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完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儿子重要,还是孙子重要?
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家族的大家长,儿子和孙子都要靠边站,他们都没有事业家族重要。【高品质更新.】
顾渔在儿子和孙子之间要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只是他们谁对家族更有好处,这种利益权衡,本身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里。
一个正如朝阳冉冉升起,一个如夕阳日薄西山,抛去利益,顾渔对顾泰确实是太失望了,虎毒不食子,一个想要吃了自己孩子的人,已经不配为人父了。
顾泰步步紧逼,父子水火不容,难道顾渔百年之后,在地底下,看父杀子吗?
事情不能再拖了。
顾渔告知顾科:“我准备开祠堂,修改族谱,把长华过继到你的名下,同时把老二过继到你二叔的名下。”
顾科险些跌倒,“父亲您这是干什么啊,您只有四个孙子,您把二弟过继了,长亭他们怎么办?”
“我没说把他们一起过继,把老二和杨氏的两个儿子过继过去,这不还剩下一个孙子,让他继承二房。”
“那个孩子才两岁。”不是顾科的嘴巴臭,这两岁的孩子,夭折的几率太大了,虽然按照顾家孙子辈的名字,取了姓名叫做长苏,但是现在族谱上根本就没有他的名字,就是怕半路夭折。
顾渔已经考虑过这点了,“大不了让长华一肩挑两房。”
顾科倒吸一口气,他小声问道,“父亲,可是二弟又做出了什么事?”
以顾科的二叔,不仅是庶出,死时的年纪更是没有成年,少年夭折,老实说,真不用过继,不过继也是理所当然了。
时隔这么多年,以现在顾泰的岁数,和嫡嫡一房,过继到庶嫡一房,加上满城的流言蜚语,把顾泰过继过去,就相当于顾泰被驱逐了,简直的表明了顾渔对顾泰不满,承认了流言属实,也承认顾泰被顾家放弃了。
不过是宠妾灭妻而已,不至于让顾渔做到如此的程度,要做,二十年前就做了,不至于任由了这么多年,今天才发难,肯定还有什么事儿。
顾渔叹息,“本想给老二留点面子,想了想,这是论理你也应该知道,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让老二连累到了整个顾家。”
顾渔沉默片刻,就言简意赅的把顾泰的所作所为交代完毕,末了已经用一句“家门不幸”完结。
顾科听完再没有说话,顾泰的行为无疑可能把整个顾家拖下水,让顾家积累了百年的一切为顾泰对杨氏的痴情埋单,作为父亲的顾渔都已经忍无可忍了,比不过父子亲厚的大哥,又怎么可能对顾泰释怀?
顾渔知道顾科对二房已经有了怨怼,实际上整个顾家都兢兢业业,唯一给顾家拖后腿,给顾家抹黑的就是顾泰,从二十年前就开始了,年纪越大,不但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
顾渔下定决心,不在姑息放纵顾泰,他的行动立刻雷厉风行起来。
首先开祠堂是刻不容缓越快越好,顾渔立刻打发人回凤阳老家,通知顾家其他两房,准备开祠堂,他们不日就到。
比这个更急的就是杨氏,他们自作聪明的计谋已经大白,自然不再让杨氏昏迷下去,不管是真昏迷还是假昏迷,在知道真相的左都御史和林恒川的眼睛了,都是欲盖弥彰,死不悔改,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让杨氏醒过来。
顾渔找来京城最有名的大夫,许以重金,哪怕用虎狼之药,哪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哪怕今天醒了,过几天就死,天亮之前,杨氏也必须醒过来。
对于顾家的动作,顾长华没有出门就已经知道了,不是他监视了顾府,而是顾府的动作太大了,况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连哪里风吹草动都知道的赵熙。
“你算计了顾泰一把,是不是也料到了顾渔的反应?”两个人云雨过后,赵熙一边享受□的余韵,一边懒洋洋的躺在榻上,抚摸顾长华的脊背。
他们这是在顾宅,为了怕白氏撞见,当然这里的怕的人只是顾长华,赵熙都是深夜来找顾长华,如果顾长华睡了,他也照常扑上去,等到早晨,又匆匆的赶去早朝,加上顾宅下人们的遮掩,他们的偷情倒是没有让白氏发现。
“我又不是算无遗策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只是想以后顾泰不要再来缠我了,祖父那里是意外之喜。”说完,顾长华又有些唏嘘,“如果祖父早下这个决心的话,事情到不了这个地步。”
赵熙就着两人相依的姿势,在顾长华看不到的地方瘪瘪嘴,忍住了和顾长华唱反调,“世上的人,高贵或者低贱,都是喜欢捏软柿子,但凡你早点,给他们点厉害的瞧瞧,他们谁敢骑到你的脖子上,他们就是欠收拾。”
之前,连狐假虎威都不做,现在好歹有点长进了,其实按照他的意思,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一剂药送他们下地狱,要是嫌他们死的太痛快,就让他们变成没有身份的“活死人”,让顾泰的身份死,留下顾泰的人,看看他们在世间挣扎,更解气。
顾长华倒是很赞同这句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倒是通行千古的至理名言。”
他的话里露骨的自嘲,正中靶心,其实,顾长华之所以从于赵熙,赵熙是皇帝,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赵熙不仅是皇帝而且手段狠辣,他无所顾忌,而顾长华的顾忌太多了,赵熙可能会做出任何事,顾长华连下赌注都不敢,两者相撞,自然就胜败立定。
顾长华也只能在一个圈里扑腾了,就怕撕破脸皮,白氏完蛋,自己也解脱不了,他可是还记得,皇宫大内,让人忘记前尘往事的药物,也不是可能没有。
哪壶不开提哪壶提哪壶,赵熙暗骂自己一声猪头,这个话题不安全啊,他换了一个安全的话题,他要开口,顾长华却打断了他,问道:“你知道杨家的那块长命锁在哪里吗?”
我怎么会知道,赵熙咽下冲口而出的话。
这个话题也不怎么安全啊,不过介于顾长华笃定的语气,赵熙只得如实相告,“在敬亲王的手里。”
敬亲王就是先帝幼子,只比赵熙小几个月,同时也就是山东的赈灾钦差。
顾长华得到这个答案,对着皇家和皇帝的阴暗鄙夷了一声,“康布政使死的倒是不冤,死在皇家的手里,总比死在无名小卒的手里好,也只有皇子,值得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也只有皇子,能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了。”
官场暗黑,再怎么清明,他都是黑暗,一省布政使可以贪污,但是皇子却不可以,特别造成如此大的后果,一个皇子不算什么,代表的却是皇家。
“我都不知道你如此的悲天悯人。”好吧是兔死狐悲,赵熙嘟囔了两句,有些好奇,“你怎么知道我知道的?”
