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007章 我不是一个有钱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5.org】,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么惨了吗?”
朱学休喃喃自语。
壮婶就站在他的身旁,浑身是汗水,听到他这般问,也没有多想,面色惨白,接口便说道:“能不惨么?”
“连续两年,普通的人家里谁能顶得住?”
壮婶告诉朱学休,道:“如今家里有颗番薯吃的已经是好的了,就像是过年,许多人家里连番薯都拿不出来,一家人咽糠。”
“(米)糠那东西,要是蒸熟了,用点蛮(力)也能咽下去,但是小孩子能吃么?”
“我的两个外孙才几岁?过了年才喊八岁,满打满算七岁还没有!”
说到这里,壮婶两眼通红、泪水磅礴,似乎有天大的委屈,她抬起手袖不停的擦着,本想用蓝裙,习惯了使用它,只是手里抓过去,才记起蓝裙里面还兜着番薯,只能改用袖套。
朱学休很不习惯这样的场面,看到壮婶哭泣,摇头晃脑的往外走。
“别哭了,赶紧的想法……对了,你是准备晚上过去的吧?”话说到一半,朱学休醒起壮婶晚出早归,就是将当天的收获送到外孙手里,于是转过头来看着壮婶,转而说道:“那就别去了。”
“我安排人把他们接过来,就说是你想他们,经常想看到他们,让他们来住一段时间。……回去的时候,我们院子里是不是还有番薯?”朱学休问着壮婶,见到她点头,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于是接着说道:“那么走的时候送他们一担,……别拒绝!”
朱学休摇着头,道:“我们虽是同族,又是同一条村子,但往前七八代都可能不是一家人,只是如今你在这院子里做事,进了一家门,那就是一家人,我阿公不曾亏待你,我也不想亏待你,你就好好享着你的福!”
“大少爷……”
“别叫,叫什么?”
朱学休知道壮婶为什么要拦着自己,想着劝他,但是朱学休不准备接受,更不想去听,他粗暴地打断了她的话,抢先说道:“我堂堂光裕堂大少爷,如今光裕堂的话事人,难道想帮下自家人还不行么?我没拿公中的,我用的是我自己的,吃的是我自己的,难道我少吃两个番薯,接济一下亲戚也不行?”
“这是哪家的道理?”
朱学休鼓着两个眼,眼看着壮婶,嘴里越问越是大声,怒不可歇,发现她像鹌鹑一样站在灶房的门后面,手里不停的抹泪,朱学休不由得有些心软,于是柔声地对着壮婶道:“放心吧,没人会说我的,文姚公不会,别的人也不会。”
朱学休摇着头,不停的摇头。
“就算会,我也当他是放屁!”
冲着地面恨恨的吐过一痰口水,朱学休转身就走,嘴里恨得咬牙切齿。
朱学休这个样子,把壮婶吓的心里惶惶。
她虽然号称不讲理,但也要看对方是谁,别看朱学休一直绕着她走,但是壮婶的心里还是有些惧怕他,光裕堂大少爷的名头不小,虽然双方沾亲带故、又在一个院子里帮衬了那么久,但壮婶骨子里还是有些害怕朱学休。
或许这就是说提狠人怕狠磨,像壮婶这样的“狠人”就必须朱学休这样的“狠人”才能压制,当然也有可以是天生男女有差别,随着朱学休年纪日长,威严渐盛,壮婶的胆子越来越小,就如她当初惧怕邦兴公一样。
“学休仔……”
壮婶叫着,以前一直叫大少爷,今天突然叫了学休仔。
她激动的看着朱学休,追了出去,追到朱学休的身前,开口问道:“学休仔,族里会赈灾吗,文姚公可有说过?”
