为了过冬,它果断卸去了一身不必要的桎梏,变得轻盈。一个不错的开始,不是吗?
苏颉想到了夏天他和安妮一起,两人坐在苹果树下的秋天上,一边品尝着自制的冰淇淋,一边谈笑风生。如果不是两人循规蹈矩的动作,他们看起来就像一对相伴度过夏季时光的恋人。
恍惚见苏颉看到了安妮的微笑,明媚的,如同迈阿密六月的阳光。
苏颉摇了摇头,将头脑里不切实际的笑声抛开,那漆黑一片的房间让他意识到——安妮并不在。即便她的影像还残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却不能抹去她不在这里的事实。那是不容置疑的东西。
加快脚步,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门口,白色的防盗门紧闭着,门缝里刮过丝丝凛冽的风,像是男人剃须刀里最细的刀片。
“又是一个孤独圣诞节。”苏颉笑了笑,回想起去年圣诞夜和安妮一家在一起的画面,温馨的烛光点亮了心火,令心底暖洋洋的。是的,这一次他独自回家,没有事前通知任何人,在与安妮的电话沟通中,他说要继续训练。
现在他吃到了谎言的苦果了,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甚至连灯光也变成稀罕的东西。
从裤袋里掏出钥匙,插进钥匙孔,狠狠的转了两圈。待听到“咔嚓”一声,苏颉推开了房门。门厅里不出意料的漆黑一片,就像浓雾密布的森林,阴影看不到尽头。
在黑暗中,他伸手摸到了右侧墙壁上的电灯按钮,按下去后,灯光亮起。看样子房间和三个月前没有多少变化,地板依然光亮,墙壁依旧雪白,还有他最喜欢的鞋架,仍然放在熟悉的地方。鞋架的二三层上摆满了各式女鞋,平跟高跟,皮靴休闲,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就像是一出鞋子的展销会。
这样的布置让苏颉想到了玛丽,那个远在波士顿大学城里推广facebook的年人就是一个鞋控。从前还是记者的时候,她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交付房租,三分之一用来负担生活,另外三分之一则用来买鞋。
多么令人难以理解的理财观念!苏颉猜测从前玛丽每个的“经济危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此。
甩掉那双沾满灰色积雪的靴子,苏颉轻车熟路的向室内走去,打开客厅的吊灯,光亮瞬间驱走了阴影,他喜欢的紫色窗帘映入眼帘。
那是麦高芙采购的东西,早些时候的窗帘过去陈旧,毫无意外的被女孩换掉。这是麦高芙在附近疯狂购物时买下的一块窗帘,她将它穿起,挂上。紫色如绸缎般的表面印着飞燕的图案,她喜欢,觉得看起来很舒服,或者说与客厅的整体装潢配合的亲密无间。
屋内暖气并没有因为无人而停掉,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至少代表苏颉可以不用先去同志管理员,而是直接褪去一身臃肿的束缚。将厚重的羽绒服扔在衣帽架上,仅穿着内衬的长袖休闲装在客厅里晃荡。
他首先看了看厨房,整洁干净,看的出来,麦高芙和安妮并没有在家里就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两个女孩堪称厨房破坏者,做出来的食物简直就是黑暗料理。
苏颉想到了安妮的水果沙拉和麦高芙的冰淇淋,她们会将盐当成糖放进食物里,那味道——
“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最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苏颉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大喊了一声,伸开双手,整个人躺倒在沙发上,绵软的触感令人回味无穷。
一个美好的开始,但不知为何,他却感觉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孤独感。就像刚走进房间时的那种失落似得。
一种不满的酸楚,类似水煮卷心菜那令人作呕的气味,从心底泛出。这种味道叫人消沉,难耐。苏颉希望通过冥想来消除这样的念头,但闭上眼睛,头脑里回荡的却是一幅幅与女孩们在一起的画面。
那充满灵性与曼妙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他站起身,试图寻觅到女孩们曾经在这栋房子里留下的痕迹,最后在餐桌的咖啡杯下找到安妮留下的字条:麦高芙,我和父母去佛罗里达度假,大概一个月回来。
苏颉摆了摆手,无奈了摇了摇头。这个字条也解释了他们电话无法打通的原因。一定是安妮说服杰拉德,让他暂时抛掉工作,全身心的投入阳光之中。
冬季的佛罗里达一样的温暖,他也已经很久没看到了。
无独有偶,在电话的底座下,苏颉找到了麦高芙留下的字条:该死的圣诞节让我必须回家一趟。
显然,两个女孩是同一天做出决定,甚至是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留下的字条,并且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字条。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苏颉决定按照之前的计划,先洗个澡,换一件可能不漂亮,但足够舒适的衣服,然后再看看有什么电视节目能够帮助他安稳的度过这个夜晚。他立刻这样去做了,只花费了几十分钟而已。