顾长华没有理睬他,主要是太了解赵熙了,赵熙的控制欲很强,脑子瓜子也不错,手段也有,而是二十三年,赵熙已经是太子,这么明显的猫腻,这么多年他都没有搞清楚,早已经被人龙椅上拉下来了。
这样子,估计赵熙也舍不得那五十万两白银银子,剩下的事就不用他管了。
在顾长华这么看得起他人的同时,赵熙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实在是怕顾长华继续刨根问底了,不说吧,顾长华肯定心里不舒服,绝对会在他先前“百依百顺”的记录上,留下败笔,说吧,他在顾长华面前丢不起这个人。
准确的是说,是替皇家丢人。
其实,康泽明死的一点都不冤枉,冤枉的是山东百姓,他们才是真的冤枉呢。
为什么说康泽明不冤枉呢,因为他的妹妹是先帝的心尖尖,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心尖尖表面上是一个纯良的小白兔,实际上是一只戴着面具的大尾巴狼。
不得不为先帝看女人的眼光而哀叹,连小白花和食人花都分不清楚,就一头扎进了爱河里。结果,先帝暗中护着的小白花,居然彪悍的弄掉了皇后的怀胎七月的儿子。
皇后可是出生于金陵沈家的长房嫡长女,手段自然也是了得,虽然小白花的动作比较隐秘,但是皇后秉持着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个的念头,广撒网多捕鱼,居然没让小白花成为漏网之鱼。
失去孩子,产后虚弱,也成功的拖着仇人一起命丧归黄泉。
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赵熙母子捡了便宜。
后宫的争斗,随着皇后和小白花的死亡,到此为止,但是金陵沈家和康家却接下了仇怨。
在皇后死的时候,几个怀疑对象之中,沈家并不知道真正的“始作俑者”,这一点是先帝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康家在先帝的照顾之下,小白花的哥哥康春元,短短几年,从七品的小官成为了二品大员,有了锁定的目标,要找证据就简单多了。
在先帝的眼皮里底下,沈家没有办法找茬,但是皇后恰好有一个疼爱她的父兄,他们等待,等到了康春元被调到了山东,时不予他,恰好,山东迎来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
皇后父兄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只是在钦差的人选上,暗中把钦差运作成了视财如命的皇子殿下。
就像他们预想的一样,皇子殿下看见银子,就迈不动腿了,胆子更大,居然真的把脑筋动在了赈灾银两身上,而且毫无节制。
面对愤怒的山东灾民,总不能告诉他们,造成这一切的是皇帝陛下的龙子吧,皇家的威严何在啊,怎么面对百姓对皇家的怨怼之心?
在皇家的威望之前,先帝自然舍弃了连真面目都没有搞明白的“真爱”,康春元就成了替罪羊。
这典型的就是上面打架,下面遭殃。
说到底,一切都有因果,康家只是技不如人而已,因小白花而兴,因小白花而亡。
倒霉的就是无辜被牵连的山东百姓,那才是真的无辜呢。
对于康泽明的际遇,赵熙只能惋惜一声。
对于事情的始末,顾长华没有想要刨根问底,知道的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只是有些好奇,“谁把康泽明从军奴弄到了太康坊的?”
某种意义上,他救了康泽明一命,真心上说,军奴和小倌做的事情虽然差不多,但是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绝对的不可同日而语,军奴一般活过五年的都是稀奇,以康泽明当时的年纪相貌,能不能挺得过来,都不好说,就是敬亲王也不会放过他。
而康泽明在敬亲王的眼皮子底下,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不可能没有庇护?
“应该是是现任的大理寺卿。”赵熙叹息了一声,“他对康家有些内疚,一直在暗中注意康泽明,其实,他的人已经很有良心了。”
良心绝对处在满朝文武的平均值以上。
对于赵熙的话,顾长华对大理寺卿只有几个字,“猫哭耗子,假仁假义”。
要是你真的清正廉洁为民做主,当时就把敬亲王揪出来啊,已经把屎盆子扣在了康家的头上,又来怜悯康家的遗孤,结仇之后,又施恩,你是想给自己留后路啊,还是给自己挖坑?搞得康泽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报仇?
不过,现在,大理寺卿讨不到好就是了。
顾长华已经以避嫌请辞了监审一职,重回了内阁,换了林恒川上任,大清早的就听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愉悦的消息,他不幸失足的庶母杨姨娘,醒过来了,老天不长眼的,在即将苦尽甘来的时候,她的眼睛瞎了,并且从她的口中知道,长命锁丢了。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京城也不比其他的穷乡僻壤,这里百姓耳濡目染都有几分见识,读书人也不少,中间总有几个聪明的人,这三家的遭遇,同时贪污,得到的结果明显差距太大,其他的两家对比杨家来,分外的悲惨,难道有杨家的祖坟格外的得天独受不成?
对于杨家的长命锁的丢失,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的,厚道一点的说,这么一小物件,可能真的是丢失了也说不定。贪财一点的说法,说不定长命锁被杨家拿出去当了,更阴暗一点的,已经猜到了事实。
事实上,杨家那一把长命锁换取全家一条活路的作法,是世界多数人的选择,能做到威武不能屈的毕竟是少数,不过不能妨碍人们鄙视这么行为。
京中沸沸扬扬,某些人松了一口气,以为案子能千古之谜,无头公案的时候,相当的峰回路转,终于满足一部分人的愿望,长命锁居然在“大海捞针的搜捕”之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出现在一家当铺老板的儿子身上。
真是天不藏奸,庇护忠良啊。
充分满足了百姓的善恶观,百姓们看的满意了,官场之上,却迎来了新的震荡。
三把长命锁拼凑起来,居然在指定方向的地底下找到了一封的名单,又有不少人的落马。
大理寺卿上了认罪的折子,“被告老还乡”。
而作为补偿,康泽明和青随被赏了轻车都尉的爵位,这次顾长华不拦着了,青随被带进宫,成了一个侍卫。
至于杨家,没有被追究责任就不错了。
在这些事件之下,只要少数人的注意到,皇帝的弟弟,敬亲王因病而逝。
终于落下的帷幕,顾长华一身轻松的跟着顾渔回来老家,去改族谱,顺道把顾泰和杨氏扔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儿子重要,还是孙子重要?