壮婶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朱学休,一眼不眨。
每每仙霞贯受灾,乡里总有大宅巨户出面赈灾,这才有了仙霞贯不倒的声名,如今又是受灾,许多人都在坚持,想着会不会有人出面救济百姓,壮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仙霞贯人,自然了解这些,也有着期待。
只是时非当晶,她不敢肯定光裕堂今年会不会赈灾,所以有些紧张,双手捉着裙角,紧张兮兮的看着朱学休,朱学休听见,转过向头看着她,面色有些严峻。
“会,我们肯定会赈灾,只是到底什么时候,文姚公还没有和我说过,没有透过底。”
朱学休点着头,道:“不过想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一家根本救济不过来,我们没那么多的谷米。”
朱学休说的很肯定,只是对于具体的赈灾日期却是不敢肯定,看着壮婶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他试着猜测道:“可能是三四月,也可能更迟。”
“你要有心理准备!”
朱学休告诉壮婶,他晓得壮婶为什么会这样问,想的就是通过赈灾,女儿家里又能坚持一段时间。只是朱学休手里的粮食有限,根本无法大范围的赈灾,而且就是真的有很多粮食,光裕堂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
这种事必须由族长和族老们决定,朱学休虽然身为话事人,但身份地位不够,年纪太轻,反而不好置啄,只能保持沉默。
说到这些,朱学休身上长期做为决策者、上位者的气息就透了出来,面色严峻、眼神凌厉,两眼炯炯有神,目光扫在壮婶身上,壮婶登时禁不住的感到有些寒意,情不自禁有些畏缩。
“嗯,我晓得了,谢谢大少爷。”
又变成了大少爷,壮婶感觉到害怕了,不过心里总过有了底,不住的点头。“我这就让人驾车去把他们兄弟俩接过来住几天。”
兄弟俩自然是指壮婶她的两个外孙,壮婶嘴里那像极了一对双胞胎的兄弟。
看到壮婶不断的点头,朱学休也是点头,静静的拿眼看着她。
暗淡的晨光里、烛火昏黄的照耀下,他总感觉眼前的壮婶似乎有些不对劲,以前她是真壮实,而现在看着,怎么都觉得是有些虚胖,脸上、手上的光泽似乎是浮肿带来的反光,而不是原本的肤色,或者发汗后的发光。
壮婶看着有些劳累,有些憔悴。
朱学休眯着小眼睛,打量了壮婶许久,但是始终不得要领,想想这些时日壮婶白天要在院子里忙着,晚上还要赶二十几里路的来回,把食物送到外孙手里……
朱学休摇了摇头,离开了煮猪食的灶房。
回到院子里,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朱学休没有想着睡个回笼觉,而是直接走进了小书房,呆呆地坐在椅子里,半天没有动静。
沉寂了好几个钟头,管清心才出现在小书房里,出现在朱学休面前,脸上带着淡淡的笑,道:“我还以为你去哪了呢,天没上就起来了,半天不见回去……”
管清心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说个不停,手里拿着一件袄子,想着把朱学休身上的睡服换下来,说了许久才发现丈夫似乎有心不对劲,面色比以往阴沉、凝重,鼓着眼,不说话。
看到这些,她不由得有些惊讶,出声问道:“怎么了,这是谁惹你了?不高兴?”
管清心看着丈夫,一脸的担心。
朱学休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管清心深知这一点,嘴里虽然这样问着,但是心里却是晓得朱学休多半是因为在院子里呆的时间长久,长时间没有出门而郁郁不欢。
“没有。”
朱学休无声的摇着头,把身上的睡服脱了,然后换上袄子,一边更换衣服,一边嘴里浅浅的说道:“我只是心情不好,过一会儿就好了。”
朱学休经常这样说,管清心也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只要朱学休说过这句话,朱学休的心情总是不好,但却不一定如他嘴里所说的过一会儿就能够变好。
只是管清心却不知如何去安慰丈夫,有的时候,朱学休将心思埋得很深,虽然晓得他为什么不高兴,但却始终挠不中那个点,没有办法让他高兴起来。
“要不你再坐坐,我弄点酒菜……”管清心有些迟疑的问着,脸上尽是担忧。
不过,朱学休的兴趣显然不在于此,作为一名二十四五的年轻人,他正是能吃能喝的时候,无肉不欢,平时有事无事之时,总是喜欢弄点小酒小菜喝上几口。
然而,今天的朱学休明显没有什么这些兴趣,低着一张脸,轻轻的摇头。
只是正摇着,看到妻子两眼看着自己的脸面,朱学休突然醒起,开口说道:“不用了,我还没有洗漱,我这就去洗过。”
说完,朱学休就往外走,只留下管清心满头雾水,站在书桌前忧心的看着他。
有些时候,伴侣过于聪慧、或者性子过于跳脱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你永远都无法猜透他/她在想些什么,又在想做些什么,管清心不笨,可以说很聪慧,也极为干练,但是对上朱学休在突然之间作出这样一段,她一样表现的有心无力。
管清心不晓得朱学休为什么会这样,是担忧,还是在沉闷,还是因为其它的事情伤了情怀,她根本不晓得早在几个小时以前,朱学休在天色未亮之际,陪着壮婶一起偷了自家和族里的猪食!
