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雨的云文集 > 大跃进年代演出花絮

大跃进年代演出花絮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演出人员“大裁减”

    几天会议讨论“紧跟大好形势”群情激奋、声音朗朗、词句铿锵。有人表示:“一天等于20年的大好形势中决不能如同‘小脚女人’”;有人表示“一定要跟上‘快步跑入共产主义’,拿出大跃进气派”;有人主张裁减人员;他们还表示自愿兼美术和制景人员,涂涂画画、锯锯刨刨也没什么难的

    最终领导班子决定留下50人分两个演出队,剩余的“上山下乡”新农村和“下放劳动锻炼”

    后来果然有一伙人帮忙,像一群蜂。这个问:颜料怎么没调好?那个叫:胶怎么没有熬好?另一个发牢骚:怎么画笔调色盘没先洗好,耽误我的宝贵时间;好不热闹!美术人员忙于应付,成了帮手的助手;东边叫“设计!快来帮我改两笔”西边嚷“设计!快来帮我改两笔”他们乱涂鸦,然后铃声一响拍屁股跑了,设计帮着收拾残局完成“擦屁股”工程。

    二,热烈抢报创作规划

    剧场锣鼓鞭炮声响亮。全体剧团“会战”“报喜”汇报如何紧跟。那年代叫“比武”“打擂台”一个个壮志凌云、声音嘹亮。

    中心是更多的为工农兵创作和演出,增加演出场次和创作出更多反映工农兵生活的戏。“自报”动人心魄,这个才从台上跳下来那个又蹦上去,像戏曲里“探子”的戏:“报,前方全部收复失地!”“报,前方消灭所有敌人!”

    干劲冲天,如果有人表示一年一台戏,便会有人表示一年两台三台戏,然后一个比一个多,掌声一阵比一阵热烈,锣鼓一阵比一阵响亮。像那年代各地报粮食产量,你亩产一千斤我便亩产二千斤,他又亩产四千斤,一直上升到几万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一独家报导甚至亩产二十三万余斤。

    1954年我去过全国劳模陈永康的“合作社”起早摸黑搞“试验田”才1400余斤,四年时间如此几何级数翻翻吗?我不信。

    一年创作许多台戏也不能令人信服。会后有人悄悄的问:“怎么完成呀”回答是:“反正吹牛,人家敢吹我哪里不敢吹,大吹小吹一样是吹”那年代没人敢公开捅破这层“窗户纸”怕当“落后分子”

    三“完不成任务又不杀你的头”

    每排戏都大会小会风火一阵,叫做“政治领先”拍戏前动员,演出后表彰。动员会由书记报告:任务如何重要,上级如何关心,任务如何紧迫,又需如何“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然后有核心人物带头表态。有人说一个月便有人说只要20天,15天,7天,一个比一个先进。如果不以为然便马上又有人说:改天换地年代,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

    几乎人人都要表示坚决完成。有一领导看我畏缩便悄悄告诉我不要当绊脚石、说泄气话,答应下来“完不成又不会杀你的头!”

    全国统一口号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报纸广播天天警告“小脚女人”“观潮派”“秋后算账派”“秋后”过去五十年了,说这事不算“秋后算账”吧。

    四,客串,反串,票友

    “客串”“反串”“票友”是戏曲行话。票友指会唱戏而不以它为生的爱好者,为了兴趣,或为了友情而参加演出,不拿“戏班子”的“包银”后来便称非职业演员“票友”

    有些票友的技艺甚至胜过演员,但他们不把演戏作为职业。有学问的人、阔人、官员,甚至还有皇帝当“票友”的。清皇帝爱新觉罗就上过台,唐玄宗更是亲自挑选乐师宫女数百在梨园教练演习,他也“客串”堪称戏曲史上“第一票友”

    话剧没有票友惯例,虽有不是演员参与演出的,但不叫票友。大跃进中就有“客串”演员。大多是本单位舞台工作人员和会计、出纳、炊事员,偶尔也有家属参加,甚至还有探望朋友的客人临时“跑龙套”

    话剧不分生、旦、净、末、丑,所以没有“反串”的。但人数不足时也有男演员“反串”女角,或女演员“反串”男角的。比如一次戏里俩修女,就由男青年“反串”从台上娉婷而过没露出破绽;一次演出中的军官倒是有人议论:“那么大屁股,肯定是女人!”

    五,临时应急“搬戏”

    戏荒时一听说哪地方新剧目红火便赶时间“搬戏”派“导”“演”“美”方方面面的人去“观摩”后“依葫芦画瓢”行动非常迅速。领导一拍板便立即开支票取钱买车票。买不到卧铺票便“克服一下吧”

    艺术人员去看戏,行政和舞台工作人员则作预算报上级审批和备料。一取回剧本来立即把剧本拆开,这些人刻,那些人拉滚筒,再些人装订。

    剧本边印,演员边背台词,导演边作排练计划,美术人员边画布景制作图,制景人员边下料,服装、道具、灯光人员边翻仓库,看看有哪些能代用或改制,领导则作组织和后勤保障。

    连家属也有事做,安排好家务,少让孩子干扰;还有人把孩子送去妻子或爷爷奶奶那里,保证排练中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自创剧目更紧张。当时多是集体创作,集体讨论好构思,由剧组人员分场写,边排练边分场修改,布景也边做边根据剧本和导演需要修改,常常反反复复、日以继夜。

    这是当年的最佳创作方式,只是几十年后职称评定便麻烦了,主创人员究竟是谁?一笔扯不清的糊涂账。

    六,为观摩“坑”“蒙”“拐”“骗”“抢”

    趁观摩机会顺我去看看老祖母,她很高兴,但为了看戏竟不远千里,她很惊奇。她什么都与吃肉相比,听说一张戏票要一元钱“啊,都可以买一斤多肉了!”我告诉她火车汽车费花更多钱呢,回家住就为省些住宿费,这是工作可以报销的。

    红火的戏票很难买到,但得想法子买,实在买不到票便凭一张介绍信求兄弟剧团帮忙,在乐池加一条凳子。有时候则在剧场门口等退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不惜“坑蒙拐骗”

    看见退票模样人来便马上团团围住,几只手伸过去“抢”有时会把戏票扯成几片。于是有人把戏票掖在怀里不拿出来,于是和人家磨嘴皮子,打商量、拉关系、唠同乡,还“骗”人家明天就要往回赶。也有时候人家也是来等退票的。还有人使抓阄和“剪刀石头布”“坑”人家。位子太差便往前面的座位“蒙”或者给钱换票

    更难的是剧本,有些地方很严,全靠同学、朋友、亲戚把剧本偷偷的借出来分头抄写。已经50年了,多么快啊,犹如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