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年轻的皇帝一偏腿,轻巧地从马上跃下——他满意地暗暗点了点头:被准许骑马,也就是上半年的事,才是经过几个月的锻炼,他的马术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了不发生意外,皇帝虽然从小就在锻炼身体,但许多有危险性的活动,譬如泅水、骑马,也都是等到他年满十四岁以后,才被准许练习。这样的限制会知道他大婚之后方才放开,虽说年纪还小,但只要成了亲,风俗上便会当成是成年男子来看待。他的冠礼也会在大婚前举行,行过冠礼之后,在礼法上,他也会被当成完全的成年人。
虽然今年也就才十四岁而已,但经过多年的教育,皇帝已经能将喜怒深藏于心中,即使暗自期盼着即将到来的大婚,以及随着皇后一道来临的许多东西,但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丝毫也没有线索泄露,眼看太皇太后居住的小院就在前方,更是调动着表情,摆出了一副恰到好处的淡淡忧色。
自从定下了皇帝的婚事以后,也许是因为少了心事,太皇太后的身子便更是越发虚弱了下去,前后有十多名御医给扶过脉,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老人家并没有大病,好生将养,已经是现在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生老病死,这本也是很正常的事,太皇太后的年纪,虽然说不上是十分老迈,但也到了正常的撒手年纪。她年轻时也是生过不少病痛,虽然将养好了,但亦是免不得消耗元气,会较正常人更容易虚弱,更容易生病。——人老了,随便一场病都容易伤筋动骨,这么着已经是糊涂了几年,又强打精神把皇帝的婚事给操办了以后,就再无余力支持下去,眼下是马上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不过到底何时撒手,那就不知道了。
她老人家历经四朝——算上建庶人,那就是五朝了,德高望重,虽然声名上也有过小小的瑕疵,但现在也没有谁会提这些事了,从太后到已经出嫁的长公主、公主,都进来伺候病情。皇帝也是每日都进来问安,在太皇太后清醒的短暂时间里,更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的孝心,亲身上阵喂水喂食,也少不得让长公主们一阵好夸。
今日他过来得稍微有些迟,太皇太后已经用过药汤,又自睡下了,皇帝在榻前悄然行了礼,把礼数尽到了十分,这才起身到榻前查看太皇太后的面色。——还是和昨日一样,蜡黄的脸色,并没有丝毫红润。
曾听说老人去世以前,气色会红润个数日,仿佛回光返照一般,精神也会好起来,话都多些。不过太皇太后卧床不起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都还是和刚躺下去差不多,没个起色,却也不曾恶化。皇帝在心底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正欲起身时,忽地一眼瞥见真定长公主进了屋子,忙又从袖中掏出了手绢,为太皇太后轻轻地拭去了挂在腮边的汗珠。——虽然时值隆冬腊月,但屋内很是暖和,太皇太后盖得又多,往往就会出汗。
昭皇帝的几位公主都去得早,昔年四个公主在内宫,不知多热闹,出嫁后接二连三转眼都凋零了,如今只余下贤太妃出的真定长公主还在。虽说不是太皇太后亲生,但老姐妹里也就是她硕果仅存,这些年来,没少得体面,和太皇太后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太皇太后卧床以后,长公主索性就住在宫中,方便和胡仙师换班照看,倒是几位公主,都是才刚出嫁没多久,正是育龄,也有自己有妊,也有家有孩子需要照看,只是隔日进宫请安而已,具体的照顾,倒没怎么参与。
长公主出嫁时,皇帝才刚刚出生,十多年来虽也常常进宫,但重要点的事都不够资格与闻,只以承欢膝下为要而已。这一回入宫以后,见皇帝来问安十分勤快,照料老人更是细节处见孝心,也是宽慰赞赏得很,见皇帝直起身来向她问好,她忙摆了摆手,示意别惊醒了太皇太后,只是饱含赞许地对他点了点头,这才快步上前,接过了皇帝手里的帕子,为太皇太后擦过了面上的汗珠,这才拉着她到静室说话。