正月里,天气尚冷。
朱学休夫妇俩没有在后院的屋檐下摆开,而是选择在后厅的八仙桌上吃饭,两个孩子一个立在骑篮里,一个坐在木童车上,就在吃饭的八仙桌旁不停的摇晃。
管清心端着饭碗,一边吃着一边哄着两个孩子,嘴里咿呀有声,两个孩子时不时的和着,母慈子孝。
看着这些,朱学休的心情莫名的变好,端着饭碗连吃了风碗,手里还拿着一条番薯吃的正香,兴致昂扬。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管家老曾打开厅门,从前厅里跑了进来,走到了桌前。“大少爷,吴乡长求见……”
老曾说话的时候,朱学休手里抓着一根番薯。
薯方方平衡车蒸熟,又从饭甑刚刚拿出来,烫的无法久持,朱学休只能拿在手里不停晃动,将番薯在双手中移来移去,免得被烫伤。
他低着嘴,嘴里不停的哈气,吹着番薯上面散出的热气。
“呼,呼……”
听到老曾这么说,说是吴国清求见,朱学休头也不抬,嘴里不停,脱口便道:“不见,告诉他,就我说被禁足了,概不见客。”
朱学休说的理直气壮。
他晓得吴国清为什么会前来求见,也知道对方已经来了三四回,但是朱学休没想过答应对方什么,所以就将文姚公当初的劝说变成了禁制,说的理直气壮。
要是以往,朱学休说过这番话,老曾就总会出去送客,将吴国清打发了。
只是这一回,还不等老曾转身,前面的与前厅相隔的大门就被推开了,吴国清出现在门外,然后走到了桌前。“大少爷,老爷子是说将你待在家里,但是没有说禁足,更没有说让您不见客。”
“大少爷,你就行行好吧,乡亲们等不及了,马上就要饿死人了!”吴国清拱着手,不停的作揖。
管清心看到他入到后厅常,赶紧的把碗里吃干净,放下筷子与吴国清致意问候之后,在老曾的帮助下,带着孩子离开了这里,将后厅留给了朱学休和吴国清俩人。
“饿死人?这两年哪一年不饿死几个人?”
“难道我以前听到的消息都是假的,那些饿死的不是人,都是畜生?”
朱学休假意的问着吴国清,面色严厉,但眼神上却有些玩味,死死的看着对方,嘴角微翘,挂着淡淡的笑,若有若无,又似乎是很明显,笑容里带着淡淡的讥色,嘴里还是暗讽。
“别,大少爷,你别这样看着我,也别这样说,我招架不住。”
“真的招架不住!”
吴国清嘴里这样说,双手摆在眼前,不停的摇摆,身子往后后退,但是退着退着,不知不觉之间,居然又退到了朱学休的身边,好生奇怪。
“吴某接掌仙霞贯以来,同样也是勤勤恳恳,但是能力所限,不如邦兴公远矣,死些人口实是难免,还请大少爷不要见怪。”
“这实是怪不得吴某,或许比上不足,但是仙霞贯比其他乡镇,已是好的太多,还请大少爷明鉴。”
吴国清拱手抱拳、双手作揖,脸上一幅诚惶诚恐的样子,不停的冒汗,印堂发亮。
朱学休不晓得对方这是做贼心虚,还是因为睁眼说瞎话而流汗,还是真的诚惶诚恐,只是看他的样子,朱学休认为多半不是后者,哪怕真是多者,也不是因为仙霞贯饿死几个人而诚惶诚恐。
他两眼发青的看着他。
吴国清并没有害怕,看到光裕堂大少爷这样看着自己,他进一步为自己解释道:“大少爷,以前死是的一个二个,三个五个,最多也就是十个八个,但是如今贵堂要是再不开仓赈灾,死的人口怕是要成千上万!”