几十分钟后,穿着睡衣的他抱着被子枕着一块抱枕睡着了。他显然还未从旅途的疲倦中恢复过来。
又过了几十分钟,也许是几个小时,但同时不排除只过几分钟的可能,总之苏颉被一阵门铃吵醒。
铃声急促而尖锐,丝毫不给人喘息的空间。
“难道是社区的邮递员?”他自言自语,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只有社区邮递员才会如此无理的按下门铃。
自从出了麦高芙的事件之后,他特意去认识了那个社区邮递员——一个二十多岁的胖子,没有美国人的油嘴滑舌,反而给人以十分老实可靠的感觉。苏颉曾经想将别墅的钥匙交给他,以方便他随时进门。
“反正家里有人,我敲门就是了。”他总是这样说,于是苏颉不得不在不恰当的时间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为人开门。
挣扎的从沙发上坐起,越过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的杂志和抱枕,他走到了门前,铃声依旧。
“来了!”他对着门外大喊一声,然后开门。
门前不是那个胖子邮递员,却是玛丽-冯丽德。她看起来风尘仆仆,穿着厚重的大衣,头戴毛绒沿帽,两颊红彤彤的。雪花在她身后飘荡,像是美妙的纽约风景明信片。
说实话,苏颉惊呆了,以至于语无伦次:“你……你回来了?”
玛丽径直闯进了房间,“太冷了,纽约的天气真是坏透了。波士顿现在还没开始下雪。”
她一边抱怨着坏天气和几近瘫痪的交通,一边卸去身上的束缚。当大衣褪去,露出的是一件修身毛衣。苏颉的视线第一时间集中在玛丽诱人的身材上:波士顿的幸苦生活让她看起来消瘦了不少,就很轻盈的腰身变得越发纤细,两支胳膊细的让人心疼。
“你怎么回来了?”苏颉又问了一句,“你不是说待在波士顿过圣诞节吗?”
玛丽不屑的耸了耸肩膀,“你也说要待在洛杉矶,可现在却出现在纽约的家里。”她摆了摆手,“只是想你们了所以回来看看。”她的视线锁定了苏颉,笑了起来,“快圣诞节了,我的父母都在英国。在美国只有你们几个亲人了。圣诞快乐,苏。”
苏颉微笑摇了摇头,一种混杂的喜悦涌上心头,
“圣诞快乐,玛丽。”无论如何,这个圣诞节不是孤独一人了。
赫克托的“诱拐”最终宣告失败,但这个世界级的拳击教练显然不会放弃折腾苏颉的机会。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一次提高了苏颉的训练量,美其名曰:在三个月时间内让他得到最大显得的提高。
天啊!我只是在体验生活的,苏颉想。赫克托可没想到这么多,只是单纯的认为,你落在我手上,我怎么弄都可以。
又是一场不为人知的折磨,过程令人心惊胆战。
不知不觉来到了12月,世界仿佛一下子从夏天走进了冬天。大雪纷飞,犹如狂欢节的银色纸屑,洒满天穹,铺天盖地。凛冽的寒风驱赶着采购圣诞物品的商店顾客,从温暖的室内走出,行色匆匆的奔回各自的公寓住所。
他们脚下是松软的雪片,散落在布鲁克林地区的冻土表面,被踩成了一片片灰白的雪浆。
苏颉正坐在出租车里,出租车驶回布鲁克林51区的自家住所。经历了几个月的疯狂训练,他看起来越发精干,双目中不自觉的带着一种锐利的神采,让那名印度裔的出租车司机有些惶恐不安。
“嗨,伙计,就快到了。”他小心翼翼的说,生怕触怒车后座上的乘客。透过后视镜,他瞥到了那双锐利如刀的眼睛,想要移开视线,却仿佛被吸铁吸引了似得,无法动弹。
“知道了,谢谢。”苏颉回答。语气虽然和蔼,但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
看着车窗上的雨刷不停的律动,就像一种欢迎的舞蹈,让苏颉不经意的沉浸进去。那名印度裔司机到底说了什么?他可能一点也不知道,能够回答,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铲雪车铲开了前方道路的积雪,为回家开辟了一条通道。出租车老老实实的跟在那辆重型机车的身后,战战兢兢,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
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出租车整整开了3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当司机战战兢兢的喊出“到了”这个词语的时候,内心的紧张与恐惧几乎达到一顶点。
他看着苏颉打开车门,跨下汽车,缓缓的踱着步子走到前方。此刻他身侧的车窗是打开的,凛冽的冷风倒灌,犹如一把把刀子,刮着他的脸。那样滋味绝不好受。
“是的,他要干什么?不会是要掏出手枪吧!”印度人胆小怕事的基因这一刻占据了性格的上风,当他瞧着苏颉将手伸入口袋的时候,整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准备投向,并奉上一天的车资。
要知道51区并非什么人来人往的地方,特别是这个大雪纷飞的白天,人们都躲在内室,蜷缩在温暖的壁炉边上,听着故事或唱着歌,很少有在大街上晃荡的浪子;即便是那些常年在街上流浪的不良少年也会在圣诞节前夜选择一个温暖的桥洞度过这美妙的一天。
印度人想到了最近在布鲁克林发生的几起抢劫出租车司机的案件,罪犯会先让司机将车开到一个偏僻地段,再掏出手枪要求他们交出财务。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从不杀人。
很好,印度人将手塞进了口袋里,准备在见到那黑乎乎枪口的同时,掏出钱包来保住自己的性命。如果钱包里的钱还不够,他不介意交出自己的项链和戒指,即便那两件东西有着特殊的意义。
“多少钱?”
