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偏偏发生了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南门外来了一支规模巨大的粮队,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庄文耳中。
来的是谁?庄文不禁心生疑惑。
据说李贤军中马上就要断粮了,眼看这绝户计就要大功告成,庄文可不想节外生枝,“快,速去探明来的究竟是哪家人马!”
“喏!”小厮告辞离去。
庄文颇有些心绪不宁,好像有什么极为不妥的事情发生了一样。
怎么了?到底是怎么了?偌大的夷安城,庄文已经经营了三年,即便说不上铁桶一块,可却也不是一个外来户说挖墙脚就能够成功的。
城内的粮商富户既然出不了问题,那么问题就一定是在外头了。
忽而,一个念头不可抑止地在庄文脑中冒了出来“难道说,外头的粮食是李贤的不成?”
这个想法刚刚冒出就被庄文否定了,他不禁暗笑自己过于高看李贤了,不过是个介亭游缴罢了,北上侥幸打了几个胜仗,又能有几斤几两?
庄文说什么也不相信外头的粮秣是李贤的。
城门口,运送粮秣的队伍停了下来。
两百车的粮秣排出一条三里开外的长龙,这么多的粮秣一次性运往城内显然有些不合适,毕竟,城外还有宁家堡的乡民以及另外两营的军卒。
可若是一粒粮食也不入城,岂不是显不出李贤的手段?
思虑一番,李贤喊来李得寿,嘴里道:“你跟李得福一道,押运五十石粮秣在城内走一遭,嗯,若是他人问起,你知道该怎么回答吧?”
李得寿眼珠一转,笑着答道:“这有何难,实话实说便是了”。
“喔?怎么个实话实话法?”
“这些粮秣是介亭士绅乡民踊跃捐献所来”
李贤露出一番孺子可教的表情,笑道:“不错,就这样照实说”。
李得寿欣然应诺。
这么多的粮秣毕竟不是小数目,倘若被人知道其中大多数都是李贤自家的粮食,只怕会使人凭添几分臆测,但是,如果说成是乡民捐献,不管众人信或是不信,这件事情就没有人去追究了。
根据大汉官制,县尉麾下兵卒可有八百人,超出这个数额之外的人马能算作私兵,连辅兵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豢养三千五百名军卒,其中的绝大多数银钱都需要李贤自掏腰包,真要是指望朝廷发俸,军卒们早就饿的做了逃兵。
眼下,李贤大胜管亥,风头太盛,中原各郡百姓几乎都听说过“李贤千里奔袭救援都昌”的故事。
在商贾的众口相传之中,李贤年少有为,偏偏又功勋卓著。
在大汉朝万马齐喑的日子里,能够冒出李贤这样一个英才,着实令人兴奋。
一时之间,李贤隐隐约约成了北海国第一将。
树大招风,跟刘备、曹操、袁绍比起来,李贤崛起太快,根基不稳,如果被人刻意诋毁,几乎难以拿出有效的反制措施。
不过,运粮入城这等立威之举还是少不了的,要不然岂不是太便宜庄文了?
粮队入城,自然不需要缴纳人头税。
门口的城门卒瞅着大袋大袋的米粟,嘴角乐开了花,县令庄文为了对付县尉,断绝米粟供应,这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眼下,县尉没费什么周章就搞来了这么多的粮秣,士卒们都觉得脸上有光。
县令又如何?想跟县尉斗,手段差远了!
跟着李贤打了无数个胜仗,军卒们早就对李贤形成了一种盲目的信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相信自家县尉能够逢凶化吉。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贤已经成了军卒心中无所不能的存在。
当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从城门而入,径自来到校场的时候,沿途间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前来观看这难得一见的情景。
五十石粮食,这就是六千斤,光是木车就用了近百辆,据说,这些粮秣仅仅是所有粮秣的一半,在城门外还有五十石粮食。
无论是谁,能够搞出一百石的粮食,他所拥有的实力都不容人小觑。
粮食是谁的?
有好奇者按耐不住问了起来。
随行的护卫早得了李得财的嘱咐,当下回答:“这都是介亭士绅捐献给李县尉的”。
“什么时候介亭如此富庶了?”
