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比邻 > 79.79.离京

79.79.离京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本来不想设置防盗的, 无奈为之,防盗时间过后, 即可看到正常内容姜家的瓷器店,不要十二岁的小娃儿,毕竟招的伙计,需要能搬运重物, 能挑担的。再说小孩儿性子毛躁, 失手摔坏物品不说, 且也不懂招待贵客。

    像李果这样的孩子, 清闲不得,在瓷器店里,看人如何做谈生意, 签契纸, 可惜他是个半文盲,也只是学到点皮毛。

    城东大街的生意, 五花八门,李果走走看看,看人交易, 听人吆喝。

    夏日,光城东大街,就有四五个卖香饮子(饮料)的小贩,尤其以真珠楼前那家生意最为红火。

    真珠楼, 是城东巨富营建的酒肆, 巍峨奢华, 为城东壮景。此楼楼前开阔,对街树木成片,阴凉消暑,夏日聚集无数乘凉的人群,引来众多小贩。

    真珠楼前香饮子,出售冰凉的各款果汁,无论你是要蜜水,杨梅汤,西瓜汁统统都有。

    这类摊子,李果从来消费不起,他渴了喝井水。夏日,井水也很冰凉,消暑。

    然而这摊饮子铺生意实在好得咋舌,李果连续数日站在人家竹伞下围观,还曾过去问人家要不要伙计。

    自然是不要的,每家饮子的制作方法都不大同,自然不肯外传。

    如果实在再找不着活干,李果只能去他大伯李大昆的酒楼帮忙,这是令人沮丧的事。

    饮子不知道如何制作,然而夏日卖卖西瓜倒是不难,只是所挣微薄。

    胡乱想这些事,李果往城东大门走去,出城门前往海港。

    果娘在孙家仓库一侧的厨房里烧饭,给搬运货物的脚力准备吃食。

    这些在海港干活的脚力,年轻力壮,轻易能扛起一大麻袋的货物。

    李果进厨房,看到果妹在摘菜叶子,凑过去帮忙。果娘在灶前烧水,见李果过来,也只是瞥上一眼,又安心去忙碌。

    这孩子懂事勤快,果娘还放心。

    “我跟柳账房问有没有活儿给你做,柳账房说要识字的。”

    果娘往灶里加柴,话语平缓。

    “娘是没能力供你读书,要不你聪明着呢,怎么会比别人的孩子差。”

    李果闷声听着,将摘下的蔬菜叶子抱到篮筐里。

    在城东,李果问过很多铺子,不管是卖陶瓷卖真珠(珍珠)卖茶叶卖丝绸香药的,都要识字的伙计。

    身为白丁,也只能干跑堂,脚夫,仆役,水手,窑工这类活吧。

    “娘,我想去跟阿聪挖牡蛎,一日钱不少呢。”

    李果不是第一次提这件事。

    “那不行,多遭罪啊,割得手脚都是血,天不亮就要开始忙活,到日头下山才能歇口气,吃得也不好,海风又大。”

    果娘觉得日子勉勉强强还过得下去,她是渔女,自然知道靠海吃饭的艰难,她不舍得儿子这么小,就去吃这样的苦。

    听到娘再次不同意,李果没再说什么,确实是份苦差事。

    傍晚,李果带果妹回家,烧水打算煮粥,发现米缸见底。

    李果从床下取出钱罐,点上四五十文钱,打算去米店买米。

    “果妹,你看好灶火,哥哥去去就来。”

    灶上的锅,在烧水,就等下锅的米。

    “嗯,好。”

    果妹乖巧蹲在灶前,看着柴火。

    李家的柴火,不是木材,都是城外捡来枯枝树叶,要烧热一锅水可不容易。

    李果匆匆出门,赶往米店。李家好米吃不上,最便宜的大米买下一升,没剩一个子儿回来。

    李果存的那点钱,买不了几升米。

    提着一小袋米归家,天还没黑,李果加快脚步。走到家门口,见家门开着,想着娘还不到回来的时候,李果狐疑进门,竟看到站在厅堂上的一个熟悉身影,一时没了反应。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赵启谟。

    赵启谟背手站在简陋的厅堂,打量李家,他的书童侍立在一旁。

    “启谟?怎么是你?”

    “你怎么上我家来?”

    连续两句问话,李果实在太惊诧。

    “怎么,不欢迎我?”

    赵启谟微微笑着,袖子一挥,入座李家唯一像样的一张椅子。

    “我放学过来,见厨房升起炊烟,以为你在。过来拜访,才听你妹妹说你外出买米。”

    李果看向果妹,果妹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抓着份枣糕,正吃得津津有味。

    “那那,找我有什么事?”

    李果讷讷问着,和赵启谟相识这么久,赵启谟从来不会到自己家里来,何况李家破败,也实在不是他这种身份能来的地儿。

    “无事,只是顺便看看。”

    赵启谟十指指尖并合,环视四方。

    “穷人家的房子,有什么好看。”

    李果搬来一张矮凳,在赵启谟身旁坐下。

    “你近来可还在酒馆帮佣?”