吴国清明显是危言耸听,但是朱学休晓得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如果仙霞贯各大姓氏再不出面救济乡民,大难可能就在眼前,时间并不能拖多久。
然而,朱学休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脸上的表现又是一回事。
他听到吴国清的话,面上大怒,把嘴里刚刚咬到嘴里的番薯皮直接吐了出来,喷到了桌面上,从条凳一蹬而起,脱口便道:“放屁,什么叫我们再不开仓?”
“仙霞贯或官府哪个条款或律令写明了我要赈灾,或者是接济他人?”
“没有!”
朱学休指着吴国清问,然后自问自答,鼓着两个眼睛看着对方,嘴里说道:“没有哪条写着光裕堂必须赈灾,也没有哪条写着我要去救济他人。”
“他们吃不饱关我毛事,这是乡政府的事情,是你这乡长的职责!”
说到这里,朱学休将手里面变凉的番薯填进了嘴里,几口之后囫囵吞下,再将嘴巴里吃剩的番薯皮吐了出来,再端起面前的饭碗将里面的白粥一扫而尽,尽数吞进了肚子里。
他双手一手,将碗筷扔在桌面上,然后挺直腰杆、站着身体,指着桌面上吃剩的番薯皮和空碗,对着吴国清说道:“你看,我现在吃的是番薯和白粥,能像是有钱的主么?”
“这样能救济他人么?”
“我就不是一个有钱人!……你找错人了,你找其他几家去,我帮不了你!”
朱学休挥着手,手指着门外,脸上尽是厌恶之色,逐客之意尽显,示意着吴国清离开。
吴国清看见,一脸的苦色。
PS:今天有些晚了,各位多多担待,谢谢大家支持。
“这么惨了吗?”
朱学休喃喃自语。
壮婶就站在他的身旁,浑身是汗水,听到他这般问,也没有多想,面色惨白,接口便说道:“能不惨么?”
“连续两年,普通的人家里谁能顶得住?”
壮婶告诉朱学休,道:“如今家里有颗番薯吃的已经是好的了,就像是过年,许多人家里连番薯都拿不出来,一家人咽糠。”
“(米)糠那东西,要是蒸熟了,用点蛮(力)也能咽下去,但是小孩子能吃么?”
“我的两个外孙才几岁?过了年才喊八岁,满打满算七岁还没有!”
说到这里,壮婶两眼通红、泪水磅礴,似乎有天大的委屈,她抬起手袖不停的擦着,本想用蓝裙,习惯了使用它,只是手里抓过去,才记起蓝裙里面还兜着番薯,只能改用袖套。
朱学休很不习惯这样的场面,看到壮婶哭泣,摇头晃脑的往外走。
“别哭了,赶紧的想法……对了,你是准备晚上过去的吧?”话说到一半,朱学休醒起壮婶晚出早归,就是将当天的收获送到外孙手里,于是转过头来看着壮婶,转而说道:“那就别去了。”
“我安排人把他们接过来,就说是你想他们,经常想看到他们,让他们来住一段时间。……回去的时候,我们院子里是不是还有番薯?”朱学休问着壮婶,见到她点头,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于是接着说道:“那么走的时候送他们一担,……别拒绝!”
朱学休摇着头,道:“我们虽是同族,又是同一条村子,但往前七八代都可能不是一家人,只是如今你在这院子里做事,进了一家门,那就是一家人,我阿公不曾亏待你,我也不想亏待你,你就好好享着你的福!”
“大少爷……”
“别叫,叫什么?”
朱学休知道壮婶为什么要拦着自己,想着劝他,但是朱学休不准备接受,更不想去听,他粗暴地打断了她的话,抢先说道:“我堂堂光裕堂大少爷,如今光裕堂的话事人,难道想帮下自家人还不行么?我没拿公中的,我用的是我自己的,吃的是我自己的,难道我少吃两个番薯,接济一下亲戚也不行?”