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家族的大家长,儿子和孙子都要靠边站,他们都没有事业家族重要。
顾渔在儿子和孙子之间要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只是他们谁对家族更有好处,这种利益权衡,本身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里。
一个正如朝阳冉冉升起,一个如夕阳日薄西山,抛去利益,顾渔对顾泰确实是太失望了,虎毒不食子,一个想要吃了自己孩子的人,已经不配为人父了。
顾泰步步紧逼,父子水火不容,难道顾渔百年之后,在地底下,看父杀子吗?
事情不能再拖了。
顾渔告知顾科:“我准备开祠堂,修改族谱,把长华过继到你的名下,同时把老二过继到你二叔的名下。”
顾科险些跌倒,“父亲您这是干什么啊,您只有四个孙子,您把二弟过继了,长亭他们怎么办?”
“我没说把他们一起过继,把老二和杨氏的两个儿子过继过去,这不还剩下一个孙子,让他继承二房。”
“那个孩子才两岁。”不是顾科的嘴巴臭,这两岁的孩子,夭折的几率太大了,虽然按照顾家孙子辈的名字,取了姓名叫做长苏,但是现在族谱上根本就没有他的名字,就是怕半路夭折。
顾渔已经考虑过这点了,“大不了让长华一肩挑两房。”
顾科倒吸一口气,他小声问道,“父亲,可是二弟又做出了什么事?”
以顾科的二叔,不仅是庶出,死时的年纪更是没有成年,少年夭折,老实说,真不用过继,不过继也是理所当然了。
时隔这么多年,以现在顾泰的岁数,和嫡嫡一房,过继到庶嫡一房,加上满城的流言蜚语,把顾泰过继过去,就相当于顾泰被驱逐了,简直的表明了顾渔对顾泰不满,承认了流言属实,也承认顾泰被顾家放弃了。
不过是宠妾灭妻而已,不至于让顾渔做到如此的程度,要做,二十年前就做了,不至于任由了这么多年,今天才发难,肯定还有什么事儿。
顾渔叹息,“本想给老二留点面子,想了想,这是论理你也应该知道,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让老二连累到了整个顾家。”
顾渔沉默片刻,就言简意赅的把顾泰的所作所为交代完毕,末了已经用一句“家门不幸”完结。
顾科听完再没有说话,顾泰的行为无疑可能把整个顾家拖下水,让顾家积累了百年的一切为顾泰对杨氏的痴情埋单,作为父亲的顾渔都已经忍无可忍了,比不过父子亲厚的大哥,又怎么可能对顾泰释怀?
顾渔知道顾科对二房已经有了怨怼,实际上整个顾家都兢兢业业,唯一给顾家拖后腿,给顾家抹黑的就是顾泰,从二十年前就开始了,年纪越大,不但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
顾渔下定决心,不在姑息放纵顾泰,他的行动立刻雷厉风行起来。
首先开祠堂是刻不容缓越快越好,顾渔立刻打发人回凤阳老家,通知顾家其他两房,准备开祠堂,他们不日就到。
比这个更急的就是杨氏,他们自作聪明的计谋已经大白,自然不再让杨氏昏迷下去,不管是真昏迷还是假昏迷,在知道真相的左都御史和林恒川的眼睛了,都是欲盖弥彰,死不悔改,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让杨氏醒过来。
顾渔找来京城最有名的大夫,许以重金,哪怕用虎狼之药,哪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哪怕今天醒了,过几天就死,天亮之前,杨氏也必须醒过来。
对于顾家的动作,顾长华没有出门就已经知道了,不是他监视了顾府,而是顾府的动作太大了,况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连哪里风吹草动都知道的赵熙。
“你算计了顾泰一把,是不是也料到了顾渔的反应?”两个人云雨过后,赵熙一边享受**的余韵,一边懒洋洋的躺在榻上,抚摸顾长华的脊背。
他们这是在顾宅,为了怕白氏撞见,当然这里的怕的人只是顾长华,赵熙都是深夜来找顾长华,如果顾长华睡了,他也照常扑上去,等到早晨,又匆匆的赶去早朝,加上顾宅下人们的遮掩,他们的偷情倒是没有让白氏发现。
“我又不是算无遗策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只是想以后顾泰不要再来缠我了,祖父那里是意外之喜。”说完,顾长华又有些唏嘘,“如果祖父早下这个决心的话,事情到不了这个地步。”
赵熙就着两人相依的姿势,在顾长华看不到的地方瘪瘪嘴,忍住了和顾长华唱反调,“世上的人,高贵或者低贱,都是喜欢捏软柿子,但凡你早点,给他们点厉害的瞧瞧,他们谁敢骑到你的脖子上,他们就是欠收拾。”
之前,连狐假虎威都不做,现在好歹有点长进了,其实按照他的意思,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一剂药送他们下地狱,要是嫌他们死的太痛快,就让他们变成没有身份的“活死人”,让顾泰的身份死,留下顾泰的人,看看他们在世间挣扎,更解气。
顾长华倒是很赞同这句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倒是通行千古的至理名言。”
他的话里露骨的自嘲,正中靶心,其实,顾长华之所以从于赵熙,赵熙是皇帝,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赵熙不仅是皇帝而且手段狠辣,他无所顾忌,而顾长华的顾忌太多了,赵熙可能会做出任何事,顾长华连下赌注都不敢,两者相撞,自然就胜败立定。
顾长华也只能在一个圈里扑腾了,就怕撕破脸皮,白氏完蛋,自己也解脱不了,他可是还记得,皇宫大内,让人忘记前尘往事的药物,也不是可能没有。
哪壶不开提哪壶提哪壶,赵熙暗骂自己一声猪头,这个话题不安全啊,他换了一个安全的话题,他要开口,顾长华却打断了他,问道:“你知道杨家的那块长命锁在哪里吗?”
我怎么会知道,赵熙咽下冲口而出的话。
这个话题也不怎么安全啊,不过介于顾长华笃定的语气,赵熙只得如实相告,“在敬亲王的手里。”
敬亲王就是先帝幼子,只比赵熙小几个月,同时也就是山东的赈灾钦差。
顾长华得到这个答案,对着皇家和皇帝的阴暗鄙夷了一声,“康布政使死的倒是不冤,死在皇家的手里,总比死在无名小卒的手里好,也只有皇子,值得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也只有皇子,能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了。”
官场暗黑,再怎么清明,他都是黑暗,一省布政使可以贪污,但是皇子却不可以,特别造成如此大的后果,一个皇子不算什么,代表的却是皇家。
“我都不知道你如此的悲天悯人。”好吧是兔死狐悲,赵熙嘟囔了两句,有些好奇,“你怎么知道我知道的?”