“什么?”
“我问多少钱。”
苏颉无奈的摇了摇头,他可不知道司机心中的想法,只是立于车外让他浑身颤抖,不得不催促着司机加快交易进度。
印度人回过神来,看了一眼里程表,上面显示的是七十二美元。这可不是一个美好的数字。七十二!多么的刺眼的数字,仿佛源自于圣经,印度人记不太清,除了有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老婆,他与上帝的关系仅限于口头花花。
“七十美元。”他果断更改了数字,并且摆出一副讨好的模样。
“才七十美元?”苏颉不理的掏出钱包。要知道这可是纽约,现在可是圣诞前夜,而且天空还下着雪。大多数出租车在这一天都不营业,即便营业的也会要求大量小费。如同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需要的车资是七十美元,他们会果断叫价二百美元,没人会觉得这个价格贵了,毕竟这是圣诞节。事实上最开始他们谈妥的车资也是二百美元,但没想到达到目的地之后,司机竟然良心发现了。
苏颉显然没有意识到经过拳击训练,自己褪去了书生气,增添了一种彪悍的匪气。他真的只当印度人良心发现——这世界哪有那么多好人。
愉快的交付了车资,还没等苏颉表示感谢,印度人直接踩上了油门。只听“呼”的一声,车轮转动,卷起了地下的积雪,溅到了苏颉的裤脚。他赶紧低头查看,当他重新抬头的时候,那辆出租车已经跑到了公路的尽头。
“天啊!居然开的这么快!”苏颉抱怨了一声。要知道十二月的积雪可不是什么干净的东西,天知道上面多少病菌。
“我会投诉你的!”苏颉对着车尾大喊了一声,这当然只是发泄。投诉?他甚至没能记下对方的车牌号。真是糟糕透顶的一天。
距离别墅还有几百米,迈着沉重的步伐,苏颉艰难的在雪地里跋涉。雪花落在他的肩膀,并未在第一时间被提问融化,他浑身哆嗦,感觉自己的体温已和空气的温度融为一体,甚至每一分血液都被冻成了冰柱。
“该死的印度人!”他又抱怨了一句。同时下定决心一定要拍摄一部讽刺印度出租车司机的电影。一定要将其塑造成小丑的形象,哪怕背上种族歧视的罪名也在所不可惜。
好吧,说到电影。今晨的《纽约时报》再次开始了正对《百万宝贝》的叫嚣,理由是学会了使用facebook的希拉里在个人主页上上传了一副因为练习拳击而脚底磨出水泡的照样。对于这些身骄肉贵的好莱坞明星来说,别说是几个恐怖狰狞的水泡,即便是破掉一点皮也是大事情。
当然,希拉里本人只是抱着乐观的态度嘲讽了苏颉两句,而《纽约时报》却认为这是《百万宝贝》剧组分崩离析的开始。
“看看吧,苏颉的固执会让他付出代价的,没人愿意再上他的电影。他对演员的虐待已经是尽人皆知的新闻了。可怜的希拉里,她可是奥斯卡影后,却被送入了集中营。看看那些狰狞的小东西,让人忍不住想要找根细针挑破它们。希拉里,一定很疼吧!”
