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隋炀帝 > 第二十一章设某永安宫

第二十一章设某永安宫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片浮云遮住了春日,暗影笼罩了杨广全身,风儿也有了些许凉意,杨广不觉打了个寒噤。这消息对他无异于晴天霹雳,这致命打击来得实在太突然了!杨广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他忽忽悠悠恍如梦中。

    刘安见杨广出神,便施一礼:“殿下,奴才告辞了。”

    王义不见杨广反应,赶紧提醒:“殿下,刘公公就要离去。”

    杨广猛醒,忙说:“公公且慢。”从王义手中取过一件礼品,亲手递与刘安:“请公公笑纳。”

    刘安照收不误:“谢殿下赏赐。”

    杨广此刻虚心求教:“公公,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是否还有转机?”

    “难矣。”

    “你我交谊非浅,若汉王继立,对公公未必是喜讯,为公公自身计,也望鼎力相助,设法挽回才是。”

    刘安岂能不知这一道理,还是为杨广献计:“殿下还当在万岁身上下力。娘娘病重,圣上对她日渐疏远,对她的威势已不十分买账。而殿下又受万岁器重,太子废立并非吹气可成,故而只要万岁拖延,病重的娘娘亦无可奈何。拖过一年半载娘娘归天,这废立之议也就烟消云散了。”

    “承蒙公公指点迷津,本宫茅塞已开。”杨广决定去见文帝。

    武德殿内,文帝在执卷观书,想用书来排解烦恼。可是,书页上反复迭现出陈、蔡二女和独孤后的面容。他虽然已把陈、蔡二女接出冷宫,安排在僻静宫室安身,却挂念她二人用度不周要受委屈。再想起独孤后逼迫废立太子之事,愈发心乱如麻。

    刘安、杨广来到武德殿,刘安先行入内通报:“万岁,太子求见。”

    文帝正欲见杨广,可谓正中下怀:“宣。”

    杨广进殿叩拜:“父皇圣安。”

    “阿摩,可知晓你母后有废你之意?”杨坚开门见山。

    “儿臣已知。”杨广显得无限委屈,“儿臣自为储君,并无些许过失,无非是近来儿臣多在父皇膝前尽孝,招致母后动怒,还请父皇做主。”

    “不错,朕亦是这样认为。再者说,汉王实难与广儿你相比。”

    “但父皇为何便答应了母后呢?”

    “你有所不知,朕被你母后缠不过,权且胡乱应承下来。”

    “父皇,”杨广跪下双膝,“您不能赞同母后的轻率主张。”

    杨坚沉吟片刻:“这样吧,朕不再提起废立之事,但你亦当去劝母后回心转意,只要她不再催逼,此议自然做罢。”

    “儿臣谨遵父皇之命。”杨广叩头站起,他决心再去独孤后那里鼓动如簧之舌。

    独孤后斜躺在凤床上,勉强支撑起头部,目光像锥子一样直刺杨广,显然她对杨广适才的一番表白不感兴趣:“阿摩,你太令我失望了。”

    杨广在武德殿辞别文帝,便径直来到永安宫,决心以肺腑之言、母子之情感化独孤后,虽遭呵斥,他仍不放弃努力:“儿臣罪该万死,不应只向父皇邀宠,忘却母后扶立隆恩,如今悔恨莫及,万望母后见谅,给儿臣一个赎罪机会。”

    “又来花言巧语骗我,办不到了。”

    “母后,”杨广连磕几个响头,再三恳求,“您就饶恕儿臣这一次吧。”

    “阿摩,你死了这条心吧。”独孤后心如铁石,“我为立你,致使见地伐落到那般下场,想来心中真是五味杂陈。不料你竟与他是一路货色,我不能让大隋江山败于你手。要我改变主意,那是休想!”她说来动气,又勉为其力,止不住连声咳嗽起来。

    刘安过去侍候,举起银唾盂,送到独孤后颏下:“娘娘千岁,千万节怒,凤体要紧。”

    独孤后仍咳个不住,一时不能答话,但她狠狠瞪了刘安一眼。

    刘安还不识趣:“娘娘,太子殿下已然认错,您还是收会成命为好。”

    “放肆!”独孤后一口痰吐在刘安身上,“你这个狗奴才,竟敢这样与我讲话。我早知晓,万岁与陈、蔡二贱婢勾搭,也少不了你穿针引线,你也不是好东西!”