顾长华没有理睬他,主要是太了解赵熙了,赵熙的控制欲很强,脑子瓜子也不错,手段也有,而是二十三年,赵熙已经是太子,这么明显的猫腻,这么多年他都没有搞清楚,早已经被人龙椅上拉下来了。
这样子,估计赵熙也舍不得那五十万两白银银子,剩下的事就不用他管了。
在顾长华这么看得起他人的同时,赵熙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实在是怕顾长华继续刨根问底了,不说吧,顾长华肯定心里不舒服,绝对会在他先前“百依百顺”的记录上,留下败笔,说吧,他在顾长华面前丢不起这个人。
准确的是说,是替皇家丢人。
其实,康泽明死的一点都不冤枉,冤枉的是山东百姓,他们才是真的冤枉呢。
为什么说康泽明不冤枉呢,因为他的妹妹是先帝的心尖尖,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心尖尖表面上是一个纯良的小白兔,实际上是一只戴着面具的大尾巴狼。
不得不为先帝看女人的眼光而哀叹,连小白花和食人花都分不清楚,就一头扎进了爱河里。结果,先帝暗中护着的小白花,居然彪悍的弄掉了皇后的怀胎七月的儿子。
皇后可是出生于金陵沈家的长房嫡长女,手段自然也是了得,虽然小白花的动作比较隐秘,但是皇后秉持着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个的念头,广撒网多捕鱼,居然没让小白花成为漏网之鱼。
失去孩子,产后虚弱,也成功的拖着仇人一起命丧归黄泉。
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赵熙母子捡了便宜。
后宫的争斗,随着皇后和小白花的死亡,到此为止,但是金陵沈家和康家却接下了仇怨。
在皇后死的时候,几个怀疑对象之中,沈家并不知道真正的“始作俑者”,这一点是先帝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康家在先帝的照顾之下,小白花的哥哥康春元,短短几年,从七品的小官成为了二品大员,有了锁定的目标,要找证据就简单多了。
在先帝的眼皮里底下,沈家没有办法找茬,但是皇后恰好有一个疼爱她的父兄,他们等待,等到了康春元被调到了山东,时不予他,恰好,山东迎来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
皇后父兄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只是在钦差的人选上,暗中把钦差运作成了视财如命的皇子殿下。
就像他们预想的一样,皇子殿下看见银子,就迈不动腿了,胆子更大,居然真的把脑筋动在了赈灾银两身上,而且毫无节制。
面对愤怒的山东灾民,总不能告诉他们,造成这一切的是皇帝陛下的龙子吧,皇家的威严何在啊,怎么面对百姓对皇家的怨怼之心?
在皇家的威望之前,先帝自然舍弃了连真面目都没有搞明白的“真爱”,康春元就成了替罪羊。
这典型的就是上面打架,下面遭殃。
说到底,一切都有因果,康家只是技不如人而已,因小白花而兴,因小白花而亡。
倒霉的就是无辜被牵连的山东百姓,那才是真的无辜呢。
对于康泽明的际遇,赵熙只能惋惜一声。
对于事情的始末,顾长华没有想要刨根问底,知道的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只是有些好奇,“谁把康泽明从军奴弄到了太康坊的?”
某种意义上,他救了康泽明一命,真心上说,军奴和小倌做的事情虽然差不多,但是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绝对的不可同日而语,军奴一般活过五年的都是稀奇,以康泽明当时的年纪相貌,能不能挺得过来,都不好说,就是敬亲王也不会放过他。
而康泽明在敬亲王的眼皮子底下,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不可能没有庇护?
“应该是是现任的大理寺卿。”赵熙叹息了一声,“他对康家有些内疚,一直在暗中注意康泽明,其实,他的人已经很有良心了。”
良心绝对处在满朝文武的平均值以上。
对于赵熙的话,顾长华对大理寺卿只有几个字,“猫哭耗子,假仁假义”。
要是你真的清正廉洁为民做主,当时就把敬亲王揪出来啊,已经把屎盆子扣在了康家的头上,又来怜悯康家的遗孤,结仇之后,又施恩,你是想给自己留后路啊,还是给自己挖坑?搞得康泽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报仇?
不过,现在,大理寺卿讨不到好就是了。
顾长华已经以避嫌请辞了监审一职,重回了内阁,换了林恒川上任,大清早的就听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愉悦的消息,他不幸失足的庶母杨姨娘,醒过来了,老天不长眼的,在即将苦尽甘来的时候,她的眼睛瞎了,并且从她的口中知道,长命锁丢了。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京城也不比其他的穷乡僻壤,这里百姓耳濡目染都有几分见识,读书人也不少,中间总有几个聪明的人,这三家的遭遇,同时贪污,得到的结果明显差距太大,其他的两家对比杨家来,分外的悲惨,难道有杨家的祖坟格外的得天独受不成?
对于杨家的长命锁的丢失,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的,厚道一点的说,这么一小物件,可能真的是丢失了也说不定。贪财一点的说法,说不定长命锁被杨家拿出去当了,更阴暗一点的,已经猜到了事实。
事实上,杨家那一把长命锁换取全家一条活路的作法,是世界多数人的选择,能做到威武不能屈的毕竟是少数,不过不能妨碍人们鄙视这么行为。
京中沸沸扬扬,某些人松了一口气,以为案子能千古之谜,无头公案的时候,相当的峰回路转,终于满足一部分人的愿望,长命锁居然在“大海捞针的搜捕”之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出现在一家当铺老板的儿子身上。
真是天不藏奸,庇护忠良啊。
充分满足了百姓的善恶观,百姓们看的满意了,官场之上,却迎来了新的震荡。
三把长命锁拼凑起来,居然在指定方向的地底下找到了一封的名单,又有不少人的落马。
大理寺卿上了认罪的折子,“被告老还乡”。
而作为补偿,康泽明和青随被赏了轻车都尉的爵位,这次顾长华不拦着了,青随被带进宫,成了一个侍卫。
至于杨家,没有被追究责任就不错了。
在这些事件之下,只要少数人的注意到,皇帝的弟弟,敬亲王因病而逝。
终于落下的帷幕,顾长华一身轻松的跟着顾渔回来老家,去改族谱,顺道把顾泰和杨氏扔回去。
佞幸的重生61_佞幸的重生全文免费阅读_61完了更新完毕!
(.)
儿子重要,还是孙子重要?
