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粉墨登场
榆关大战之后,天津再次成为世人聚焦中心。
冯玉祥、张作霖应段祺瑞之邀来到天津,举行著名的“天津会议”。但是会议一开始因奉张食言而使北方局势紧张,给冯、张关系蒙上一层不祥的阴影!
还在战争激烈进行时,张作霖的代表马炳南就秘密潜入古北口,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一盏昏暗的马灯前,跟冯玉祥进行了庄重的谈话。冯翻着中山先生一本《建国大纲》,列举了几条重要主张之后说:“这是中国唯一革命领袖的主张,你们以为如何?将来我们事成之后,拟请他来主持大计,这一条你们是否赞成?”
马炳南恳切地说:“这完全不成问题。一切悉听冯将军安排,我们无不赞成。”
“还有一条:你们的队伍不得进关。”“完全可以”“好了,有这两条足够了,别的都好商量。希望你赶快回去转达,切勿食言。这边的事交给我好了。”
这时,窗外狂风怒号,流水潺潺,好像为他们的谈话作了历史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张作霖来津前不仅控制了京奉铁路,而且把两个师开到天津。因而冯玉祥有一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气得他一夜不曾合眼。致使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冯玉祥不顾礼仪,姗姗来迟。等在国民饭店宴会厅里的几十位将领政要等他一个人。
显然,周旋于冯、张之间的段祺瑞,不愿看到破裂局面,他不时为冯玉祥转圆。当部下高呼“冯总司令到——”时,他竟右手挽着张作霖,左手推着卢永祥,趋步上前,笑面相迎。
冯玉祥把胡子刮了,胖乎乎的脸光溜溜的。留胡髭是当时军政要人的时尚,也是身份和权力的的象征。
张作霖故意提高声调说:“冯将军,我给你的几笔巨款都收到了吧?”很显然,这是有意羞辱冯玉祥,说明他的倒戈是用金钱收买的。果然,大厅里响起一阵奚落的笑声。冯玉祥不紧不慢,反唇相讥:“谢谢,都收到了,同时我还收到奉军不进关的许诺。”
倾向冯玉祥的一派也发出一阵不怀好意的窃笑。
段祺瑞大声掩饰道:“各位,请入席,入席!”他拉着冯、张的手,坐在自己的左右。接着,段祺瑞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朋友们,同仁们!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召开历史性盛会,具有十分重要之意义。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啊,是在座诸君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雨亭和焕章二公作出最大之牺牲,付出极大之努力,为打倒曹,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此我向二公深表敬意和谢意!直系之所以倒台,除政治腐败,人心向背等种种原因外,还在于它内部的分崩离析,尔虞我诈使然。我希望在座诸君,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共同把中国的事办好……”
随后,冯玉祥、张作霖都发了言,表了态。尤其张作霖,心怀鬼胎,言不由衷,没有参加段祺瑞举办的宴会就提前退席。显露出决裂迹象……次日,冯玉祥正同义愤填膺的部将们议论昨日之事。下人报告:“段督办到——”冯玉祥不愿把事情弄僵,更不想开罪段祺瑞,因为他知道段更倾向奉张。于是,急急忙忙跑出去迎接。在院里迎上健步而来的段祺瑞。冯玉祥给段敬了个军礼。笑道:“有事招呼一声好了,何劳芝帅大驾?”
段祺瑞笑道:“哈哈,你虽是我过去的兵,我可不敢慢待你哟。”段祺瑞又在倚老卖老,坐下后他问,“怎么,还在为昨天的事不快?”
冯玉祥愤愤不平地说:“张胡子欺人太甚!”
老段解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想想,刚刚胜利就反目为仇,国人会怎么说,外国人会怎么看,高兴的又是谁,还是顾全大局吧。”冯玉祥说:“话虽这么说,可我咽不下这口气啊!他的代表几次跟我说,奉军不入关。他不仅大举入关,还把政变有功的王孝伯(承斌)解除了武装,逼进租界,这纯粹是过河拆桥嘛!”