“……虽未大好,但应该还能再支持一段。”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也是忧色不解,“老人家照看国朝这些年,打从北平起事到如今,一路风风雨雨都跟着过来了,如今她有不好,外头也都是人心浮动的,只盼着她能挺过这一关吧!起码,也得看着太子出世了才好呀。”
皇帝其实也希望太皇太后能支持到他成亲以后再去世,父亲去世以后,他就是承重孙了,得按儿子的份儿服三年孝。虽然天家服孝远没那么讲究,但若是在成亲前出了白事,也保不齐有人会借着这个由头,把婚事再拖个三年。他真心实意地叹了口气,“祖母这一病,也令孙儿心中又是惊慌,又是悲痛。”
和真定长公主对着感慨了几句,见胡仙师来了,皇帝又上前殷勤询问了太皇太后的起居服药琐事,眼看时辰快到,他的经讲要开始了,这方才是依依不舍地告辞去了,临去时,还叮嘱长公主和仙师,务必要把他的问候带到。
吃过午饭,没有多久,太后和贵太妃也都到了,她们其实本来就在仁寿宫里,一个看奏章,一个理事,维护着朝廷和宫廷的正常运转。她们两人到得就巧,太皇太后小睡了一个时辰,刚刚醒来,正靠在床头,听胡仙师和真定长公主闲聊。
人老了就爱热闹,即使精力不足以支撑着听戏,也喜欢听人说话,取个热闹。长公主若不在,就是乔姑姑和仙师一道唠嗑,正好今日两人都到齐了,真定长公主便对仙师夸奖起了皇帝的孝心,“说来才十四岁大的孩子,难得如此懂事,这都两个多月了,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耽搁不了早晚问安。服侍起老人家来,那份细致和耐心,真是同龄人没法比!听说功课上也是顶呱呱的——这就是天生的龙种不假,一般人家的孩子,哪有他这么懂事,这么聪明?”
仙师也不会和长公主唱反调,“可不是,小时候还有些任性,这几年大了,真是脱胎换骨。行事有了章法不提,许多事上,都觉得他有一份大智慧,非但超出了他这个年纪,也是超出了凡人许多。”
虽说这夸奖都有些肉麻了,但老人家就是爱听,眯着眼,笑得满脸的皱纹都绽开了。太后见了,行过礼也忙凑趣,“就是政事上都是渐渐有了见解,这几日看了奏疏,很多想法都已经是挺成熟的了,媳妇还纳闷呢,他这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份眼界——这就是真龙天子的表现!”
种种说辞,无非都是让老人家放下心事,别到了弥留时分,还担心国家的传承。太皇太后也挺吃这一套,笑着连连点头,有些含糊地道,“如此……便好。”
因为戴着不舒服,原来镶嵌的假牙都已经取下,现在她说话已是四处漏风,虽然身处锦绣之中,但细看模样,和同龄的农妇,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不同。
还没等贵太妃开口,她又乘着余力还在,继续问道,“婚事……”
这也是这段时间的国家大事之一,太后忙回道,“操办着呢,皇后的嫁妆已经是齐全了,都在南京,等开了春就能运到北京来,钦天监也把吉日卜定——就是明年五月十九日。”
选定皇后是十月,五月就要成亲,七个月的准备时间对于皇帝大婚来说是仓促了点——算上中间过年必有的两个月折腾,留给礼部的时间不算多。会做如此安排,也是因为朝廷明白太皇太后希望看到孙子成亲的心思。也是因为太皇太后前番卧病,看来病情并不是很重,不紧不慢地准备了两个月,一耽搁,现在已经是年边了,要压缩到三月份的话,很多事情根本都来不及准备,最近的吉日,也就在五月了。
“好。”太皇太后含含糊糊地点了点头,“好。”
她不再说话了,只是示意几人再聊起天来——即使闭眼只是听个热闹,老人家也希望榻边始终都坐着自己的家人,和和气气地说笑陪伴着,偶尔还能和她搭个话,说些她想听的事儿。
这一侍奉就是一个下午,太后和贵太妃始终都是笑呵呵的,等到太皇太后喝过药汤,又睡着了,两人这才从小院子里出来——却是才踏出屋子,便阴沉下了脸,加快了脚步。
“太后娘娘。”早就等在院门口的小中人也赶快跟了上来,急匆匆地道,“首辅杨大人请见!”