    刘安心中不服亦不敢做声,躬身唯唯而退。

    杨广仍不死心:“母后……”

    “你不要再说了,我不想再听,也不想再见到你!”

    杨广羞愤难当,强压怒火,退出内殿。永安宫外,阳光灿烂,和风习习,醉人的春意使杨广更加怒火中烧。他恨恨地把一株花团锦簇的桃枝撅下,立刻落红纷纷,杨广还不解气,又将花瓣在脚下碾碎。

    刘安冷笑一下:“殿下,冲桃花出气可无济于事呀。”

    “看她能奈我何,”杨广怒气不息,“父皇已应允不再提起废立之事。”

    “可是,殿下可曾想过,若娘娘不住催逼,万岁也就难免变卦。”

    这话使杨广心头震颤:“刘公公,您看当如何应付眼下这局面?”

    “殿下,这不明摆着,娘娘若三、五年不归天,那你这太子位是非丢不可。”

    “你是说让娘娘早日登上黄泉路?”杨广全身一悸,“这万万使不得,我身为臣儿,无论若何不能做出这种灭绝人伦之事。”

    “殿下误会了,”刘安深入点拨,“娘娘业已病重,为人又性情急躁刚烈,只要照顾不周,她便难以长久。”

    杨广心领神会:“本宫明白了。”他俯在王义耳边,轻声瞩咐一番。

    王义领命匆匆离开,这里,由刘安出面,将永安宫所有太监宫女召集到一处,杨广威严地训话:“尔等听着,娘娘病重,为保凤体安康,不能让她随意活动。从现在起,你们要一切听命于刘公公,不经刘公公许可,不得为娘娘做任何事情。更不许将本宫这番话告知娘娘,谁敢有违,这就是下场!”杨广佩剑一挥,一棵杏树拦腰斩断。

    刘安又叮上一句:“你们都要放聪明些,娘娘已不久于人世,殿下日后可是承继大统的人,哪头轻哪头重,还用多说嘛。”

    众人岂能看不出眉眼高低,同声回答:“我等一定遵从殿下,不敢有违。”

    王义匆匆返回,马背上驼着银箱。杨广向每人发放五十两的纹银一锭:“只要你们听话,今后少不了好处。”

    众人又齐声回答:“谢殿下赏赐。”

    内殿,独孤后口渴要喝茶?唤道:“来人。”

    竟无人应声。

    独孤后感到奇怪,适才殿内无人,她并未多想,现在始觉有些不对劲,这些奴才们竟然抛下自己不顾,怎不令她动怒:“人呢?都死绝了!”

    发火归发火,还是无人应答。

    独孤后喊不动,气得把手边的金丝杯抛出,砸在铜镜上发出震耳的声响。一个垂暮之年的老太监这才蹒跚步入:“娘娘,有何懿旨?”

    独孤见太监老态龙钟的样子,比病中的自己强不了多少,有些发烦:“别人呢?你这风烛残年能做什么?”

    “娘娘,永安宫的所有宫娥太监,都为总管刘公公另有差遣,只有老奴可供驱使。”

    “胆大包天!你叫刘安滚来见我。”

    “这?”

    “去!”

    “是。”老太监步履迟缓地走出内殿,好一阵子,又是他步伐艰难地转回。

    独孤后早已等急:“刘安何在?”

    “娘娘,他被万岁召去。”

    “混蛋!”独孤后气愤已极,“我绝饶不了他。”

    “娘娘息怒,适才呼唤,有何事吩咐?”

    独孤后经过这一阵折腾,愈加口干舌燥,无奈地吐出一个字:“茶!”

    “老奴就去斟来。”老太监吃力地拾起金丝杯,走至外殿,正要倒上热茶,刘安一把夺过,斟满了凉茶。

    老太监感到为难:“总管,病人怎能饮冷茶?娘娘会骂我的。”

    “你难道忘了太子的吩咐?”刘安出语冷冰冰,“送去。”

    老太监颤抖抖进内,将茶置于床头:“娘娘,茶到。”

    以往都是两个宫娥扶起独孤后,再由一太监将茶送至唇边,而今她只有自己动手了。好不容易把茶端起,品一口竟是凉的,她怎能不恼,猛地一泼,全扬在老太监身上:“你真是活腻了!”

