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杂文——汇总(三)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致同道和:大家好!)———
(本系列至第十一章“冲突——思想的延伸”为止是其上半部,从本章第十二章“文明发展中的思想提升”开始是其下半部,真心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成长,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
在每个执笔的夜晚因有你们的相伴而变的有意义,在每次需要答案时因为有你们而能坚持,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到答案,在这个路上有人相伴真的很不错!
)
文明发展中的思想提升
如此伟大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思想基础,是不能完成的。以前,没有足够的抵抗消极力量的思想准备,这是文明发展中的一大缺陷,使之消极力量的破坏行为往往产生更大的影响。有了对消极力量的抵抗以后,思想的传播也非常之不普遍,更不说深入。大多数人,是从消极力量的破坏行动那里听到其消息的。这也是一种动员,但这是消极悲观者替我们做的,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偏远地区听不到消极悲观者吼叫的人们,至今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这种情形必须改变,不然,关乎人类文明存亡与否的战争就得不到胜利。决不可以再输消极力量一着,相反,要大大地发挥这一着去制胜敌人。这一着是关系绝大的;其他等等不如人尚在其次,这一着实在是头等重要。人们有了坚定的思想基础,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破坏力不足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冲突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争,坚持统一团结,坚持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步伐。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人们思想的进步。要进步又忽视人们自身的思想层次,叫做“南其辕而北其辙”,结果必然取消了胜利。
怎样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层次呢?
首先是把争端的目的告诉各组织和人民。必须使每个思想者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冲突,破坏行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抗击消极力量的目的是“驱逐消极悲观主义,建立自由平等向上的新世界”,必须把这个目的告诉一切军民人等,方能造成抗击消极力量的热潮,使几十万万人齐心一致,为共同的文明奋斗。
其次,单单说明目的还不够,还要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就是说,要有一个思想体系。现在已经有了人类共同体意识和其相关的很多著作,如我们这本书就是为这一目的而努力着,我相信很多读者也应该是一样的想法,应把它们普及于更多的人更广的范围,并动员所有的人们实行起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思想作为基础,是不能将人们对消极力量的抵抗进行到底的。
其次,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现在纷繁喧嚣的文化思想中是有一些具有这个意识的,沧海之一粟,而且方法不合民众口味,神气和民众隔膜,必须切实地改一改。其次,不是一次思想传播就够了,抗击消极力量的冲突中的思想的传播是经常的。不是整套思想背诵给老百姓听,这样的背诵是没有人听的;要联系人类文明发展中具体的情况,联系老百姓的生活,把对自我思想层次的提升,变成习惯。这是一件绝大的事,人类文明的发展就要靠它才能实现。
——————(上章回复)——————
抗争结果
这里不是说争端要实现什么,那是最终的目的,与消极力量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自由平等向上的新世界”,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说的,是作为人类思想的延伸产生的争端,两方相杀的战争,它的结果是什么。争端的结果不是别的,就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而消灭消极力量”(消灭消极力量就是改变其悲观主义,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当然消极力量所期望的结果一定是相反的。古代发生冲突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用矛用盾,现在科技进步了,思想变了,武器也改变了,但应不能完全避免武力。任何进攻,都是消灭消极力量的主要手段,同时做好对积极力量和人类文明的保护也是不能废的。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消极力量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为如不消灭消极力量,则人类文明的发展将受到威胁甚至被毁坏。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退却,属于防御一类,是防御的继续;而追击,则是进攻的继续。
应该指出:在冲突中,消灭消极力量是主要的,保存积极力量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消极力量,才能有效地保存积极力量最终保存人类文明。因此,作为消灭消极力量之主要手段的进攻是主要的,而作为消灭消极力量之辅助手段和作为保存积极力量自身之一种手段的防御,是第二位的。现实冲突中,虽有许多时候以防御为主,而在其余时候以进攻为主,然而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体来看,对消极力量的主动进攻仍然是主要的。
怎样解释冲突中不畏惧勇敢面对一切呢?岂非与“保存积极力量自身”相矛盾?不相矛盾,是相反相成的。冲突是流血的思想,是要付代价的,有时是极大的代价。部分的暂时的牺牲(不保存),为了全体的永久的保存。我们说,基本上为着消灭消极力量的进攻手段中,同时也含了保存积极力量的作用,理由就在这里。防御必须同时有进攻,而不应是单纯的防御,也是这个道理。
保存积极力量消灭消极力量这个争端的结果,就是我们进行对抗的本质,就是一切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冲突的结果导出冲突的基本原则,也是一切行动,行为的原理原则,一点也离不开它。
抗击消极力量的每位思想者,不能离开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两方之间各种互相对立的基本因素去讨论问题,也不能离开这个冲突结果去指导行动。两方之间各种互相对立的基本因素展开于冲突的行动中,就变成互相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展开。我们的行动,在于力求每次争取不论大小的胜利,在于力求每次解除敌人一部分消极思想,阻止敌人一部分破坏计划。把这些部分地消灭消极力量的成绩积累起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大的胜利,达到最后驱除人类中混杂的消极力量,保卫积极力量,建设自有平等向上的新世界使人类文明达到新高度的最终目的。
——————(上章回复)——————
冲突中的几种情况
现在来研究抗击消极力量时的具体的策略。我们已说过了,抗击消极力量的策略方针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将是持久性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是的,这是完全对的。但这是一个大的方向,还不是具体的方法。怎样具体地进行抗击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我们的答复是:在第一和第二种阶段类型中即消极力量之进攻状态和保守状态阶段下,应该是在防御大政策中有效的进行出击拦截和突击捣毁的进攻策略,在文明持续发展中对消极力量的拦截和捣毁的速决战,政策面的防御和行动上的出击。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政策面上的反转。
由于悲观主义者具有消极力量的强破坏性,而积极力量往往表现出文明发展中文弱的一面,消极力量是采取主动进行破坏的进攻方针,我们则居于相对的防御地位。消极力量企图采取以速决战的方式整体上阻断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我们应自觉地采取相应的政策做好人类文明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的准备。所有这些,都是由消极力量具有很强的破坏力这个特点造成的。这是一方面的情形。
然而在另一方面,则适得其反。消极力量破坏力虽强,但整体资源不足。积极力量虽文弱,但地域广大、人数众多、整体资源充足。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第一,消极力量以有限临无限,就只能以一部分大城市、交通便利和易于行动的地方为目标。由是,在其选取攻击的区域,则空出了广大地面无法控制,这就给了积极力量以广大的活动空间。第二,消极力量以少数临多数,在整体上便处于多数的包围中。消极力量各团体组织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破坏,表面上消极力量处于主动进攻状态,我们处于被动防守状态,消极力量是寻找进攻目标,我们是被动的攻击对象,看起来我们是很不利的。然而我可以变地域广和人类的大多数两点为长处,不简单的做区域防守,采用灵活的出击拦截,以绝对的优势对他绝对的弱势,几万几十万人对他一万人,几路对他一路,从破坏组织行动中的外线,突然包围其一组人员而攻击之。于是消极力量在大方向上采取主动攻击,单在对组织破坏行动的拦截作战上,就不得不变成被动的防御。积极力量整体上防御政策,在具体的出击拦截中就变成了主动进攻一方。对其一组消极力量如此,对其他组也是如此。
以上两点,都是从消极力量是少数积极力量是大多数这一特点发生的。又由于消极力量人数虽少,乃是有明确破坏目的的,积极力量人数虽多,乃是不希望看见破坏发生的,因此,在具体的行动中,我们不但应以多数围击少数,阻止其破坏行动实施,还须采取速战的方针减少行动带来的损失。为了实行速战,一般应不打击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是消极力量之排查目标,而打击以有足够证据证明之消极力量。阻止其破坏行为,迅速有效最大限度上缩小打击范围。打得好,可能全部或大部或一部销毁其破坏计划;打不好,也增加了其实施破坏行动的成本,对之有所顾忌消减破坏力。一战如此,他战皆然。不说多了,每次都能将消极力量的破坏性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就能大大地沮丧消极力量的精神,振起积极力量的士气,号召世界人民的响应。这样,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到与消极力量具体的对决上就变成速战了。消极力量之以破坏性行动阻止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的妄想,经过许多次因积极力量的阻止而造成的失败,就不得不改为长久的计划。
上述这样的行动方针,一句话说完,就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这对于我们之大政策方针“坚守对文明的防御”说来,是相反的;然而,又恰是实现这样的政策方针之必要的方针。如果行动方针也同样是“固守的持久的防御”,那就完全不适合消极力量之有限积极力量相对之无限、消极力量具有较强的破坏力积极力量则反应了一定程度上文明的文弱性这两种情况,那就决然达不到大的政策目的,达不到总的文明发展目标,而将为消极力量所击败。所以,我们历来主张全球性大的防御区块,其力量针对着消极力量每次破坏行动之力量而二倍之、三倍之或四倍之,采用上述方针,与对方周旋于广大空间之上。这种方针,不但是常规防御用得着,突击检查也用得着,而且必须要用它。不但适用于冲突的某一阶段,而且适用于冲突的全过程。政策反转阶段,文明发展之技术条件增强,消极力量大面积实施破坏性行为这种情况即使完全没有了,我们仍用多倍力量从外线采取速决的进攻,就更能收大批俘获的成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是常识中包含的真理。
如果我们坚决地在行动中采取了“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就不但在冲突上改变着双方之间的优劣形势,而且将逐渐地变化着总的形势。在冲突中,因为我是进攻,对方是防御;我是多数力量,对方是少数力量;我是速决,对方虽企图持久发动破坏,但不能由他作主;于是在消极力量方面,强项就变成了弱项,优势就变成了劣势;积极力量方面反之,弱项变成了强项,劣势变成了优势。在取得许多这样的胜利之后,总的双方形势便将引起变化。这就是说,集合了许多战场作战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胜利以后,就逐渐地增强了自己,削弱了对方,于是总的优劣形势,就不能不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到那时,配合着积极力量自身的其他条件,再配合着消极力量内部的变动和国际环境有利形势,就能使双方总的形势走到平衡,再由平衡走到我优敌劣。那时,就是我们实行政策反转的时机了。
冲突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冲突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争取胜利,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
——————(上章回复)——————
冲突之方法
上面说过的冲突中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中心点在于一个进攻;外线是说的进攻的地域,速决是说的进攻的时间,所以叫它做“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这是打击消极力量保证人类文明能正常发展的最好的方针,也即是所谓运动战的方针。但是这个方针实行起来,离不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三个问题。