“算了算了。有些话由我来说,我会主持公道的。”段祺瑞连说带劝,才说服冯玉祥去曹家花园拜会张作霖。
双方都很尴尬,但尚能保持起码的理智.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弄僵不是时候.不管是张作霖还是冯玉祥,都不愿意看到段祺瑞瑞站到另一边,而段祺瑞也不愿看到一方压倒另一方,因为那样他便会像徐世昌那样“靠边站的”.因此他们三人才有暂时“坐在一起”的愿望。
参加会议的只有冯、段、张三人。段祺瑞说:“今天能坐在一起是我们的造化,也是国家幸事。咱们有话慢慢说,说错了另说,大家商量着办,谁也不许发火,闹义气,伤害对方感情。来,让我们握握手吧……”说着,段祺瑞站起来,分别拉着张、冯的手握在一起。接着说:“好了,开会吧。今天的议题有四:一,组织政府;二,军事问题;三,两军管制范围;四,善后问题。下面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组织政府事宜……”
孙、段、张的三角同盟和冯玉祥倒戈,只有在推翻曹吴这一点是相同的.至于推翻曹吴后如何组织政府,如何解决国事,则各有各的打算.张、冯二人都想独霸一方,扩展地盘,尽可能控制中央,都需要暂时找一个“资深望众”的傀儡入主中央,以便日后取而代之.当时中国,有资格入主中央的只有孙中山和段祺瑞.因此,拥孙还是拥段成了张、冯之间第一个尖锐问题。
关于冯玉祥,已读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对中山先生不止一次表示敬仰拥戴之情。加上,他知道段张关系比他密切,时而感到孤单,愿与中山先生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对抗奉张。因此,他内心倾向于中山先生。不过,对拥段也无反感,更希望孙段合作。
张作霖却完全不同。张作霖来津前夕,杨宇霆、姜登选曾向他提起如何应付冯、段的问题。张作霖说:“你们放心,我会耍手腕的,而且相当高明。”张作霖对三民主义,三大政策之类格格不入,对实力不强,偏居一隅的中山先生并无推重。而段祺瑞毕竟是北洋正统,“北洋三杰”之首,北洋军中交口一尊的人物.把他拉出来过渡一下,对实现他独霸一统的野心是大裨益的.所以,他是铁定要拥段拒孙的.不过,张作霖拥段是拥护他本人,对徐树铮,梁鸿志、曾毓隽之流是深恶痛绝的。但张无法令段祺瑞与这些人分开,段也不可能离开这些人。所以,张拥段是有条件的,他们还有矛盾的一面."嘻嘻,"张作霖笑道,"这事是小秃蚤子明摆着.不管从资历威望讲,这国家元首都该是芝老的.我看总统、总理你一人干算了,省得鸡多不下蛋。就叫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吧。老冯你说呢?”
“我拥护段芝老,”冯玉祥郑重地说,“也拥护孙先生。当初你是同意‘孙主政,段主军’的,现在不能把孙先生排斥在外。”
张作霖一副流氓腔说:“那是你说的,我并没说。”
冯玉祥说:“我已向孙先生发出邀请,孙先生也发表了《北上宣言》,我们不能食言。”
张作霖脖子一耿说:“你邀请那是你个人的事,你跟谁说了?”
“算了算了。”段祺瑞息事宁人地说,“让我们听听焕章对政府建设的构想吧“。
冯玉祥胸有成竹地说:“我建议实行委员制,委员由孙中山,段芝老,雨帅,卢永祥和本人组成,下设外交、内阁、军事等部,孙中山和段芝老出任正副委员长。国家政治不是一二人所能集中,也不是一二党派所能把持的,必须集国之贤杰,集思广益……”
段祺瑞说:“你的意见固然高明,但现在南北分裂,国家一片混乱,恐怕这种构想只能纸上谈兵啊。”
张作霖压根儿就瞧不起冯玉祥,对他夸夸其谈早已厌恶,没等冯玉祥说完就尖锐的质问:“既然国家大事不是一二人所能集中,又何必非要等孙文不可呢?!”