    老太监无言以对,他不敢解释。

    独孤后气急败坏,怒指老太监:“你与我备车,我要去见万岁。”

    老太监出殿请示刘安:“总管,娘娘让备车。”

    刘安冷笑一声:“去回复她,就说车轮损坏,需修复后方能使用。”

    老太监回殿一番学说,几乎把独孤后气死:“反了!真是反了!”

    草长莺飞,不知不觉关中大地迎来了绿肥红瘦的炎夏。杨广以铁的手腕,限制了独孤后的一切活动。使多年来一直凌驾于文帝之上的这位女主,只能在病榻上呻吟。虽说尚未断气,但已形同死去。床前,只剩那个风烛残年的老太监和两名又聋又哑的宫女侍候,要发火要使权威都无济于事。独孤后每天在咒骂杨广和文帝中捱日子,以此聊解寂寥、聊慰含恨的心。

    永安宫内,充满压抑与惆怅。永安宫外,依然是丽日高悬,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刘安不忘杨广嘱托,恪尽职守,不离宫门半步,树荫里一把太师椅一张八仙桌一壶香茶,再有一名宫娥为之打扇,他悠然自得的派头与神气,确是强胜独孤后多多矣。

    一乘凉轿悄悄来到,停在宫门。文帝杨坚突然光临,待到刘安看见,文帝已到面前。他赶紧跪倒伏地接驾:“奴才叩迎万岁。”

    文帝已把刘安适才的享乐情景看在眼里,很是不悦:“刘安,你好自在呀!看来我这皇帝也不如你这奴才快活。”

    “奴才该死。”刘安连连叩头,“万岁息怒,奴才知罪,以后再也不敢。”

    “滚起来吧,”文帝训诫道,“酷暑炎天,有多少农夫挥汗田间,方有我等衣食,当体恤民生疾苦,不可一味只求享乐。”

    “奴才谨记万岁教诲。”刘安一直毕恭毕敬,不敢抬头。

    “朕来问你,娘娘病体如何?”文帝今日路经永安宫,想起独孤后,气固然未消,但以往的恩爱使他停轿,有意探视一番。

    刘安立刻看透了文帝心思,杨广早就对此有所担心,因为文帝为人心软,帝后一旦见面,独孤后就可能死灰复燃。所以,他与刘安早商议好对策。刘安从容答道:“万岁,娘娘病情日见沉重,尤为令人忧心者,此病极易招染他人。有一宫女业已因此丧命,故而奴才也不敢常守病榻之前。”

    “竟是这样。”文帝探视的念头立时打消了,“刘安,除太医外,还当多寻民间名医高手,为娘娘医治,不惜国库巨资。”

    “奴才遵命。”

    “更要精心照顾,不得怠慢了皇后。”

    “万岁放心。”

    隋文帝乘凉轿走了,刘安成功地阻止了探视,他胜利地笑了。

    永安宫内,独孤后仍在有气无力地骂着:“万岁、阿摩,天杀的!你们忘恩负义丧尽天良,都不得好死!”

    老太监打个咳声:“娘娘,别骂了,无用的,谁也听不到,留些气力将养身子吧。”

    “说什么将养,这生不如死的日子我过够了。”独孤后此刻实在是太孤独了,一生不曾说过软话的她,第一次换了低气的口吻对老太监说,“公公,我有一事相求。”

    老太监诚惶诚恐地跪下:“娘娘,有事分派尽请降旨,如此相称,老奴可生受不起。”

    独孤后竭力支撑起身体:“公公,刘安弄权,我已形同囚犯。唉,寿数无几。临行之际,有两桩心愿。一是要见万岁一面,以叙衷肠。”

    老太监接过话:“娘娘有所不知,适才万岁来过,有意看望娘娘。只是刘安声称娘娘之病招染旁人,万岁便又离去。”

    “这狗娘养的东西!”独孤后忍住气,“鉴于此,更须拜托公公去见万岁,当面陈述我的渴求,请万岁无论如何见我一面。”

    “这。”老太监感到为难,“刘安看管甚严,只怕难以脱身。”

    “公公千万设法一去,否则我实难瞑目。”独孤后其情哀其言切。

    老太监心软了:“好吧,老奴遵命。我反正这一把年纪了,便死亦不足惜,拼出老命也要为娘娘效力。”

    “公公若能离开,见过万岁后,还望再去汉王府蜀王府走一遭。”独孤后仍在作废杨广的努力。

    “要汉王、蜀王来见娘娘?”