“这是哪家的道理?”
朱学休鼓着两个眼,眼看着壮婶,嘴里越问越是大声,怒不可歇,发现她像鹌鹑一样站在灶房的门后面,手里不停的抹泪,朱学休不由得有些心软,于是柔声地对着壮婶道:“放心吧,没人会说我的,文姚公不会,别的人也不会。”
朱学休摇着头,不停的摇头。
“就算会,我也当他是放屁!”
冲着地面恨恨的吐过一痰口水,朱学休转身就走,嘴里恨得咬牙切齿。
朱学休这个样子,把壮婶吓的心里惶惶。
她虽然号称不讲理,但也要看对方是谁,别看朱学休一直绕着她走,但是壮婶的心里还是有些惧怕他,光裕堂大少爷的名头不小,虽然双方沾亲带故、又在一个院子里帮衬了那么久,但壮婶骨子里还是有些害怕朱学休。
或许这就是说提狠人怕狠磨,像壮婶这样的“狠人”就必须朱学休这样的“狠人”才能压制,当然也有可以是天生男女有差别,随着朱学休年纪日长,威严渐盛,壮婶的胆子越来越小,就如她当初惧怕邦兴公一样。
“学休仔……”
壮婶叫着,以前一直叫大少爷,今天突然叫了学休仔。
她激动的看着朱学休,追了出去,追到朱学休的身前,开口问道:“学休仔,族里会赈灾吗,文姚公可有说过?”
壮婶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朱学休,一眼不眨。
每每仙霞贯受灾,乡里总有大宅巨户出面赈灾,这才有了仙霞贯不倒的声名,如今又是受灾,许多人都在坚持,想着会不会有人出面救济百姓,壮婶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仙霞贯人,自然了解这些,也有着期待。
只是时非当晶,她不敢肯定光裕堂今年会不会赈灾,所以有些紧张,双手捉着裙角,紧张兮兮的看着朱学休,朱学休听见,转过向头看着她,面色有些严峻。
“会,我们肯定会赈灾,只是到底什么时候,文姚公还没有和我说过,没有透过底。”
朱学休点着头,道:“不过想来还是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一家根本救济不过来,我们没那么多的谷米。”
朱学休说的很肯定,只是对于具体的赈灾日期却是不敢肯定,看着壮婶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他试着猜测道:“可能是三四月,也可能更迟。”
“你要有心理准备!”
朱学休告诉壮婶,他晓得壮婶为什么会这样问,想的就是通过赈灾,女儿家里又能坚持一段时间。只是朱学休手里的粮食有限,根本无法大范围的赈灾,而且就是真的有很多粮食,光裕堂也不可能敞开了供应。
这种事必须由族长和族老们决定,朱学休虽然身为话事人,但身份地位不够,年纪太轻,反而不好置啄,只能保持沉默。
说到这些,朱学休身上长期做为决策者、上位者的气息就透了出来,面色严峻、眼神凌厉,两眼炯炯有神,目光扫在壮婶身上,壮婶登时禁不住的感到有些寒意,情不自禁有些畏缩。
“嗯,我晓得了,谢谢大少爷。”
又变成了大少爷,壮婶感觉到害怕了,不过心里总过有了底,不住的点头。“我这就让人驾车去把他们兄弟俩接过来住几天。”
兄弟俩自然是指壮婶她的两个外孙,壮婶嘴里那像极了一对双胞胎的兄弟。
看到壮婶不断的点头,朱学休也是点头,静静的拿眼看着她。
暗淡的晨光里、烛火昏黄的照耀下,他总感觉眼前的壮婶似乎有些不对劲,以前她是真壮实,而现在看着,怎么都觉得是有些虚胖,脸上、手上的光泽似乎是浮肿带来的反光,而不是原本的肤色,或者发汗后的发光。
壮婶看着有些劳累,有些憔悴。
朱学休眯着小眼睛,打量了壮婶许久,但是始终不得要领,想想这些时日壮婶白天要在院子里忙着,晚上还要赶二十几里路的来回,把食物送到外孙手里……
朱学休摇了摇头,离开了煮猪食的灶房。
回到院子里,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朱学休没有想着睡个回笼觉,而是直接走进了小书房,呆呆地坐在椅子里,半天没有动静。
沉寂了好几个钟头,管清心才出现在小书房里,出现在朱学休面前,脸上带着淡淡的笑,道:“我还以为你去哪了呢,天没上就起来了,半天不见回去……”
管清心絮絮叨叨,啰啰嗦嗦的说个不停,手里拿着一件袄子,想着把朱学休身上的睡服换下来,说了许久才发现丈夫似乎有心不对劲,面色比以往阴沉、凝重,鼓着眼,不说话。
看到这些,她不由得有些惊讶,出声问道:“怎么了,这是谁惹你了?不高兴?”
