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钟摆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叔本华素来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归纳、总结他的哲学思想,可以由这几句话来描述:人生即意欲(或称之为意志)之表现,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又总是去追求这种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
叔本华,这样一位一生不为吃、喝担忧、奔走挂虑,不为仕途操心的哲学家,却把人生描绘得如此灰暗,把幸福看得如此一钱不值,着实让人感到惊奇。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呢?当然,如果您喜欢,可以阅读一下他的悲观论集卷,人们把叔本华的思想比喻为叔本华的钟摆——也许把悲观看透了,才能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乍一听觉得刺耳,往深里一想令人十分绝望。他断言: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名利)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难道我们就不能超越叔本华钟摆吗?他只给少数人指了一条路:
——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摆脱它们,而立于漠不关心的旁观地位,这就是通常所称"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纯粹的欢悦",如纯粹认识、美的享受、对于艺术真正的喜悦等皆属之。
——某些人带着几分忧郁气质,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但对其他小苦恼、小欣喜则可生出蔑视之心。这种人比之那些不断追求幻影的普通人,要高尚得多了。
能够超越叔本华钟摆的只是极少数有天赋、有艺术气质的幸运儿。他们超越了世俗生活中的小苦恼(比如没钱啊、没评上职称啊、没升官啊等等)小欣喜(比如有了钱啊、评上职称啊、升了官啊等等),从纯粹认知(科学的事业)当中得到快乐,从美的享受(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当中得到快乐。
有时,我能从写作一篇小文章中获得纯粹认知的快乐,从读一本小说中获得真正的喜悦。我希望能够因此摆脱叔本华钟摆,在有生之年活得快乐、充实。
要想摆脱叔本华钟摆,除了纯粹认知和美的享受,还要"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那就是直面生命的残酷——它是那么无可救药的短暂,就像朝生夕死的蜉蝣,短短的几十年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管怎么说,叔本华最后还是成功了,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功,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因素:首先,悲观主义容易使人感动,这是无需赘述的原因;第二,叔本华摆脱了传统的宗教情操,他以悲观主义重新解释基督教。在他的意志和观念世界里根本没有上帝,不必使世界的邪恶与上帝的存在调和——那是另一个大安慰;第三,是他的所谓意志为主,智慧为次的理论,人类的行动决定于“意志”而不决定于“理性”;第四,是他的基本观念的简单性,他写东西的时候,很少使用术语,只用少数易于了解的无可避免和无可代替的专门名词就够了;第五,叔本华的文体是19世纪德国人的典型文体,他不是一个创新的人,但是他的方法是适当地运用流行的习惯语并证明在德国可以用一种非专家的普遍读者所能了解的方式来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总之,他替许多人明白表示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过去一向是隐而不现的,因此也是一知半解的。这种感觉还告诉我们,19世纪的进步并不是走向太平盛世的黄金时代。只有在这个时代,那悲观主义的解释者和证明者才会发现自己的听众。因此,叔本华成功了。
叔本华素来被称为极忧伤、极悲观的哲学家,归纳、总结他的哲学思想,可以由这几句话来描述:人生即意欲(或称之为意志)之表现,意志又是无法满足的渊薮;而人生却又总是去追求这种无法满足的渊薮。所以,人生即是一大痛苦。
叔本华,这样一位一生不为吃、喝担忧、奔走挂虑,不为仕途操心的哲学家,却把人生描绘得如此灰暗,把幸福看得如此一钱不值,着实让人感到惊奇。那么,他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呢?当然,如果您喜欢,可以阅读一下他的悲观论集卷,人们把叔本华的思想比喻为叔本华的钟摆——也许把悲观看透了,才能明白幸福的真正含义。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乍一听觉得刺耳,往深里一想令人十分绝望。他断言: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名利)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
难道我们就不能超越叔本华钟摆吗?他只给少数人指了一条路:
——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摆脱它们,而立于漠不关心的旁观地位,这就是通常所称"人生最美好的部分","最纯粹的欢悦",如纯粹认识、美的享受、对于艺术真正的喜悦等皆属之。
——某些人带着几分忧郁气质,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但对其他小苦恼、小欣喜则可生出蔑视之心。这种人比之那些不断追求幻影的普通人,要高尚得多了。
能够超越叔本华钟摆的只是极少数有天赋、有艺术气质的幸运儿。他们超越了世俗生活中的小苦恼(比如没钱啊、没评上职称啊、没升官啊等等)小欣喜(比如有了钱啊、评上职称啊、升了官啊等等),从纯粹认知(科学的事业)当中得到快乐,从美的享受(艺术的创造与欣赏)当中得到快乐。
有时,我能从写作一篇小文章中获得纯粹认知的快乐,从读一本小说中获得真正的喜悦。我希望能够因此摆脱叔本华钟摆,在有生之年活得快乐、充实。
要想摆脱叔本华钟摆,除了纯粹认知和美的享受,还要"经常怀着一个大的痛苦",那就是直面生命的残酷——它是那么无可救药的短暂,就像朝生夕死的蜉蝣,短短的几十年过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管怎么说,叔本华最后还是成功了,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他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功,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因素:首先,悲观主义容易使人感动,这是无需赘述的原因;第二,叔本华摆脱了传统的宗教情操,他以悲观主义重新解释基督教。在他的意志和观念世界里根本没有上帝,不必使世界的邪恶与上帝的存在调和——那是另一个大安慰;第三,是他的所谓意志为主,智慧为次的理论,人类的行动决定于“意志”而不决定于“理性”;第四,是他的基本观念的简单性,他写东西的时候,很少使用术语,只用少数易于了解的无可避免和无可代替的专门名词就够了;第五,叔本华的文体是19世纪德国人的典型文体,他不是一个创新的人,但是他的方法是适当地运用流行的习惯语并证明在德国可以用一种非专家的普遍读者所能了解的方式来讨论形而上学的问题。总之,他替许多人明白表示出一种感觉,这种感觉过去一向是隐而不现的,因此也是一知半解的。这种感觉还告诉我们,19世纪的进步并不是走向太平盛世的黄金时代。只有在这个时代,那悲观主义的解释者和证明者才会发现自己的听众。因此,叔本华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