段祺瑞虽极力反对冯的意见,但他不急不火,温和宽容,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他相信即使孙文来了也没什么可怕,凭本人的威望和经验,加上奉,皖等系支持,也不难对付他。充其量不过又一个黎元洪、徐世昌而已。想着,他宽厚地笑道:“哈哈,这事先讨论到这儿,等孙先生来了再说。咱们先研究第二个问题。”
第二件事是军事问题。张作霖不假思索地说:“这还用说,打!我从津浦路南下,老冯从京汉路南下,我解决苏皖浙,老冯解决豫鄂湘,不给吴小鬼喘息之机。”
冯玉祥马上响应:“同意。一股作气,消灭直系残余!”
他们之所以主张挥师南下,都想乘机扩大地盘,扩充实力,以便将来独霸天下。段祺瑞不以为然。他慢条斯理的反驳道:“不可不可。二位可曾记得《三国演义》回?袁绍在仓亭战败,心情抑郁,不久身亡。临死前立幼子袁尚为嗣。曹操亲帅大军讨伐袁氏兄弟,四兄弟合力抵抗,曹久攻不下。谋士郭嘉献计道:袁氏废长立幼,必引起兄弟反目。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先去讨伐刘表,待袁氏兄弟内斗后而击之,一举可定也!曹操从其言,果然不久四兄弟互相残杀,曹操乘机图之,一举成功。这既是孙子兵法第9计:‘隔岸观火’也。现在道理使然,如急图之,长江各省必合力死拼,那就不好办了。”
其实,张冯二人都知道这是段祺瑞的诡辩术。他是想保留长江流域这股势力为己所用,以便以此为依托,达到与张,冯抗衡的目的。但段祺瑞说得头头是道,张冯不好插嘴,只好默认。
在讨论管辖范围问题时,三人吵得不可开交。冯玉祥咬住“奉军不入关”不放,张作霖则死不承认。冯玉祥列举事实:张宗昌以山东人为号召,争编吴军(吴军多系山东人),斩获甚多;战后,原直军第师师长王承斌去天津收编本部,不料,李景林捷足先登,解除了王承斌武装,将师据为己有等等。张作霖则攻击国民军进攻保定,觊觎河南地盘儿。二人吵吵嚷嚷,几至动武......又是段祺瑞好说歹劝,从中斡旋,方见收敛.经过艰苦谈判,终于达成五项协议:1、拥戴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奉军在津浦路进至德州为止;、国民军沿京汉路向河南发展;4、对吴佩孚准其和平下野,不下通辑令;5、召开全国会议,讨论组织政府和善后问题.11月15日,以张作霖,卢永祥,胡景翼,孙岳署名的拥戴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的通电发表了.通电一出,各省将领、军民长官乘机发表意见,通电拥护。北方两大派系自不必说,就连长江流域的直系各省也纷纷拥段自保。西南各省军阀也不反对段祺瑞重新执政。好像一夜之间,段祺瑞成了力挽狂澜的英雄,解民倒悬的救星。四年前卖国媚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祸国害民的事实化为乌有。真让人不得其解......对段祺瑞阻挡对南用兵,张作霖非常不满。会后,召集部将研究对策。大家一致认为:一定要想方设法打破这条戒律,把东南数省据为己有,这是向东南进军的大好时机,错过机会会抱撼终生......张作霖的野心被大大鼓荡起来,他有的是阴谋诡计,于是一条妙计了然于胸.会后,他来到段段宅拜访老段。一见面,直截了当地说:“芝老,将领们对停止对南用兵意见很大,接连给我施加压力,认为这样做不公平!,嘉帅(卢永祥)为我们发动战争,为我们丢了地盘儿,现在战争胜利了,嘉帅什么也未得到,我们于心不忍哪.再说,皖系出了这么大力,连最后一点地盘也丢了,我们怎能心安理得?"卢永祥被齐燮元的四省联军打败后,与何丰林宣布下野,乘船绕道日本,来到奉天.虽然,张作霖待若上宾,但无兵无勇,难免有寄人篱下之苦.战争结束后,卢永祥为丢失地盘十分不快,接连找段祺瑞诉怨.段祺瑞本想把直隶省给他,但被李景林夺得,卢永祥一无所获.他正为此事心里不平。今天听张作霖一说,段祺瑞觉得他句句在理,处以公心.高兴地问:"老弟有何万全之策?""本人决不为自己争地盘久,”张作霖拍着胸脯说,“但一定要为子嘉大哥出这口气,为芝帅争一席之地!本人愿派一部奉军受子嘉帅指挥,南下讨伐齐燮元、孙传芳。事成之后我保举子嘉帅为江苏督理,自堂为安徽督理!”