前面已说过了自觉的能动性,为什么又说主动性呢?自觉的能动性,说的是自觉的活动和努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这种人的特点,特别强烈地表现于冲突中,这些是前面说过了的。这里说的主动性,说的是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以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行动自由是处理争端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积极力量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一个有思想的积极者被消极力量绑架,是这个思想者失了行动自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的结果。一个组织或国家的战败,也是一样。为此缘故,冲突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我们提出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以及为了实现这种进攻战的灵活性、计划性,可以说都是为了争取主动权,以便逼对方处于被动地位,达到保存自己消灭对方之目的。但主动或被动是和双方攻击力的优势或劣势分不开的。因而也是和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分不开的。此外,也还有利用对方的错觉和不意来争取自己主动和逼对方处于被动的情形。下面就来分析这几点。
主动是和攻击力的优势不能分离的,而被动则和攻击力的劣势分不开。攻击力的优势或劣势,是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政策的主动地位,自然以政策的进攻为较能掌握和发挥,然而贯彻始终和普及各地的主动地位,即绝对的主动权,只有以绝对优势对绝对劣势才有可能。一个身体壮健者和一个重病患者角斗,前者便有绝对的主动权。如果消极力量没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例如它能一下变出几百万至一千万大兵,财源源源不断,又没有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又不实行野蛮政策招致世界人民拚死命反抗,那它便能保持一种绝对的优势,它便有一种贯彻始终和普及各地的绝对的主动权。但在历史上,这类绝对优势的事情,在冲突的结局是存在的,冲突的开头则少见。冲突也有以相对的优劣或平衡状态而结局的,那时,冲突则出现妥协和对峙。这种不稳定的平衡态并不多见。所有这些,都是冲突的结局,而非冲突的开头。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的最后结局,可以预断,消极力量将以绝对劣势而失败,积极力量将以绝对优势而获胜;
但是在目前,则双方的优劣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消极力量因其具有强的破坏力、组织力这些有利因素,对于积极力量表现出文明文弱的一面,占了优势,因而造成了它的主动权的基础。但是因为它的能量资源等等数量不多,又有其他许多不利因素,它的优势便为它自己的矛盾所减杀。及到积极力量,又碰到了积极力量的地域广大、人数众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坚强的抗争,它的优势再为之减杀。于是在总的方面,它的主动进攻地位就变成一种相对的优势,因而其主动权的发挥和维持就受了限制,也成了相对的东西。
积极力量方面,虽然在破坏力的强度上是劣势,因此造成了政策上的某种被动姿态,但是在地域、人数和各种资源的数量上,并且又在内部的团结一致,却处于优势,这种优势再加上其他的有利因素,便减杀了自己破坏力等的劣势的程度,使之变为政策上的相对的劣势。因而也减少了被动的程度,仅处于政策上的相对的被动地位。然而被动总是不利的,必须力求脱离它。行动上的办法,就是坚决地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和发动对消极力量的藏密区域进行突击检查,在速决的打击行动和突击检查中取得许多局部的压制消极力量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通过这样许多行动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就能逐渐地造成政策面上的优势和政策面上的主动地位,政策的劣势和被动地位就能脱出了。这就是主动和被动之间、优势和劣势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也就可以明白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我之相对的政策劣势和政策被动地位,是能够脱出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对方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抛入劣势和被动。把这些局部的东西集合起来,就成了我们的政策优势和政策主动,敌人的政策劣势和政策被动。这样的转变,依靠主观上的正确指导。为什么呢?我要优势和主动,敌人也要这个,从这点上看,冲突就是双方以人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筹码,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
我们承认冲突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概率性”。但人类冲突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行为,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先哲的话仍是科学的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冲突中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定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冲突情况和冲突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先之以各种情报的获取,继之以思想者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是做得到的。我们有了这个“一般地正确的指导”做武器,就能多打胜仗,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之间的关系。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由此可知,双方攻击力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之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双方争夺,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在争夺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一切看似强大的消极力量打不赢先进弱小的积极力量,可见单是某种优势还没有确定主动地位,更没有确定最后胜利。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
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因而有计划地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对方错觉之一法。在优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对方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对方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什么是不意?就是无准备。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我们说计划筹备之消极力量好打,就是因为对方在不意即无准备中。
这两件事——造成对方的错觉和出以不意的攻击,即是以冲突的不确实性给予敌人,而给自己以尽可能大的确实性,用以争取我之优势和主动,争取我之胜利。要做到这些,先决条件是优越的民众组织。因此,发动所有一切反对消极力量的人,提高自身思想层次,对消极力量进行广泛的防御,同时即用以封锁消息,支持积极力量,使消极力量无从知道我们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去攻击他,造成他的错觉和不意的客观基础,是非常之重要的。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不需要虚假的仁义道德。我们要把消极力量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破坏行动策划者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近乎于疯子的行为,使其早日觉醒用以争取积极力量的胜利。所有这些,也都是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之间的相互关系。战胜消极力量是少不了这种主观指导的。
现在来说灵活性。灵活性是什么呢?就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冲突中的东西,就是灵活地采取行动。灵活地采取行动这件事,是冲突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在冲突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冲突的胜利。组织防御力量等等固然困难,但制定行动则更加困难,特别是在消极力量已经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的情况之中。做这件事需要极大的主观能力,需要克服冲突特性中的纷乱、黑暗和不确实性,而从其中找出条理、光明和确实性来,方能实现指挥上的灵活性。
抵抗消极力量的基本方针,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执行这个方针,有力量的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种种的战术或方法。懂得这些策略是容易的,灵活地使用和变换就不容易了。这里有时机、地点、行动人员三个关节。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人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例如进行某一次行动,打早了,暴露了自己,给了对手以预防条件;打迟了,对方已发动破坏,对文明形成了伤害。这就是时机问题。地点的选择要增加行动的成功性。这就是地点问题。以某人的思想体系可以很好的摧毁消极力量的意志,让其惊醒。这就是人员情况问题。
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思想者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思想者,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基于这种运用之妙,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就能较多地取得胜利,就能转变双方优劣形势,就能实现我对于敌的主动权,就能压倒对手而击破之,而最后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现在来说计划性。由于冲突所特有的不确实性,实现计划性于冲突,较之实现计划性于别的事业,是要困难得多的。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胜利。冲突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我之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消极力量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朕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冲突的计划性就有了客观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又使冲突的计划性增大了可能。但由于冲突只有程度颇低和时间颇暂的确实性,冲突的计划性就很难完全和固定,它随冲突的运动(或流动,或推移)而运动,且依冲突范围的大小而有程度的不同。行动计划之各依其范围和情况而确定而改变,是冲突指挥的重要关节,也即是冲突灵活性的具体的实施,也即是实际的运用之妙。抵抗消极力量的思想者们,对此应当加以注意。
有些人,基于冲突的流动性,就从根本上否认冲突计划或冲突方针之相对的固定性,说这样的计划或方针是“机械的”东西。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如上条所述,我们完全承认:由于冲突情况之只有相对的确实性和冲突是迅速地向前流动的(或运动的,推移的),冲突的计划或方针,也只应给以相对的固定性,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冲突的流动而适时地加以更换或修改,不这样做,我们就变成机械主义者。然而决不能否认一定时间内的相对地固定的冲突计划或方针;否认了这点,就否认了一切,连冲突本身,连说话的人,都否认了。
由于冲突的情况和行动都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而应之而生的冲突计划或方针,也就必须拿相对的固定性赋予它。任何行动决策都有其一定时间的固定性。否认了这点,冲突就无从着手,成为毫无定见,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或者这也是、那也是的冲突相对主义了。没有人否认,就是在某一一定时间内适用的方针,它也是在流动的,没有这种流动,就不会有这一方针的废止和另一方针的采用。然而这种流动是有限制的,即流动于执行这一方针的各种不同的冲突行动的范围中,而不是这一方针的根本性质的流动,即是说,是数的流动,不是质的流动。这种根本性质,在一定时间内是决不流动的,我们所谓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的固定性,就是指的这一点。在绝对流动的整个冲突长河中有其各个特定阶段上的相对的固定性——这就是我们对于冲突计划或冲突方针的根本性质的意见。