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家族的大家长,儿子和孙子都要靠边站,他们都没有事业家族重要。【高品质更新.】
顾渔在儿子和孙子之间要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只是他们谁对家族更有好处,这种利益权衡,本身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里。
一个正如朝阳冉冉升起,一个如夕阳日薄西山,抛去利益,顾渔对顾泰确实是太失望了,虎毒不食子,一个想要吃了自己孩子的人,已经不配为人父了。
顾泰步步紧逼,父子水火不容,难道顾渔百年之后,在地底下,看父杀子吗?
事情不能再拖了。
顾渔告知顾科:“我准备开祠堂,修改族谱,把长华过继到你的名下,同时把老二过继到你二叔的名下。”
顾科险些跌倒,“父亲您这是干什么啊,您只有四个孙子,您把二弟过继了,长亭他们怎么办?”
“我没说把他们一起过继,把老二和杨氏的两个儿子过继过去,这不还剩下一个孙子,让他继承二房。”
“那个孩子才两岁。”不是顾科的嘴巴臭,这两岁的孩子,夭折的几率太大了,虽然按照顾家孙子辈的名字,取了姓名叫做长苏,但是现在族谱上根本就没有他的名字,就是怕半路夭折。
顾渔已经考虑过这点了,“大不了让长华一肩挑两房。”
顾科倒吸一口气,他小声问道,“父亲,可是二弟又做出了什么事?”
以顾科的二叔,不仅是庶出,死时的年纪更是没有成年,少年夭折,老实说,真不用过继,不过继也是理所当然了。
时隔这么多年,以现在顾泰的岁数,和嫡嫡一房,过继到庶嫡一房,加上满城的流言蜚语,把顾泰过继过去,就相当于顾泰被驱逐了,简直的表明了顾渔对顾泰不满,承认了流言属实,也承认顾泰被顾家放弃了。
不过是宠妾灭妻而已,不至于让顾渔做到如此的程度,要做,二十年前就做了,不至于任由了这么多年,今天才发难,肯定还有什么事儿。
顾渔叹息,“本想给老二留点面子,想了想,这是论理你也应该知道,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让老二连累到了整个顾家。”
顾渔沉默片刻,就言简意赅的把顾泰的所作所为交代完毕,末了已经用一句“家门不幸”完结。
顾科听完再没有说话,顾泰的行为无疑可能把整个顾家拖下水,让顾家积累了百年的一切为顾泰对杨氏的痴情埋单,作为父亲的顾渔都已经忍无可忍了,比不过父子亲厚的大哥,又怎么可能对顾泰释怀?
顾渔知道顾科对二房已经有了怨怼,实际上整个顾家都兢兢业业,唯一给顾家拖后腿,给顾家抹黑的就是顾泰,从二十年前就开始了,年纪越大,不但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
顾渔下定决心,不在姑息放纵顾泰,他的行动立刻雷厉风行起来。
首先开祠堂是刻不容缓越快越好,顾渔立刻打发人回凤阳老家,通知顾家其他两房,准备开祠堂,他们不日就到。
比这个更急的就是杨氏,他们自作聪明的计谋已经大白,自然不再让杨氏昏迷下去,不管是真昏迷还是假昏迷,在知道真相的左都御史和林恒川的眼睛了,都是欲盖弥彰,死不悔改,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让杨氏醒过来。
顾渔找来京城最有名的大夫,许以重金,哪怕用虎狼之药,哪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哪怕今天醒了,过几天就死,天亮之前,杨氏也必须醒过来。
对于顾家的动作,顾长华没有出门就已经知道了,不是他监视了顾府,而是顾府的动作太大了,况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连哪里风吹草动都知道的赵熙。
“你算计了顾泰一把,是不是也料到了顾渔的反应?”两个人云雨过后,赵熙一边享受□的余韵,一边懒洋洋的躺在榻上,抚摸顾长华的脊背。
他们这是在顾宅,为了怕白氏撞见,当然这里的怕的人只是顾长华,赵熙都是深夜来找顾长华,如果顾长华睡了,他也照常扑上去,等到早晨,又匆匆的赶去早朝,加上顾宅下人们的遮掩,他们的偷情倒是没有让白氏发现。
“我又不是算无遗策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只是想以后顾泰不要再来缠我了,祖父那里是意外之喜。”说完,顾长华又有些唏嘘,“如果祖父早下这个决心的话,事情到不了这个地步。”
赵熙就着两人相依的姿势,在顾长华看不到的地方瘪瘪嘴,忍住了和顾长华唱反调,“世上的人,高贵或者低贱,都是喜欢捏软柿子,但凡你早点,给他们点厉害的瞧瞧,他们谁敢骑到你的脖子上,他们就是欠收拾。”
之前,连狐假虎威都不做,现在好歹有点长进了,其实按照他的意思,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一剂药送他们下地狱,要是嫌他们死的太痛快,就让他们变成没有身份的“活死人”,让顾泰的身份死,留下顾泰的人,看看他们在世间挣扎,更解气。
顾长华倒是很赞同这句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倒是通行千古的至理名言。”
他的话里露骨的自嘲,正中靶心,其实,顾长华之所以从于赵熙,赵熙是皇帝,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赵熙不仅是皇帝而且手段狠辣,他无所顾忌,而顾长华的顾忌太多了,赵熙可能会做出任何事,顾长华连下赌注都不敢,两者相撞,自然就胜败立定。
顾长华也只能在一个圈里扑腾了,就怕撕破脸皮,白氏完蛋,自己也解脱不了,他可是还记得,皇宫大内,让人忘记前尘往事的药物,也不是可能没有。
哪壶不开提哪壶提哪壶,赵熙暗骂自己一声猪头,这个话题不安全啊,他换了一个安全的话题,他要开口,顾长华却打断了他,问道:“你知道杨家的那块长命锁在哪里吗?”
我怎么会知道,赵熙咽下冲口而出的话。
这个话题也不怎么安全啊,不过介于顾长华笃定的语气,赵熙只得如实相告,“在敬亲王的手里。”
敬亲王就是先帝幼子,只比赵熙小几个月,同时也就是山东的赈灾钦差。
顾长华得到这个答案,对着皇家和皇帝的阴暗鄙夷了一声,“康布政使死的倒是不冤,死在皇家的手里,总比死在无名小卒的手里好,也只有皇子,值得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也只有皇子,能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了。”
官场暗黑,再怎么清明,他都是黑暗,一省布政使可以贪污,但是皇子却不可以,特别造成如此大的后果,一个皇子不算什么,代表的却是皇家。
“我都不知道你如此的悲天悯人。”好吧是兔死狐悲,赵熙嘟囔了两句,有些好奇,“你怎么知道我知道的?”