侍奉太皇太后是第一要务,绝不能胡乱打扰,除非是军国大事,否则没人会进来把太后请出去。即使是首辅请见太后,传令的内侍也只能在院子外头等着。
“知道了,”太后面沉似水,蛮不高兴地应了一声,见贵太妃似乎有告退的意思,便叫住了她,“你和我一块去吧?”
“您见大臣,那是名正言顺……”贵太妃似乎有推脱的意思。
“你这人真是,”太后有些不高兴了,“怎么遇难则退呢?不成,今次你非得和我一道去不可——若你不在旁,我可顶不住,指不定就落入下风,被大臣们欺负了。”
“此事事实如此清楚……”贵太妃有些无奈,见太后十分坚持,也终是叹了口气,让步道,“也好,那我就充作侍女,在姐姐左右侍奉吧。”
“难道还多你一个座位不成?”太后不屑道,“只是和我做作。”
她挽起贵太妃的手臂走了几步,忽又烦心地叹了口气,“多少年的老臣了,闹出这样的事,让人怎么办好?若是不能善始善终,多少也让人心里过意不去,可要是放他一马的话,此事又该如何收场?朝廷法度,岂非如同虚设了?”
“东杨也实在是太不自爱了。”贵太妃也跟着嘘了口气,“此次的事,我看错全在他,也是自作自受,哪怕他爱惜羽毛一二分,又怎会闹到如今这个地步?”
“谁说不是呢?”太后叹道,“毕竟还是他先给了别人可乘之机——只又不知,到底是谁在背后弄他了,看内阁余下二杨的态度,却并非他们两人的手笔。这长江后浪推前浪,也不知是谁嫌这些老人占据权位太久,已经想亲自动手,给自己腾个位置出来了。”
贵太妃并未回答太后的问话,她幽幽地瞥了西边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
——仁寿宫是东宫,顾名思义,它位于乾清宫之东。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年轻的皇帝一偏腿,轻巧地从马上跃下——他满意地暗暗点了点头:被准许骑马,也就是上半年的事,才是经过几个月的锻炼,他的马术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了不发生意外,皇帝虽然从小就在锻炼身体,但许多有危险性的活动,譬如泅水、骑马,也都是等到他年满十四岁以后,才被准许练习。这样的限制会知道他大婚之后方才放开,虽说年纪还小,但只要成了亲,风俗上便会当成是成年男子来看待。他的冠礼也会在大婚前举行,行过冠礼之后,在礼法上,他也会被当成完全的成年人。
虽然今年也就才十四岁而已,但经过多年的教育,皇帝已经能将喜怒深藏于心中,即使暗自期盼着即将到来的大婚,以及随着皇后一道来临的许多东西,但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丝毫也没有线索泄露,眼看太皇太后居住的小院就在前方,更是调动着表情,摆出了一副恰到好处的淡淡忧色。
自从定下了皇帝的婚事以后,也许是因为少了心事,太皇太后的身子便更是越发虚弱了下去,前后有十多名御医给扶过脉,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老人家并没有大病,好生将养,已经是现在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生老病死,这本也是很正常的事,太皇太后的年纪,虽然说不上是十分老迈,但也到了正常的撒手年纪。她年轻时也是生过不少病痛,虽然将养好了,但亦是免不得消耗元气,会较正常人更容易虚弱,更容易生病。——人老了,随便一场病都容易伤筋动骨,这么着已经是糊涂了几年,又强打精神把皇帝的婚事给操办了以后,就再无余力支持下去,眼下是马上就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不过到底何时撒手,那就不知道了。