在说过了政策上人类文明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消极力量而言文明处于防御状态和具体的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又说过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之后,我们可以总起来说几句。抵抗消极力量应该是有计划的。行动计划即政策方针的具体运用,要带灵活性,使之能适应冲突的情况。要处处照顾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便改变双方之间的形势。而一切这些,都表现于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同时也就表现于政策上在人类相对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对消极力量的防御之中。
——————(上章回复)——————
冲突行动的几种形式
作为冲突内容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政策方向性、政策整体过程的相对漫长、政策整体防御思路中的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在冲突形式上就表现为运动出击。运动出击,就是正规人员在长的路途和大的地区上面,从事于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的形式。同时,也把为了便利于执行这种进攻而在某些必要时机执行着的所谓“运动性的防御”包括在内,并且也把起辅助作用的据点清查和关卡设防包括在内。它的特点是:正规人员,行动中的优势力量,进攻性和流动性。
文明发展中需要防御的版图广大,人数众多,但军队的技术和教养相对不足;敌人则兵力不足,但行动力和达到破坏行为预期目标的愿望都比较强。在此种情形下,无疑地应以进攻的运动出击为主要的作战形式,而以其他形式辅助之,组成整个的运动出击。在这里,要反对所谓“有退无进”的逃避,同时也要反对所谓“有进无退”的冒险。
运动出击的特点之一,是其流动性,不但许可而且要求行动人员的大踏步的前进和后退。然而,自私懦弱者的逃避思维是没有相同之点的,他们最终是有可能投靠消极悲观主义的,那时倒有可能变的盲目“勇敢”了,实则只是被短暂催眠和麻痹了,本质还是懦弱的,没有勇气面对真正的自己和世界。冲突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另一种思想也是不对的,即所谓有进无退毫无顾忌的冒险行为。我们主张以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为内容的运动出击,其中包括了辅助作用的关卡设防,又包括了“行动中的防御”和安全疏散,没有这些,运动出击便不能充分地执行。冒险行为是执行上的近视眼,其根源常是惧怕消极力量对文明造成伤害,个人英雄主义过于严重,这些是消极力量用于蛊惑人心的东西,我们则不需要,积极力量追求的是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追求的是团结统一。冒险主义者不知道运动出击的特点之一是其流动性,不但许可而且要求行动人员的大踏步的进退。
积极方面,为了陷对方于不利而利于我之作战,常常要求对方在运动中,并要求有利于我之许多条件,例如有利的地形、好打的对方情、能封锁消息的居民、消极力量的疲劳和不意等。这就要求对方的前进,虽暂时地丧失对部分地域的控制而不惜。因为暂时地丧失对部分地域的控制,是全部地永久地保存文明和恢复对全部地区控制的代价。消极方面,凡被迫处于不利地位,根本上危及积极力量的保存时,应该勇敢地退却,以便保存行动中的执行力,在新的时机中再行阻击敌人。冒险主义者不知此理,明明已处于确定了的不利情况,还要强调既定目标的完成,结果不但行动中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自身也不能保存。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政策”,就是因为这是造成最小损失抵制消极力量的最有效的政策。
抗击消极力量的行动中,主要的是运动出击,其次就要算突击排查了。我们说,整个冲突中,运动出击是主要的,突击排查是辅助的,说的是解决冲突的状态,主要是依靠正规人员,尤其是其中的运动出击,突击排查不能担负这种解决冲突状态的主要的责任。但这不是说:突击排查在抵抗消极力量中的地位不重要。突击排查在整个抗击消极力量中的政策地位,仅仅次于运动出击,因为没有突击排查的辅助,也就不能战胜对手。这样说,是包括了突击排查向运动出击发展这一个任务在内的。长期的残酷的冲突环境中,突击排查不停止于原来地位,它将根据情况把自己提高到运动出击。这样,突击排查的作用就有两方面:一是辅助运动出击,一是把自己遭遇特殊情况时提高至运动出击。
至于就突击排查在抵抗消极力量的冲突中的空前广大和空前持久的意义说来,它的地位是更加不能轻视的了。因此,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突击排查的本身,不只有行动层面的事情,还有它的特殊的政策层面上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前面说过,抗击消极力量分三种类型阶段形式,第一种阶段类型,运动出击是主要的,途经排查和关卡设置是辅助的。第二阶段,则突击排查将升到主要地位,而以运动出击和关卡设置辅助之。第三阶段,运动出击再升为主要形式,而辅之以关卡设置和突击排查。但这个第三阶段类型的运动出击,已不全是由原来的正规人员,而将由原来的突击排查人员从排查提高到运动出击去担负其一部分,也许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从三个阶段来看,在与抗击消极力量的过程中的突击排查,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为此缘故,突击排查工作没有正规行动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是“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冲突中,突击排查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
——————(上章回复)——————
冲突行动的几种形式(二)
前头说过,冲突本质即冲突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然而达此目的的冲突形式,有运动出击、关卡设置、突击排查三种,实现时的效果就有程度的不同,因而一般地有所谓消耗和歼灭之别。
我们首先可以说,抗击消极力量是消耗性质,同时又是歼灭性质。为什么?消极力量之强破坏力的因素尚在发挥,优势和主动依然存在,没有行动中的歼灭战,就不能有效地迅速地减杀其强的因素,破坏其优势和主动。积极力量之文弱的因素也依然存在,劣势和被动还未脱离,为了争取时间,加强内部外部条件,改变对自己不利的状态,没有行动中的歼灭战,也不能成功。因此,行动中的歼灭战是达到政策面的消耗战之目的的手段。在这点上说,歼灭战就是消耗战。积极力量抵抗消极力量使人类文明之能够进行持久发展,用歼灭达到消耗是主要的手段。
但达到政策面消耗目的的,还有行动中的消耗战。大抵运动出击是执行歼灭任务的,关卡设置是执行消耗任务的,突击排查是执行消耗任务同时又执行歼灭任务的,三者互有区别。在这点上说,歼灭战不同于消耗战。运动出击中的消耗战,是辅助的,但也是持久对抗中所需要的。
从理论上和需要上说来,文明发展在防御阶段中,应该利用运动出击之主要的歼灭性,突击排查之部分的歼灭性,加上辅助性质的换卡设置之主要的消耗性和突击排查之部分的消耗性,用以达到大量消耗敌人的政策目的。在相持阶段中,继续利用突击排查和运动出击的歼灭性和消耗性,再行大量地消耗消极力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文明发展持久,逐渐地转变双方形势,准备反攻的条件。政策反攻时,继续用歼灭达到消耗,以便最后地驱逐消极力量。
但是在事实上,以往的经验是,许多甚至多数的运动出击行动,打成了消耗性质的;突击排查之应有的歼灭作用,在某些地区,也还未提到应有的程度。这种情况的好处是,无论如何我们总算消耗了敌人,对于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最后胜利有其意义,我们的付出不是无意义的。然而缺点是:一则消耗敌人的不足;二则文明遭到的破坏较大,行动效果较小。虽然应该承认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即消极力量的破坏性能力还很强,然而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无论如何也应该提倡主力专业人员在一切有利场合努力地执行歼灭战。突击排查人员虽然为了执行许多具体任务,例如破坏其暴力策划和扰乱其暴力部署等,不能不进行单纯的消耗战,然而仍须提倡并努力实行在行动之一切有利场合的歼灭性,以达既能大量消减消极力量又能最大限度保护文明之目的。
外线的速决的进攻之所谓外线,所谓速决,所谓进攻,与乎运动出击之所谓运动,在形式上,主要地就是采用包围和迂回战术,因而便须集中优势专责人员。所以,集中专责人员,采用包围迂回战术,是实施运动战即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之必要条件。然而一切这些,都是为着歼灭之目的。
消极力量的长处,不但在其能获得大杀伤性武器,还在其组成人员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其组织性,其因盲目心理而形成的自信心,其对组织者和对鬼神的迷信,其病态的骄慢自尊,其对其他人的轻视等等特点;这是消极力量多年的武断教育和消极力量制定的日常习惯造成的。积极力量对之杀伤甚多、使其觉醒者甚少的现象,主要原因在此。这一点,过去许多人是估计不足的。这种东西的破坏,需要一个长的过程。
首先需要我们重视这一特点,然后耐心地有计划地从政治上、国际宣传上、消极力量内部运动上多方面地向着这一点进行工作;而行动上的歼灭战,也是方法之一。在这里,悲观主义者可以据之引向灭亡论,消极力量又可以据之反击歼灭战。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可改变的,并且已在开始改变中。破坏的方法,主要的是政治上的争取。对于消极力量的悲观主义者,不是侮辱其自尊心,而是了解和顺导他们的这种自尊心,从宽待劝导的方法,引导他们了解消极力量之反人类的本质。
另一方面,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积极力量和人类文明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抵抗,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具体的行动上讲,证明了歼灭是可能的。消极力量的决心已在开始动摇,一般成员不了解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陷于积极力量和全球正义民众的包围中,其坦然面对的勇气远弱于积极力量和正义民众等等,都是有利于我之进行歼灭战的客观的条件,这些条件并将随着人类文明之持续发展而日益发展起来。在以歼灭战破坏消极力量的气焰这一点上讲,歼灭又是缩短冲突提早解救悲观者。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在对破坏行动中表现出的专注性和和为达目的不计代价的执行力的程度上,现时我们不及消极力量。因而最高限度的歼灭,例如全部或大部俘获的事,在许多场合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带的行动中,是困难的。速胜论者在这点上面的过分要求,也属不对。抗击消极力量的正确要求应该是:尽可能的歼灭俘获。在一切有利的场合,每次行动集中优势专职专责人员,采用包围迂回战术——不能包围其全部也包围其一部,不能俘获所包围之全部也俘获所包围之一部,不能俘获所包围之一部也大量破坏所包围之一部使其消极力量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而在一切不利于执行歼灭的场合,则执行消耗战。对于前者,用集中兵力的原则;对于后者,用分散兵力的原则。在行动的指挥关系上,对于前者,用集中指挥的原则;对于后者,用分散指挥的原则。这些,就是抗击消极力量作战的基本方针。
——————(上章回复)——————
消极力量的弊端
关于消极力量的失败,就是在其决策方面也有其基础。自古无从不犯错误的人,百密终有一疏,消极力量的弊端是存在的。从其决策上说来,现阶段消极力量在对文明实施的破坏中,已经犯了许多错误。计其大者有五。
一是逐渐增加行动中的人数。这是由于消极力量对人类保护自身文明估计不足而来的,也有它自己能力不足的原因。消极力量一向看不起人的生命和自身的价值,在其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攻击行动后。往往得来的结论是:一盘散沙。据此以为人类自身的文明不值一提,继而会定出所谓“速决”的计划,几个人一组不计代价的发动几起破坏行动,企图吓溃人们阻碍文明的正常发展。积极力量为了保护人类文明这样大的团结和这样大的抵抗力,他们是没有料到的,他们把人类已处于进步时代,这一点忘掉了。及至破坏计划难以推进,就逐渐增加人力物资投入,一次行动由十几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增至几十个。再要继续顽固的走下去,非再增不可。但由于同世界人民的对立,又由于资源先天不足,所以消极力量的最大的出动人数和进攻地点的选取都不得不受一定的限制。
二是没有主攻方向。每一次破坏行动伤亡一些,再进行就没有人力了。多次失败后,总结了教训,把主力集中一起,对内部实施强化培训,迷惑更多新加入者或不知情者为其送命,这个算是暂时的认识到了其不足对其进行了一下弥补。
三是没有相互之间协同。消极悲观主义聚在一起的人多是在生活中丧失了自身的追求,其内心深处是极其悲观的,看似“无私”一切都为了“任何人”,实则是对自己对周边人内心都无真挚的人文情感,所谓的“理念”只是沦为消极力量的工具而已,才会在进行破坏攻击行为时表现的“义无反顾”,可怜又可悲。这样的一群人集中在一起,消极力量内部必然存在着颇为严重的矛盾,这种矛盾正在向前发展着,冲突中表现的不协同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四是失去历史时机。消极力量因为能力的不足,没有政策的有力制定者。
五是计划多实现少。消极力量常常在各地引起骚乱,但对文明的破坏程度有限,受其影响而加入追随的更少,消极力量自身有限的资源进一步消耗其行为的野蛮性、退步性暴露的更加明显,表现其指挥破坏行动人员的笨拙和消极力量的能力受到自身限制。
这五个——逐渐增加行动中的人数,没有主攻方向,没有相互之间协同,失去历史时机,计划多实现少,是消极力量表现出的不行之点。虽已改了一些,然根据消极力量能力不足和内部矛盾诸因素,求不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且得之于此者,又失之于彼。以上是消极力量自己的弊端,不是我们使之造成的。积极力量方面,尚可根据消极力量之错误,而有效的动作,在有组织有思想的民众支持掩护之下,造成对手犯更大的错,调动敌人就我范围,这件事的可能性前面已经说过了。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之积极力量的胜利又可在对手之决策面上找到某种根源。虽然我们不应把这点作为我之政策计划的重要基础,相反,我之计划宁可放在对手少犯错误的假定上,才是可靠的做法。而且我乘敌隙,敌也可以乘我之隙,少授敌以可寻之隙,又是我们指挥方面的任务。然而消极力量的弊端,是事实上已经存在过,并且还要发生的,又可因我之努力使其暴露的更加明显,都足供我之利用,所有积极力量应该极力地捉住它。消极力量的决策上面许多不行,但其行动上的破坏力,即组织的破坏行动表现出的专注力和执行力,却颇有高明之处,这一点我们应该警惕借鉴。