    “好几日没去,不缺人了。”

    赵启谟想,难怪最近放学归来,时常能看到李果在家里的身影。

    “那有何打算?”

    穷人家的孩子,十二岁了,不会养着闲逛,赵启谟自来闽地,对底层接触频繁,知道他们的生活。

    “明日再去城东店铺问问,看缺不缺人。”

    李果就是一根筋的想去城东混,他太喜欢那个地方了,热闹,富有,生机勃勃。

    “不过他们招伙计,都要识字。”

    李果低声说。

    “卖包子羊肉,面食之类,伙计不需要识字,你问过这类店铺吗?”

    赵启谟看到李果一脸忧愁,知道他是找不到活干。

    “可是七哥说这些学不到本事。”

    李果找工也有目,要么工钱高,要么能学到本事。

    “买卖陶器,香药的伙计,不只要识字,还得懂番话。想入行,得有人带你,何况你尚小,长到十五六岁,才有人要。”

    赵启谟不知道那个合桥阿七跟李果说了什么,在赵启谟看来,阿七有着十足的运气,得贵人提携,而李果并没有。

    “可到我十五六岁之时,我也仍旧不识字。”

    李果想赵启谟不会懂得不识字的痛苦,他在县学里就读,以后还要凭着学问,当高官呢。

    “那阿七如何识字,他是个孤儿?”

    赵启谟对这位合桥阿七有几分兴趣。

    “合桥有个老书生,和阿七娘很好,教阿七识字。”

    那还是阿七的娘亲去世后的事情,恰好有这么个人,照拂阿七。

    “果贼儿,我让罄哥教你读书识字,不过你要好好学习,我会检查课业。”

    赵启谟笑语,他也是突然想到这个法子。

    “真的?”

    李果双眼发光,小心求证。

    “真的。”

    赵启谟眉眼含笑。

    罄哥着急,憋红脸说:“公子,我才疏学浅,可教不了他。”

    赵启谟仍是微笑:“只是蒙学,教得了。”

    “从今起,也不能再叫果贼儿,李果这名字也有些粗陋,要取个学名。”

    赵启谟想了想,说:“就叫李南橘如何?”

    “好好,启谟取的都好听。”

    李果兴奋不已,此时早将要煮粥的事抛得老远。

    “我该走了,再坐下去,一会赵朴要出来寻我。”

    赵启谟起身致别。今日爹娘不在,可是赵朴看他放学这般久还没回去,会着急寻找。

    李果将赵家主仆送出门口,目送他们的身影消失在西灰门。想着有人要教他识字,李果春风满面。

    堂上,学置长仍是严肃查阅各位学子所做得诗赋,喊到姓名的,战战兢兢站起身,到一旁排着等挨训。

    年关将至,学生们瑟瑟发抖,又到考核一年成绩的时候了。

    在此等情景下,还能悠然磨墨,翻书,托腮的学子,都是学霸。

    学霸赵启谟执笔在纸上写下,记大过一次,小过三次。

    这是王鲸同学入学一载的“业绩”,恐怕他明年再难到县学里就读。

    不过即是富家子,且是巨商之子,书读得好与否,已不重要,哪怕是个蠢材,也衣食无忧。

    再过二日,县学放假,学子们可以回家过年,多少人盼这个年假。就是学霸赵启谟,想起这番学末考核过后,便是年假,也遮掩不住喜悦的心情。

    梆声响起,学子们下课。

    赵启谟出讲堂,书童清风跟上,要帮赵启谟提文房用具,赵启谟拦阻说不必,大步向前走去。

    讪讪跟在身后,清风想着这二公子还在生他的气。

    骑马归家,仆从跟随身后。赵启谟放慢脚步,一路看着石道,绿树,水域,若有所思。

    “启谟。”

    听到唤声,赵启谟回头,看到是骑马追来的孙齐民。

    小孙骑匹矮小的枣红马,是本地的土马,那马儿如主人般,性情温吞,脚步缓慢。

    “小孙,有何事?”

    赵启谟勒缰询问,他平素和孙齐民交好,哪怕孙齐民是个学渣。

    “多谢启谟兄前夜指导,今日才得侥幸躲过学置的训斥。”

    小孙在马上深深作揖。

    “不必客气。”

    赵启谟回礼颔首。

    孙齐民说得是前夜到赵宅请教赵启谟如何做赋,赵启谟耐着性子,教了他一晚。

    其实,赵启谟只是无聊罢了。

    好在,快放假。可以到郊外散散心,放风筝,野炊。

    这些日子,委实无趣。

    回家路,赵启谟没有经过海港,他以往喜欢海港,是因为可以看大海,也因为他喜欢风帆,现在已不觉新鲜。

    近来,不知为何,又想起在京城的生活,无拘无束,无忧无虑,还有众多相处甚欢的朋友。

    肩披晚霞,赵启谟行至西灰门口,才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抬头一看,正是李果家宅。

    这房子仍旧破破烂烂,歪歪斜斜。

    果贼儿不在家,他在长宜街。

    有时,果贼儿,还是会逾墙,攀爬屋檐,窗户。赵启谟知晓,果贼儿娘亲禁止这些举止,不过管制不住果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