张作霖冠冕堂皇的几句话,果然吊起段祺瑞的胃口,把段老怪引上钩,段祺瑞兴高采烈地说:“好啊,雨亭老弟果然深明大义.不过,军费何来?""包在我身上!""好,就这么办!"14日,段冯张继续开会.由于段张预谋在先,所以会上很快通过向南进军的决议,由卢永祥率张宗昌、吴光新两部进攻江苏,但不入侵湖北......段老怪果然耍不过张胡子。
连日来,段公馆披红挂彩,沉浸在喜庆气氛之中。家人弹冠相庆,下人满面春风,亲友奔走相告,部下搔首弄姿,各派各省军人政要纷纷奔走其门,曲意奉迎;国际"友人"或使者,尤其是日本人,如过江之鲫,争相前来拜访晤谈......段祺瑞仿佛年轻10岁,腰板挺得笔直,头发梳得溜光,每条皱纹里都蕴含着笑意,脾气也出奇的好。
11月20日下午,段祺瑞乘坐专车从天津驶往北京。天津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地方当局,各界人士近万人到车站送行,与几年前灰溜溜来津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专列前有押道车开导,前后有重兵护卫,真是派头十足,风头出尽.段祺瑞的心情比历次上台都好,拥戴面比历次都大,拥戴函电比历次都多.段祺瑞像在作梦,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段祺瑞五下六上,但愿这是最后一次.这一次是失败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的一次,所以,他对这次上台感慨颇多,也最加珍惜。他又想起母亲在世时教给他的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空乏其身......”他觉得受些挫折,值得......4点多钟,专列一声长鸣,缓缓停在前门车站。
前门站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大字标语写着溢美之词。黄郛率领摄政内阁全体成员以及地方文武百官、社会贤达莅临车站欢迎.还有不少外国记者和日本友人.段祺瑞心里说:"啊,我回来了,我还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心情之好,已达无以复加之地步.但他看到沿途由穿着黄军装的国民军和穿着灰军装的奉军分段站岗时,他的心顿时沉重起来,这才想起他头上还有两个虎视眈眈的"婆婆"!
段的汽车直抵东门外南门仓新公馆——空府。这座工程浩大的公馆建成后,就爆发了直皖战争,他跑到天津做窝公没来得及享受。今天总算如愿以偿,搬进豪华气派的新居。
段祺瑞来京第三天上午10时,在铁狮子胡同,陆军部旧址临时执政府宣誓就职。同时,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内容如下:
第一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临时执政总揽军民政务,统率海陆全军;第二条,临时执政对于外国为中华民国之代表;第三条,临时政府设置国务员赞襄临时执政处理国务;临时政府之文书由国务员副署;第四条,临时执政命国务员分掌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各部;第五条,临时执政召开国务员开国务会议;第六条,本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俟正式政府成立即行废止。
次日,段祺瑞任命唐绍仪、龚心湛、李思浩、吴光新、林建章、章士钊、王九龄、杨庶堪、叶恭绰等人为外交、内政、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各部部长,以梁鸿志为执政府秘书长。唐绍仪为西南派代表,不过他压根就没到任,他说:“我还没有学会做傀儡的傀儡”,段祺瑞改由次长沈瑞麟担任外交总长。
看得出,这是一个以安福分子为核心,包括部分与国民党有历史渊源人物的政府。原打算吸收奉,冯两系姜登选,薛笃弼为陆军、司法两部总长,他们都以某种借口拒绝入阁……(未完待续)
粉墨登场
榆关大战之后,天津再次成为世人聚焦中心。
冯玉祥、张作霖应段祺瑞之邀来到天津,举行著名的“天津会议”。但是会议一开始因奉张食言而使北方局势紧张,给冯、张关系蒙上一层不祥的阴影!