顾长华没有理睬他,主要是太了解赵熙了,赵熙的控制欲很强,脑子瓜子也不错,手段也有,而是二十三年,赵熙已经是太子,这么明显的猫腻,这么多年他都没有搞清楚,早已经被人龙椅上拉下来了。
这样子,估计赵熙也舍不得那五十万两白银银子,剩下的事就不用他管了。
在顾长华这么看得起他人的同时,赵熙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实在是怕顾长华继续刨根问底了,不说吧,顾长华肯定心里不舒服,绝对会在他先前“百依百顺”的记录上,留下败笔,说吧,他在顾长华面前丢不起这个人。
准确的是说,是替皇家丢人。
其实,康泽明死的一点都不冤枉,冤枉的是山东百姓,他们才是真的冤枉呢。
为什么说康泽明不冤枉呢,因为他的妹妹是先帝的心尖尖,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心尖尖表面上是一个纯良的小白兔,实际上是一只戴着面具的大尾巴狼。
不得不为先帝看女人的眼光而哀叹,连小白花和食人花都分不清楚,就一头扎进了爱河里。结果,先帝暗中护着的小白花,居然彪悍的弄掉了皇后的怀胎七月的儿子。
皇后可是出生于金陵沈家的长房嫡长女,手段自然也是了得,虽然小白花的动作比较隐秘,但是皇后秉持着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个的念头,广撒网多捕鱼,居然没让小白花成为漏网之鱼。
失去孩子,产后虚弱,也成功的拖着仇人一起命丧归黄泉。
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赵熙母子捡了便宜。
后宫的争斗,随着皇后和小白花的死亡,到此为止,但是金陵沈家和康家却接下了仇怨。
在皇后死的时候,几个怀疑对象之中,沈家并不知道真正的“始作俑者”,这一点是先帝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康家在先帝的照顾之下,小白花的哥哥康春元,短短几年,从七品的小官成为了二品大员,有了锁定的目标,要找证据就简单多了。
在先帝的眼皮里底下,沈家没有办法找茬,但是皇后恰好有一个疼爱她的父兄,他们等待,等到了康春元被调到了山东,时不予他,恰好,山东迎来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
皇后父兄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只是在钦差的人选上,暗中把钦差运作成了视财如命的皇子殿下。
就像他们预想的一样,皇子殿下看见银子,就迈不动腿了,胆子更大,居然真的把脑筋动在了赈灾银两身上,而且毫无节制。
面对愤怒的山东灾民,总不能告诉他们,造成这一切的是皇帝陛下的龙子吧,皇家的威严何在啊,怎么面对百姓对皇家的怨怼之心?
在皇家的威望之前,先帝自然舍弃了连真面目都没有搞明白的“真爱”,康春元就成了替罪羊。
这典型的就是上面打架,下面遭殃。
说到底,一切都有因果,康家只是技不如人而已,因小白花而兴,因小白花而亡。
倒霉的就是无辜被牵连的山东百姓,那才是真的无辜呢。
对于康泽明的际遇,赵熙只能惋惜一声。
对于事情的始末,顾长华没有想要刨根问底,知道的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只是有些好奇,“谁把康泽明从军奴弄到了太康坊的?”
某种意义上,他救了康泽明一命,真心上说,军奴和小倌做的事情虽然差不多,但是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绝对的不可同日而语,军奴一般活过五年的都是稀奇,以康泽明当时的年纪相貌,能不能挺得过来,都不好说,就是敬亲王也不会放过他。
而康泽明在敬亲王的眼皮子底下,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不可能没有庇护?
“应该是是现任的大理寺卿。”赵熙叹息了一声,“他对康家有些内疚,一直在暗中注意康泽明,其实,他的人已经很有良心了。”
良心绝对处在满朝文武的平均值以上。
对于赵熙的话,顾长华对大理寺卿只有几个字,“猫哭耗子,假仁假义”。
要是你真的清正廉洁为民做主,当时就把敬亲王揪出来啊,已经把屎盆子扣在了康家的头上,又来怜悯康家的遗孤,结仇之后,又施恩,你是想给自己留后路啊,还是给自己挖坑?搞得康泽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报仇?
不过,现在,大理寺卿讨不到好就是了。
顾长华已经以避嫌请辞了监审一职,重回了内阁,换了林恒川上任,大清早的就听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愉悦的消息,他不幸失足的庶母杨姨娘,醒过来了,老天不长眼的,在即将苦尽甘来的时候,她的眼睛瞎了,并且从她的口中知道,长命锁丢了。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京城也不比其他的穷乡僻壤,这里百姓耳濡目染都有几分见识,读书人也不少,中间总有几个聪明的人,这三家的遭遇,同时贪污,得到的结果明显差距太大,其他的两家对比杨家来,分外的悲惨,难道有杨家的祖坟格外的得天独受不成?
对于杨家的长命锁的丢失,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的,厚道一点的说,这么一小物件,可能真的是丢失了也说不定。贪财一点的说法,说不定长命锁被杨家拿出去当了,更阴暗一点的,已经猜到了事实。
事实上,杨家那一把长命锁换取全家一条活路的作法,是世界多数人的选择,能做到威武不能屈的毕竟是少数,不过不能妨碍人们鄙视这么行为。
京中沸沸扬扬,某些人松了一口气,以为案子能千古之谜,无头公案的时候,相当的峰回路转,终于满足一部分人的愿望,长命锁居然在“大海捞针的搜捕”之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出现在一家当铺老板的儿子身上。
真是天不藏奸,庇护忠良啊。
充分满足了百姓的善恶观,百姓们看的满意了,官场之上,却迎来了新的震荡。
三把长命锁拼凑起来,居然在指定方向的地底下找到了一封的名单,又有不少人的落马。
大理寺卿上了认罪的折子,“被告老还乡”。
而作为补偿,康泽明和青随被赏了轻车都尉的爵位,这次顾长华不拦着了,青随被带进宫,成了一个侍卫。
至于杨家,没有被追究责任就不错了。
在这些事件之下,只要少数人的注意到,皇帝的弟弟,敬亲王因病而逝。
终于落下的帷幕,顾长华一身轻松的跟着顾渔回来老家,去改族谱,顺道把顾泰和杨氏扔回去。
作者有话要说:儿子重要,还是孙子重要?