《纽约时报》的报道确实影响了一些希拉里的粉丝,他们集体发声,要求女神退出剧组。其中更有佼佼者向苏颉发出了死亡威胁:是的,听说苏是纽约人。我们不保证他能活着走出洛杉矶。
从这个角度来讲,苏颉能够回到纽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他必须时刻担心窗口钻进的燃烧弹和空中掠过的轰炸机——哈哈,一个玩笑而已,摩根是这样说的。
老头甚至鼓动希拉里在facebook上噤声,聪明的女演员显然明白摩根的打算——这是一个免费的宣传,不是吗?弄的加里-马歇尔还打电话来询问是不是他们这边弄出来的炒作。
苏颉狠狠的摇了摇头,抖落攀附在发丝表面的积雪,同时也将这些复杂的想法抛出脑外。他只想安全的回到家,脱了衣服躺在浴缸里。如果能在晚餐的时候享受到凯特的手艺那就更好了。
不知道为什么,下飞机后他开始拨打凯特的手机,却一直没人接。不过是凯特,安妮的手机也没能接通,甚至一向保持开机状态的杰拉德也少见的关机了。
“难道他们一起去看电影了?”他只能这样解释。
终于走到别墅门口,苏颉并未见从窗户有透出任何灯火,他猜测家里一定没人。
“看来麦高芙也和她父亲去过圣诞节了。”苏颉自言自语,这不难猜测,虽然上次父女的见面以不快收场,但并不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丝毫进步,听麦高芙的口气,她似乎已经原谅了自己的父亲。
这很好不是吗?父女没有隔夜的愁。
推开院门,走进院子,脚踩在积雪的草坪上,双重柔软。感谢草坪设计师,他听从了那个“推销员”的建议,原则了耐寒品种,虽然价格昂贵,但至少不用担心过冬问题。看看其他别墅的院子,苏颉打赌积雪之下定然是光秃秃的冻土。
还有那颗立在院子里的苹果树,只剩下颇具艺术效果枝干。为了过冬,它果断卸去了一身不必要的桎梏,变得轻盈。一个不错的开始,不是吗?
苏颉想到了夏天他和安妮一起,两人坐在苹果树下的秋天上,一边品尝着自制的冰淇淋,一边谈笑风生。如果不是两人循规蹈矩的动作,他们看起来就像一对相伴度过夏季时光的恋人。
恍惚见苏颉看到了安妮的微笑,明媚的,如同迈阿密六月的阳光。
苏颉摇了摇头,将头脑里不切实际的笑声抛开,那漆黑一片的房间让他意识到——安妮并不在。即便她的影像还残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却不能抹去她不在这里的事实。那是不容置疑的东西。
加快脚步,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门口,白色的防盗门紧闭着,门缝里刮过丝丝凛冽的风,像是男人剃须刀里最细的刀片。
“又是一个孤独圣诞节。”苏颉笑了笑,回想起去年圣诞夜和安妮一家在一起的画面,温馨的烛光点亮了心火,令心底暖洋洋的。是的,这一次他独自回家,没有事前通知任何人,在与安妮的电话沟通中,他说要继续训练。
现在他吃到了谎言的苦果了,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甚至连灯光也变成稀罕的东西。
从裤袋里掏出钥匙,插进钥匙孔,狠狠的转了两圈。待听到“咔嚓”一声,苏颉推开了房门。门厅里不出意料的漆黑一片,就像浓雾密布的森林,阴影看不到尽头。
在黑暗中,他伸手摸到了右侧墙壁上的电灯按钮,按下去后,灯光亮起。看样子房间和三个月前没有多少变化,地板依然光亮,墙壁依旧雪白,还有他最喜欢的鞋架,仍然放在熟悉的地方。鞋架的二三层上摆满了各式女鞋,平跟高跟,皮靴休闲,各式各样种类繁多,就像是一出鞋子的展销会。
这样的布置让苏颉想到了玛丽,那个远在波士顿大学城里推广facebook的年人就是一个鞋控。从前还是记者的时候,她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来交付房租,三分之一用来负担生活,另外三分之一则用来买鞋。
多么令人难以理解的理财观念!苏颉猜测从前玛丽每个的“经济危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此。
甩掉那双沾满灰色积雪的靴子,苏颉轻车熟路的向室内走去,打开客厅的吊灯,光亮瞬间驱走了阴影,他喜欢的紫色窗帘映入眼帘。
那是麦高芙采购的东西,早些时候的窗帘过去陈旧,毫无意外的被女孩换掉。这是麦高芙在附近疯狂购物时买下的一块窗帘,她将它穿起,挂上。紫色如绸缎般的表面印着飞燕的图案,她喜欢,觉得看起来很舒服,或者说与客厅的整体装潢配合的亲密无间。