她老人家历经四朝——算上建庶人,那就是五朝了,德高望重,虽然声名上也有过小小的瑕疵,但现在也没有谁会提这些事了,从太后到已经出嫁的长公主、公主,都进来伺候病情。皇帝也是每日都进来问安,在太皇太后清醒的短暂时间里,更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的孝心,亲身上阵喂水喂食,也少不得让长公主们一阵好夸。
今日他过来得稍微有些迟,太皇太后已经用过药汤,又自睡下了,皇帝在榻前悄然行了礼,把礼数尽到了十分,这才起身到榻前查看太皇太后的面色。——还是和昨日一样,蜡黄的脸色,并没有丝毫红润。
曾听说老人去世以前,气色会红润个数日,仿佛回光返照一般,精神也会好起来,话都多些。不过太皇太后卧床不起已经两个月了,到现在都还是和刚躺下去差不多,没个起色,却也不曾恶化。皇帝在心底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正欲起身时,忽地一眼瞥见真定长公主进了屋子,忙又从袖中掏出了手绢,为太皇太后轻轻地拭去了挂在腮边的汗珠。——虽然时值隆冬腊月,但屋内很是暖和,太皇太后盖得又多,往往就会出汗。
昭皇帝的几位公主都去得早,昔年四个公主在内宫,不知多热闹,出嫁后接二连三转眼都凋零了,如今只余下贤太妃出的真定长公主还在。虽说不是太皇太后亲生,但老姐妹里也就是她硕果仅存,这些年来,没少得体面,和太皇太后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好。太皇太后卧床以后,长公主索性就住在宫中,方便和胡仙师换班照看,倒是几位公主,都是才刚出嫁没多久,正是育龄,也有自己有妊,也有家有孩子需要照看,只是隔日进宫请安而已,具体的照顾,倒没怎么参与。
长公主出嫁时,皇帝才刚刚出生,十多年来虽也常常进宫,但重要点的事都不够资格与闻,只以承欢膝下为要而已。这一回入宫以后,见皇帝来问安十分勤快,照料老人更是细节处见孝心,也是宽慰赞赏得很,见皇帝直起身来向她问好,她忙摆了摆手,示意别惊醒了太皇太后,只是饱含赞许地对他点了点头,这才快步上前,接过了皇帝手里的帕子,为太皇太后擦过了面上的汗珠,这才拉着她到静室说话。
“……虽未大好,但应该还能再支持一段。”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也是忧色不解,“老人家照看国朝这些年,打从北平起事到如今,一路风风雨雨都跟着过来了,如今她有不好,外头也都是人心浮动的,只盼着她能挺过这一关吧!起码,也得看着太子出世了才好呀。”
皇帝其实也希望太皇太后能支持到他成亲以后再去世,父亲去世以后,他就是承重孙了,得按儿子的份儿服三年孝。虽然天家服孝远没那么讲究,但若是在成亲前出了白事,也保不齐有人会借着这个由头,把婚事再拖个三年。他真心实意地叹了口气,“祖母这一病,也令孙儿心中又是惊慌,又是悲痛。”
和真定长公主对着感慨了几句,见胡仙师来了,皇帝又上前殷勤询问了太皇太后的起居服药琐事,眼看时辰快到,他的经讲要开始了,这方才是依依不舍地告辞去了,临去时,还叮嘱长公主和仙师,务必要把他的问候带到。
吃过午饭,没有多久,太后和贵太妃也都到了,她们其实本来就在仁寿宫里,一个看奏章,一个理事,维护着朝廷和宫廷的正常运转。她们两人到得就巧,太皇太后小睡了一个时辰,刚刚醒来,正靠在床头,听胡仙师和真定长公主闲聊。
人老了就爱热闹,即使精力不足以支撑着听戏,也喜欢听人说话,取个热闹。长公主若不在,就是乔姑姑和仙师一道唠嗑,正好今日两人都到齐了,真定长公主便对仙师夸奖起了皇帝的孝心,“说来才十四岁大的孩子,难得如此懂事,这都两个多月了,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耽搁不了早晚问安。服侍起老人家来,那份细致和耐心,真是同龄人没法比!听说功课上也是顶呱呱的——这就是天生的龙种不假,一般人家的孩子,哪有他这么懂事,这么聪明?”