    “正是。”独孤后无限感叹,“长子勇被废形同死囚,次子广虎狼之辈,三子秦王俊不幸病亡,惟四子蜀王秀、五子汉王谅尚存孝道,死前我总要看他们一眼。”

    “老奴明白,一定把信送到。”

    “这我就放心了,”独孤后又无力地躺倒,“公公,我绝不会亏待你,定有重赏。”

    “老奴不敢,为娘娘效力乃理所当然。”老太监叩过头后起身,“老奴就去办来。”

    永安宫门外,刘安仍在树荫下坚守岗位。老太监蹒跚走来,对刘安深施一礼:“总管,老奴要告个假。”

    “何事?”

    “胞弟病危,需去探视。”

    “要多久呀?”

    “一日足矣,天晚回宫。”“莫急,在家住一晚吧,明日回来不迟。”刘安巴不得老太监离开独孤后,也好让独孤后早日一命归阴。

    “多谢总管开恩。”老太监再施一礼慢悠悠离去。

    仁寿宫内,隋文帝心情烦躁,背着手在殿内往来踱步。汗水几乎浸透了脊背,执扇宫女要为他扇风,被他不耐烦地赶走,他在为陈、蔡二女闹心。自独孤后病重,他几次欲幸这二女,但想起与独孤后的结发情,又不忍在其病中刺伤其心。ing欲的冲动夜夜都在烧灼着他,使他辗转难眠。就连白天也有些魂不守舍了。究竟怎么办呢?这位开国皇帝,被自己信守的清规戒律所煎熬。

    自打独孤后迁出,仁寿宫似乎没了生气,颇显冷清。老太监进入,感到有几分空旷,他垂首行至文帝近前跪倒:“老奴叩拜,吾皇万岁!”

    文帝从遐思中回神,不认得老太监:“你是何人?”

    “老奴在永安宫当差。”

    文帝一听忙问:“皇后病体如何?”

    “圣上日理万机,还挂念着皇后,令老奴感激涕零。”

    “休得啰唆,皇后究竞怎样?”

    “万岁,老奴就是为此而来。请恕老奴直言,皇后娘娘已是日薄西山,去日无多,景况凄凉,终朝每日叨念万岁不止,渴求见万岁一面哪!”

    “她。”文帝迟疑一下还是说,“若非患招染之疾,朕早去探视多次矣。”

    “万岁,你被刘安蒙骗了。”老太监此刻为了独孤后,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此话何意?难道不是有一名宫女被皇后招染而丧生吗?”

    “万岁,哪有此事!此乃刘安与太子的阴谋,意在阻止万岁与娘娘见面。”

    “你!”文帝审视老太监,“该不是中伤陷害?”

    “老奴以头担保。”老太监连连叩首,额头皮破血流,“望万岁看在结发之情一生恩爱上,去看娘娘一眼,叫她也好安心登上黄泉路。”

    文帝见老太监涕泪交流,言辞恳切,也觉伤怀,深感对不住独孤后,立时下了决心:“你只管放心离去,朕意已决,无论皇后之疾招染与否,都定要前往探视。”

    “还请万岁早去。”老太监又叮一句。

    文帝有些不耐烦了:“朕少时便去永安宫。”

    老太监出了仁寿宫,心头多少轻松一些,毕竟说动了皇上,总算不负娘娘所望。心绪颇佳,便觉年轻,又快步奔向蜀王府。

    内侍将老太监引入蜀王府客堂,落座后动问:“公公光临,敢问有何要事?”

