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三点感悟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作者:jianshuowang
做公司多年,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乐于和朋友分享。
1。专注。
听小伟说,blogcn的胡之光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让我们每个做过公司的人都深以为然。他说
经过四年以后,我认为blogcn应该把blog做做好。
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做blogcn,不把blog做做好,还要做什么呢?不过就是这句话,让很多的人觉得汗颜。我给百姓网的要求是,我们就是要把分类做做好;给译言的建议是,把翻译做做好;给朋友的一起跑的建议是,把组织一起跑的事情做做好;给酷我音乐盒的建议是,把音乐盒做做好。专注做一件事情,是最容易说,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相信很多创业超过三年的朋友都会对此会心的一笑。人就是这么奇怪,除非自己犯过同样的错误,真是记不住这些道理。
2。成本。
最近的金融危机以及融资寒冬来的恰到好处,它让很多创业者又理解到了另外一个很朴素的道理,那就是:
利润=收入-成本
这个道理,又是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在好的光景,大家很容易忘记对成本的关注,而片面的追求收入,几乎不去核算,以什么样的成本达到这个收入。那个时侯,很多创业者或者vc会算一笔账,每增加1块钱的营收,或许可以在估值上面增加20块钱,为了这杠杆翻上去的20块钱,别说花一块一毛钱的成本,就算是18块钱的成本,都会有人去做。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花18块,挣一块钱的傻事。现在,20块钱的买家没有了,每个公司重新回到花一块钱就要挣一块钱的生意的本质上来。这是好事,对每个人都是好事。
3。简化。
人都有贪心,觉得通过扩大公司的规模,可以更快的达到“大”或者“强”的目的,其实不然。
加一个人的成本,绝非是一个人的工资,甚至加上福利和办公成本摊销之后,还仅仅是真实成本的小头。由于加人带来的沟通的成本,管理的成本,甚至是ceo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极大的成本。
加一个功能的成本,也绝非是这个功能的开发成本,而牵涉到后续的系列的运营成本。比方说,帖子的一个回复功能,工程师一天就可以做个样子出来,但之后的成本,只有做了,才会知道。比如,有了留言功能,就要有防垃圾功能;有了留言,就要有人来审核;有了审核人员,就要牵涉到人的一切的办公,福利,工资,管理的问题;有了团队,就要有人定指标,出报表,看报表,修改报表;只要有了人,就会涉及到招人,开人,团队建设等等;从功能上讲,可以写留言,就会有人要求删留言,就要有用户概念,有了用户,就有密码,还要开发改密码,找回密码;有了找回密码,就涉及发邮件或者短信,就有了邮件或者短信的到达率问题,就有了到达的及时性问题,等等等等。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随着功能的深入,一个小小的留言,可能在所有人不知不觉中耗费公司累计几个月的开发。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要么是摊大饼,越做越多,越做离核心功能越远,要么就是做的不好,半成品上线,疏于维护,垃圾丛生。
就算这些成本都是小数目,更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事实上,我们不是以这个“小功能”自身的成本来做这件事情,而是以改进另外一个功能为代价的,而那个功能用同样的时间改进,带来的利润又远大于这个哪怕最夸张的核算成本。这才是真正的成本。这也就是人员,功能和业务需要简化的原因。
总之,专注在非常有限的事情上,简化要做的事情,做有限的事情,同时紧盯成本控制,才是这个冬天的过冬之道。
反馈:
1、jimsangonfebruary20,200912:07am
我想提出点难听的观点,你说的这三点都是属于“对内”的东西,更偏向于管理问题。结合上次邵亦波产的产品则是对外的问题。一个人要成事,内外当然要兼修。
如果是去创一个已经有了的业务模式,你这三点很有用。就是那种已经证明了的业务模式。
但如果去作那些未有证明的模式的话,初期找到该业务的立足点很重要。对于百姓网来说,可以属于新事物。即便你对内抓得再好,在对外上找不到着力点,你的整个模式还是存在于问号上。
blogcn就是在作一件前面没有人作过的事情。而google的成功是它把一件本来别人以为不赚钱的事情作成了赚钱。
把blog作好就有用了吗?我深以为事。
2、也许知道onfebruary20,200902:15pm
我一直看不懂为什么雅虎能赚钱,为什么google能赚钱,一个google的成功是千千万万google的倒下,看作搜索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google活了下来,难道真是google的技术就是一流吗,我看不见得,google在烧了大量的钱之后被包装出台。其实这些问题都反应了一件事,那就是互联网的信息产业仍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比起卖唱蝶的好不了多少。表面上google成功了,但还不是靠广告收入。试问如果没有了广告的google会怎么样。可以想像,互联网的赚很难。至于腾讯的成功我也是搞不明白的,我在腾讯花过成为一个会员的钱。但后来没有继续。这个成本死活理论。在互联网上是一个重要的法则吧。
3、我很白onfebruary20,200905:12pm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在金融危机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如以前好过。这时候是注重开源还是倾向于节流,或是开源与节流并驾齐驱?我想,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最有体会。
言为心声。建硕这两天对金融危机的描述比较多(包括2。19的英文博客,第二条“成本”基本是你英文博客的翻译版)想必是有货真价实的体会才有感而发。
冬天,深挖洞,广积粮,存活下来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而希望、信念是无形胜有形的强大支柱。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因为大多数(企业)死在了明天晚上”马云之前的观点放在现在依然一针见血,力透纸背。