作为一个男人和一个家族的大家长,儿子和孙子都要靠边站,他们都没有事业家族重要。
顾渔在儿子和孙子之间要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只是他们谁对家族更有好处,这种利益权衡,本身就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里。
一个正如朝阳冉冉升起,一个如夕阳日薄西山,抛去利益,顾渔对顾泰确实是太失望了,虎毒不食子,一个想要吃了自己孩子的人,已经不配为人父了。
顾泰步步紧逼,父子水火不容,难道顾渔百年之后,在地底下,看父杀子吗?
事情不能再拖了。
顾渔告知顾科:“我准备开祠堂,修改族谱,把长华过继到你的名下,同时把老二过继到你二叔的名下。”
顾科险些跌倒,“父亲您这是干什么啊,您只有四个孙子,您把二弟过继了,长亭他们怎么办?”
“我没说把他们一起过继,把老二和杨氏的两个儿子过继过去,这不还剩下一个孙子,让他继承二房。”
“那个孩子才两岁。”不是顾科的嘴巴臭,这两岁的孩子,夭折的几率太大了,虽然按照顾家孙子辈的名字,取了姓名叫做长苏,但是现在族谱上根本就没有他的名字,就是怕半路夭折。
顾渔已经考虑过这点了,“大不了让长华一肩挑两房。”
顾科倒吸一口气,他小声问道,“父亲,可是二弟又做出了什么事?”
以顾科的二叔,不仅是庶出,死时的年纪更是没有成年,少年夭折,老实说,真不用过继,不过继也是理所当然了。
时隔这么多年,以现在顾泰的岁数,和嫡嫡一房,过继到庶嫡一房,加上满城的流言蜚语,把顾泰过继过去,就相当于顾泰被驱逐了,简直的表明了顾渔对顾泰不满,承认了流言属实,也承认顾泰被顾家放弃了。
不过是宠妾灭妻而已,不至于让顾渔做到如此的程度,要做,二十年前就做了,不至于任由了这么多年,今天才发难,肯定还有什么事儿。
顾渔叹息,“本想给老二留点面子,想了想,这是论理你也应该知道,省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让老二连累到了整个顾家。”
顾渔沉默片刻,就言简意赅的把顾泰的所作所为交代完毕,末了已经用一句“家门不幸”完结。
顾科听完再没有说话,顾泰的行为无疑可能把整个顾家拖下水,让顾家积累了百年的一切为顾泰对杨氏的痴情埋单,作为父亲的顾渔都已经忍无可忍了,比不过父子亲厚的大哥,又怎么可能对顾泰释怀?
顾渔知道顾科对二房已经有了怨怼,实际上整个顾家都兢兢业业,唯一给顾家拖后腿,给顾家抹黑的就是顾泰,从二十年前就开始了,年纪越大,不但没有收敛,还变本加厉。
顾渔下定决心,不在姑息放纵顾泰,他的行动立刻雷厉风行起来。
首先开祠堂是刻不容缓越快越好,顾渔立刻打发人回凤阳老家,通知顾家其他两房,准备开祠堂,他们不日就到。
比这个更急的就是杨氏,他们自作聪明的计谋已经大白,自然不再让杨氏昏迷下去,不管是真昏迷还是假昏迷,在知道真相的左都御史和林恒川的眼睛了,都是欲盖弥彰,死不悔改,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让杨氏醒过来。
顾渔找来京城最有名的大夫,许以重金,哪怕用虎狼之药,哪怕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哪怕今天醒了,过几天就死,天亮之前,杨氏也必须醒过来。
对于顾家的动作,顾长华没有出门就已经知道了,不是他监视了顾府,而是顾府的动作太大了,况且他的身边还有一个连哪里风吹草动都知道的赵熙。
“你算计了顾泰一把,是不是也料到了顾渔的反应?”两个人云雨过后,赵熙一边享受**的余韵,一边懒洋洋的躺在榻上,抚摸顾长华的脊背。
他们这是在顾宅,为了怕白氏撞见,当然这里的怕的人只是顾长华,赵熙都是深夜来找顾长华,如果顾长华睡了,他也照常扑上去,等到早晨,又匆匆的赶去早朝,加上顾宅下人们的遮掩,他们的偷情倒是没有让白氏发现。
“我又不是算无遗策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我只是想以后顾泰不要再来缠我了,祖父那里是意外之喜。”说完,顾长华又有些唏嘘,“如果祖父早下这个决心的话,事情到不了这个地步。”
赵熙就着两人相依的姿势,在顾长华看不到的地方瘪瘪嘴,忍住了和顾长华唱反调,“世上的人,高贵或者低贱,都是喜欢捏软柿子,但凡你早点,给他们点厉害的瞧瞧,他们谁敢骑到你的脖子上,他们就是欠收拾。”
之前,连狐假虎威都不做,现在好歹有点长进了,其实按照他的意思,只有死人才是最安全的,一剂药送他们下地狱,要是嫌他们死的太痛快,就让他们变成没有身份的“活死人”,让顾泰的身份死,留下顾泰的人,看看他们在世间挣扎,更解气。
顾长华倒是很赞同这句话,“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倒是通行千古的至理名言。”
他的话里露骨的自嘲,正中靶心,其实,顾长华之所以从于赵熙,赵熙是皇帝,是一部分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赵熙不仅是皇帝而且手段狠辣,他无所顾忌,而顾长华的顾忌太多了,赵熙可能会做出任何事,顾长华连下赌注都不敢,两者相撞,自然就胜败立定。
顾长华也只能在一个圈里扑腾了,就怕撕破脸皮,白氏完蛋,自己也解脱不了,他可是还记得,皇宫大内,让人忘记前尘往事的药物,也不是可能没有。
哪壶不开提哪壶提哪壶,赵熙暗骂自己一声猪头,这个话题不安全啊,他换了一个安全的话题,他要开口,顾长华却打断了他,问道:“你知道杨家的那块长命锁在哪里吗?”
我怎么会知道,赵熙咽下冲口而出的话。
这个话题也不怎么安全啊,不过介于顾长华笃定的语气,赵熙只得如实相告,“在敬亲王的手里。”
敬亲王就是先帝幼子,只比赵熙小几个月,同时也就是山东的赈灾钦差。
顾长华得到这个答案,对着皇家和皇帝的阴暗鄙夷了一声,“康布政使死的倒是不冤,死在皇家的手里,总比死在无名小卒的手里好,也只有皇子,值得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也只有皇子,能让一省布政使顶罪了。”
官场暗黑,再怎么清明,他都是黑暗,一省布政使可以贪污,但是皇子却不可以,特别造成如此大的后果,一个皇子不算什么,代表的却是皇家。
“我都不知道你如此的悲天悯人。”好吧是兔死狐悲,赵熙嘟囔了两句,有些好奇,“你怎么知道我知道的?”