——————(上章回复)——————
与消极力量的对决
与消极力量的对决问题应分为三类:一切有把握的打击应坚决地进行决战,一切无把握的打击应避免过早的让对手察觉,赌上文明命运的打击应根本避免。抗击消极力量不同于其他许多冲突的特点,又表现在这个决战问题上。在第一第二阶段,消极力量相对强爆积极力量则相对文弱,敌之要求在于引诱我们集中所有与之对决放弃文明的进步的可能阻断文明的发展。我之要求则相反,在选择有利条件,集中优势专职专责力量,与之作有把握的对决;而避免在不利条件下的无把握的影响较坏的对决。拚上人类文明发展命运的对决则根本不干。这样就执行破坏了敌之“速决”计划,不得不跟随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步伐前进。这种方针,范围过于狭小是做不到的,在民众思想太落后了的时期也难做到。我们是全世界共同认知,又处进步时代,这点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避免了毁灭性的对决,“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存在暂时丧失部分地区对消极力量的控制,单还有广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促进并等候文明的进步、全世界积极力量的抗争和消极力量的内溃,这是抗争的上策。急性病的速胜论者熬不过持久战的艰难路程,企图速胜,一到形势稍为好转,就吹起了动员一切彻底清楚消极力量的声浪,如果照了干去,整个的抗争要吃大亏,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为之葬送,恰恰中了消极力量的毒计,实在是下策。不对决就须放弃投入全部力量以停止文明进程为代价打击挽救每一个受消极力量影响的悲观者和有其萌芽思想的,这是没有疑问的,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也仅仅是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勇敢地放弃。情况到了这种时候,丝毫也不应留恋,这是以无法挽救打击每一个消极悲观者换时间的正确的政策。历史上,每一次文明的快速发展,都是给予了这样适当的“宽容”。文明发展现在所处的阶段也应这样干。
不怕人家骂“不抵抗”吗?不怕的。根本不抵抗,与消极力量妥协,这是不抵抗主义,不但应该骂,而且完全不许可的。坚决抗争,但为避开敌人毒计,不使人类文明发展跟随消极力量破坏行为的节奏之下进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继续,一句话,避免文明的灭亡,坚持人类文明发展原有的步伐是完全必要的。在这上面发生怀疑,是理解问题上的近视眼,结果一定和悲观论者走到一伙去。我们曾经批评了所谓“有进无退”的拚命主义,就是因为这种拚命主义如果成为一般的风气,其结果就有使文明不能继续,最后引向灭亡的危险。
我们主张一切有利条件下的对决,不论是在大小冲突中的,在这上面不容许任何的消极。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只有这种对决才能达到目的,每个抗击消极力量的人均须坚决地去做。为此目的,部分的相当大量的牺牲是必要的,避免任何牺牲的观点是懦夫和惧怕消极力量患者的观点,必须给以坚决的反对。在冲突中提倡勇敢英勇向前的精神和动作,是在正确的作战计划下绝对必要的东西,是同保护人类文明持续发展和最后能够到达一个更高的文明层次不能分离的。我们曾经严厉地指斥了所谓“有退无进”的逃跑主义,拥护严格纪律的执行,就是因为只有这种在正确计划下的英勇决战,才能战胜强敌;而逃跑主义,则是悲观论的支持者。
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打击挽救每一个消极悲观者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不是白流了吗?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白睡了吗?可不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呢?我想是不可以的。吃饭就一直吃下去,睡觉就一直睡下去,英勇战斗就一直不停歇不休息的打到文明的下一个进程,这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幻想,在实际生活里是不存在的。
谁人不知,为争取时间和准备反攻而流血战斗,对某些消极力量悲观者虽仍不免于放弃,人类文明发展的时间却争取了,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的目的却达到了,人类文明与消极力量的战斗经验却取得了,没有起来的人民却起来了,国际共识却增长了。这种血是白流的吗?一点也不是白流的。放弃一部分消极悲观者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力量,也正是为了保存更多的民众;因为如不在不利条件下放弃部分的消极悲观者,盲目地举行绝无把握的对消极力量的彻底清除,结果丧失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之后,必随之以丧失全部的民众,更说不到什么恢复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了。企业做生意要有本钱,全部破产之后,就没有什么企业了。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与消极力量的冲突也是一样,只有形式主义者想不通这个道理。
我想,即在政策反攻阶段的对决亦然。那时虽然消极力量处劣势,推动人类文明向前的积极力量处优势,然而仍适用“执行有利对决,避免不利对决”的原则,直至文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如此。这样,就可始终立于主动,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抗击消极力量的思想者们要有这样的坚定性,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智者。那些“一触即跳”的人们,是不足以语此的。第一阶段我们处于某种程度的政策被动,然在一切打击上也应是主动的,尔后任何阶段都应是主动。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最后走向更高的文明层次,不是赌汉们那样的孤注一掷论者。
——————(上章回复)——————
人是文明之本
消极力量处在人类文明健康发展面前,是决不放松其破坏行动的,它的消极悲观主义本质规定了这一点。积极力量不抵抗,消极力量就会摧毁整个人类文明。积极力量若抵抗,消极力量就向着这种抵抗力压迫,直至它的压力无法超过积极力量的抵抗力才停止,这是必然的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力量制胜消极力量的主要条件,是全世界人们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人类文明已处于进步的时代,并已有了伟大的共同体意识,但是目前的程度还非常之不够。消极力量影响如此之广,一方面由于消极力量破坏力之强,一方面则由于积极力量表现之文弱。现在要战胜消极力量这样一个强敌,非有长期的广大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应该努力的事情很多,这里只说最根本的两方面:组织和人民的进步。
防御进攻机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进攻手段的使用需要进步的灵活的战略战术,没有这一点,也是不能胜利的。然而进攻的基础在人员,没有进步的思想精神贯注于行动人员之中,没有进步的思想教导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组织和人员间的一致,就不能激发行动人员最大限度的抗击意愿,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我们说消极力量在破坏能力上虽优,但它终必失败,除了我们给以歼灭和消耗的打击外,就是它的内部终必随着我们的打击而动摇,组织成员间结合不稳。我们相反,抗击消极力量保护人类文明的目的是一致的。在这上面,就有了一切抗击消极力量的思想工作的基础。
解决冲突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消极力量敢于破坏文明的发展进程,主要的原因在于世界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消极悲观者置于我们数万万觉醒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冲入闹市的驴子无处藏身。积极力量会有源源不绝的补充,无需强制任何人去做什么,广泛的深入的思想指导,这样,民众就会保持清醒的认识,则抗击消极力量也不成问题,岂有忧患之理,个把消极悲观主义者是不够打的。
很多人对于民众思想指导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思想指导便决然弄不好。思想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行动人员思想认知一致,第二是行动人员和民众思想认知一致,第三是瓦解消极力量。这些原则要实行有效,都须从尊重基层行动人员、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不在对人类文明进行继续破坏的悲观者的人格这种根本态度出发,要认识到每个人在做的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文明发展。那些认为不是根本态度问题而是技术问题的人,实在是想错了,应该加以改正才对。
在一切工作中,应该坚持团结一致抗击消极力量的总方针。因为只有这种方针才能坚持抗争,保护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才能普遍地深入地改善人们的思想认知,才能发动民众的全部积极性,为保卫文明而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这个思想上指导民众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人类文明的胜利,然而这是人类文明的最基本的条件。抵抗消极力量使人类文明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决不仅仅是几个党派和少数人的事;是全世界民众一起参与的,才是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上章回复)——————
结论
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在什么条件下,人类文明能有战胜并消灭悲观论等消极力量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完成;第三是悲观消极者内心开始觉醒。就三个条件来说,人类共同体意识是主要的。”
对于悲观主义者自身来说,是有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两种的不同的类型,前者是因为一时的境遇使其沦落为悲观主义者沦为消极力量的马前卒,而后一种就是根深蒂固的悲观者了,是消极力量的有力传播者,是需要重点挽救和打击的。
这样的冲突会怎样发展呢?要看积极力量抵抗强度和双方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冲突就要继续。但结果还是一样,消极力量必败,积极力量必胜。人类文明到达下一个更高的层次牺牲会更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在追求更高的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行为共识:
1提高物质水平
2加强素质培养
3完善法律法规
4简化司法流程
5提高精神追求
6淡化道德标准
7加强信息沟通
8精简执行机构
9注重能力水平
10淡化世俗观念
11提高学识氛围
12降低唯利是图
13完善自我人格
14降低公共参与
15增强人文情感
16消减市井应酬
17强化集体目标
18警惕集体意识
19提高思维逻辑
20轻言是非判断
21善言可言之物
22心怀不可言明
23可视之物为界
24界限之外为心
25可触之物为质
26触之无物为能
27质到能为升华
28能到质为凝结
29至大至小同一
30自救即为它救
———(致同道和:大家好!)———
(本系列至第十一章“冲突——思想的延伸”为止是其上半部,从本章第十二章“文明发展中的思想提升”开始是其下半部,真心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成长,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
在每个执笔的夜晚因有你们的相伴而变的有意义,在每次需要答案时因为有你们而能坚持,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得到答案,在这个路上有人相伴真的很不错!
)
文明发展中的思想提升
如此伟大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思想基础,是不能完成的。以前,没有足够的抵抗消极力量的思想准备,这是文明发展中的一大缺陷,使之消极力量的破坏行为往往产生更大的影响。有了对消极力量的抵抗以后,思想的传播也非常之不普遍,更不说深入。大多数人,是从消极力量的破坏行动那里听到其消息的。这也是一种动员,但这是消极悲观者替我们做的,不是我们自己做的。偏远地区听不到消极悲观者吼叫的人们,至今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这种情形必须改变,不然,关乎人类文明存亡与否的战争就得不到胜利。决不可以再输消极力量一着,相反,要大大地发挥这一着去制胜敌人。这一着是关系绝大的;其他等等不如人尚在其次,这一着实在是头等重要。人们有了坚定的思想基础,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破坏力不足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冲突困难的前提。要胜利,就要坚持抗争,坚持统一团结,坚持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步伐。然而一切这些,离不开人们思想的进步。要进步又忽视人们自身的思想层次,叫做“南其辕而北其辙”,结果必然取消了胜利。
怎样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层次呢?