还在战争激烈进行时,张作霖的代表马炳南就秘密潜入古北口,在一间简陋的农舍里,一盏昏暗的马灯前,跟冯玉祥进行了庄重的谈话。冯翻着中山先生一本《建国大纲》,列举了几条重要主张之后说:“这是中国唯一革命领袖的主张,你们以为如何?将来我们事成之后,拟请他来主持大计,这一条你们是否赞成?”
马炳南恳切地说:“这完全不成问题。一切悉听冯将军安排,我们无不赞成。”
“还有一条:你们的队伍不得进关。”“完全可以”“好了,有这两条足够了,别的都好商量。希望你赶快回去转达,切勿食言。这边的事交给我好了。”
这时,窗外狂风怒号,流水潺潺,好像为他们的谈话作了历史见证。
然而,曾几何时,张作霖来津前不仅控制了京奉铁路,而且把两个师开到天津。因而冯玉祥有一种被愚弄,被欺骗的感觉,气得他一夜不曾合眼。致使一向以守时著称的冯玉祥不顾礼仪,姗姗来迟。等在国民饭店宴会厅里的几十位将领政要等他一个人。
显然,周旋于冯、张之间的段祺瑞,不愿看到破裂局面,他不时为冯玉祥转圆。当部下高呼“冯总司令到——”时,他竟右手挽着张作霖,左手推着卢永祥,趋步上前,笑面相迎。
冯玉祥把胡子刮了,胖乎乎的脸光溜溜的。留胡髭是当时军政要人的时尚,也是身份和权力的的象征。
张作霖故意提高声调说:“冯将军,我给你的几笔巨款都收到了吧?”很显然,这是有意羞辱冯玉祥,说明他的倒戈是用金钱收买的。果然,大厅里响起一阵奚落的笑声。冯玉祥不紧不慢,反唇相讥:“谢谢,都收到了,同时我还收到奉军不进关的许诺。”
倾向冯玉祥的一派也发出一阵不怀好意的窃笑。
段祺瑞大声掩饰道:“各位,请入席,入席!”他拉着冯、张的手,坐在自己的左右。接着,段祺瑞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朋友们,同仁们!今天,我们济济一堂,召开历史性盛会,具有十分重要之意义。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啊,是在座诸君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流血牺牲换来的。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雨亭和焕章二公作出最大之牺牲,付出极大之努力,为打倒曹,起了决定性作用。在此我向二公深表敬意和谢意!直系之所以倒台,除政治腐败,人心向背等种种原因外,还在于它内部的分崩离析,尔虞我诈使然。我希望在座诸君,精诚团结,通力合作,共同把中国的事办好……”
随后,冯玉祥、张作霖都发了言,表了态。尤其张作霖,心怀鬼胎,言不由衷,没有参加段祺瑞举办的宴会就提前退席。显露出决裂迹象……次日,冯玉祥正同义愤填膺的部将们议论昨日之事。下人报告:“段督办到——”冯玉祥不愿把事情弄僵,更不想开罪段祺瑞,因为他知道段更倾向奉张。于是,急急忙忙跑出去迎接。在院里迎上健步而来的段祺瑞。冯玉祥给段敬了个军礼。笑道:“有事招呼一声好了,何劳芝帅大驾?”
段祺瑞笑道:“哈哈,你虽是我过去的兵,我可不敢慢待你哟。”段祺瑞又在倚老卖老,坐下后他问,“怎么,还在为昨天的事不快?”
冯玉祥愤愤不平地说:“张胡子欺人太甚!”
老段解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想想,刚刚胜利就反目为仇,国人会怎么说,外国人会怎么看,高兴的又是谁,还是顾全大局吧。”冯玉祥说:“话虽这么说,可我咽不下这口气啊!他的代表几次跟我说,奉军不入关。他不仅大举入关,还把政变有功的王孝伯(承斌)解除了武装,逼进租界,这纯粹是过河拆桥嘛!”