    “传娘娘懿旨,召蜀王相见。”

    内侍很精明:“还请出示懿旨。”

    “老奴是来传娘娘口谕。”

    “口谕无凭,怎好通禀?万一有假,在下可吃罪不起。”

    “你未免过于小心了。”老太监口气硬起来,“娘娘一病不起,焉能写旨?放明白些速去通报,若贻误大事,你可是罪状非轻啊。”

    内侍定要刨根问底:“娘娘召见我家王爷,究竟为了何事?”

    老太监只得实说:“娘娘病重,说不定旦夕归天,思念蜀王,故而召见。”

    内侍明了来意后,这才入内禀报蜀王杨秀。

    杨秀听后,半晌无言,只是思忖沉吟。

    内侍久等不见杨秀开口,便催问:“王爷,该如何答复?”

    杨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晓喻内侍:“母后病危,当由万岁降旨,召我弟兄同去问安。母后单独召见,若被父皇或太子知晓,岂能不生猜忌,还是不去为宜。”

    内侍明白主人胆小怕事,便说:“小人就去回复他,说王爷不能奉召。”

    “这样回绝不妥,”杨秀告知,“你说本王身体不适,难以奉召。”

    内侍回到客厅,对老太监学说一遍。

    老太监颇觉意外,但他不肯放弃,再度相劝:“请再转告王爷,母子之情,莫能再近,娘娘渴思骨肉相见,更有国事相托,事关重大,王爷不能不去。”

    内侍一听关乎国事,不敢有误,重又入内:“王爷……”

    杨秀打断他的话:“你无需再讲,本王在后面俱已听见,关乎国事本王更不便前往。本王不求腾达,只望平安。”

    老太监无限失望地离开蜀王府,亦生无限感叹。这帝王家的母子情竟如此冷淡,他们生存的目的只是权力吗?接着来到汉王府,老太监已不抱希望,怀着权且一试的心情。

    没料到,汉王杨谅闻讯即刻出见,有些不放心地打量着老太监问:“你当真是母后派来?”

    “王爷,老奴有几颗脑袋,敢来汉王府扯谎。娘娘为太子与刘安奸计所害,同外界隔绝,已病入膏肓,急切要见千岁一面,有国事相商。”

    “可恨杨广那厮,心胸也忒狠毒!”杨谅勃然大怒,“你回去禀报母后,我即刻整装进宫,向母后请安。”

    老太监流下感激的泪水:“王爷,而今娘娘度日如年,甚是可怜,莫让娘娘把秋水望穿。”

    “本王随后便至。”杨谅表示了决心。

    老太监兴冲冲回转永安宫,总算不虚此行。刚进宫门,刘安便拦住去路:“好你个老东西,以为你老迈无能,却原来是只老狐狸。”

    “总管,娘娘吩咐,我敢不从命!”老太监一揖到地,“万望谅情。”

    “哼!太子是如何交待,你该不会忘记,”刘安挥起拳头,想了想又收回,“待万岁离开,再与你算账。”

    老太监听说文帝已到,脸上现出欣慰的笑容。

    殿内,独孤后在哭诉。文帝站在床前,半是同情,半是厌烦。他心中有所戒备,无论招染之说是真是伪,俱在他心头留下了阴影。他宁可信其有,而不信其无,不由自主地与独孤后保持一定距离。

    对此,独孤后万分伤心,但亦不好责怪文帝。她要不放过这难得的机会说大事:“万岁,臣妾的忠告你不能置若罔闻,广儿必废不可,应立汉王为太子,趁臣妾尚有一口气,你要当机立断哪!”

    文帝还是敷衍:“朕说过,答应你,这要从容安排。放心,爱卿春秋正富,来日方长,不必急于一时。”

    “万岁,我看得出,你是在言不由衷地应付。”

    “爱卿多虑了,朕岂能骗你。”

    “若要臣妾相信,请万岁将那与太子合谋、弄权的刘安降旨查办。”独孤后将军了。

    文帝未免沉吟,想起刘安对己忠心不二,特别是前一段日夜相随,主动配合太子,召陈、蔡二女歌舞助兴,堪称周到殷勤,怎忍下手惩治,着实犹豫不决。

    独孤后咬定不放松:“如何,臣妾所虑不差,万岁连一太监都不肯动,又何况太子乎。”

    文帝被逼不过:“也好,待朕叫来刘安当面处置。”