首先是把争端的目的告诉各组织和人民。必须使每个思想者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冲突,破坏行为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抗击消极力量的目的是“驱逐消极悲观主义,建立自由平等向上的新世界”,必须把这个目的告诉一切军民人等,方能造成抗击消极力量的热潮,使几十万万人齐心一致,为共同的文明奋斗。
其次,单单说明目的还不够,还要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步骤和政策,就是说,要有一个思想体系。现在已经有了人类共同体意识和其相关的很多著作,如我们这本书就是为这一目的而努力着,我相信很多读者也应该是一样的想法,应把它们普及于更多的人更广的范围,并动员所有的人们实行起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思想作为基础,是不能将人们对消极力量的抵抗进行到底的。
其次,怎样去动员?靠口说,靠传单布告,靠报纸书册,靠戏剧电影,靠学校,靠民众团体,靠干部人员。现在纷繁喧嚣的文化思想中是有一些具有这个意识的,沧海之一粟,而且方法不合民众口味,神气和民众隔膜,必须切实地改一改。其次,不是一次思想传播就够了,抗击消极力量的冲突中的思想的传播是经常的。不是整套思想背诵给老百姓听,这样的背诵是没有人听的;要联系人类文明发展中具体的情况,联系老百姓的生活,把对自我思想层次的提升,变成习惯。这是一件绝大的事,人类文明的发展就要靠它才能实现。
——————(上章回复)——————
抗争结果
这里不是说争端要实现什么,那是最终的目的,与消极力量抗争的最终目的就是“建立自由平等向上的新世界”,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说的,是作为人类思想的延伸产生的争端,两方相杀的战争,它的结果是什么。争端的结果不是别的,就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而消灭消极力量”(消灭消极力量就是改变其悲观主义,不是要完全消灭其肉体),当然消极力量所期望的结果一定是相反的。古代发生冲突会用武力解决问题,用矛用盾,现在科技进步了,思想变了,武器也改变了,但应不能完全避免武力。任何进攻,都是消灭消极力量的主要手段,同时做好对积极力量和人类文明的保护也是不能废的。进攻,是直接为了消灭消极力量的,同时也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发展,因为如不消灭消极力量,则人类文明的发展将受到威胁甚至被毁坏。防御,是直接为了保存人类文明的,但同时也是辅助进攻或准备转入进攻的一种手段。退却,属于防御一类,是防御的继续;而追击,则是进攻的继续。
应该指出:在冲突中,消灭消极力量是主要的,保存积极力量是第二位的,因为只有大量地消灭消极力量,才能有效地保存积极力量最终保存人类文明。因此,作为消灭消极力量之主要手段的进攻是主要的,而作为消灭消极力量之辅助手段和作为保存积极力量自身之一种手段的防御,是第二位的。现实冲突中,虽有许多时候以防御为主,而在其余时候以进攻为主,然而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全体来看,对消极力量的主动进攻仍然是主要的。
怎样解释冲突中不畏惧勇敢面对一切呢?岂非与“保存积极力量自身”相矛盾?不相矛盾,是相反相成的。冲突是流血的思想,是要付代价的,有时是极大的代价。部分的暂时的牺牲(不保存),为了全体的永久的保存。我们说,基本上为着消灭消极力量的进攻手段中,同时也含了保存积极力量的作用,理由就在这里。防御必须同时有进攻,而不应是单纯的防御,也是这个道理。
保存积极力量消灭消极力量这个争端的结果,就是我们进行对抗的本质,就是一切行动的根据,从技术行动起,到战略行动止,都是贯彻这个本质的。冲突的结果导出冲突的基本原则,也是一切行动,行为的原理原则,一点也离不开它。
抗击消极力量的每位思想者,不能离开积极力量与消极力量两方之间各种互相对立的基本因素去讨论问题,也不能离开这个冲突结果去指导行动。两方之间各种互相对立的基本因素展开于冲突的行动中,就变成互相为了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展开。我们的行动,在于力求每次争取不论大小的胜利,在于力求每次解除敌人一部分消极思想,阻止敌人一部分破坏计划。把这些部分地消灭消极力量的成绩积累起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大的胜利,达到最后驱除人类中混杂的消极力量,保卫积极力量,建设自有平等向上的新世界使人类文明达到新高度的最终目的。
——————(上章回复)——————
冲突中的几种情况
现在来研究抗击消极力量时的具体的策略。我们已说过了,抗击消极力量的策略方针是在人类文明发展将是持久性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是的,这是完全对的。但这是一个大的方向,还不是具体的方法。怎样具体地进行抗击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我们的答复是:在第一和第二种阶段类型中即消极力量之进攻状态和保守状态阶段下,应该是在防御大政策中有效的进行出击拦截和突击捣毁的进攻策略,在文明持续发展中对消极力量的拦截和捣毁的速决战,政策面的防御和行动上的出击。在第三阶段中,应该是政策面上的反转。
由于悲观主义者具有消极力量的强破坏性,而积极力量往往表现出文明发展中文弱的一面,消极力量是采取主动进行破坏的进攻方针,我们则居于相对的防御地位。消极力量企图采取以速决战的方式整体上阻断人类文明的发展步伐,我们应自觉地采取相应的政策做好人类文明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的准备。所有这些,都是由消极力量具有很强的破坏力这个特点造成的。这是一方面的情形。
然而在另一方面,则适得其反。消极力量破坏力虽强,但整体资源不足。积极力量虽文弱,但地域广大、人数众多、整体资源充足。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结果。第一,消极力量以有限临无限,就只能以一部分大城市、交通便利和易于行动的地方为目标。由是,在其选取攻击的区域,则空出了广大地面无法控制,这就给了积极力量以广大的活动空间。第二,消极力量以少数临多数,在整体上便处于多数的包围中。消极力量各团体组织对人类文明发展进行破坏,表面上消极力量处于主动进攻状态,我们处于被动防守状态,消极力量是寻找进攻目标,我们是被动的攻击对象,看起来我们是很不利的。然而我可以变地域广和人类的大多数两点为长处,不简单的做区域防守,采用灵活的出击拦截,以绝对的优势对他绝对的弱势,几万几十万人对他一万人,几路对他一路,从破坏组织行动中的外线,突然包围其一组人员而攻击之。于是消极力量在大方向上采取主动攻击,单在对组织破坏行动的拦截作战上,就不得不变成被动的防御。积极力量整体上防御政策,在具体的出击拦截中就变成了主动进攻一方。对其一组消极力量如此,对其他组也是如此。
以上两点,都是从消极力量是少数积极力量是大多数这一特点发生的。又由于消极力量人数虽少,乃是有明确破坏目的的,积极力量人数虽多,乃是不希望看见破坏发生的,因此,在具体的行动中,我们不但应以多数围击少数,阻止其破坏行动实施,还须采取速战的方针减少行动带来的损失。为了实行速战,一般应不打击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是消极力量之排查目标,而打击以有足够证据证明之消极力量。阻止其破坏行为,迅速有效最大限度上缩小打击范围。打得好,可能全部或大部或一部销毁其破坏计划;打不好,也增加了其实施破坏行动的成本,对之有所顾忌消减破坏力。一战如此,他战皆然。不说多了,每次都能将消极力量的破坏性控制在这样的条件下,就能大大地沮丧消极力量的精神,振起积极力量的士气,号召世界人民的响应。这样,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到与消极力量具体的对决上就变成速战了。消极力量之以破坏性行动阻止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的妄想,经过许多次因积极力量的阻止而造成的失败,就不得不改为长久的计划。
上述这样的行动方针,一句话说完,就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这对于我们之大政策方针“坚守对文明的防御”说来,是相反的;然而,又恰是实现这样的政策方针之必要的方针。如果行动方针也同样是“固守的持久的防御”,那就完全不适合消极力量之有限积极力量相对之无限、消极力量具有较强的破坏力积极力量则反应了一定程度上文明的文弱性这两种情况,那就决然达不到大的政策目的,达不到总的文明发展目标,而将为消极力量所击败。所以,我们历来主张全球性大的防御区块,其力量针对着消极力量每次破坏行动之力量而二倍之、三倍之或四倍之,采用上述方针,与对方周旋于广大空间之上。这种方针,不但是常规防御用得着,突击检查也用得着,而且必须要用它。不但适用于冲突的某一阶段,而且适用于冲突的全过程。政策反转阶段,文明发展之技术条件增强,消极力量大面积实施破坏性行为这种情况即使完全没有了,我们仍用多倍力量从外线采取速决的进攻,就更能收大批俘获的成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是常识中包含的真理。
如果我们坚决地在行动中采取了“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就不但在冲突上改变着双方之间的优劣形势,而且将逐渐地变化着总的形势。在冲突中,因为我是进攻,对方是防御;我是多数力量,对方是少数力量;我是速决,对方虽企图持久发动破坏,但不能由他作主;于是在消极力量方面,强项就变成了弱项,优势就变成了劣势;积极力量方面反之,弱项变成了强项,劣势变成了优势。在取得许多这样的胜利之后,总的双方形势便将引起变化。这就是说,集合了许多战场作战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胜利以后,就逐渐地增强了自己,削弱了对方,于是总的优劣形势,就不能不受其影响而发生变化。到那时,配合着积极力量自身的其他条件,再配合着消极力量内部的变动和国际环境有利形势,就能使双方总的形势走到平衡,再由平衡走到我优敌劣。那时,就是我们实行政策反转的时机了。
冲突是力量的竞赛,但力量在冲突过程中变化其原来的形态。在这里,主观的努力,多争取胜利,少犯错误,是决定的因素。客观因素具备着这种变化的可能性,但实现这种可能性,就需要正确的方针和主观的努力。这时候,主观作用是决定的了。
——————(上章回复)——————
冲突之方法
上面说过的冲突中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中心点在于一个进攻;外线是说的进攻的地域,速决是说的进攻的时间,所以叫它做“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这是打击消极力量保证人类文明能正常发展的最好的方针,也即是所谓运动战的方针。但是这个方针实行起来,离不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三个问题。
前面已说过了自觉的能动性,为什么又说主动性呢?自觉的能动性,说的是自觉的活动和努力,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这种人的特点,特别强烈地表现于冲突中,这些是前面说过了的。这里说的主动性,说的是行动的自由权,是用以区别于被迫处于不自由状态的。行动自由是处理争端的命脉,失了这种自由,积极力量就接近于被打败或被消灭。一个有思想的积极者被消极力量绑架,是这个思想者失了行动自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的结果。一个组织或国家的战败,也是一样。为此缘故,冲突的双方,都力争主动,力避被动。我们提出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以及为了实现这种进攻战的灵活性、计划性,可以说都是为了争取主动权,以便逼对方处于被动地位,达到保存自己消灭对方之目的。但主动或被动是和双方攻击力的优势或劣势分不开的。因而也是和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分不开的。此外,也还有利用对方的错觉和不意来争取自己主动和逼对方处于被动的情形。下面就来分析这几点。
主动是和攻击力的优势不能分离的,而被动则和攻击力的劣势分不开。攻击力的优势或劣势,是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政策的主动地位,自然以政策的进攻为较能掌握和发挥,然而贯彻始终和普及各地的主动地位,即绝对的主动权,只有以绝对优势对绝对劣势才有可能。一个身体壮健者和一个重病患者角斗,前者便有绝对的主动权。如果消极力量没有许多不可克服的矛盾,例如它能一下变出几百万至一千万大兵,财源源源不断,又没有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又不实行野蛮政策招致世界人民拚死命反抗,那它便能保持一种绝对的优势,它便有一种贯彻始终和普及各地的绝对的主动权。但在历史上,这类绝对优势的事情,在冲突的结局是存在的,冲突的开头则少见。冲突也有以相对的优劣或平衡状态而结局的,那时,冲突则出现妥协和对峙。这种不稳定的平衡态并不多见。所有这些,都是冲突的结局,而非冲突的开头。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的最后结局,可以预断,消极力量将以绝对劣势而失败,积极力量将以绝对优势而获胜;