当然,过冬的信心是一定要有的,明天,日历将翻开新的一页。
这,都将成为过去。
最后,来句俗气的收尾---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作者:jianshuowang
做公司多年,有一些小小的心得,乐于和朋友分享。
1。专注。
听小伟说,blogcn的胡之光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让我们每个做过公司的人都深以为然。他说
经过四年以后,我认为blogcn应该把blog做做好。
看似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做blogcn,不把blog做做好,还要做什么呢?不过就是这句话,让很多的人觉得汗颜。我给百姓网的要求是,我们就是要把分类做做好;给译言的建议是,把翻译做做好;给朋友的一起跑的建议是,把组织一起跑的事情做做好;给酷我音乐盒的建议是,把音乐盒做做好。专注做一件事情,是最容易说,也是最难做到的事情。相信很多创业超过三年的朋友都会对此会心的一笑。人就是这么奇怪,除非自己犯过同样的错误,真是记不住这些道理。
2。成本。
最近的金融危机以及融资寒冬来的恰到好处,它让很多创业者又理解到了另外一个很朴素的道理,那就是:
利润=收入-成本
这个道理,又是一个看起来如此简单,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在好的光景,大家很容易忘记对成本的关注,而片面的追求收入,几乎不去核算,以什么样的成本达到这个收入。那个时侯,很多创业者或者vc会算一笔账,每增加1块钱的营收,或许可以在估值上面增加20块钱,为了这杠杆翻上去的20块钱,别说花一块一毛钱的成本,就算是18块钱的成本,都会有人去做。所以才有了那么多花18块,挣一块钱的傻事。现在,20块钱的买家没有了,每个公司重新回到花一块钱就要挣一块钱的生意的本质上来。这是好事,对每个人都是好事。
3。简化。
人都有贪心,觉得通过扩大公司的规模,可以更快的达到“大”或者“强”的目的,其实不然。
加一个人的成本,绝非是一个人的工资,甚至加上福利和办公成本摊销之后,还仅仅是真实成本的小头。由于加人带来的沟通的成本,管理的成本,甚至是ceo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极大的成本。
加一个功能的成本,也绝非是这个功能的开发成本,而牵涉到后续的系列的运营成本。比方说,帖子的一个回复功能,工程师一天就可以做个样子出来,但之后的成本,只有做了,才会知道。比如,有了留言功能,就要有防垃圾功能;有了留言,就要有人来审核;有了审核人员,就要牵涉到人的一切的办公,福利,工资,管理的问题;有了团队,就要有人定指标,出报表,看报表,修改报表;只要有了人,就会涉及到招人,开人,团队建设等等;从功能上讲,可以写留言,就会有人要求删留言,就要有用户概念,有了用户,就有密码,还要开发改密码,找回密码;有了找回密码,就涉及发邮件或者短信,就有了邮件或者短信的到达率问题,就有了到达的及时性问题,等等等等。这仅仅是冰山的一角。随着功能的深入,一个小小的留言,可能在所有人不知不觉中耗费公司累计几个月的开发。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要么是摊大饼,越做越多,越做离核心功能越远,要么就是做的不好,半成品上线,疏于维护,垃圾丛生。
就算这些成本都是小数目,更大的成本是机会成本。事实上,我们不是以这个“小功能”自身的成本来做这件事情,而是以改进另外一个功能为代价的,而那个功能用同样的时间改进,带来的利润又远大于这个哪怕最夸张的核算成本。这才是真正的成本。这也就是人员,功能和业务需要简化的原因。
总之,专注在非常有限的事情上,简化要做的事情,做有限的事情,同时紧盯成本控制,才是这个冬天的过冬之道。
反馈:
1、jimsangonfebruary20,200912:07am
我想提出点难听的观点,你说的这三点都是属于“对内”的东西,更偏向于管理问题。结合上次邵亦波产的产品则是对外的问题。一个人要成事,内外当然要兼修。
如果是去创一个已经有了的业务模式,你这三点很有用。就是那种已经证明了的业务模式。
但如果去作那些未有证明的模式的话,初期找到该业务的立足点很重要。对于百姓网来说,可以属于新事物。即便你对内抓得再好,在对外上找不到着力点,你的整个模式还是存在于问号上。
blogcn就是在作一件前面没有人作过的事情。而google的成功是它把一件本来别人以为不赚钱的事情作成了赚钱。
把blog作好就有用了吗?我深以为事。
2、也许知道onfebruary20,200902:15pm
我一直看不懂为什么雅虎能赚钱,为什么google能赚钱,一个google的成功是千千万万google的倒下,看作搜索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google活了下来,难道真是google的技术就是一流吗,我看不见得,google在烧了大量的钱之后被包装出台。其实这些问题都反应了一件事,那就是互联网的信息产业仍然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比起卖唱蝶的好不了多少。表面上google成功了,但还不是靠广告收入。试问如果没有了广告的google会怎么样。可以想像,互联网的赚很难。至于腾讯的成功我也是搞不明白的,我在腾讯花过成为一个会员的钱。但后来没有继续。这个成本死活理论。在互联网上是一个重要的法则吧。
3、我很白onfebruary20,200905:12pm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在金融危机逐渐渗透到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如以前好过。这时候是注重开源还是倾向于节流,或是开源与节流并驾齐驱?我想,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最有体会。
言为心声。建硕这两天对金融危机的描述比较多(包括2。19的英文博客,第二条“成本”基本是你英文博客的翻译版)想必是有货真价实的体会才有感而发。
冬天,深挖洞,广积粮,存活下来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而希望、信念是无形胜有形的强大支柱。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因为大多数(企业)死在了明天晚上”马云之前的观点放在现在依然一针见血,力透纸背。
当然,过冬的信心是一定要有的,明天,日历将翻开新的一页。
这,都将成为过去。
最后,来句俗气的收尾---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