    刘安被传进内殿,见文帝神色严峻,独孤后面带得意,有些茫然:“奴才叩见万岁、娘娘。”

    “刘安,你可知罪!”文帝劈头就问。

    刘安感到情况不妙:“万岁,奴才哪里侍候不周,请万岁明斥降罪。”

    “你休要故作懵懂。”独孤后接过话来,“近来你与太子朋比为奸,禁绝出入,使我形同软禁。你只留老迈昏花的太监和聋哑宫女三人服侍,休说医治,便饮食也不周。你,你分明想要我的命。”

    “奴才不敢。”刘安故做害怕磕头。

    文帝怒问:“刘安,对国母不恭,乃死罪也,你还有何话说?”

    “万岁,容奴才陈述。”刘安分辩,“娘娘之言纯属臆断,奴才侍候娘娘尽职尽责,凡来拜望娘娘者莫不通行无阻。只是太医嘱咐,娘娘只宜静养,奴才担心人多嘈杂,才留少数人侍候。至于饮食,皇家富贵可比天堂,还能亏待了娘娘。”

    文帝觉得刘安之言合情入理,便说:“你还是惹娘娘生气了,终不然娘娘会凭空指责你。”

    “万岁,奴才斗胆实说。前些日子奴才在您身边服侍时间过长,又召陈、蔡二女为您歌舞,致使娘娘心生怨恨。但近日奴才已寸步不离守在永安宫,娘娘亦当宽恕才是。”

    文帝不觉点头:“也说得是。”

    独孤后因太虚弱,已气得说不出话来,手指刘安:“狗奴才,你,一派胡言。”

    文帝劝道:“爱卿,休怪朕直言,你一生负气太盛,只要人顺从你,却从不体谅人,这性情也该改一改了。”

    “万岁,想不到你却这般看我。”独孤后欲待发作,却见汉王杨谅走进殿来,立时转了话题,“谅儿来得正好。”

    杨谅先拜见文帝,再拜独孤后。

    文帝有些不悦地问:“汉王,朕与皇后正议论国事,你因何擅入?”

    独孤后赶紧代答:“是臣妾召他前来。”

    “是为思念谅儿?”

    “非也。”独孤后秉性不改,“是为国事相召。”

    文帝不解:“有何国事?”

    “万岁已应许废杨广立汉王,想来不会忘记,今谅儿在此,望万岁当面降旨。”独孤后不无逼迫之意。

    文帝浓眉登时皱起:“爱卿,你也太过分了。朕不过胡乱应承,你怎能如此认真?”

    “有道是君无戏言。”独孤后穷追不舍。

    文帝已很不耐烦:“我说过多次,太子废立非同儿戏,爱卿莫再喋喋不休了。”

    “不,万岁今日要把废杨广立汉王的诏旨写下才成。”独孤后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

    文帝忍无可忍:“要写你自己写!”拂袖便走。

    “万岁,你……”独孤后欲喊无力。

    杨谅追过去:“父皇且请留步,儿臣有话奏闻。”

    “有话与你母后讲。”文帝头也不回,径自去了。

    刘安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来。他趁机跟在文帝身后走出内殿,略一思忖,又踅回门旁向内偷听。

    独孤后叹息着说:“可叹我力不从心。”

    杨谅安慰道:“母后,您为儿臣费尽心血,已经尽力了,儿臣深感不安。”

    “倒是为娘不安,如今杨广未废,此事传到他耳中,必对你不利。”独孤后忧虑,“咳,这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母后无需多虑,儿臣业已长成,自忖并非软弱无能之辈,料他太子难奈我何。”

    “谅儿,不可掉以轻心哪。为娘而今方看清,太子乃虎狼之心,一旦为娘和你父皇百年之后,恐他难以容你。”

    “母后请放宽心,儿臣有应付一切的能力。”

    “谅儿,你过于自信了。为娘之言你需谨记,若要立足活命,须广泛结交朝野,还要说动你父皇,拿到足以自卫的兵权。”

    “儿臣记下了。”

    独孤后递过一把钥匙:“谅儿,拿去。”

    杨谅接在手中:“母后,这是何意?”

    “你把内库打开。”独孤后一指北壁的坚门。

    杨谅捅开拳头大的铜锁,打开两扇沉重的楠木门,不由得惊叫出声:“啊!”