管清心看着丈夫,一脸的担心。
朱学休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管清心深知这一点,嘴里虽然这样问着,但是心里却是晓得朱学休多半是因为在院子里呆的时间长久,长时间没有出门而郁郁不欢。
“没有。”
朱学休无声的摇着头,把身上的睡服脱了,然后换上袄子,一边更换衣服,一边嘴里浅浅的说道:“我只是心情不好,过一会儿就好了。”
朱学休经常这样说,管清心也经常能听到这句话,只要朱学休说过这句话,朱学休的心情总是不好,但却不一定如他嘴里所说的过一会儿就能够变好。
只是管清心却不知如何去安慰丈夫,有的时候,朱学休将心思埋得很深,虽然晓得他为什么不高兴,但却始终挠不中那个点,没有办法让他高兴起来。
“要不你再坐坐,我弄点酒菜……”管清心有些迟疑的问着,脸上尽是担忧。
不过,朱学休的兴趣显然不在于此,作为一名二十四五的年轻人,他正是能吃能喝的时候,无肉不欢,平时有事无事之时,总是喜欢弄点小酒小菜喝上几口。
然而,今天的朱学休明显没有什么这些兴趣,低着一张脸,轻轻的摇头。
只是正摇着,看到妻子两眼看着自己的脸面,朱学休突然醒起,开口说道:“不用了,我还没有洗漱,我这就去洗过。”
说完,朱学休就往外走,只留下管清心满头雾水,站在书桌前忧心的看着他。
有些时候,伴侣过于聪慧、或者性子过于跳脱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你永远都无法猜透他/她在想些什么,又在想做些什么,管清心不笨,可以说很聪慧,也极为干练,但是对上朱学休在突然之间作出这样一段,她一样表现的有心无力。
管清心不晓得朱学休为什么会这样,是担忧,还是在沉闷,还是因为其它的事情伤了情怀,她根本不晓得早在几个小时以前,朱学休在天色未亮之际,陪着壮婶一起偷了自家和族里的猪食!
正月里,天气尚冷。
朱学休夫妇俩没有在后院的屋檐下摆开,而是选择在后厅的八仙桌上吃饭,两个孩子一个立在骑篮里,一个坐在木童车上,就在吃饭的八仙桌旁不停的摇晃。
管清心端着饭碗,一边吃着一边哄着两个孩子,嘴里咿呀有声,两个孩子时不时的和着,母慈子孝。
看着这些,朱学休的心情莫名的变好,端着饭碗连吃了风碗,手里还拿着一条番薯吃的正香,兴致昂扬。
谁知就在这个时候,管家老曾打开厅门,从前厅里跑了进来,走到了桌前。“大少爷,吴乡长求见……”
老曾说话的时候,朱学休手里抓着一根番薯。
薯方方平衡车蒸熟,又从饭甑刚刚拿出来,烫的无法久持,朱学休只能拿在手里不停晃动,将番薯在双手中移来移去,免得被烫伤。
他低着嘴,嘴里不停的哈气,吹着番薯上面散出的热气。
“呼,呼……”
听到老曾这么说,说是吴国清求见,朱学休头也不抬,嘴里不停,脱口便道:“不见,告诉他,就我说被禁足了,概不见客。”
朱学休说的理直气壮。
他晓得吴国清为什么会前来求见,也知道对方已经来了三四回,但是朱学休没想过答应对方什么,所以就将文姚公当初的劝说变成了禁制,说的理直气壮。
要是以往,朱学休说过这番话,老曾就总会出去送客,将吴国清打发了。
只是这一回,还不等老曾转身,前面的与前厅相隔的大门就被推开了,吴国清出现在门外,然后走到了桌前。“大少爷,老爷子是说将你待在家里,但是没有说禁足,更没有说让您不见客。”
“大少爷,你就行行好吧,乡亲们等不及了,马上就要饿死人了!”吴国清拱着手,不停的作揖。
管清心看到他入到后厅常,赶紧的把碗里吃干净,放下筷子与吴国清致意问候之后,在老曾的帮助下,带着孩子离开了这里,将后厅留给了朱学休和吴国清俩人。
“饿死人?这两年哪一年不饿死几个人?”