仙师也不会和长公主唱反调,“可不是,小时候还有些任性,这几年大了,真是脱胎换骨。行事有了章法不提,许多事上,都觉得他有一份大智慧,非但超出了他这个年纪,也是超出了凡人许多。”
虽说这夸奖都有些肉麻了,但老人家就是爱听,眯着眼,笑得满脸的皱纹都绽开了。太后见了,行过礼也忙凑趣,“就是政事上都是渐渐有了见解,这几日看了奏疏,很多想法都已经是挺成熟的了,媳妇还纳闷呢,他这小小年纪,哪来的这份眼界——这就是真龙天子的表现!”
种种说辞,无非都是让老人家放下心事,别到了弥留时分,还担心国家的传承。太皇太后也挺吃这一套,笑着连连点头,有些含糊地道,“如此……便好。”
因为戴着不舒服,原来镶嵌的假牙都已经取下,现在她说话已是四处漏风,虽然身处锦绣之中,但细看模样,和同龄的农妇,其实也没有太大的不同。
还没等贵太妃开口,她又乘着余力还在,继续问道,“婚事……”
这也是这段时间的国家大事之一,太后忙回道,“操办着呢,皇后的嫁妆已经是齐全了,都在南京,等开了春就能运到北京来,钦天监也把吉日卜定——就是明年五月十九日。”
选定皇后是十月,五月就要成亲,七个月的准备时间对于皇帝大婚来说是仓促了点——算上中间过年必有的两个月折腾,留给礼部的时间不算多。会做如此安排,也是因为朝廷明白太皇太后希望看到孙子成亲的心思。也是因为太皇太后前番卧病,看来病情并不是很重,不紧不慢地准备了两个月,一耽搁,现在已经是年边了,要压缩到三月份的话,很多事情根本都来不及准备,最近的吉日,也就在五月了。
“好。”太皇太后含含糊糊地点了点头,“好。”
她不再说话了,只是示意几人再聊起天来——即使闭眼只是听个热闹,老人家也希望榻边始终都坐着自己的家人,和和气气地说笑陪伴着,偶尔还能和她搭个话,说些她想听的事儿。
这一侍奉就是一个下午,太后和贵太妃始终都是笑呵呵的,等到太皇太后喝过药汤,又睡着了,两人这才从小院子里出来——却是才踏出屋子,便阴沉下了脸,加快了脚步。
“太后娘娘。”早就等在院门口的小中人也赶快跟了上来,急匆匆地道,“首辅杨大人请见!”
侍奉太皇太后是第一要务,绝不能胡乱打扰,除非是军国大事,否则没人会进来把太后请出去。即使是首辅请见太后,传令的内侍也只能在院子外头等着。
“知道了,”太后面沉似水,蛮不高兴地应了一声,见贵太妃似乎有告退的意思,便叫住了她,“你和我一块去吧?”
“您见大臣,那是名正言顺……”贵太妃似乎有推脱的意思。
“你这人真是,”太后有些不高兴了,“怎么遇难则退呢?不成,今次你非得和我一道去不可——若你不在旁,我可顶不住,指不定就落入下风,被大臣们欺负了。”
“此事事实如此清楚……”贵太妃有些无奈,见太后十分坚持,也终是叹了口气,让步道,“也好,那我就充作侍女,在姐姐左右侍奉吧。”
“难道还多你一个座位不成?”太后不屑道,“只是和我做作。”
她挽起贵太妃的手臂走了几步,忽又烦心地叹了口气,“多少年的老臣了,闹出这样的事,让人怎么办好?若是不能善始善终,多少也让人心里过意不去,可要是放他一马的话,此事又该如何收场?朝廷法度,岂非如同虚设了?”
“东杨也实在是太不自爱了。”贵太妃也跟着嘘了口气,“此次的事,我看错全在他,也是自作自受,哪怕他爱惜羽毛一二分,又怎会闹到如今这个地步?”
“谁说不是呢?”太后叹道,“毕竟还是他先给了别人可乘之机——只又不知,到底是谁在背后弄他了,看内阁余下二杨的态度,却并非他们两人的手笔。这长江后浪推前浪,也不知是谁嫌这些老人占据权位太久,已经想亲自动手,给自己腾个位置出来了。”
贵太妃并未回答太后的问话,她幽幽地瞥了西边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
——仁寿宫是东宫,顾名思义,它位于乾清宫之东。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