“算了算了。有些话由我来说,我会主持公道的。”段祺瑞连说带劝,才说服冯玉祥去曹家花园拜会张作霖。
双方都很尴尬,但尚能保持起码的理智.因为谁都知道,现在弄僵不是时候.不管是张作霖还是冯玉祥,都不愿意看到段祺瑞瑞站到另一边,而段祺瑞也不愿看到一方压倒另一方,因为那样他便会像徐世昌那样“靠边站的”.因此他们三人才有暂时“坐在一起”的愿望。
参加会议的只有冯、段、张三人。段祺瑞说:“今天能坐在一起是我们的造化,也是国家幸事。咱们有话慢慢说,说错了另说,大家商量着办,谁也不许发火,闹义气,伤害对方感情。来,让我们握握手吧……”说着,段祺瑞站起来,分别拉着张、冯的手握在一起。接着说:“好了,开会吧。今天的议题有四:一,组织政府;二,军事问题;三,两军管制范围;四,善后问题。下面先讨论第一个问题:组织政府事宜……”
孙、段、张的三角同盟和冯玉祥倒戈,只有在推翻曹吴这一点是相同的.至于推翻曹吴后如何组织政府,如何解决国事,则各有各的打算.张、冯二人都想独霸一方,扩展地盘,尽可能控制中央,都需要暂时找一个“资深望众”的傀儡入主中央,以便日后取而代之.当时中国,有资格入主中央的只有孙中山和段祺瑞.因此,拥孙还是拥段成了张、冯之间第一个尖锐问题。
关于冯玉祥,已读过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建国大纲,对中山先生不止一次表示敬仰拥戴之情。加上,他知道段张关系比他密切,时而感到孤单,愿与中山先生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对抗奉张。因此,他内心倾向于中山先生。不过,对拥段也无反感,更希望孙段合作。
张作霖却完全不同。张作霖来津前夕,杨宇霆、姜登选曾向他提起如何应付冯、段的问题。张作霖说:“你们放心,我会耍手腕的,而且相当高明。”张作霖对三民主义,三大政策之类格格不入,对实力不强,偏居一隅的中山先生并无推重。而段祺瑞毕竟是北洋正统,“北洋三杰”之首,北洋军中交口一尊的人物.把他拉出来过渡一下,对实现他独霸一统的野心是大裨益的.所以,他是铁定要拥段拒孙的.不过,张作霖拥段是拥护他本人,对徐树铮,梁鸿志、曾毓隽之流是深恶痛绝的。但张无法令段祺瑞与这些人分开,段也不可能离开这些人。所以,张拥段是有条件的,他们还有矛盾的一面."嘻嘻,"张作霖笑道,"这事是小秃蚤子明摆着.不管从资历威望讲,这国家元首都该是芝老的.我看总统、总理你一人干算了,省得鸡多不下蛋。就叫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吧。老冯你说呢?”
“我拥护段芝老,”冯玉祥郑重地说,“也拥护孙先生。当初你是同意‘孙主政,段主军’的,现在不能把孙先生排斥在外。”
张作霖一副流氓腔说:“那是你说的,我并没说。”
冯玉祥说:“我已向孙先生发出邀请,孙先生也发表了《北上宣言》,我们不能食言。”
张作霖脖子一耿说:“你邀请那是你个人的事,你跟谁说了?”
“算了算了。”段祺瑞息事宁人地说,“让我们听听焕章对政府建设的构想吧“。
冯玉祥胸有成竹地说:“我建议实行委员制,委员由孙中山,段芝老,雨帅,卢永祥和本人组成,下设外交、内阁、军事等部,孙中山和段芝老出任正副委员长。国家政治不是一二人所能集中,也不是一二党派所能把持的,必须集国之贤杰,集思广益……”
段祺瑞说:“你的意见固然高明,但现在南北分裂,国家一片混乱,恐怕这种构想只能纸上谈兵啊。”
张作霖压根儿就瞧不起冯玉祥,对他夸夸其谈早已厌恶,没等冯玉祥说完就尖锐的质问:“既然国家大事不是一二人所能集中,又何必非要等孙文不可呢?!”