顾长华没有理睬他,主要是太了解赵熙了,赵熙的控制欲很强,脑子瓜子也不错,手段也有,而是二十三年,赵熙已经是太子,这么明显的猫腻,这么多年他都没有搞清楚,早已经被人龙椅上拉下来了。
这样子,估计赵熙也舍不得那五十万两白银银子,剩下的事就不用他管了。
在顾长华这么看得起他人的同时,赵熙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实在是怕顾长华继续刨根问底了,不说吧,顾长华肯定心里不舒服,绝对会在他先前“百依百顺”的记录上,留下败笔,说吧,他在顾长华面前丢不起这个人。
准确的是说,是替皇家丢人。
其实,康泽明死的一点都不冤枉,冤枉的是山东百姓,他们才是真的冤枉呢。
为什么说康泽明不冤枉呢,因为他的妹妹是先帝的心尖尖,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心尖尖表面上是一个纯良的小白兔,实际上是一只戴着面具的大尾巴狼。
不得不为先帝看女人的眼光而哀叹,连小白花和食人花都分不清楚,就一头扎进了爱河里。结果,先帝暗中护着的小白花,居然彪悍的弄掉了皇后的怀胎七月的儿子。
皇后可是出生于金陵沈家的长房嫡长女,手段自然也是了得,虽然小白花的动作比较隐秘,但是皇后秉持着错杀一百,绝不放过一个的念头,广撒网多捕鱼,居然没让小白花成为漏网之鱼。
失去孩子,产后虚弱,也成功的拖着仇人一起命丧归黄泉。
结果,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赵熙母子捡了便宜。
后宫的争斗,随着皇后和小白花的死亡,到此为止,但是金陵沈家和康家却接下了仇怨。
在皇后死的时候,几个怀疑对象之中,沈家并不知道真正的“始作俑者”,这一点是先帝给他们指明了方向——康家在先帝的照顾之下,小白花的哥哥康春元,短短几年,从七品的小官成为了二品大员,有了锁定的目标,要找证据就简单多了。
在先帝的眼皮里底下,沈家没有办法找茬,但是皇后恰好有一个疼爱她的父兄,他们等待,等到了康春元被调到了山东,时不予他,恰好,山东迎来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干旱。
皇后父兄什么都没有做,他们只是在钦差的人选上,暗中把钦差运作成了视财如命的皇子殿下。
就像他们预想的一样,皇子殿下看见银子,就迈不动腿了,胆子更大,居然真的把脑筋动在了赈灾银两身上,而且毫无节制。
面对愤怒的山东灾民,总不能告诉他们,造成这一切的是皇帝陛下的龙子吧,皇家的威严何在啊,怎么面对百姓对皇家的怨怼之心?
在皇家的威望之前,先帝自然舍弃了连真面目都没有搞明白的“真爱”,康春元就成了替罪羊。
这典型的就是上面打架,下面遭殃。
说到底,一切都有因果,康家只是技不如人而已,因小白花而兴,因小白花而亡。
倒霉的就是无辜被牵连的山东百姓,那才是真的无辜呢。
对于康泽明的际遇,赵熙只能惋惜一声。
对于事情的始末,顾长华没有想要刨根问底,知道的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他只是有些好奇,“谁把康泽明从军奴弄到了太康坊的?”
某种意义上,他救了康泽明一命,真心上说,军奴和小倌做的事情虽然差不多,但是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绝对的不可同日而语,军奴一般活过五年的都是稀奇,以康泽明当时的年纪相貌,能不能挺得过来,都不好说,就是敬亲王也不会放过他。
而康泽明在敬亲王的眼皮子底下,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不可能没有庇护?
“应该是是现任的大理寺卿。”赵熙叹息了一声,“他对康家有些内疚,一直在暗中注意康泽明,其实,他的人已经很有良心了。”
良心绝对处在满朝文武的平均值以上。
对于赵熙的话,顾长华对大理寺卿只有几个字,“猫哭耗子,假仁假义”。
要是你真的清正廉洁为民做主,当时就把敬亲王揪出来啊,已经把屎盆子扣在了康家的头上,又来怜悯康家的遗孤,结仇之后,又施恩,你是想给自己留后路啊,还是给自己挖坑?搞得康泽明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报仇?
不过,现在,大理寺卿讨不到好就是了。
顾长华已经以避嫌请辞了监审一职,重回了内阁,换了林恒川上任,大清早的就听到了一个令他非常愉悦的消息,他不幸失足的庶母杨姨娘,醒过来了,老天不长眼的,在即将苦尽甘来的时候,她的眼睛瞎了,并且从她的口中知道,长命锁丢了。
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京城也不比其他的穷乡僻壤,这里百姓耳濡目染都有几分见识,读书人也不少,中间总有几个聪明的人,这三家的遭遇,同时贪污,得到的结果明显差距太大,其他的两家对比杨家来,分外的悲惨,难道有杨家的祖坟格外的得天独受不成?
对于杨家的长命锁的丢失,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的,厚道一点的说,这么一小物件,可能真的是丢失了也说不定。贪财一点的说法,说不定长命锁被杨家拿出去当了,更阴暗一点的,已经猜到了事实。
事实上,杨家那一把长命锁换取全家一条活路的作法,是世界多数人的选择,能做到威武不能屈的毕竟是少数,不过不能妨碍人们鄙视这么行为。
京中沸沸扬扬,某些人松了一口气,以为案子能千古之谜,无头公案的时候,相当的峰回路转,终于满足一部分人的愿望,长命锁居然在“大海捞针的搜捕”之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出现在一家当铺老板的儿子身上。
真是天不藏奸,庇护忠良啊。
充分满足了百姓的善恶观,百姓们看的满意了,官场之上,却迎来了新的震荡。
三把长命锁拼凑起来,居然在指定方向的地底下找到了一封的名单,又有不少人的落马。
大理寺卿上了认罪的折子,“被告老还乡”。
而作为补偿,康泽明和青随被赏了轻车都尉的爵位,这次顾长华不拦着了,青随被带进宫,成了一个侍卫。
至于杨家,没有被追究责任就不错了。
在这些事件之下,只要少数人的注意到,皇帝的弟弟,敬亲王因病而逝。
终于落下的帷幕,顾长华一身轻松的跟着顾渔回来老家,去改族谱,顺道把顾泰和杨氏扔回去。
佞幸的重生61_佞幸的重生全文免费阅读_61完了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