但是在目前,则双方的优劣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消极力量因其具有强的破坏力、组织力这些有利因素,对于积极力量表现出文明文弱的一面,占了优势,因而造成了它的主动权的基础。但是因为它的能量资源等等数量不多,又有其他许多不利因素,它的优势便为它自己的矛盾所减杀。及到积极力量,又碰到了积极力量的地域广大、人数众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坚强的抗争,它的优势再为之减杀。于是在总的方面,它的主动进攻地位就变成一种相对的优势,因而其主动权的发挥和维持就受了限制,也成了相对的东西。
积极力量方面,虽然在破坏力的强度上是劣势,因此造成了政策上的某种被动姿态,但是在地域、人数和各种资源的数量上,并且又在内部的团结一致,却处于优势,这种优势再加上其他的有利因素,便减杀了自己破坏力等的劣势的程度,使之变为政策上的相对的劣势。因而也减少了被动的程度,仅处于政策上的相对的被动地位。然而被动总是不利的,必须力求脱离它。行动上的办法,就是坚决地实行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和发动对消极力量的藏密区域进行突击检查,在速决的打击行动和突击检查中取得许多局部的压制消极力量的优势和主动地位。通过这样许多行动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就能逐渐地造成政策面上的优势和政策面上的主动地位,政策的劣势和被动地位就能脱出了。这就是主动和被动之间、优势和劣势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也就可以明白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之间的关系。如上所述,我之相对的政策劣势和政策被动地位,是能够脱出的,方法就是人工地造成我们许多的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去剥夺对方的许多局部优势和局部主动地位,把他抛入劣势和被动。把这些局部的东西集合起来,就成了我们的政策优势和政策主动,敌人的政策劣势和政策被动。这样的转变,依靠主观上的正确指导。为什么呢?我要优势和主动,敌人也要这个,从这点上看,冲突就是双方以人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筹码,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
我们承认冲突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概率性”。但人类冲突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行为,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先哲的话仍是科学的真理。错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冲突中的特性也使人们在许多的场合无法全知彼己,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定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冲突情况和冲突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先之以各种情报的获取,继之以思想者的聪明的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是做得到的。我们有了这个“一般地正确的指导”做武器,就能多打胜仗,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这是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之间的关系。
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由此可知,双方攻击力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之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双方争夺,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在争夺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一切看似强大的消极力量打不赢先进弱小的积极力量,可见单是某种优势还没有确定主动地位,更没有确定最后胜利。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
错觉和不意,可以丧失优势和主动。因而有计划地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错觉是什么呢?“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声东击西”,是造成对方错觉之一法。在优越的民众条件具备,足以封锁消息时,采用各种欺骗对方的方法,常能有效地陷对方于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的苦境,因而丧失其优势和主动。“兵不厌诈”,就是指的这件事情。什么是不意?就是无准备。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我们说计划筹备之消极力量好打,就是因为对方在不意即无准备中。
这两件事——造成对方的错觉和出以不意的攻击,即是以冲突的不确实性给予敌人,而给自己以尽可能大的确实性,用以争取我之优势和主动,争取我之胜利。要做到这些,先决条件是优越的民众组织。因此,发动所有一切反对消极力量的人,提高自身思想层次,对消极力量进行广泛的防御,同时即用以封锁消息,支持积极力量,使消极力量无从知道我们将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去攻击他,造成他的错觉和不意的客观基础,是非常之重要的。保护人类文明的发展,不需要虚假的仁义道德。我们要把消极力量的眼睛和耳朵尽可能地封住,使他们变成瞎子和聋子,要把他们的破坏行动策划者的心尽可能地弄得混乱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近乎于疯子的行为,使其早日觉醒用以争取积极力量的胜利。所有这些,也都是主动或被动和主观指导之间的相互关系。战胜消极力量是少不了这种主观指导的。
现在来说灵活性。灵活性是什么呢?就是具体地实现主动性于冲突中的东西,就是灵活地采取行动。灵活地采取行动这件事,是冲突的中心任务,也是最不容易做好的。在冲突中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冲突的胜利。组织防御力量等等固然困难,但制定行动则更加困难,特别是在消极力量已经具有很强的破坏力的情况之中。做这件事需要极大的主观能力,需要克服冲突特性中的纷乱、黑暗和不确实性,而从其中找出条理、光明和确实性来,方能实现指挥上的灵活性。
抵抗消极力量的基本方针,是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执行这个方针,有力量的分散和集中、分进和合击、攻击和防御、突击和钳制、包围和迂回、前进和后退种种的战术或方法。懂得这些策略是容易的,灵活地使用和变换就不容易了。这里有时机、地点、行动人员三个关节。不得其时,不得其地,不得于人之情况,都将不能取胜。例如进行某一次行动,打早了,暴露了自己,给了对手以预防条件;打迟了,对方已发动破坏,对文明形成了伤害。这就是时机问题。地点的选择要增加行动的成功性。这就是地点问题。以某人的思想体系可以很好的摧毁消极力量的意志,让其惊醒。这就是人员情况问题。
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思想者的出产品。灵活不是妄动,妄动是应该拒绝的。灵活,是聪明的思想者,基于客观情况,“审时度势”(这个势,包括敌势、我势、地势等项)而采取及时的和恰当的处置方法的一种才能,即是所谓“运用之妙”。基于这种运用之妙,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就能较多地取得胜利,就能转变双方优劣形势,就能实现我对于敌的主动权,就能压倒对手而击破之,而最后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现在来说计划性。由于冲突所特有的不确实性,实现计划性于冲突,较之实现计划性于别的事业,是要困难得多的。然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胜利。冲突没有绝对的确实性,但不是没有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我之一方是比较地确实的。消极力量之一方很不确实,但也有朕兆可寻,有端倪可察,有前后现象可供思索。这就构成了所谓某种程度的相对的确实性,冲突的计划性就有了客观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又使冲突的计划性增大了可能。但由于冲突只有程度颇低和时间颇暂的确实性,冲突的计划性就很难完全和固定,它随冲突的运动(或流动,或推移)而运动,且依冲突范围的大小而有程度的不同。行动计划之各依其范围和情况而确定而改变,是冲突指挥的重要关节,也即是冲突灵活性的具体的实施,也即是实际的运用之妙。抵抗消极力量的思想者们,对此应当加以注意。
有些人,基于冲突的流动性,就从根本上否认冲突计划或冲突方针之相对的固定性,说这样的计划或方针是“机械的”东西。这种意见是错误的。如上条所述,我们完全承认:由于冲突情况之只有相对的确实性和冲突是迅速地向前流动的(或运动的,推移的),冲突的计划或方针,也只应给以相对的固定性,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冲突的流动而适时地加以更换或修改,不这样做,我们就变成机械主义者。然而决不能否认一定时间内的相对地固定的冲突计划或方针;否认了这点,就否认了一切,连冲突本身,连说话的人,都否认了。
由于冲突的情况和行动都有其相对的固定性,因而应之而生的冲突计划或方针,也就必须拿相对的固定性赋予它。任何行动决策都有其一定时间的固定性。否认了这点,冲突就无从着手,成为毫无定见,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或者这也是、那也是的冲突相对主义了。没有人否认,就是在某一一定时间内适用的方针,它也是在流动的,没有这种流动,就不会有这一方针的废止和另一方针的采用。然而这种流动是有限制的,即流动于执行这一方针的各种不同的冲突行动的范围中,而不是这一方针的根本性质的流动,即是说,是数的流动,不是质的流动。这种根本性质,在一定时间内是决不流动的,我们所谓一定时间内的相对的固定性,就是指的这一点。在绝对流动的整个冲突长河中有其各个特定阶段上的相对的固定性——这就是我们对于冲突计划或冲突方针的根本性质的意见。
在说过了政策上人类文明有一个相对漫长的发展过程对于消极力量而言文明处于防御状态和具体的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又说过了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之后,我们可以总起来说几句。抵抗消极力量应该是有计划的。行动计划即政策方针的具体运用,要带灵活性,使之能适应冲突的情况。要处处照顾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以便改变双方之间的形势。而一切这些,都表现于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同时也就表现于政策上在人类相对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对消极力量的防御之中。
——————(上章回复)——————
冲突行动的几种形式
作为冲突内容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政策方向性、政策整体过程的相对漫长、政策整体防御思路中的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在冲突形式上就表现为运动出击。运动出击,就是正规人员在长的路途和大的地区上面,从事于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的形式。同时,也把为了便利于执行这种进攻而在某些必要时机执行着的所谓“运动性的防御”包括在内,并且也把起辅助作用的据点清查和关卡设防包括在内。它的特点是:正规人员,行动中的优势力量,进攻性和流动性。