段祺瑞虽极力反对冯的意见,但他不急不火,温和宽容,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他相信即使孙文来了也没什么可怕,凭本人的威望和经验,加上奉,皖等系支持,也不难对付他。充其量不过又一个黎元洪、徐世昌而已。想着,他宽厚地笑道:“哈哈,这事先讨论到这儿,等孙先生来了再说。咱们先研究第二个问题。”
第二件事是军事问题。张作霖不假思索地说:“这还用说,打!我从津浦路南下,老冯从京汉路南下,我解决苏皖浙,老冯解决豫鄂湘,不给吴小鬼喘息之机。”
冯玉祥马上响应:“同意。一股作气,消灭直系残余!”
他们之所以主张挥师南下,都想乘机扩大地盘,扩充实力,以便将来独霸天下。段祺瑞不以为然。他慢条斯理的反驳道:“不可不可。二位可曾记得《三国演义》回?袁绍在仓亭战败,心情抑郁,不久身亡。临死前立幼子袁尚为嗣。曹操亲帅大军讨伐袁氏兄弟,四兄弟合力抵抗,曹久攻不下。谋士郭嘉献计道:袁氏废长立幼,必引起兄弟反目。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争。不如先去讨伐刘表,待袁氏兄弟内斗后而击之,一举可定也!曹操从其言,果然不久四兄弟互相残杀,曹操乘机图之,一举成功。这既是孙子兵法第9计:‘隔岸观火’也。现在道理使然,如急图之,长江各省必合力死拼,那就不好办了。”
其实,张冯二人都知道这是段祺瑞的诡辩术。他是想保留长江流域这股势力为己所用,以便以此为依托,达到与张,冯抗衡的目的。但段祺瑞说得头头是道,张冯不好插嘴,只好默认。
在讨论管辖范围问题时,三人吵得不可开交。冯玉祥咬住“奉军不入关”不放,张作霖则死不承认。冯玉祥列举事实:张宗昌以山东人为号召,争编吴军(吴军多系山东人),斩获甚多;战后,原直军第师师长王承斌去天津收编本部,不料,李景林捷足先登,解除了王承斌武装,将师据为己有等等。张作霖则攻击国民军进攻保定,觊觎河南地盘儿。二人吵吵嚷嚷,几至动武......又是段祺瑞好说歹劝,从中斡旋,方见收敛.经过艰苦谈判,终于达成五项协议:1、拥戴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奉军在津浦路进至德州为止;、国民军沿京汉路向河南发展;4、对吴佩孚准其和平下野,不下通辑令;5、召开全国会议,讨论组织政府和善后问题.11月15日,以张作霖,卢永祥,胡景翼,孙岳署名的拥戴段祺瑞出任临时执政的通电发表了.通电一出,各省将领、军民长官乘机发表意见,通电拥护。北方两大派系自不必说,就连长江流域的直系各省也纷纷拥段自保。西南各省军阀也不反对段祺瑞重新执政。好像一夜之间,段祺瑞成了力挽狂澜的英雄,解民倒悬的救星。四年前卖国媚外,穷兵黩武,横征暴敛,祸国害民的事实化为乌有。真让人不得其解......对段祺瑞阻挡对南用兵,张作霖非常不满。会后,召集部将研究对策。大家一致认为:一定要想方设法打破这条戒律,把东南数省据为己有,这是向东南进军的大好时机,错过机会会抱撼终生......张作霖的野心被大大鼓荡起来,他有的是阴谋诡计,于是一条妙计了然于胸.会后,他来到段段宅拜访老段。一见面,直截了当地说:“芝老,将领们对停止对南用兵意见很大,接连给我施加压力,认为这样做不公平!,嘉帅(卢永祥)为我们发动战争,为我们丢了地盘儿,现在战争胜利了,嘉帅什么也未得到,我们于心不忍哪.再说,皖系出了这么大力,连最后一点地盘也丢了,我们怎能心安理得?"卢永祥被齐燮元的四省联军打败后,与何丰林宣布下野,乘船绕道日本,来到奉天.虽然,张作霖待若上宾,但无兵无勇,难免有寄人篱下之苦.战争结束后,卢永祥为丢失地盘十分不快,接连找段祺瑞诉怨.段祺瑞本想把直隶省给他,但被李景林夺得,卢永祥一无所获.他正为此事心里不平。今天听张作霖一说,段祺瑞觉得他句句在理,处以公心.高兴地问:"老弟有何万全之策?""本人决不为自己争地盘久,”张作霖拍着胸脯说,“但一定要为子嘉大哥出这口气,为芝帅争一席之地!本人愿派一部奉军受子嘉帅指挥,南下讨伐齐燮元、孙传芳。事成之后我保举子嘉帅为江苏督理,自堂为安徽督理!”