屋内暖气并没有因为无人而停掉,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至少代表苏颉可以不用先去同志管理员,而是直接褪去一身臃肿的束缚。将厚重的羽绒服扔在衣帽架上,仅穿着内衬的长袖休闲装在客厅里晃荡。
他首先看了看厨房,整洁干净,看的出来,麦高芙和安妮并没有在家里就餐。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两个女孩堪称厨房破坏者,做出来的食物简直就是黑暗料理。
苏颉想到了安妮的水果沙拉和麦高芙的冰淇淋,她们会将盐当成糖放进食物里,那味道——
“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最终回到了以前的生活!”苏颉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大喊了一声,伸开双手,整个人躺倒在沙发上,绵软的触感令人回味无穷。
一个美好的开始,但不知为何,他却感觉到一种难以抑制的孤独感。就像刚走进房间时的那种失落似得。
一种不满的酸楚,类似水煮卷心菜那令人作呕的气味,从心底泛出。这种味道叫人消沉,难耐。苏颉希望通过冥想来消除这样的念头,但闭上眼睛,头脑里回荡的却是一幅幅与女孩们在一起的画面。
那充满灵性与曼妙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
他站起身,试图寻觅到女孩们曾经在这栋房子里留下的痕迹,最后在餐桌的咖啡杯下找到安妮留下的字条:麦高芙,我和父母去佛罗里达度假,大概一个月回来。
苏颉摆了摆手,无奈了摇了摇头。这个字条也解释了他们电话无法打通的原因。一定是安妮说服杰拉德,让他暂时抛掉工作,全身心的投入阳光之中。
冬季的佛罗里达一样的温暖,他也已经很久没看到了。
无独有偶,在电话的底座下,苏颉找到了麦高芙留下的字条:该死的圣诞节让我必须回家一趟。
显然,两个女孩是同一天做出决定,甚至是在同一天的不同时段留下的字条,并且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字条。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
苏颉决定按照之前的计划,先洗个澡,换一件可能不漂亮,但足够舒适的衣服,然后再看看有什么电视节目能够帮助他安稳的度过这个夜晚。他立刻这样去做了,只花费了几十分钟而已。
几十分钟后,穿着睡衣的他抱着被子枕着一块抱枕睡着了。他显然还未从旅途的疲倦中恢复过来。
又过了几十分钟,也许是几个小时,但同时不排除只过几分钟的可能,总之苏颉被一阵门铃吵醒。
铃声急促而尖锐,丝毫不给人喘息的空间。
“难道是社区的邮递员?”他自言自语,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只有社区邮递员才会如此无理的按下门铃。
自从出了麦高芙的事件之后,他特意去认识了那个社区邮递员——一个二十多岁的胖子,没有美国人的油嘴滑舌,反而给人以十分老实可靠的感觉。苏颉曾经想将别墅的钥匙交给他,以方便他随时进门。
“反正家里有人,我敲门就是了。”他总是这样说,于是苏颉不得不在不恰当的时间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为人开门。
挣扎的从沙发上坐起,越过横七竖八的倒在地上的杂志和抱枕,他走到了门前,铃声依旧。
“来了!”他对着门外大喊一声,然后开门。
门前不是那个胖子邮递员,却是玛丽-冯丽德。她看起来风尘仆仆,穿着厚重的大衣,头戴毛绒沿帽,两颊红彤彤的。雪花在她身后飘荡,像是美妙的纽约风景明信片。
说实话,苏颉惊呆了,以至于语无伦次:“你……你回来了?”
玛丽径直闯进了房间,“太冷了,纽约的天气真是坏透了。波士顿现在还没开始下雪。”
她一边抱怨着坏天气和几近瘫痪的交通,一边卸去身上的束缚。当大衣褪去,露出的是一件修身毛衣。苏颉的视线第一时间集中在玛丽诱人的身材上:波士顿的幸苦生活让她看起来消瘦了不少,就很轻盈的腰身变得越发纤细,两支胳膊细的让人心疼。
“你怎么回来了?”苏颉又问了一句,“你不是说待在波士顿过圣诞节吗?”
玛丽不屑的耸了耸肩膀,“你也说要待在洛杉矶,可现在却出现在纽约的家里。”她摆了摆手,“只是想你们了所以回来看看。”她的视线锁定了苏颉,笑了起来,“快圣诞节了,我的父母都在英国。在美国只有你们几个亲人了。圣诞快乐,苏。”
苏颉微笑摇了摇头,一种混杂的喜悦涌上心头,
“圣诞快乐,玛丽。”无论如何,这个圣诞节不是孤独一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