文明发展中需要防御的版图广大,人数众多,但军队的技术和教养相对不足;敌人则兵力不足,但行动力和达到破坏行为预期目标的愿望都比较强。在此种情形下,无疑地应以进攻的运动出击为主要的作战形式,而以其他形式辅助之,组成整个的运动出击。在这里,要反对所谓“有退无进”的逃避,同时也要反对所谓“有进无退”的冒险。
运动出击的特点之一,是其流动性,不但许可而且要求行动人员的大踏步的前进和后退。然而,自私懦弱者的逃避思维是没有相同之点的,他们最终是有可能投靠消极悲观主义的,那时倒有可能变的盲目“勇敢”了,实则只是被短暂催眠和麻痹了,本质还是懦弱的,没有勇气面对真正的自己和世界。冲突的基本要求是:消灭敌人;其另一要求是:保存自己。保存自己的目的,在于消灭敌人;而消灭敌人,又是保存自己的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另一种思想也是不对的,即所谓有进无退毫无顾忌的冒险行为。我们主张以行动上的外线的速决的进攻为内容的运动出击,其中包括了辅助作用的关卡设防,又包括了“行动中的防御”和安全疏散,没有这些,运动出击便不能充分地执行。冒险行为是执行上的近视眼,其根源常是惧怕消极力量对文明造成伤害,个人英雄主义过于严重,这些是消极力量用于蛊惑人心的东西,我们则不需要,积极力量追求的是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追求的是团结统一。冒险主义者不知道运动出击的特点之一是其流动性,不但许可而且要求行动人员的大踏步的进退。
积极方面,为了陷对方于不利而利于我之作战,常常要求对方在运动中,并要求有利于我之许多条件,例如有利的地形、好打的对方情、能封锁消息的居民、消极力量的疲劳和不意等。这就要求对方的前进,虽暂时地丧失对部分地域的控制而不惜。因为暂时地丧失对部分地域的控制,是全部地永久地保存文明和恢复对全部地区控制的代价。消极方面,凡被迫处于不利地位,根本上危及积极力量的保存时,应该勇敢地退却,以便保存行动中的执行力,在新的时机中再行阻击敌人。冒险主义者不知此理,明明已处于确定了的不利情况,还要强调既定目标的完成,结果不但行动中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自身也不能保存。我们历来主张“诱敌政策”,就是因为这是造成最小损失抵制消极力量的最有效的政策。
抗击消极力量的行动中,主要的是运动出击,其次就要算突击排查了。我们说,整个冲突中,运动出击是主要的,突击排查是辅助的,说的是解决冲突的状态,主要是依靠正规人员,尤其是其中的运动出击,突击排查不能担负这种解决冲突状态的主要的责任。但这不是说:突击排查在抵抗消极力量中的地位不重要。突击排查在整个抗击消极力量中的政策地位,仅仅次于运动出击,因为没有突击排查的辅助,也就不能战胜对手。这样说,是包括了突击排查向运动出击发展这一个任务在内的。长期的残酷的冲突环境中,突击排查不停止于原来地位,它将根据情况把自己提高到运动出击。这样,突击排查的作用就有两方面:一是辅助运动出击,一是把自己遭遇特殊情况时提高至运动出击。
至于就突击排查在抵抗消极力量的冲突中的空前广大和空前持久的意义说来,它的地位是更加不能轻视的了。因此,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突击排查的本身,不只有行动层面的事情,还有它的特殊的政策层面上的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前面说过,抗击消极力量分三种类型阶段形式,第一种阶段类型,运动出击是主要的,途经排查和关卡设置是辅助的。第二阶段,则突击排查将升到主要地位,而以运动出击和关卡设置辅助之。第三阶段,运动出击再升为主要形式,而辅之以关卡设置和突击排查。但这个第三阶段类型的运动出击,已不全是由原来的正规人员,而将由原来的突击排查人员从排查提高到运动出击去担负其一部分,也许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从三个阶段来看,在与抗击消极力量的过程中的突击排查,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演出空前伟大的一幕。为此缘故,突击排查工作没有正规行动那样迅速的成效和显赫的名声,但是“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在长期和残酷的冲突中,突击排查将表现其很大的威力,实在是非同小可的事业。
——————(上章回复)——————
冲突行动的几种形式(二)
前头说过,冲突本质即冲突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然而达此目的的冲突形式,有运动出击、关卡设置、突击排查三种,实现时的效果就有程度的不同,因而一般地有所谓消耗和歼灭之别。
我们首先可以说,抗击消极力量是消耗性质,同时又是歼灭性质。为什么?消极力量之强破坏力的因素尚在发挥,优势和主动依然存在,没有行动中的歼灭战,就不能有效地迅速地减杀其强的因素,破坏其优势和主动。积极力量之文弱的因素也依然存在,劣势和被动还未脱离,为了争取时间,加强内部外部条件,改变对自己不利的状态,没有行动中的歼灭战,也不能成功。因此,行动中的歼灭战是达到政策面的消耗战之目的的手段。在这点上说,歼灭战就是消耗战。积极力量抵抗消极力量使人类文明之能够进行持久发展,用歼灭达到消耗是主要的手段。
但达到政策面消耗目的的,还有行动中的消耗战。大抵运动出击是执行歼灭任务的,关卡设置是执行消耗任务的,突击排查是执行消耗任务同时又执行歼灭任务的,三者互有区别。在这点上说,歼灭战不同于消耗战。运动出击中的消耗战,是辅助的,但也是持久对抗中所需要的。
从理论上和需要上说来,文明发展在防御阶段中,应该利用运动出击之主要的歼灭性,突击排查之部分的歼灭性,加上辅助性质的换卡设置之主要的消耗性和突击排查之部分的消耗性,用以达到大量消耗敌人的政策目的。在相持阶段中,继续利用突击排查和运动出击的歼灭性和消耗性,再行大量地消耗消极力量。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文明发展持久,逐渐地转变双方形势,准备反攻的条件。政策反攻时,继续用歼灭达到消耗,以便最后地驱逐消极力量。
但是在事实上,以往的经验是,许多甚至多数的运动出击行动,打成了消耗性质的;突击排查之应有的歼灭作用,在某些地区,也还未提到应有的程度。这种情况的好处是,无论如何我们总算消耗了敌人,对于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最后胜利有其意义,我们的付出不是无意义的。然而缺点是:一则消耗敌人的不足;二则文明遭到的破坏较大,行动效果较小。虽然应该承认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即消极力量的破坏性能力还很强,然而在理论上和实际上,无论如何也应该提倡主力专业人员在一切有利场合努力地执行歼灭战。突击排查人员虽然为了执行许多具体任务,例如破坏其暴力策划和扰乱其暴力部署等,不能不进行单纯的消耗战,然而仍须提倡并努力实行在行动之一切有利场合的歼灭性,以达既能大量消减消极力量又能最大限度保护文明之目的。
外线的速决的进攻之所谓外线,所谓速决,所谓进攻,与乎运动出击之所谓运动,在形式上,主要地就是采用包围和迂回战术,因而便须集中优势专责人员。所以,集中专责人员,采用包围迂回战术,是实施运动战即外线的速决的进攻战之必要条件。然而一切这些,都是为着歼灭之目的。
消极力量的长处,不但在其能获得大杀伤性武器,还在其组成人员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其组织性,其因盲目心理而形成的自信心,其对组织者和对鬼神的迷信,其病态的骄慢自尊,其对其他人的轻视等等特点;这是消极力量多年的武断教育和消极力量制定的日常习惯造成的。积极力量对之杀伤甚多、使其觉醒者甚少的现象,主要原因在此。这一点,过去许多人是估计不足的。这种东西的破坏,需要一个长的过程。
首先需要我们重视这一特点,然后耐心地有计划地从政治上、国际宣传上、消极力量内部运动上多方面地向着这一点进行工作;而行动上的歼灭战,也是方法之一。在这里,悲观主义者可以据之引向灭亡论,消极力量又可以据之反击歼灭战。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可改变的,并且已在开始改变中。破坏的方法,主要的是政治上的争取。对于消极力量的悲观主义者,不是侮辱其自尊心,而是了解和顺导他们的这种自尊心,从宽待劝导的方法,引导他们了解消极力量之反人类的本质。
另一方面,则是在他们面前表示积极力量和人类文明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抵抗,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具体的行动上讲,证明了歼灭是可能的。消极力量的决心已在开始动摇,一般成员不了解其行为的真正目的,陷于积极力量和全球正义民众的包围中,其坦然面对的勇气远弱于积极力量和正义民众等等,都是有利于我之进行歼灭战的客观的条件,这些条件并将随着人类文明之持续发展而日益发展起来。在以歼灭战破坏消极力量的气焰这一点上讲,歼灭又是缩短冲突提早解救悲观者。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另一方面,应该承认在对破坏行动中表现出的专注性和和为达目的不计代价的执行力的程度上,现时我们不及消极力量。因而最高限度的歼灭,例如全部或大部俘获的事,在许多场合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带的行动中,是困难的。速胜论者在这点上面的过分要求,也属不对。抗击消极力量的正确要求应该是:尽可能的歼灭俘获。在一切有利的场合,每次行动集中优势专职专责人员,采用包围迂回战术——不能包围其全部也包围其一部,不能俘获所包围之全部也俘获所包围之一部,不能俘获所包围之一部也大量破坏所包围之一部使其消极力量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而在一切不利于执行歼灭的场合,则执行消耗战。对于前者,用集中兵力的原则;对于后者,用分散兵力的原则。在行动的指挥关系上,对于前者,用集中指挥的原则;对于后者,用分散指挥的原则。这些,就是抗击消极力量作战的基本方针。
——————(上章回复)——————
消极力量的弊端
关于消极力量的失败,就是在其决策方面也有其基础。自古无从不犯错误的人,百密终有一疏,消极力量的弊端是存在的。从其决策上说来,现阶段消极力量在对文明实施的破坏中,已经犯了许多错误。计其大者有五。
一是逐渐增加行动中的人数。这是由于消极力量对人类保护自身文明估计不足而来的,也有它自己能力不足的原因。消极力量一向看不起人的生命和自身的价值,在其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攻击行动后。往往得来的结论是:一盘散沙。据此以为人类自身的文明不值一提,继而会定出所谓“速决”的计划,几个人一组不计代价的发动几起破坏行动,企图吓溃人们阻碍文明的正常发展。积极力量为了保护人类文明这样大的团结和这样大的抵抗力,他们是没有料到的,他们把人类已处于进步时代,这一点忘掉了。及至破坏计划难以推进,就逐渐增加人力物资投入,一次行动由十几个人一次又一次地增至几十个。再要继续顽固的走下去,非再增不可。但由于同世界人民的对立,又由于资源先天不足,所以消极力量的最大的出动人数和进攻地点的选取都不得不受一定的限制。
二是没有主攻方向。每一次破坏行动伤亡一些,再进行就没有人力了。多次失败后,总结了教训,把主力集中一起,对内部实施强化培训,迷惑更多新加入者或不知情者为其送命,这个算是暂时的认识到了其不足对其进行了一下弥补。
三是没有相互之间协同。消极悲观主义聚在一起的人多是在生活中丧失了自身的追求,其内心深处是极其悲观的,看似“无私”一切都为了“任何人”,实则是对自己对周边人内心都无真挚的人文情感,所谓的“理念”只是沦为消极力量的工具而已,才会在进行破坏攻击行为时表现的“义无反顾”,可怜又可悲。这样的一群人集中在一起,消极力量内部必然存在着颇为严重的矛盾,这种矛盾正在向前发展着,冲突中表现的不协同是其具体表现之一。
四是失去历史时机。消极力量因为能力的不足,没有政策的有力制定者。
五是计划多实现少。消极力量常常在各地引起骚乱,但对文明的破坏程度有限,受其影响而加入追随的更少,消极力量自身有限的资源进一步消耗其行为的野蛮性、退步性暴露的更加明显,表现其指挥破坏行动人员的笨拙和消极力量的能力受到自身限制。