比起介亭,夷安可谓是响当当的大城,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城池,一百石粮食也绝不是轻易就可以拿出来的!
“李县尉好深的人脉”
不少富户开始懊恼,早知道县尉不缺粮,当时就应该献粮交好与他。
李贤还没入城的时候,众人便听说了,新来的县尉与县令不合。
县令与县尉打擂台,胜负应该在五五成,李贤麾下兵马虽强,可总归是外来人,而县令庄文早已经是地头蛇,又有钱粮在手。
龙争虎斗,孰强孰弱,还真的难以分辨。
不过,眼下既然李贤能够搞出这么的粮秣,那便说明他背后的实力绝不容小觑。
能够拿出一百石粮秣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个人物,许多士绅已经把李贤当成了胜利者。
至于,庄文,落败是早晚的事情。
夷安县衙,庄文暴跳如雷:“什么?城外的粮队是李贤的?足足有一百石?他哪来的这么的粮秣?”
小厮匍匐在地,瑟瑟发抖,嘴里低声说道:“据说是从介亭运来的,喔,对了,胡家堡以及另外几家乡堡据说也送了些粮秣”。
“介亭?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有多少粮食?一定是胡家堡,一定是外头的那几个土老财,这帮吃里扒外的混帐东西,竟然然堂而皇之地支持李贤,该死,真该死!”
庄文恼羞成怒,似要择人而噬。
李贤有了粮食,绝不是如虎添翼那么简单,对庄文来说,这等于他一系列的计划全都失败了,败的毫无还手之力。
辛辛苦苦无数天,一夜回到解放前。
庄文觉得脑子嗡嗡作响,他之前的一切谋划全都是建立在李贤粮秣断绝,不得不低头的基础之上的,现在倒好,李贤有了足够的粮秣,哪里还会低头?
李贤不低头,往后,庄文的日子岂不是难过的很?
有道是卧榻之侧岂容安睡,庄文可不想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一个敌人在对他虎视眈眈。
可木已成舟,庄文又能怎样?(未完待续)
南门外来了一支规模巨大的粮队,这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庄文耳中。
来的是谁?庄文不禁心生疑惑。
据说李贤军中马上就要断粮了,眼看这绝户计就要大功告成,庄文可不想节外生枝,“快,速去探明来的究竟是哪家人马!”
“喏!”小厮告辞离去。
庄文颇有些心绪不宁,好像有什么极为不妥的事情发生了一样。
怎么了?到底是怎么了?偌大的夷安城,庄文已经经营了三年,即便说不上铁桶一块,可却也不是一个外来户说挖墙脚就能够成功的。
城内的粮商富户既然出不了问题,那么问题就一定是在外头了。
忽而,一个念头不可抑止地在庄文脑中冒了出来“难道说,外头的粮食是李贤的不成?”
这个想法刚刚冒出就被庄文否定了,他不禁暗笑自己过于高看李贤了,不过是个介亭游缴罢了,北上侥幸打了几个胜仗,又能有几斤几两?
庄文说什么也不相信外头的粮秣是李贤的。
城门口,运送粮秣的队伍停了下来。
两百车的粮秣排出一条三里开外的长龙,这么多的粮秣一次性运往城内显然有些不合适,毕竟,城外还有宁家堡的乡民以及另外两营的军卒。
可若是一粒粮食也不入城,岂不是显不出李贤的手段?
思虑一番,李贤喊来李得寿,嘴里道:“你跟李得福一道,押运五十石粮秣在城内走一遭,嗯,若是他人问起,你知道该怎么回答吧?”
李得寿眼珠一转,笑着答道:“这有何难,实话实说便是了”。
“喔?怎么个实话实话法?”