“难道我以前听到的消息都是假的,那些饿死的不是人,都是畜生?”
朱学休假意的问着吴国清,面色严厉,但眼神上却有些玩味,死死的看着对方,嘴角微翘,挂着淡淡的笑,若有若无,又似乎是很明显,笑容里带着淡淡的讥色,嘴里还是暗讽。
“别,大少爷,你别这样看着我,也别这样说,我招架不住。”
“真的招架不住!”
吴国清嘴里这样说,双手摆在眼前,不停的摇摆,身子往后后退,但是退着退着,不知不觉之间,居然又退到了朱学休的身边,好生奇怪。
“吴某接掌仙霞贯以来,同样也是勤勤恳恳,但是能力所限,不如邦兴公远矣,死些人口实是难免,还请大少爷不要见怪。”
“这实是怪不得吴某,或许比上不足,但是仙霞贯比其他乡镇,已是好的太多,还请大少爷明鉴。”
吴国清拱手抱拳、双手作揖,脸上一幅诚惶诚恐的样子,不停的冒汗,印堂发亮。
朱学休不晓得对方这是做贼心虚,还是因为睁眼说瞎话而流汗,还是真的诚惶诚恐,只是看他的样子,朱学休认为多半不是后者,哪怕真是多者,也不是因为仙霞贯饿死几个人而诚惶诚恐。
他两眼发青的看着他。
吴国清并没有害怕,看到光裕堂大少爷这样看着自己,他进一步为自己解释道:“大少爷,以前死是的一个二个,三个五个,最多也就是十个八个,但是如今贵堂要是再不开仓赈灾,死的人口怕是要成千上万!”
吴国清明显是危言耸听,但是朱学休晓得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如果仙霞贯各大姓氏再不出面救济乡民,大难可能就在眼前,时间并不能拖多久。
然而,朱学休心里怎么想是一回事,脸上的表现又是一回事。
他听到吴国清的话,面上大怒,把嘴里刚刚咬到嘴里的番薯皮直接吐了出来,喷到了桌面上,从条凳一蹬而起,脱口便道:“放屁,什么叫我们再不开仓?”
“仙霞贯或官府哪个条款或律令写明了我要赈灾,或者是接济他人?”
“没有!”
朱学休指着吴国清问,然后自问自答,鼓着两个眼睛看着对方,嘴里说道:“没有哪条写着光裕堂必须赈灾,也没有哪条写着我要去救济他人。”
“他们吃不饱关我毛事,这是乡政府的事情,是你这乡长的职责!”
说到这里,朱学休将手里面变凉的番薯填进了嘴里,几口之后囫囵吞下,再将嘴巴里吃剩的番薯皮吐了出来,再端起面前的饭碗将里面的白粥一扫而尽,尽数吞进了肚子里。
他双手一手,将碗筷扔在桌面上,然后挺直腰杆、站着身体,指着桌面上吃剩的番薯皮和空碗,对着吴国清说道:“你看,我现在吃的是番薯和白粥,能像是有钱的主么?”
“这样能救济他人么?”
“我就不是一个有钱人!……你找错人了,你找其他几家去,我帮不了你!”
朱学休挥着手,手指着门外,脸上尽是厌恶之色,逐客之意尽显,示意着吴国清离开。
吴国清看见,一脸的苦色。
PS:今天有些晚了,各位多多担待,谢谢大家支持。