    这是四壁石墙无窗的一间密室,足有永安宫的半壁江山大小。里面珠光宝气,五彩缤纷,奇珍异宝,充盈流溢,可以说整个大隋的国库也难与其匹敌。杨谅可算得见多识广,而今他着实惊呆了。

    独孤后吃力地说:“谅儿,这是为娘一生聚敛的心血,其价值难以计数。原打算留与阿摩,岂料他立太子后便露出狼子野心,为娘决定悉数与你。”

    “不,不,”杨谅感到突然,“母后一生积攒,绝非容易,儿臣不敢领受。”

    “傻话,为娘离鬼门关日近,还带到阴曹地府不成?”独孤又激愤起来,“总不能落到杨广手中!”

    杨谅对此反应极快:“无论如何不能让他得到。”

    独孤后加以点拨:“谅儿,金宝与你,并非要你享用,为娘要你用此去收买文武百官王公贵胄,要让这些金宝的大山压死杨广。”

    “儿臣明白了,定不负母后所望。”杨谅跪拜,正式接受了赏赐。

    门外的刘安听得脊背直冒凉风,心中说:“我的妈,这娘娘都快死的人了,还教唆儿子骨肉相残,真是不可思议。”

    浮云飘移,阳光时隐时现,偶尔落下几点雨星。一百辆马车,头尾相连,浩浩荡荡驶出皇宫。杨谅好像不是堂而皇之地接受独孤后的赏赐,而有一种盗贼行窃的感觉。似乎担心随时会有人来捉赃,恨不能一步飞进汉王府。几丝细雨,使他有了借口:“快,要快!当心淋雨。”车队加快了行进速度,然而刚刚行出不过一里远,车队突然停止了前进。

    “停车做甚?”杨谅大为光火,催马驰至前头一看,原来是杨广率人阻住去路。他只好见礼:“殿下,请让开。”

    “王弟,你将宫中财物车载回府据为己有,这不合适吧?”杨广是接到刘安报信后赶到的。

    “殿下此言差矣,这些财物乃母后赏赐,”杨谅自恃有理,“不信,你可去问母后。”

    “一百车金宝,乃国之积蓄,岂能归你个人所有,”杨广当然不会坐视杨谅用此来动摇自己的根基,声色俱厉地说,“速速回返,送回宫中,方为正理。”

    杨谅火了:“杨广,你不要欺人太甚,母后赐我财宝gan你屁事,莫以为我是软弱可欺!”他策马向前,与杨广马头相顶,他身后,数十骑家将紧跟上来,一个个箭上弦刀出鞘。

    杨广报以冷笑:“汉王,若动武你是自讨苦吃。实话告诉你,本宫并非自做主张,有圣旨在此。”原来杨广已先行从杨坚处请来旨意,此刻,他从怀内掏出,高举过顶。

    杨谅有几分惊慌,但他不肯服输:“你是假传圣旨。”

    “万岁命你即刻将金宝送往国库,不得有误。”杨广将圣旨塞到杨谅手中,“是真是假拿去看来。”

    “本王没耐烦看这假圣旨。”杨谅料到十有八九是真,但他只认做是假,三五把将圣旨扯得粉碎。

    “大胆!”文帝在杨谅身后出现。

    杨广、杨谅都急忙下马,跪地接驾。

    杨坚面带怒色指责杨谅:“果然不出太子所料,非朕亲来不可,你竟敢扯碎圣旨。”

    “儿臣该死,实属不知圣旨是真。”杨谅叩头分争,“父皇,这些金宝确系母后赏赐呀。”

    “即便犒赏,岂有百车之理。你母后一生积聚,理应为国所有,焉能个人独霸。姑念你年纪尚小,不予追究,准你拣取其中一两件以为纪念,下余全数送至国库。”

    “父皇……”

    杨坚打断:“不要再说了,必须照办。”

    杨谅无力地应答:“是,儿臣遵旨。”他起身冲部下一挥手,车队掉头,回转皇宫。

    望着车队原路折返,杨广嘴角现出胜利的笑纹。而杨谅望着杨广得意的神情,心头如同插上一把刀,暗暗发狠:“杨广,不要太得意了,我一定要夺过太子之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