张作霖冠冕堂皇的几句话,果然吊起段祺瑞的胃口,把段老怪引上钩,段祺瑞兴高采烈地说:“好啊,雨亭老弟果然深明大义.不过,军费何来?""包在我身上!""好,就这么办!"14日,段冯张继续开会.由于段张预谋在先,所以会上很快通过向南进军的决议,由卢永祥率张宗昌、吴光新两部进攻江苏,但不入侵湖北......段老怪果然耍不过张胡子。
连日来,段公馆披红挂彩,沉浸在喜庆气氛之中。家人弹冠相庆,下人满面春风,亲友奔走相告,部下搔首弄姿,各派各省军人政要纷纷奔走其门,曲意奉迎;国际"友人"或使者,尤其是日本人,如过江之鲫,争相前来拜访晤谈......段祺瑞仿佛年轻10岁,腰板挺得笔直,头发梳得溜光,每条皱纹里都蕴含着笑意,脾气也出奇的好。
11月20日下午,段祺瑞乘坐专车从天津驶往北京。天津车站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地方当局,各界人士近万人到车站送行,与几年前灰溜溜来津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专列前有押道车开导,前后有重兵护卫,真是派头十足,风头出尽.段祺瑞的心情比历次上台都好,拥戴面比历次都大,拥戴函电比历次都多.段祺瑞像在作梦,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段祺瑞五下六上,但愿这是最后一次.这一次是失败时间最长,斗争最艰苦的一次,所以,他对这次上台感慨颇多,也最加珍惜。他又想起母亲在世时教给他的古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肌肤,空乏其身......”他觉得受些挫折,值得......4点多钟,专列一声长鸣,缓缓停在前门车站。
前门站人山人海,万头攒动,鞭炮声、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大字标语写着溢美之词。黄郛率领摄政内阁全体成员以及地方文武百官、社会贤达莅临车站欢迎.还有不少外国记者和日本友人.段祺瑞心里说:"啊,我回来了,我还是当之无愧的主人!"心情之好,已达无以复加之地步.但他看到沿途由穿着黄军装的国民军和穿着灰军装的奉军分段站岗时,他的心顿时沉重起来,这才想起他头上还有两个虎视眈眈的"婆婆"!
段的汽车直抵东门外南门仓新公馆——空府。这座工程浩大的公馆建成后,就爆发了直皖战争,他跑到天津做窝公没来得及享受。今天总算如愿以偿,搬进豪华气派的新居。
段祺瑞来京第三天上午10时,在铁狮子胡同,陆军部旧址临时执政府宣誓就职。同时,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内容如下:
第一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临时执政总揽军民政务,统率海陆全军;第二条,临时执政对于外国为中华民国之代表;第三条,临时政府设置国务员赞襄临时执政处理国务;临时政府之文书由国务员副署;第四条,临时执政命国务员分掌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各部;第五条,临时执政召开国务员开国务会议;第六条,本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俟正式政府成立即行废止。
次日,段祺瑞任命唐绍仪、龚心湛、李思浩、吴光新、林建章、章士钊、王九龄、杨庶堪、叶恭绰等人为外交、内政、财政、陆军、海军、司法、教育、农商、交通各部部长,以梁鸿志为执政府秘书长。唐绍仪为西南派代表,不过他压根就没到任,他说:“我还没有学会做傀儡的傀儡”,段祺瑞改由次长沈瑞麟担任外交总长。
看得出,这是一个以安福分子为核心,包括部分与国民党有历史渊源人物的政府。原打算吸收奉,冯两系姜登选,薛笃弼为陆军、司法两部总长,他们都以某种借口拒绝入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