“这些粮秣是介亭士绅乡民踊跃捐献所来”
李贤露出一番孺子可教的表情,笑道:“不错,就这样照实说”。
李得寿欣然应诺。
这么多的粮秣毕竟不是小数目,倘若被人知道其中大多数都是李贤自家的粮食,只怕会使人凭添几分臆测,但是,如果说成是乡民捐献,不管众人信或是不信,这件事情就没有人去追究了。
根据大汉官制,县尉麾下兵卒可有八百人,超出这个数额之外的人马能算作私兵,连辅兵都算不上。
也就是说,豢养三千五百名军卒,其中的绝大多数银钱都需要李贤自掏腰包,真要是指望朝廷发俸,军卒们早就饿的做了逃兵。
眼下,李贤大胜管亥,风头太盛,中原各郡百姓几乎都听说过“李贤千里奔袭救援都昌”的故事。
在商贾的众口相传之中,李贤年少有为,偏偏又功勋卓著。
在大汉朝万马齐喑的日子里,能够冒出李贤这样一个英才,着实令人兴奋。
一时之间,李贤隐隐约约成了北海国第一将。
树大招风,跟刘备、曹操、袁绍比起来,李贤崛起太快,根基不稳,如果被人刻意诋毁,几乎难以拿出有效的反制措施。
不过,运粮入城这等立威之举还是少不了的,要不然岂不是太便宜庄文了?
粮队入城,自然不需要缴纳人头税。
门口的城门卒瞅着大袋大袋的米粟,嘴角乐开了花,县令庄文为了对付县尉,断绝米粟供应,这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眼下,县尉没费什么周章就搞来了这么多的粮秣,士卒们都觉得脸上有光。
县令又如何?想跟县尉斗,手段差远了!
跟着李贤打了无数个胜仗,军卒们早就对李贤形成了一种盲目的信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相信自家县尉能够逢凶化吉。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贤已经成了军卒心中无所不能的存在。
当浩浩荡荡的运粮队伍从城门而入,径自来到校场的时候,沿途间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前来观看这难得一见的情景。
五十石粮食,这就是六千斤,光是木车就用了近百辆,据说,这些粮秣仅仅是所有粮秣的一半,在城门外还有五十石粮食。
无论是谁,能够搞出一百石的粮食,他所拥有的实力都不容人小觑。
粮食是谁的?
有好奇者按耐不住问了起来。
随行的护卫早得了李得财的嘱咐,当下回答:“这都是介亭士绅捐献给李县尉的”。
“什么时候介亭如此富庶了?”
比起介亭,夷安可谓是响当当的大城,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城池,一百石粮食也绝不是轻易就可以拿出来的!
“李县尉好深的人脉”
不少富户开始懊恼,早知道县尉不缺粮,当时就应该献粮交好与他。
李贤还没入城的时候,众人便听说了,新来的县尉与县令不合。
县令与县尉打擂台,胜负应该在五五成,李贤麾下兵马虽强,可总归是外来人,而县令庄文早已经是地头蛇,又有钱粮在手。
龙争虎斗,孰强孰弱,还真的难以分辨。
不过,眼下既然李贤能够搞出这么的粮秣,那便说明他背后的实力绝不容小觑。
能够拿出一百石粮秣的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个人物,许多士绅已经把李贤当成了胜利者。
至于,庄文,落败是早晚的事情。
夷安县衙,庄文暴跳如雷:“什么?城外的粮队是李贤的?足足有一百石?他哪来的这么的粮秣?”
小厮匍匐在地,瑟瑟发抖,嘴里低声说道:“据说是从介亭运来的,喔,对了,胡家堡以及另外几家乡堡据说也送了些粮秣”。
“介亭?鸟不拉屎的地方能有多少粮食?一定是胡家堡,一定是外头的那几个土老财,这帮吃里扒外的混帐东西,竟然然堂而皇之地支持李贤,该死,真该死!”
庄文恼羞成怒,似要择人而噬。
李贤有了粮食,绝不是如虎添翼那么简单,对庄文来说,这等于他一系列的计划全都失败了,败的毫无还手之力。
辛辛苦苦无数天,一夜回到解放前。
庄文觉得脑子嗡嗡作响,他之前的一切谋划全都是建立在李贤粮秣断绝,不得不低头的基础之上的,现在倒好,李贤有了足够的粮秣,哪里还会低头?
李贤不低头,往后,庄文的日子岂不是难过的很?
有道是卧榻之侧岂容安睡,庄文可不想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一个敌人在对他虎视眈眈。
可木已成舟,庄文又能怎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