这五个——逐渐增加行动中的人数,没有主攻方向,没有相互之间协同,失去历史时机,计划多实现少,是消极力量表现出的不行之点。虽已改了一些,然根据消极力量能力不足和内部矛盾诸因素,求不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且得之于此者,又失之于彼。以上是消极力量自己的弊端,不是我们使之造成的。积极力量方面,尚可根据消极力量之错误,而有效的动作,在有组织有思想的民众支持掩护之下,造成对手犯更大的错,调动敌人就我范围,这件事的可能性前面已经说过了。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之积极力量的胜利又可在对手之决策面上找到某种根源。虽然我们不应把这点作为我之政策计划的重要基础,相反,我之计划宁可放在对手少犯错误的假定上,才是可靠的做法。而且我乘敌隙,敌也可以乘我之隙,少授敌以可寻之隙,又是我们指挥方面的任务。然而消极力量的弊端,是事实上已经存在过,并且还要发生的,又可因我之努力使其暴露的更加明显,都足供我之利用,所有积极力量应该极力地捉住它。消极力量的决策上面许多不行,但其行动上的破坏力,即组织的破坏行动表现出的专注力和执行力,却颇有高明之处,这一点我们应该警惕借鉴。
——————(上章回复)——————
与消极力量的对决
与消极力量的对决问题应分为三类:一切有把握的打击应坚决地进行决战,一切无把握的打击应避免过早的让对手察觉,赌上文明命运的打击应根本避免。抗击消极力量不同于其他许多冲突的特点,又表现在这个决战问题上。在第一第二阶段,消极力量相对强爆积极力量则相对文弱,敌之要求在于引诱我们集中所有与之对决放弃文明的进步的可能阻断文明的发展。我之要求则相反,在选择有利条件,集中优势专职专责力量,与之作有把握的对决;而避免在不利条件下的无把握的影响较坏的对决。拚上人类文明发展命运的对决则根本不干。这样就执行破坏了敌之“速决”计划,不得不跟随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步伐前进。这种方针,范围过于狭小是做不到的,在民众思想太落后了的时期也难做到。我们是全世界共同认知,又处进步时代,这点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避免了毁灭性的对决,“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虽然存在暂时丧失部分地区对消极力量的控制,单还有广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促进并等候文明的进步、全世界积极力量的抗争和消极力量的内溃,这是抗争的上策。急性病的速胜论者熬不过持久战的艰难路程,企图速胜,一到形势稍为好转,就吹起了动员一切彻底清楚消极力量的声浪,如果照了干去,整个的抗争要吃大亏,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为之葬送,恰恰中了消极力量的毒计,实在是下策。不对决就须放弃投入全部力量以停止文明进程为代价打击挽救每一个受消极力量影响的悲观者和有其萌芽思想的,这是没有疑问的,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也仅仅是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勇敢地放弃。情况到了这种时候,丝毫也不应留恋,这是以无法挽救打击每一个消极悲观者换时间的正确的政策。历史上,每一次文明的快速发展,都是给予了这样适当的“宽容”。文明发展现在所处的阶段也应这样干。
不怕人家骂“不抵抗”吗?不怕的。根本不抵抗,与消极力量妥协,这是不抵抗主义,不但应该骂,而且完全不许可的。坚决抗争,但为避开敌人毒计,不使人类文明发展跟随消极力量破坏行为的节奏之下进行,影响到人类文明的继续,一句话,避免文明的灭亡,坚持人类文明发展原有的步伐是完全必要的。在这上面发生怀疑,是理解问题上的近视眼,结果一定和悲观论者走到一伙去。我们曾经批评了所谓“有进无退”的拚命主义,就是因为这种拚命主义如果成为一般的风气,其结果就有使文明不能继续,最后引向灭亡的危险。
我们主张一切有利条件下的对决,不论是在大小冲突中的,在这上面不容许任何的消极。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只有这种对决才能达到目的,每个抗击消极力量的人均须坚决地去做。为此目的,部分的相当大量的牺牲是必要的,避免任何牺牲的观点是懦夫和惧怕消极力量患者的观点,必须给以坚决的反对。在冲突中提倡勇敢英勇向前的精神和动作,是在正确的作战计划下绝对必要的东西,是同保护人类文明持续发展和最后能够到达一个更高的文明层次不能分离的。我们曾经严厉地指斥了所谓“有退无进”的逃跑主义,拥护严格纪律的执行,就是因为只有这种在正确计划下的英勇决战,才能战胜强敌;而逃跑主义,则是悲观论的支持者。
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打击挽救每一个消极悲观者于后,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些英勇战斗者的血,不是白流了吗?这是非常不妥当的发问。吃饭于前,又拉屎于后,不是白吃了吗?睡觉于前,又起床于后,不是白睡了吗?可不可以这样提出问题呢?我想是不可以的。吃饭就一直吃下去,睡觉就一直睡下去,英勇战斗就一直不停歇不休息的打到文明的下一个进程,这是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幻想,在实际生活里是不存在的。
谁人不知,为争取时间和准备反攻而流血战斗,对某些消极力量悲观者虽仍不免于放弃,人类文明发展的时间却争取了,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的目的却达到了,人类文明与消极力量的战斗经验却取得了,没有起来的人民却起来了,国际共识却增长了。这种血是白流的吗?一点也不是白流的。放弃一部分消极悲观者是为了保存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力量,也正是为了保存更多的民众;因为如不在不利条件下放弃部分的消极悲观者,盲目地举行绝无把握的对消极力量的彻底清除,结果丧失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动力之后,必随之以丧失全部的民众,更说不到什么恢复人类文明高速发展了。企业做生意要有本钱,全部破产之后,就没有什么企业了。事物是往返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与消极力量的冲突也是一样,只有形式主义者想不通这个道理。
我想,即在政策反攻阶段的对决亦然。那时虽然消极力量处劣势,推动人类文明向前的积极力量处优势,然而仍适用“执行有利对决,避免不利对决”的原则,直至文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如此。这样,就可始终立于主动,一切敌人的“挑战书”,旁人的“激将法”,都应束之高阁,置之不理,丝毫也不为其所动。抗击消极力量的思想者们要有这样的坚定性,才算是勇敢而明智的智者。那些“一触即跳”的人们,是不足以语此的。第一阶段我们处于某种程度的政策被动,然在一切打击上也应是主动的,尔后任何阶段都应是主动。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和最后走向更高的文明层次,不是赌汉们那样的孤注一掷论者。
——————(上章回复)——————
人是文明之本
消极力量处在人类文明健康发展面前,是决不放松其破坏行动的,它的消极悲观主义本质规定了这一点。积极力量不抵抗,消极力量就会摧毁整个人类文明。积极力量若抵抗,消极力量就向着这种抵抗力压迫,直至它的压力无法超过积极力量的抵抗力才停止,这是必然的规律。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力量制胜消极力量的主要条件,是全世界人们的团结和各方面较之过去有十百倍的进步。人类文明已处于进步的时代,并已有了伟大的共同体意识,但是目前的程度还非常之不够。消极力量影响如此之广,一方面由于消极力量破坏力之强,一方面则由于积极力量表现之文弱。现在要战胜消极力量这样一个强敌,非有长期的广大的努力是不可能的。应该努力的事情很多,这里只说最根本的两方面:组织和人民的进步。
防御进攻机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没有这一点,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进攻手段的使用需要进步的灵活的战略战术,没有这一点,也是不能胜利的。然而进攻的基础在人员,没有进步的思想精神贯注于行动人员之中,没有进步的思想教导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组织和人员间的一致,就不能激发行动人员最大限度的抗击意愿,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我们说消极力量在破坏能力上虽优,但它终必失败,除了我们给以歼灭和消耗的打击外,就是它的内部终必随着我们的打击而动摇,组织成员间结合不稳。我们相反,抗击消极力量保护人类文明的目的是一致的。在这上面,就有了一切抗击消极力量的思想工作的基础。
解决冲突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消极力量敢于破坏文明的发展进程,主要的原因在于世界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消极悲观者置于我们数万万觉醒起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冲入闹市的驴子无处藏身。积极力量会有源源不绝的补充,无需强制任何人去做什么,广泛的深入的思想指导,这样,民众就会保持清醒的认识,则抗击消极力量也不成问题,岂有忧患之理,个把消极悲观主义者是不够打的。
很多人对于民众思想指导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于是有各种的政策、方法、方式。离了这态度,政策、方法、方式也一定是错的,思想指导便决然弄不好。思想工作的三大原则:第一是行动人员思想认知一致,第二是行动人员和民众思想认知一致,第三是瓦解消极力量。这些原则要实行有效,都须从尊重基层行动人员、尊重人民和尊重已经放下武器不在对人类文明进行继续破坏的悲观者的人格这种根本态度出发,要认识到每个人在做的事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的文明发展。那些认为不是根本态度问题而是技术问题的人,实在是想错了,应该加以改正才对。
在一切工作中,应该坚持团结一致抗击消极力量的总方针。因为只有这种方针才能坚持抗争,保护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才能普遍地深入地改善人们的思想认知,才能发动民众的全部积极性,为保卫文明而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这个思想上指导民众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人类文明的胜利,然而这是人类文明的最基本的条件。抵抗消极力量使人类文明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决不仅仅是几个党派和少数人的事;是全世界民众一起参与的,才是追求人类文明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上章回复)——————
结论
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就是:“在什么条件下,人类文明能有战胜并消灭悲观论等消极力量的实力呢?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完成;第三是悲观消极者内心开始觉醒。就三个条件来说,人类共同体意识是主要的。”
对于悲观主义者自身来说,是有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两种的不同的类型,前者是因为一时的境遇使其沦落为悲观主义者沦为消极力量的马前卒,而后一种就是根深蒂固的悲观者了,是消极力量的有力传播者,是需要重点挽救和打击的。
这样的冲突会怎样发展呢?要看积极力量抵抗强度和双方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冲突就要继续。但结果还是一样,消极力量必败,积极力量必胜。人类文明到达下一个更高的层次牺牲会更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在追求更高的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们应该努力做到以下行为共识:
1提高物质水平
2加强素质培养
3完善法律法规
4简化司法流程
5提高精神追求
6淡化道德标准
7加强信息沟通
8精简执行机构
9注重能力水平
10淡化世俗观念
11提高学识氛围
12降低唯利是图
13完善自我人格
14降低公共参与
15增强人文情感
16消减市井应酬
17强化集体目标
18警惕集体意识
19提高思维逻辑
20轻言是非判断
21善言可言之物
22心怀不可言明
23可视之物为界
24界限之外为心
25可触之物为质
26触之无物为能
27质到能为升华
28能到质为凝结
29至大至小同一
30自救即为它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